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解液中锑、铋通常以沉淀法富集分离后,用碘化钾光度法测定铋;用结晶紫萃取光度法测定锑,方法不甚简便。锑、铋与碘化钾和硫脲均能生成黄色络合物,可用作各自的光度法测定,但两元素相互干扰严重。我们考察了酸度对锑、铋与碘化钾和硫脲络合物显色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所示,铋络合物显色不受酸度影响,而锑络合物显色则明显受酸度影响。在  相似文献   

2.
在多数情况下 ,锑和铋以有害痕量元素存在于电解液和金属材料中。在铜电解液中 ,锑和铋的含量决定电解铜的质量 ,当它们的含量达到一定值时 ,电解池中阳极 (粗铜 )的残极率上升 ,同时阴极 (精铜 )表面起瘤 ,从而造成精铜纯度下降 ,故需严格控制锑和铋的含量[1 ] 。吸光光度法测定锑和铋的方法虽有不少报道 ,但大多数是单独测定锑或铋 ,连续测定锑和铋[2 ] 的方法也有报道。为了提高分析速度 ,本文在文献 [3]的基础上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硫脲和硫氰酸钾掩蔽 Cu( )等干扰离子 ,碘化钾吸光光度法连续测定锑和铋的含量 ,操作简便 ,线性…  相似文献   

3.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痕量分析方法。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能满足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锑和铋的要求。本法采用锑、铋无极放电灯作为激发光源,将试样溶液加入氢化物发生器的反应瓶中,以硼氢化钾作还原剂,生成锑化氢及铋化氢气体,在氩-氢火焰中受热分解和原子化,它们吸收由无极放电灯辐射出来的特征谱线后,发出荧光信号。由于原子荧光谱线的荧光强度与试液中锑、铋的含量成线性关系,所以根据测定的荧光信号值即可求出化探样品中锑及铋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银锭中铋和锑。用HCl沉淀分离银,滤液还原后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铋和锑。方法检出限:Bi和Sb分别为0.02mg/kg和0.002mg/kg;回收率91%~96%;RSD小于1.2%。方法能同时准确测定铋和锑且检出限极低,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包头矿中痕量砷、锑、铋的分析方法,试验确立了反应条件,建立了以KI、抗坏血酸、硫脲为还原体系,消除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干扰,利用KMnO4消除锑对砷的干扰.砷、锑、铋的检出限可分别达到:0.15,0.28,0.15 ng/mL.方法已用于包头矿分析.  相似文献   

6.
纯铅中锑铋含量的测定有现行国家标准但方法繁琐、费时。本法用硝酸直接溶解,在硝酸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锑铋,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高纯锌中砷、锑、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以硫脲-抗坏血酸-盐酸羟胺作为混合还原掩蔽剂,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高纯锌中砷、锑、铋的方法。考察了测定的最佳条件、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影响及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适用于高纯锌中0.00002%~0.01%砷、锑、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罗丹明B吸光光度法联测铜中锑和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丹明B吸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锑和铋已有报道,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罗丹明B吸光光度法连续测定锑和铋,选定了最佳测定条件。试验表明:在0.2mol·L~(-1)H_2SO_4介质中,在阿拉伯胶和OP存在下,锑(铋)碘络阴离子与罗丹明B形成的缔合物吸光度恒定,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1×10~5和1.6×10~5,服从比耳定律范围分别为锑 0~10μg/50ml,铋0~10μg/50ml,方法检测下限均可达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易熔合金中铋的直接滴定条件。用盐酸-硝酸分解试样,加过量酒石酸络合锡、锑、铋等,既消除了锡、锑的干扰,又防止了铋的水解。由于锡、锑的酒石酸络合物较铋的酒石酸络合物稳定,控制硫脲加入量。在pH1—2时用EDTA直接滴定铋,终点变化敏锐。在拟定条件下,由于控制滴定的pH较低,  相似文献   

1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粗铜中痕量铋、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铜样品经硝酸溶解,所得样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过量氨水中生成可溶性铜氨络离子,而铋、锑则以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镧作载体共沉淀,实现了富集铋、锑并与铜分离。基于此提出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粗铜中的微量铋、锑。对浓盐酸的用量,硝酸铁和硝酸镧的加入量等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铋的质量浓度在10 mg.L-1以内、锑的质量浓度在5 mg.L-1以内分别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0.06,0.04 mg.L-1,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2.0%。  相似文献   

11.
1引言铋和锑是金锭中的主要杂质元素,依据国家金锭标准[1],铋和锑是必检项目。测试铋和锑的国家标准方法[2]不可同时测定,且检出限太高,对于高纯金锭无法做到精确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仪器相对便宜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和生物样品分析[3,4]。本研究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2.
原子吸收法测定精硒中碲铅铋锑铜铁镍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二氧化硒形式挥发除去主体硒后,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同时测定精硒中碲、铅、铋、锑、铜、铁、镍、镁八种元素。方法的测定范围:碲、铅、铋、锑为0.0005%~0.003%,铜、铁、镍、镁为0.0002%~0.002%。试样加标回收率在90%~105%之间。方法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锑-铋合金是低压真空接触器的触头材料。气体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燃弧和使用寿命。因此,为了提高触头材料的产品质量,而要求测定锑-铋合金中的气体含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小型同心氢化物发生器配置一个气液分离器后与多道ICP-AES联用,同时测定水和生物样品中砷、铋、锑、硒的方法。检出限为砷0.4μg/L,铋0.5μg/L,锑1.4μg/L,硒0.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砷2.7%,铋1.5%,锑2.7%,硒1.9%。用本法测定美国和国家标准物质中的氢化元素,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粗二氧化碲作为碲精炼或碲化工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料,其中共存元素铜、铅、砷、锑、铋、硒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贸易结算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没有粗二氧化碲中铜、铅、砷、锑、铋、硒含量检测的标准分析方法。采用王水和饱和氟化氢铵分解试样,在王水和酒石酸介质中,选用Cu 327.393 nm、Pb 220.353 nm、Sb 217.582 nm、Bi 223.061 nm、As 193.696 nm、Se 196.026 nm为分析谱线,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粗二氧化碲中铜、铅、锑、铋、砷和硒含量。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铜、铅、锑、铋、砷和硒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4%、0.0005%、0.0006%、0.0007%、0.0004%和0.0007%,定量检出限分别为0.0012%、0.0016%、0.0020%、0.0025%、0.0013%和0.0025%。按照实验方法测定5个粗二氧化碲样品中铜、铅、锑、铋、砷和硒,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79%~4.8%,加标回收率为96.0%~103%。方法简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可用于测定粗二氧化碲中铜、铅、砷、锑、铋、硒含量。  相似文献   

16.
复杂高铋物料中,铋、砷、锑、锡四元素含量高且共存时会影响铅的测定。特别是铋含量高时对铅的测定影响大。实验用EDTA—酒石酸联合掩蔽铋、砷、锑、锡,在稀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钾为沉淀剂,使铅生成硫酸铅钾复盐沉淀而与铋、砷、锑、锡、铁、铜、锌、铝、钴、镍等干扰离子分离,沉淀以乙酸-乙酸钠浸取,二甲酚橙为指示剂,Na2EDTA滴定法测定铅。试验进一步优化了测定条件,确定最佳条件:硫酸(1 1)加入量为7mL、硫酸钾用量为5g、煮沸时为5min、沉淀陈化时间为2h、EDTA 50g/L 加入量为10mL、酒石酸用量为0.5g,铅的回收率99.70% ~100.65%。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测定复杂高铋物料中铅,标样BY0111-1与给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11)RSD 0.20%~0.23%,满足生产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复杂高铋物料中铋、砷、锑、锡4种元素含量高且共存时会影响铅的测定。特别是铋含量高时对铅的测定影响较大。实验用EDTA-酒石酸联合掩蔽铋、砷、锑、锡,在稀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钾为沉淀剂,使铅生成硫酸铅钾复盐沉淀而与铋、砷、锑、锡、铁、铜、锌、铝、钴、镍等干扰离子分离,沉淀以乙酸-乙酸钠浸取,二甲酚橙为指示剂,Na2EDTA滴定法测定铅含量。实验进一步优化了测定条件,确定的最佳条件:硫酸(1+1)加入量为7mL、硫酸钾用量为5g、煮沸时为5min、沉淀陈化时间为2h、EDTA(50g/L)加入量为10mL、酒石酸用量为0.5g,铅的加标回收率99.7%~104%。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测定复杂高铋物料中铅,标准样品BY0111-1的测定值与给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11)RSD 0.20%~0.23%,满足生产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砷锑铋对阴极铜沉积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线性电位扫描、XPS、XRD等方法,研究了砷锑铋离子对酸性硫酸铜系统中铜沉积反应动力学及铜沉积层成份与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As(Ⅴ)离子能增大铜沉积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对铜沉积过程起去极化作用;Sb(Ⅲ)、Bi(Ⅲ)离子均使铜沉积反应交换电流密度减小,对铜沉积过程起极化作用;但砷锑铋离子不改变铜沉积反应的机理.测试表明:用200A/m2电流密度电解,砷锑铋不会在阴极沉积,也不影响铜沉积层的晶面择优取向(220);用1500A/m2电流密度电解,发现砷与铋在阴极与铜共沉积,铜沉积层的晶面择优取向变为(111),沉积层中铜主要以金属Cu和少量Cu2O形式存在,铋主要以Bi2O3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含锡锑试样中铋的络合滴定由于在用酸处理试样过程中易析出偏锡酸和偏锑酸而导致铋共沉淀,以及在滴定过程中锡锑水解使测定结果严重偏低等原因,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排除Sn.Sb的手续。试验表明,在酸溶样时加入一定量硝酸钾和柠檬酸能防止偏锡酸和偏锑酸析出。硝酸钾与柠檬酸在滴定过程中又能有效地阻止Bi、Sn、Sb水解;加入少量氟化铵掩蔽锡,可在100mg Sn、Zn以及50mg Fe、Al、Cu、Co、Ni、Sb Pb等元素存在下直接滴定铋。方法适用于锡锑试料、易熔合金中铋的测定。主要试剂铋标准溶液:用高纯铋(99.99%)按常法配制成1 mL含铋10mg(10%HNO_2介质)标准溶液;半二甲酚橙指示剂(0.25%);0.01mol/LEDTA标准溶液。分析步骤称取0.1000—0.2000g试样于300mL烧杯中,加入0.5—1g硝酸钾、20mL(1+1)硝酸、2mL盐酸,盖上表皿,置于低温电炉上加热溶解并蒸至糖浆状(剩1—2mL试液)取下,冷却。加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电热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食品中微量锑铋测定,检出限可达ppb级。探讨了被测元素价态、预还原条件等因素对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并应用于罐头食品中微量锑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