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朱张校  关磊 《摩擦学学报》1999,19(2):130-134
研究了W18Cr4V钢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硫复合处理渗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定复合物渗层与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在往复式滑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损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磨损表面进行形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渗层与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比未处理的W18Cr4V钢与GCr15钢低,由于复合渗层中的氮碳化合物和硫化物降低了摩擦系数和粘关倾向,复合渗层的耐磨性高  相似文献   

2.
低温离子渗硫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采用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在45# 钢和GCr15 钢表面形成渗硫层,用SRV 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在干摩擦和液体石蜡润滑下对渗硫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用SEM、EDAX 和XRD研究了渗硫层的形貌和结构,并对磨痕的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硫层表面呈多孔结构,由FeS和FeS2 硫化物相及基体相组成;在干摩擦和液体石蜡润滑下,渗硫层具有明显的减摩润滑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表面的耐磨性,但渗硫层厚度对摩擦系数影响不大;相同试验条件下,GCr15 钢渗硫层的耐磨性优于45# 钢渗硫层.  相似文献   

3.
油润滑下钢严重磨损表面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人佶 《摩擦学学报》1993,13(4):343-348
本文在MHK-500型环-块试验机上于20号内燃机油润滑下对45^#钢(炉冷)、45^#(水淬)、GCr15钢和W18Cr4V钢进行了滑动磨损试验,得到了表征这4种钢试样由轻微磨损向严重磨损转变的P(临界载荷)-V(临界滑动速度)曲线。对严重磨损表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标度范围内其表现裂纹具有分裂特征。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利用Sandbox法测量出上述4种钢严重磨损表面裂纹的  相似文献   

4.
钒化对钢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根保 《摩擦学学报》1997,17(4):314-320
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几种钢底材表面液相沉积碳化钒覆层与不同偶件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VC覆层没有明显的磨合阶段,而且有覆层钢与淬火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因数和磨损质量损失都远比无覆层的同种钢与GCr15钢对摩时的低,VC覆层自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最低.这种覆层的高耐磨性是因为它具有高硬度及其与钢高的界面结合强度和超细的钒碳化物晶粒显微组织结构.试验过程中,VC覆层由于表面塑性变形累积和低周疲劳,逐渐产生麻点状显微磨坑并互连成片、发生大块状剥落而导致失效.  相似文献   

5.
高诚辉  赵源 《摩擦学学报》1997,17(2):122-128
研究了Fe-Ni-P合金镀层与45#钢,GCr15轴承钢,QSn6.5-0.4磷锡青铜,1Cr18Ni9Ti不锈钢,Cr猎层或Ni-P镀层分别组成摩擦副时在边界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Fe-Ni-P合金镀层与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组成摩擦副对摩 时容易产生粘着,磨损量和摩擦因数都比较高,而且配副材料的抗擦伤临界载荷也很低,以Fe-Ni-P合金镀层分别以其它5种  相似文献   

6.
在CM-Ⅰ型多功能擦膜摩擦试验机上,分别对TiN/52100钢球-TiN/W9Cr4V2Mo钢板和TiC/W9Cr4V2Mo钢球-TiN/W9Cr4V2Mo钢板等摩擦副在不同条件下作了擦膜摩擦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M-Ⅰ型试验机能够较好地测试出在法向力和摩擦力同时作用下膜-基体系的失效临界载荷,而且测试数据的重复性较好;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其失效形式是由底材首先屈服,进而发生镀层被压碎并逐渐转化为完全剥离,临界载荷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喷涂铁—镍—钴—碳化钨涂层制动摩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载制动摩擦磨损特性制约着刹车装置的刹车性能及其使用寿命,在MM-1000试验机上,对等离子涂Fe-Ni-Co-WC涂层的重载制动摩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等离子喷涂涂层分别与石棉摩擦材料笠金属摩擦材料对摩时的摩擦系数均比与基体35CrMo钢对摩时的高,制动时间短,劝 耐磨  相似文献   

8.
在CM-Ⅰ型多功能擦膜摩擦试验机上,分别对TiN/52100钢球-TiN/W9Cr4V2Mo钢板和TiC/W9Cr4V2Mo钢球-TiN/W9Cr4V2Mo钢板等摩擦副在不同条件下作了擦膜摩擦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M-Ⅰ型试验机能够较好地测试出在洗向力和摩擦力同时作用下膜-基体系的失效临界载荷,而且测试数据的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喷涂铁-镍-钴-碳化钨涂层制动摩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重载制动摩擦磨损特性制约着刹车装置的刹车性能及其使用寿命.在MM-1000试验机上,对等离子喷涂Fe-Ni-Co-WC涂层的重载制动摩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等离子喷涂涂层分别与石棉摩擦材料和半金属摩擦材料对摩时的摩擦系数均比与基体35CrMo钢对摩时的高,制动时间短,制动效率和耐磨性能都明显提高,制动力矩峰比小,刹车平稳,制动特性好;制动摩擦系数与制动压力、速度和转动惯量等参数密切相关,压力增大,摩擦系数减小,速度和转动惯量增大,石棉材料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降低,半金属材料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升高,而且半金属材料的摩擦系数的热稳定性比石棉摩擦材料的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45^#钢研究了氮碳共渗及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工艺;通过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氮碳共渗及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所得渗层的表面硬度、显微硬度分布及相结构。利用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及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对45^#钢经几种工艺处理后的摩擦系数及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碳共渗可明显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与氮碳共渗相比,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可获得更高的次表层硬度及更好的  相似文献   

11.
W18Cr4V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e frictionand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 ce compound layer of W18Cr4V steel by combined treatment of ion nitrocarburizing-ion sulphuriz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ompound l ayer against GCr15 steel was determined witha block-ring friction tester. The wear test was carried out with a reciprocating wear tester. The worn surface was analyzed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 d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was lower for treatedW18Cr4V steel against GCr1 5 steel.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ompound layer was higher because the nitroc arbonide andthe sulphide in the compound layer were capable of friction-reduct ion and adhesion-inhibition.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在将Ti用Ar^+束溅沉积到淬火态9Cr18Mo不锈轴承钢表面的同时,分别用Ar^+,N^+和C^+轰击试样表面,制取了增强沉积的表面改性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子渗N和S、C、N复合共渗技术在Cr12MoV钢表面制备了由硫化物组成的改性层,考察了改性层在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试样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Cr12MoV钢表面经复合共渗处理后形成具有良好储油能力的多孔硫化物层,硫化物层在油润滑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Cr12MoV钢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4.
等离子喷涂纳米FeS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GCr15钢表面制备出纳米FeS固体润滑涂层,采用MHK-5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FeS涂层在油润滑和干摩擦2种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了涂层的形貌、结构、物相组成和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纳米FeS涂层的物相主要为六方FeS,还有少量Fe1-xS和氧化物,涂层由尺寸在50~100 nm的颗粒组成.与GCr15钢相比,纳米FeS涂层的减摩耐磨性明显提高,尤其在油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降低1倍,在高载荷(375 N)条件下磨痕宽度降低近1倍.在油润滑和干摩擦条件下,FeS涂层的主要磨损失效形式均为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5.
分别利用磁控溅射和脉冲直流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制备了Ti-Si-N薄膜,测定了2种Ti-Si-N薄膜的显微硬度,并采用球一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了其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薄膜中Si含量(原子分数)约为10%时,2种薄膜的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2种Ti-Si-N薄膜的耐磨性能同其硬度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其中采用PCVD方法制备的Ti-Si-N薄膜的高温抗磨性能较优;2种薄膜在高温下的摩擦系数均有所降低,这归因子高温下氧化膜的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速钢离子渗硫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低温离子渗硫工艺在 W6 Mo5 Cr4 V2高速钢表面制备了硫化物固体润滑层 ,在 MM- 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渗硫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干摩擦试验研究 ,用原子力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渗层表面、截面、磨面的形貌及成分 ,用 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硫层相结构 .结果表明 ,高速钢表面渗硫层由 Fe S、WS2 和Mo S2 等具有固体润滑特性的硫化物共同组成 .微观分析发现 ,渗硫层由直径 30~ 80 nm的硫化物球状颗粒随机叠嵌而成 .纳米结构有利于磨损过程中氧化物的产生 ,对提高摩擦磨损性能有利 .干摩擦条件下 ,渗硫层具有明显的减摩与耐磨效果  相似文献   

17.
C/C复合材料及高强石墨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MG-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了C/C复合材料及航空发动机主轴密封环拟用材料高强石墨的高温摩擦磨损行为,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C/C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组成及形貌.结果表明:具有粗糙层和光滑层复合结构的C/C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明显优于高强石墨材料,适合用作航空发动机主轴密封环材料;C/C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取决于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及氧化磨损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纸基摩擦材料绿色制备工艺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以炭纤维作为增强纤维,开发出了一种原材料可回收、无石棉污染和工业垃圾的纸基摩擦材料绿色制备工艺,用所开发的新工艺制备了含50%回收原材料的纸基摩擦材料,用QM1000-Ⅱ型摩擦材料性能试验机考察了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新工艺的原材料利用率为80%~95%;用新工艺制备的含50%回收原材料的纸基摩擦材料的动摩擦系数为0.129,且摩擦系数稳定;静摩擦系数、静/动摩擦系数比和磨损率分别为0.149,1.16和6.47×10-8 cm3/J;其摩擦磨损性能同不含回收原材料的同类纸基摩擦材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纸基摩擦材料.  相似文献   

19.
钝化处理1Cr18Ni9Ti不锈钢在H2O2 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1Cr18Ni9Ti不锈钢钝化膜在H2O2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对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进行了酸洗钝化处理,利用CS300电化学测试系统和XPS对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电化学行为、元素组成和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用SST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盘与GCr15钢球摩擦副在不同浓度H2O2水溶液中配副时的摩擦学性能;用TR240形貌轮廓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盘试样磨损处的轮廓形貌、磨痕面积和微区结构.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钢经钝化工艺处理后,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且表面形成一层富氧、富铬、贫铁的钝化膜,其主要成分是Cr2O3;钝化后的1Cr18Ni9Ti不锈钢在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摩擦系数较钝化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耐磨性提高;钝化或未钝化的1Cr18Ni9Ti不锈钢在过氧化氢溶液中的磨损机理均表现为黏着磨损、磨粒磨损和腐蚀磨损,但在90%H2O2水溶液中,盘磨损表面的黏着作用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0.
将所合成的乙二胺缩水杨醛Schiff碱铜(Ⅱ)络合物和甘油-聚乙烯微胶囊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共混制备出改性UHMWPE材料,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Schiff碱铜(Ⅱ)络合物和甘油.聚乙烯微胶囊改性UHMWPE/GCr15钢配副在高速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采用电子能谱仪分析磨损表面的主要元素组成并探讨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由于其独特的自身选择性转移效应使得耐磨性提高,在高速干摩擦条件下没有严重的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