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力学   16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超高压毛细管黏度计考察了磷酸酯合成油和常压下黏度与之相近的合成油A及合成油B的压黏关系,并进行了磷酸酯合成油在高压下固化现象的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固化前后的磷酸酯合成油进行了分析,并从机械力化学角度分析了产生固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磷酸酯合成油的压黏关系上升速度远大于合成油A和B;固化后,磷酸酯的物理状态由液态变成"玻璃态",颜色由透明色变成乳白色;磷酸酯合成油发生了氧化反应,分子量增大;磷酸酯合成油经高压高剪切速率作用后,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机械力作用导致较长分子链断裂,形成大分子自由基,具有很高活性的大分子自由基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混合式陶瓷球轴承在液氮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由SialonSi3N4陶瓷球,9Cr18内外环以及由PTFE和玻璃纤维制成的保持架组合成的混合式陶瓷球轴承在液氮气氛和重负荷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通过90min的-196℃超低温台架试验后,混合式陶瓷球轴承仍可以正常工作,对试验后的陶瓷球进行显微镜观察未发现大面积的接触疲劳破坏,但在内外环滚道表面有轻微疲坑,混合式陶瓷球轴承的摩擦功耗明显低于钢制球轴承。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测量液体压缩率的超高压试验装置。采用自制的传感器测量了超高压腔体内的压力和动密封部件与超高压腔体间的摩擦压力。发现该摩擦压力约为超高压腔实际工作压力的30%;用差分测量法可消除密封部件和试验装置弹性变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测量了几种润滑油的体积压缩率,并用2个数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消除了系统误差,给出了压缩炫与压力的关系式。结果表明,超高压试验装置结构合理,密封可靠,测试方法先进,  相似文献   
4.
评价膜-基体系的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其失效的临界载荷。膜-基体系的失效不仅发生在界面,也有可能发生在镀层或底材之中,或许还有可能发生混合失效,因此,在测试膜-基体系失效的临界载荷方面,即使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的划痕法也有其弱点,为了使膜-基体系的失效临界载荷的测试尽可能地接近于实际使用工况,更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膜-基体系的综合承载能力,提出了一种擦膜试验法,并且研制了CM-Ⅰ型多功能擦膜摩擦试验机,同时还着重就这种试验机的测试原理、构成和标定作了阐述,并对试验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功能与特点作了介绍,为评价和研究膜-基体系的摩擦学特性、失效及综合承载能力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超声马达转子摩擦材料厚度对驱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厚度的摩擦材料 ,利用超声马达摩擦特性模拟试验装置 ,研究了摩擦材料厚度对超声马达空载转速和堵转力矩的影响 .基于一个简化的行波超声马达定子和转子接触模型 ,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定子和转子接触变形随摩擦材料厚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定子和转子具有合理接触变形的摩擦材料厚度范围 .根据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确定了摩擦材料最佳厚度 ,为超声马达摩擦材料厚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CM-Ⅰ型多功能擦膜摩擦试验机上,分别对TiN/52100钢球-TiN/W9Cr4V2Mo钢板和TiC/W9Cr4V2Mo钢球-TiN/W9Cr4V2Mo钢板等摩擦副在不同条件下作了擦膜摩擦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M-Ⅰ型试验机能够较好地测试出在法向力和摩擦力同时作用下膜-基体系的失效临界载荷,而且测试数据的重复性较好;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其失效形式是由底材首先屈服,进而发生镀层被压碎并逐渐转化为完全剥离,临界载荷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7.
含碳纳米管二相流体润滑剂对钢-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含碳纳米管的二相流润滑剂,利用自制的球-棒疲劳试验机研究了碳纳米管对钢球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碳纳米管抗滚动接触疲劳机理.结果表明:与基础油相比,含1%质量分数碳纳米管的二相流体润滑剂可以使钢球的接触疲劳寿命L10提高3倍以上;当碳纳米管含量增加到3%时,钢球的接触疲劳寿命基本保持不变;利用微粒吸附模型和微粒垫衬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碳纳米管提高钢球接触疲劳寿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34种金属摩擦副在干摩擦和5种电气状态下的摩擦行为作了试验研究,其中由金属Fe,Co,Ni,Ti,Cr和Cu分别组成的10种摩擦副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摩擦副回路电流调零和开路状态下,10种摩擦副的摩擦力均比其它电气状态下的小,尤其调零状态下的更小;在短路状态下,Ni/Cu和Ni/Fe这2种摩擦副的摩擦力均比其它8种摩擦副的大,而这8种摩擦副的摩擦力大多都与外加大电流状态下的基本相当.由此可见:施加与金属摩擦副自生电势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外加电压,可以阻止接触界面的电子流动而降低摩擦力;金属摩擦副摩擦力受自生电势、对摩金属的相溶性及其晶格点阵型式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圆柱体复位技术。作者通过对表面在磨损前后的轮廓及轮廓参数的分析认为,表面轮廓的复位测量,对磨损及其机理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惯性-摩擦驱动的球基微驱动器逆转现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压电陶瓷等效电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外加驱动信号波形分析了基于惯性-摩擦驱动的球基微驱动器在工作过程中金属球产生逆转现象的原因,建立了金属球的转速及位移模型,采用快速放电回路和加速压电陶瓷放电的方法减小金属球的逆转位移及振动;利用压电陶瓷管作为微驱动元件,设计了基于惯性-摩擦驱动的球基微驱动器,并采用不同频率的三角波信号对所设计微驱动器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驱动信号频率越高,微驱动器的振动现象越明显;当驱动信号频率接近、等于或大于微驱动元件(压电陶瓷管)的固有放电周期时,金属球出现无规律运动,导致微驱动器失效;根据1 Hz低频信号时的试验结果与计算所得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所建立的逆转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