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中国色谱学的近期(1998-1999)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近期中国在色谱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综合分析了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国内研究人员在与色谱领域关系较为密切的国内外主要期刊和在此期间召开的第 12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第 8届北京国际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仪器展览会上发表论文的情况 ,分类评述了色谱理论、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电色谱、固相微萃取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化学》2008,36(12)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第二部分食品功能成分分析,介绍了LC/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蛋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于 2 0 0 2年 5月 17日在南京市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正式成立。来自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小企业等从事食品、医药、环境、农药等行业的色谱技术人员约 10 0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由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秘书长夏春阳主持 ,常务理事长姚义刚到会祝贺并发表了讲话。会议选举袁倚盛教授为主任委员 ,戴军、赵厚民、江夕夫和练鸿振为副主任委员。该色谱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为江苏省广大色谱类仪器分析测试技术人员组织及举办有关色谱 /质谱仪器的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分析测试技术交流会和分析仪器展示会 ;…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  相似文献   

5.
《分析化学》2009,37(4)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巾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第二部分食品功能成分分析,介绍了LC/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蛋白质和肽、低聚糖、皂苷、核苷、黄酮、维生素、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电色谱和加压毛细管电色谱的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细管电色谱(CEC)以内含色谱固定相的毛细管为分离柱,以电渗流为驱动力,既可以分离带电物质也可以分离中性物质。它结合了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两者的优点,兼具高柱效、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高峰容量的特点,同时具有色谱和电泳的双重分离机理。然而,“纯粹”的电色谱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天然的弱点,即: 在电流通过毛细管柱中的流动相时容易产生气泡(焦耳热作用),从而使电流中断和电渗流停止,毛细管柱必须被重新用流动相润湿后方能再次使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将液相色谱中的压力流引入CEC系统中,不仅解决了气泡、干柱等问题,而且实现了定量阀进样和二元梯度洗脱。CEC和pCEC作为微分离领域的两种前沿技术,满足了当前复杂样品分析和分析仪器微型化的需求,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这两种技术近来的发展,包括仪器、色谱固定相的发展,总结了其在生命科学、药物分析、食品安全以及环保样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评述了各方法的特点,并展望了CEC和pCEC今后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2009,37(2)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第二部分食品功能成分分析,介绍了LC/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蛋白质和肽、低聚糖、皂苷、核苷、黄酮、维生素、甾醇等功能成分及有害残留物.  相似文献   

8.
《分析化学》2009,37(1)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第二部分食品功能成分分析,介绍了LC/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蛋白质和肽、低聚糖、皂苷、核苷、黄酮、维生素、甾醇等功能成分及有害残留物;  相似文献   

9.
ACQUITY Arc液相色谱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颗粒填料(2μm)和超高压系统(105 k Pa)使得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能够提供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更加高效和快速的色谱分离性能,是液相色谱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之一.ACQUITY Arc系统作为HPLC和UPLC两种系统之间的桥梁,可以重现或改进已有的HPLC方法,通过简单切换,就能够轻松获得UPLC性能,快速实现二者之间的方法转换,为分析工作者提供方便.通过对Waters ACQUITY Arc液相色谱系统的组成、日常使用及维护的详细介绍,为Waters ACQUITY Arc液相色谱系统的使用提供指导.总结了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和解决办法,为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香兰素缩合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金华 《分析化学》1998,26(10):1286-1286
1引言香兰素是一种重要的单体香精,广泛用于食品、香烟的生产。国内香兰素的生产多采用愈创木酚-乌洛托品缩合的老工艺,而其缩合液的分析是该产品技术挖潜、降低成本的关键。目前采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只能分析全醛量,不能分析香兰素及其异构体的含量。而气相色谱法则由于缩合液的强酸性及热敏性,不能直接进样分析,需经过萃取,操作繁杂且带入误差。液相色谱法可以克服上述两种方法的局限性。本文对缩合液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2实验部分2.1仪器Waters810液相色谱工作台,510泵,U6K进样器,484紫…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的再循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晓多 《色谱》1986,4(6):353-354
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来说,为了提高分离度而不断加长色谱柱的办法是不可取的。这不仅是因为液相色谱柱的价格昂贵,而且是在色谱柱加长后,柱压升高.要求仪器的耐压程度更高.给仪器制作带来更多的困难。再循环色谱法可以在不增加色谱柱长的情况下提高分离度。它最初曾用于气相色谱,终因技术问题未能付诸实践.后来,由Porath  相似文献   

12.
前言色谱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手段,但分离后的组分一般色谱自身不能定性,定性要借助于标准样品或者其它仪器。薄层色谱对于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而言它是开放床,可以直接对分离组分显色定性。若分析未知样品,或者又无标样时,就需要把分离的各个组分从薄层板上提取下来,用其它仪器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测定结构。应用制备薄层色谱提纯或者制备少量样品是很必要的。制备薄层色谱  相似文献   

13.
《分析化学》2008,36(10)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日趋成熟,并在科研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介绍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工作条件、LC/MS接口、质谱信息解析;第二部分食品功能成分分析,介绍了LC/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蛋  相似文献   

14.
《分析化学》2007,35(8):1024-1024
该书主要介绍了色谱-质谱、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和色谱-色谱联用技术。该书简述了质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光谱和核磁共振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色谱联用时对接口的一般要求。该书内容丰富,包括: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等联用技术,以及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不同的分离模式色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实例。该书是《色谱技术丛书》之分册,在第一版基础上作了修改和充实,补充了新近发展的仪器、技术与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单柱离子色谱(SCIC)因不用抑制柱,成本低,死体积小,有利于提高柱效;而UV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测器。把两者结合起来,采用间接光度法,就可以在一台普通的HPLC仪器上接一根SCIC柱做离子色谱分析,获得一机  相似文献   

16.
国内石化分析中的气相色谱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鹰  杨永坛 《色谱》2003,21(4):336-338
气相色谱(GC)技术在石化分析领域的应用是较为普及的,随着气相色谱技术本身的不断成熟,其在石化分析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以标准化专用色谱柱和多维色谱切换技术为基础,针对行业特定应用需求开发各种专用色谱分析系统和应用包,是近年来石化分析领域色谱技术应用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是专业化分工与商品化服务结合后给色谱技术工业化应用带来的新气象,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促进分析系统开发的专业分工。与这种趋势相应,国内石化行业的GC应用工作也有同样的特点。总体来看,专用系统的硬件平台以国外主要仪器生产厂的产…  相似文献   

17.
介绍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校准方法。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的校准主要包括仪器的基线噪声漂移、测量线性、测量重复性和检出限等项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当仪器基线噪声不大于5 m V,基线漂移不大于50 m V/(30 min),保留时间重复性不大于3%,峰面积重复性不大于5%,仪器测量线性r大于0.995,检出限不高于4 ng/m L时,仪器的计量性能指标正常。据此对影响仪器性能的各个参数进行全面评价,确认各项性能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性能正常,并对影响仪器性能的各个参数进行准确校准。  相似文献   

18.
《分析试验室》2012,(9):117
《色谱》是色谱领域的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色谱学科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色谱及其交叉学科的重要应用科研成果及最新研究进展。适于科研院所及分析测试领域等从事色谱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色谱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色谱器件及仪器的开发人员阅读。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近十五年来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在环境水中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对各种常用的在线和离线样品预浓缩技术、检测器以及液相色谱与质谱等仪器的联用进行了讨论,并对液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随着色谱理论、色谱技术和色谱仪器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与其它仪器分析方法不同,是一个多变量、多目标的复杂问题,因此方法优化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应用Doehlert均匀外壳设计,对头孢噻吩钠及其相关物质以及内标物乙酰苯胺的分离进行选择性优化,建立了测定头孢噻吩钠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