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考虑政府回收补贴及零售商CSR投入的情形下,研究零售商主导型闭环供应链的逆向回收渠道选择及定价决策问题。在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分析了政府的回收补贴机制及零售商的CSR投入行为对废旧产品回收及闭环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回收模式下,政府回收补贴不仅能有效降低新产品的批发及零售价格、增强各回收方的废旧产品回收积极性,也能增加闭环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利润。零售商的CSR投入总是有利于扩大新产品市场需求、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从提高零售商的CSR投入水平及改善闭环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角度,在制造商负责废旧产品回收时,政府实施回收补贴机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张川  陈宇潇 《运筹与管理》2021,30(12):72-77
针对零售商主导的考虑政府补贴和规模效应的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研究成员最优决策及协调问题。分别在无补贴、补贴零售商、补贴制造商、补贴第三方回收商四种情形下,分析了补贴对象、规模效应、再制造动力电池比例对成员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并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研究表明:政府补贴能够降低零售价,提高回收率以及各成员利润;补贴第三方回收商相比补贴零售商和补贴制造商而言,回收率以及第三方回收商利润提高更为明显,补贴零售商和补贴制造商相比补贴第三方回收商而言,零售价降低、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提高更为明显;可用于再制造的废旧动力电池比例增大能够降低动力电池销售价格,提高动力电池回收率;第三方回收商规模效应的增大有利于降低零售价格,提高动力电池产品回收率及闭环供应链各成员收益。  相似文献   

3.
考虑无主导、制造商主导以及零售商主导三种市场力量结构,建立了双渠道销售和三渠道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博弈决策模型,并从理论上比较分析不同市场力量结构对政府补贴、消费者购买产品支出、回收量、供应链各成员利润,供应链总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运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回收废旧产品所节约成本,销售渠道竞争系数和回收渠道冲突系数的变化对政府补贴、社会福利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多期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制造商通过零售渠道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同时消费产生的废旧品由零售商回收返回制造商处进行再制造,通过产品库存和回收废旧品连接相邻规划期。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和互补理论,分别刻画了制造市场、零售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均衡,接着构建了多期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利用变分不等式的投影收缩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着重分析了废旧品利用率对网络均衡状态和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商的废旧品利用率逐渐增加时,回收量逐渐增加,制造商的利润先减后增,零售商利润一直增加,而供应链总利润一直增加,供应链网络中的最优决策变量主要受到回收量约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奖惩机制下零售商的信息分享策略以及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建立了由制造商和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其中制造商负责回收废旧产品并进行再制造。分别研究了集中式决策的情形和分散式决策下零售商信息分享和不分享的情形。研究发现,若政府在社会总福利目标中不考虑奖惩成本且回收难度较小时,零售商信息分享使社会总福利提高,反之,导致社会总福利降低;零售商信息分享总会使消费者剩余的期望值降低,但能够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最后,针对零售商信息分享引起社会福利提高的情况设计了回收责任分担契约激励零售商分享信息。关键词:信息分享;奖惩机制;闭环供应链;社会福利;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是研究当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原制造商具专利保护以及新产品与再制造品之间存在差异情况下,闭环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决策及系统协调机制设计问题。根据现实情形构建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利用博弈理论讨论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情形下节点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及最优利润。研究结果表明,废旧产品的再造率和专利许可费用均对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和回收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程度会影响到供应链系统各方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利润;提出的一种收益-费用分担契约协调机制,可以实现分散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和效率优化。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对由一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在系统中,零售商负责产品的正向销售;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共同回收废旧品,都根据废旧品质量高低制定不同的回收价格;制造商对质量低的废旧品进行再制造,对质量高的废旧品进行翻新.分别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构建了成员及系统利润模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闭环供应链在集中决策下获得较高的利润.最后算例分析显示: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回收商和系统利润都会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并引入利润差分享系数,分析集中决策下其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原制造商、一个再制造商和一个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考虑制造商竞争,基于押金返还制度,分别构建四种押金模式,研究押金返还制度对闭环供应链定价和回收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由政府向制造商收取押金和由政府向回收商收取押金的模式下,回收率随着单位押金的增加而提高,政府驱动的押金返还制度能有效促进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2)在由再制造商对消费者收取押金的模式下,再制造商的利润随着单位押金的增加而增加,市场驱动的押金返还制度会对再制造商的利润产生积极作用;(3)与无押金模式相比,对原制造商而言,在政府向制造商收取押金模式下,产品售价提高,在再制造商向消费者及政府向回收商收取押金模式下,产品售价下降;而对再制造商而言,存在押金返还制度时,其产品售价均下降。研究结论基于押金返还制度的视角,对制造商的回收策略选择和政府选择合理的激励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针对零售商存在风险厌恶特性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探讨了不同的回收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不回收再制造、制造商独立回收再制造、制造商依托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供应链各主体的运作决策。研究发现,在不同回收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与风险厌恶的零售商合作能够获得更多收益。市场波动的增大对供应链各主体并非始终是有害的,随着市场波动的增大,带有风险厌恶的零售商收益不断减小,而风险中性的双渠道制造商收益逐步增大,零售商风险厌恶特性为制造商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制造商独立回收再制造以及通过零售商进行回收再制造时,双渠道产品定价均低于不进行任何回收再制造模式下的定价,双渠道需求和利润均高于不进行任何回收再制造模式下的渠道需求和利润,即回收再制造模式不仅为下游顾客带来了更多的消费实惠,同时也为供应链各主体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在制造商存在产能约束下,建立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决策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出了三种回收渠道下的回收率、零售价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分析了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对回收渠道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产能约束时,制造商回收渠道中的回收率总是最高的,这与无产能约束时零售商回收渠道中回收率最高的情况明显不同;同时,若废旧产品回收转移支付价格较低,制造商会选择自己回收,此时的零售价最低,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利润最高;若回收转移支付价格较高,制造商会选择零售商回收,此时的零售价最低,制造商和供应链利润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最优的回收渠道,对由单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在该系统中,可能存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制造商和第三方、零售商和第三方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同时回收的四种渠道,并根据质量差异对废旧品进行翻新或再制造。在分散决策下建立了四种回收渠道模型。比较发现:站在制造商和系统收益最大化及社会效益角度,三渠道是最佳选择,此时得到的废旧品最多;制造商不进行回收时获利最低,且不利于提高废旧品的获取量。最后,通过算例剖析了废旧品再制造率对四种混合回收渠道下成员及系统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商应尽量将废旧品用于再制造。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构建高端制造商将再制造专利许可作为外部竞争要素情形的闭环供应链竞合决策模型,研究消费者异质需求下再制造专利许可对闭环供应链生产决策、利润和环境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制造专利许可是高端制造商的有效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可提高高端制造商利润,降低低端制造商利润;再制造专利许可策略对环境并不总是有利的,但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支付意愿越强,其环境效益越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制造商负责再制造设计,经销商负责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建立政府无补贴、补贴经销商再制造和补贴制造商再制造设计3种策略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不同补贴策略对供应链成员企业决策的影响。同时,应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相同补贴支出下两种补贴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相对于无补贴策略,两种补贴策略均会降低再制品和新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再制品销售量,提升再制造设计水平,并且在再制品需求量小于新产品需求量时均会降低新产品销售量,在再制品和新产品的需求量相等时均会提高新产品销售量;另外,在相同的补贴支出下,当新产品需求量大于再制品需求量时,补贴经销商更能降低两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新产品的销售量,提高再制品销售量和制造商与经销商的利润,补贴制造商则更能提升再制造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模糊环境下基于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博弈问题,通过考虑存在于回收过程,制造(再制造)过程及需求过程中的模糊不确定性,建立了三种不同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给出了制造商和回收商(零售商)的最优均衡决策,分析了制造商和回收商(零售商)博弈能力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制造(再制造)产品的销售及系统成员利润的影响.利用数值算例对所得结果和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开始关注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针对制造商唯一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结构,引入回收风险,分别对制造商(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第三方回收商回收废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给出各企业的最优差异定价规则,并从经济学意义上得到相关管理启示;数值实验的结果则进一步验证回购价格、回收风险、价格竞争强度对最优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闭环供应链结构会影响再制品价格及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但对OEM新品定价无影响。(2)回收风险的变化对价格决策的影响取决于闭环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当回收风险较低时,在激发消费者对再制品需求、促使消费者返回废旧产品、提升闭环供应链整体效率等方面,OEM自行回收模式优于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而当回收风险较高时,则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优于OEM自行回收模式。(3)回收风险的降低使得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进而进一步体现到再制造的经济价值。(4)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需考虑到新品与再制品间的价格竞争强度,当价格竞争强度较弱时,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可为OEM带来更多的利润;新品与再制品间的价格竞争也有利于再制品需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考虑政府补贴的二级闭环供应链系统,政府对回收产品对象予以补贴,对比了零售商回收、制造商回收、制造商与零售商完全联合回收三种模式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产品需求量、零售价和产品质量.结果表明,产品需求量和产品质量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完全联合回收模式下最高,且政府补贴越高,则三种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产品质量、产品需求、零售价越高,而技术投入敏感系数越大,则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的零售商通常认为制造商销售利润的实现依赖于其产品销售努力,第三方回收商则认为制造商再制造利润的实现与其废旧产品回收直接相关,因而两者都会十分关注收益分配的公平性.利用博弈理论对双公平关切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效率及公平度的动态演进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公平关切强度对定价决策、效率及公平度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影响规律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虑政府对废弃产品回收的奖惩约束措施,针对一类由制造商、零售商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基于博弈论方法研究了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存在定价差别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定价策略,得出了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并分析了政府约束措施对闭环供应链运作的影响。研究表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效率高于Stackelberg博弈分散决策,为此设计了一个收益共享协调定价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进而分析了政府回收约束情况下再制造过程利润超过制造过程的再制造优先条件。算例分析验证了定价策略及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以EOL产品循环利用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低回收价值高环境影响EOL产品回收决策问题。通过构建EOL产品双闭环供应链和多闭环供应链模型,求解了各模型的EOL产品回收策略,并与传统单闭环供应链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闭环供应链优于传统单闭环供应链。研究发现,在政府监督和补贴强度不变、市场外部变量相同的条件下,多闭环供应链的EOL产品回收量更大,循环利用更充分,且随着多闭环供应链外循环次数的增加,EOL产品回收量、回收商利润均增加,内循环制造商利润也相应增加,销售商利润不受影响。最后,对构建的多闭环供应链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为政府运用监督和补贴手段更好地配置市场资源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惩罚与补贴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废旧电子产品(WEEE)立法的问题,分析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需求市场及回收商的行为,分别建立了变分不等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五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模型考虑了政府对于制造商的惩罚政策与对于回收商的补贴政策。通过修正投影算法求解算例,仿真分析了旧材料转化率、回收率、惩罚及补贴政策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政府对于回收商的补贴的增加,不但回收商的回收量提高,闭环供应链的新材料需求量、旧材料需求量、销售量均增加;相反,随着政府对于制造商未完成的回收量的罚款增加,回收量、新材料需求量、旧材料需求量、销售量均降低;追求高回收率的政策并不总是有效的;而提高WEEE的旧材料转化率对于闭环供应链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