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目的是研究当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原制造商具专利保护以及新产品与再制造品之间存在差异情况下,闭环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决策及系统协调机制设计问题。根据现实情形构建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利用博弈理论讨论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情形下节点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及最优利润。研究结果表明,废旧产品的再造率和专利许可费用均对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和回收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程度会影响到供应链系统各方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利润;提出的一种收益-费用分担契约协调机制,可以实现分散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和效率优化。  相似文献   

2.
很多零售商常处于其所在供应链的主导地位,针对零售商具有价格领导权并且考虑专利保护的闭环供应链进行分析,运用博弈理论得到了零售商、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最优策略,以及最优策略关于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增加,最优单位专利许可费和废旧产品回收价格逐步增加,最优产品批发价格和销售价格逐步降低,并通过数值算例表明:零售商、再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的利润逐步增加,原制造商的利润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3.
利用博弈论中的相关原理,研究了由一原制造商,一回收制造商和一零售商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在系统中,原制造商通过向回收制造商收取专利许可费授权其进行再制造,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认可存在差异.研究表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明显高于分散决策;无论集中还是分散决策,再制造水平的提高均有利于提高再制品需求量,尽管会抑制部分新产品需求,但仍会使各方利润的增加;在分散决策下再制造节约成本和再制造率的提高均会使原制造商提高单位专利许可费来获取更多利润.最后通过利润分享机制实现了供应链的整体协调,并用一算例对主要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王琇媚  李军 《运筹与管理》2022,31(11):213-218
在灰色市场的背景下,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独立市场的零售商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模型。依据产品估值将市场分为高端和低端市场,基于价格差异,低端市场的零售商为了实现投机套利会在高端市场中销售原本属于低端市场的产品。研究了灰色市场与制造商广告激励策略对供应链的影响问题。研究表明:若低端市场消费者对产品评价较低,灰色市场可增加制造商的利润;而低端市场消费者对产品估值较高时,灰色市场会减少制造商利润。进一步引入了制造商广告激励策略,得出广告激励不仅可以抑制灰色市场,而且可以在不降低高端市场零售商利润的情况下,让制造商和低端市场零售商的收益增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专利完善市场受专利保护的原制造商面对再制造商竞争所采取得两种策略:无许可再制造与许可再制造。在再制造成本差异及消费者异质的情况下,分别建立了无回收数量限制的单周期模型和受回收数量限制的两周期模型,利用博弈理论求解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竞争情况下的最优决策。通过比较分析和数值仿真,讨论了不同参数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定价策略及双方利润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结论。结果表明,原制造商倾向于采用许可再制造策略,这是在于原制造商可以通过收取专利许可费来分享再制造所带来的收益;而对再制造商而言,只有许可再制造所带来的节省成本足够高时,才有意愿接受原制造商的专利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专利保护环境下研究了带有再制造竞争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下探讨了原制造商、两个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决策,得到了最优的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回收价格、专利许可费,分析了最优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回收价格、专利许可费以及供应链利润的重要性质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信息分享对制造商许可经销商从事再制造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无信息分享和信息分享下经销商再制造和制造商再制造两种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废旧产品回收量和渠道成员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经销商对制造商进行信息分享时,经销商的利润减少,而制造商的利润增加。渠道领导者制造商总是能从再制造活动中抽取利润,在经销商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通过收取许可费分享再制造的利润;在制造商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设定适当的批发价格及回收价格协调正向流和逆向流,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表明了政府补贴的刺激会显著地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回收、碳减排与专利授权决策问题。分别构建制造商回收再制造、零售商回收再制造支付固定专利费、零售商回收再制造支付单位专利费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分析低碳消费者比例、普通消费者对再制品的接受程度及碳权交易价格,对企业回收、碳减排及定价决策的影响,并比较了三种模式下企业及供应链的利润。研究表明:随着市场中低碳消费者比例及普通消费者对再制品接受程度的提高,总会使得回收率及碳减排率增加;碳权交易价格的提高,也会促使制造商提高碳减排率;对制造商来说,其利润在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且支付固定专利费用下实现最优。从自身利润最优的角度出发,作为领导者的制造商将总是选择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且支付固定专利费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考虑消费者对零售渠道和直销渠道具有不同的渠道偏好,研究了专利许可零售商实施再制造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和协调问题。运用博弈论方法求得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情形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了消费者渠道偏好系数对节点企业最优定价策略及利润的影响。针对分散决策存在效率损失的问题,以集中决策的最优解为基准,通过联合运用一个由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专利许可费构成的定价机制和一个利润分享机制,实现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10.
再制造品的出现会对单位利润较高的新产品产生蚕食,因此需要对新产品进行广告投入而制定合适的广告策略.在考虑普通消费者和绿色消费者偏好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新产品广告投入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Closed-Loop Supply Chain,CLSC)的影响.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和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再制造CLSC决策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情况下的最优定价和广告策略,阐明了广告效应对再制造CLSC决策和利润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的两部收费制契约.通过算例分析得到:广告不改变再制造CLSC定价策略的选择规律,无论是否有广告投入,零售商和制造商均倾向于其自身主导,第三方回收商倾向于制造商主导,但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来说,制造商主导模式更优,并且改进的两部收费制契约能够实现再制造CLSC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11.
A popular assumption in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remanufacturing is that the whole new product is produced by an integrated manufacturer,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most industries. In this paper, we model a decentralised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key component supplier and a non-integrated manufacturer,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players significantly impacts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remanufacturing. In our model, the non-integrated manufacturer can purchase new components from the supplier to produce new products, and remanufacture used components to produce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Thus, the non-integrated manufacturer is not only a buyer but also a rival to the supplier. In a steady state period, we analyse the performances of an integrated manufacturer and the decentralised supply chain. We find that, although the integrated manufacturer always benefits from remanufacturing, the remanufacturing opportunity may constitute a lose–lose situation to the supplier and the non-integrated manufacturer, making their profits be lower than in an identical supply chain without remanufacturing. In addition, the non-integrated manufacturer may be worse off with a lower remanufacturing cost or a larger return rate of used products due to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supplier. We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the government-subsidised remanufacturing in the non-integrated (integrated) manufacturer is detrimental (beneficial) to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针对零售商存在风险厌恶特性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探讨了不同的回收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不回收再制造、制造商独立回收再制造、制造商依托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供应链各主体的运作决策。研究发现,在不同回收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与风险厌恶的零售商合作能够获得更多收益。市场波动的增大对供应链各主体并非始终是有害的,随着市场波动的增大,带有风险厌恶的零售商收益不断减小,而风险中性的双渠道制造商收益逐步增大,零售商风险厌恶特性为制造商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制造商独立回收再制造以及通过零售商进行回收再制造时,双渠道产品定价均低于不进行任何回收再制造模式下的定价,双渠道需求和利润均高于不进行任何回收再制造模式下的渠道需求和利润,即回收再制造模式不仅为下游顾客带来了更多的消费实惠,同时也为供应链各主体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虑政府对废弃产品回收的奖惩约束措施,针对一类由制造商、零售商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基于博弈论方法研究了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存在定价差别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定价策略,得出了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并分析了政府约束措施对闭环供应链运作的影响。研究表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效率高于Stackelberg博弈分散决策,为此设计了一个收益共享协调定价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进而分析了政府回收约束情况下再制造过程利润超过制造过程的再制造优先条件。算例分析验证了定价策略及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开始关注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针对制造商唯一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结构,引入回收风险,分别对制造商(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第三方回收商回收废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给出各企业的最优差异定价规则,并从经济学意义上得到相关管理启示;数值实验的结果则进一步验证回购价格、回收风险、价格竞争强度对最优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闭环供应链结构会影响再制品价格及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但对OEM新品定价无影响。(2)回收风险的变化对价格决策的影响取决于闭环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当回收风险较低时,在激发消费者对再制品需求、促使消费者返回废旧产品、提升闭环供应链整体效率等方面,OEM自行回收模式优于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而当回收风险较高时,则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优于OEM自行回收模式。(3)回收风险的降低使得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进而进一步体现到再制造的经济价值。(4)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需考虑到新品与再制品间的价格竞争强度,当价格竞争强度较弱时,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可为OEM带来更多的利润;新品与再制品间的价格竞争也有利于再制品需求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