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中学生化学学业成败归因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抽取653名城乡中学生进行测查,对测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学生化学学业成败倾向于外部归因;城乡之间中学生化学学业成败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成败归因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通过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学生的化学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研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提出了改善边疆地区民族生学习现状的诸多策略,并以此类策略干预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且干预前后编制试卷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化学学业成绩与学习现状呈线性关系;(2)经过针对式的阶段性培养,2个班的测试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此类培养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有关普通高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归因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永红  李长华  吴星 《化学教育》2005,26(5):14-16,28
本文在理论探讨归因对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影响基础上,自编了以问题解决为重点的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量表,通过初步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学生的整个化学学习归因无性别差异,都归为能力、努力、运气、教师、环境、基础等因素。在化学问题解决成功归因中,男生倾向于努力及经验(内在稳定因素),女生倾向于努力及教师的作用(外在不稳定因素);在化学问题解决失败归因中,男生倾向于努力归因(不稳定可控因素),而女生倾向于能力归因(稳定不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归因理论”的 3个维度 :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性维度 ,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 ,探索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并根据统计的结论 ,得出今后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归因理论“的3个维度: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性维度,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探索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并根据统计的结论,得出今后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归因理论”的3个维度: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性维度,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探索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并根据统计的结论,得出今后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高分子专业本科生学习高分子科学的关键实践环节。实验课内容需与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的要求决定了实验课内容的基础性和规范性。在规定的教学内容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本实验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教学改革通过:(1)在既定教学内容上调节实验变量、增加实验结果未知性;(2)增加实验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强度;(3)增加课程的平时成绩权重的成绩评定方法等改善教学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和评价交互式教学效果。本文的措施和结论为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曾斓  肖小明 《化学教育》2008,29(5):48-49
通过自编的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特点的量表对某民办中学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结论:整体上学生对于化学考试和化学问题解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无性别差异,均主要归因于努力、基础、运气、教师和他人帮助等因素。但学生的成功归因在普通班与重点班中存在明显差异,普通班比重点班的学生更多地倾向于运气。在性别上,重点班中男生更倾向于将考试的成功归因于努力和能力,女生倾向于努力和教师;而普通班则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王国峥 《化学教育》2014,35(21):32-35
以元素符号为基础的化学用语是初中生学习化学,进行一系列化学思维活动的关键内容。由于学生的学习和书写中存在许多障碍,对学生的学习障碍进行了归因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教研体验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化学学业成败归因调查问卷为工具,以84名高一学生为被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探讨高一学生化学学业成败的总体归因倾向以及检验学习兴趣等12个归因在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水平,重点、非重点班级等因变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应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抒 《化学教育》1998,19(8):19-21
一、问题的提出人都向往成功,都有追求成功的愿望。人生早期的成功可促使青少年建立自信心,增加对成功的希望,不轻易被困难压倒。相反在早期的学习中,学生不断地遭受失败,就会导致成就动机低落,学习情绪萎靡,这必然影响学业成绩。严重的会影响学生毕业的人生态度。应用美国心理学家韦纳(1975年)建立的归因理论,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可以改善学生的自我认知,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发展。二、理论根据归因学说韦纳(B.Weiner)通过对经验进行逻辑分析,确定了用于归因的三个因果关系的”成分:即内外因、稳定性、控制性。把…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研究者在探究化学游戏化学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鉴于此,采用元分析方法对近10年国内外32项化学游戏化学习研究(共37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1)总效应量为0.730,说明游戏化学习对化学学习成就有中等偏上的积极影响;(2)非电子游戏和教学活动游戏的学习效果比电子游戏及混合式游戏的学习效果更显著;(3)游戏化学习在中学学段的应用对化学学习成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化学游戏化学习更适合应用在中小班规模。并提出推进化学游戏进课堂和改进化学游戏化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宏微符三结合学习化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杰  梁永平 《化学教育》2005,26(1):45-49
化学的学科特征要求学习化学要宏微符三水平有机结合。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没有把化学内容所包含的宏观、微观、以及符号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是孤立存在的,不能进行有机地联系。针对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宏微符三水平结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1)突出符号的宏观与微观意义;(2)重视物质化学性质的宏观展示;(3)强化微粒作用观的形成;(4)重视科学解释性评价;(5)引入多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14.
吴星  梅婷婷  吕琳 《化学教育》2016,37(1):45-51
运用问卷调查、测试和访谈等方法, 分析研究了江苏省部分高中生化学思维品质的发展情况。结果显示: (1)高中生化学思维品质处于中等偏下发展水平, 且思维的批判性品质和独创性品质发展水平较低;(2)化学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相关;(3)化学学业成绩与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相关;(4)男女生在化学思维品质发展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刘红梅 《化学教育》2006,27(4):21-24
通过对近三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的教师问卷调查、学生作答实测及学生学习能力的跟踪调查与分析,提出新课程中考试题的特点为:(1)立足基础强调应用;(2)试题的选材关注社会与自然,提升试题的教育价值;(3)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及相关能力的考查;(4)试题情境趋向人文性,体现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赵华  龚爱晴 《化学教育》2010,31(3):71-73
首先对高中学生语言表征问题能力调查问卷的设计进行分析,接着对高中生语言表征问题能力的现状、性别影响、与化学成绩相关性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化学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和质量,并指出要注重对中学生化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学物理化学基础电化学实验--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和离子淌度,讨论了(1)氢离子迁移数的表达;(2)镉离子和氯离子的离子迁移数;(3)恒电流条件下离子的匀速直线运动;(4)氢离子和镉离子电位梯度的求解;(5)摩尔电导率与离子淌度的线性关系;(6)实验条件下的电化学反应等内容。做了3组平行测定实验,并结合实验数据对前述内容特别是前4项内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讨论整合了化学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优化知识体系,进而提高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陆和台湾的化学(科学)教材在化学启蒙方面的内容编写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以我国大陆人教版初中《化学》与我国台湾康轩文教版《自然与生活科技》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化学启蒙阶段的学生对待化学的态度以及海峡两岸教材中“实验”“插图”“科普知识”等3部分内容的设置差异。结果表明:(1)化学实验是启蒙阶段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的起始点,也是初接触时的难点,其中以我国台湾《自然与生活科技》教材中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及层次性更深;(2)化学启蒙阶段教材中插图的科学性、清晰度以及精美程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态度有较大影响;(3)化学教材中的模型图实物化有助于学生拨云见日,了解化学的真实模样。  相似文献   

19.
以高师本科化学专业二年级95名学生为教学对象,探讨反应图作为学生有机物转化知识结构评价工具的可行性。研究发现:(1)学生制作的反应图能够定量反映学生的有机物转化知识结构;(2)不同有机化学学业水平的学生群体的反应图、有机物转化知识结构存在差异;(3)学生的反应图总分与期中考试成绩有显著的弱相关。  相似文献   

20.
张四方  李广洲 《化学教育》2015,36(23):45-48
以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结构三维模型为理论框架,编制《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能力测量问卷》。该问卷由5个因子维度构成,分别是化学学习特定自我概念、化学学习情境认知、化学学习策略认知、化学学习人际认知、化学学习使能认知维度。经过理论预设、内容及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专家效度和维度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过程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问卷整体信度、效度较高,结构效度良好,可以作为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能力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