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了乙醇在环氧树脂(epoxy)/氨酯丙烯酸酯树脂(UAR)同步互穿网络(SIN)内的吸收曲线,它们能被所建立的传递模型--络合模型很好地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络合模型所给出的模拟曲线能普遍地关联实验测定的吸收曲线,络合因子ωr的物理意义在于乙醇和SlN中的亲醇基团发生氢键化.ωr和实测的溶解度系数S、平均扩散系数D及渗透量P均与epoxy/UARSIN的组成有关,乙醇的传递主要在UAR相内进行.  相似文献   

2.
鉴于布洛芬(简称BLF)在医药上的应用价值,其含量的测定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目前该药的测定方法有酸碱滴定法、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而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基于BLF在适当的酸性条件下与Cu^2 形成络合物,通过CHCl3萃取,测定水相中剩余Cu^2 的含量来利用络合反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制剂中BLF的含量。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乙醇-水介质中氟-铝沉淀电位滴定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氟-铝的多级络合反应,在水溶液中用氟化物直接滴定铝没有明显的电位突跃,若用乙醇-水介质,则电位突跃明显[1~3].本文对乙醇-水介质中氟-铝沉淀电位滴定体系的化学平衡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在不同浓度的乙醇介质中氟-铝的络合比及各级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等参数.实验表明用F-电位滴定测定铝可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11种金属离子与羟胺、乙二胺混合配体形成络合物的可见光谱特征、摩尔吸光系数、络合比、络合稳定常数以及加入甲醛后的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变化进行了测定。为建立新的金属离子-羟胺-乙二胺络合体系分光光度测定痕量甲醛含量方法提供可靠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反对数简易示波伏安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俊杰  郑建斌 《分析化学》1993,21(10):1228-1231
本文在产生简易示波伏安曲线的实验线路中增加了反对数线路,提出了反对数简易示波伏安法,用此方法进行了络合滴定及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符合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
应用自行合成的分离材料对固相络合萃取脱除柴油中碱性氮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条件下柴油在合成树脂柱中的穿透曲线和洗脱曲线,实验测得动态吸附容量达到了7.85mg/gwetresin,碱性氮的脱除率达到了91%。表明本法具有树脂吸附容量大,碱性氮或收率高的特点;同时利用二阶动力学推动力模型描述固定床动态过程,考察了轴向返混对穿透曲线的影响,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应用络合-解离模型和络合参与模型,证明在70 ̄140℃区间内苯乙烯-马来酸酐本体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属于络合-解离机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而络合-参与模型与实验数据偏较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络合物分子的聚合反应活性提高,链端自由基对组成络合物分子的单体选择性增强,生成交替共聚物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常见无机配合物的吸收度,根据A-λ吸收曲线作图表,绘出吸收光谱,计算配合物分裂能等数据。数据测试稳定且重复性好,实验操作安全可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苯乙烯-马来酸酐本体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络合-解离模型和络合参与模型,证明在70~140℃区间内苯乙烯-马来酸酐本体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属于络合-解离机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而络合-参与模型与实验数据偏差较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络合物分子的聚合反应活性提高,链端自由基对组成络合物分子的单体选择性增强,生成交替共聚物的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0.
用带气相再循环的饱和解吸法,测定了加压下CO 在四氯化亚铜铝-甲苯络合吸收剂中的溶解度。根据所提出的络合机理,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用关联式所得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用时间分辨荧光技术研究二氢苊、荧蒽与β-环糊精的络合过程以及乙醇分子对络合过程的影响, 观察到它们在环糊精水溶液中有长寿命组份存在. 证明这些分子与环糊精分子发生了络合作用, 并根据荧光衰减曲线的指前因子计算出了它们的络合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2.
郭俊  侯士法  王文韵 《化学学报》1991,49(3):254-258
用时间分辨荧光技术研究二氢苊、荧蒽与β-环糊精的络合过程以及乙醇分子对络合过程的影响, 观察到它们在环糊精水溶液中有长寿命组份存在. 证明这些分子与环糊精分子发生了络合作用, 并根据荧光衰减曲线的指前因子计算出了它们的络合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3.
乙醇含量的酶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醇脱氢酶(ADH)催化乙醇与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反应的原理,通过测定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吸光度的变化率得出其酶促反应速度,对应不同的乙醇含量而制得标准曲线,试样中乙醇含量由测定值查标准曲线求得;讨论了pH值和抑制剂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甲基橙褪色光度法测定酒中乙醇含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以甲基橙褪色光度法测定乙醇的新方法。在pH3.2乙酸-乙酸铵缓冲介质中,乙醇定量使甲基橙褪色。最大吸收波长λmax=520nm。乙醇浓度在0%-30%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酒中乙醇浓度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工业级碳酸锂中Pb的含量,分别进行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基体匹配法的实验研究。在选定的仪器测定条件下,采用标准加入法和基体匹配法所测得的工业级碳酸锂中的Pb含量与标准曲线法所测得的结果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在1.4%~1.9%之间,回收率在112.5%~114.2%之间。可直接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工业级Li2CO3中Pb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力蜚能胶囊中铁含量的比色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力蜚能胶囊中的有机铁经处理,产生的高铁加抗坏血酸溶液还原,与邻菲罗啉络合进行比色测定。结果满意,最大吸收波长λ=511nm。  相似文献   

17.
原子吸收光度法间接测定甲基托布津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标准Cu^2 溶液和样品中的甲基托布津在氨碱性环境下作用,产生定量沉淀,离心分离未反应的Cu^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Cu^2 浓度可间接求得样品中的甲基托布津的含量。本法的检出限10mg/L;测定范围为10-120mg/L;RSD小于3.2%。本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络合滴定法与分光光度法的结果能很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8.
合金钢中镍的快速测定——丁二肟直接比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中镍的测定,常用方法是丁二肟比色法。铁和其它干扰元素多采用柠檬酸盐及酒石酸盐络合掩蔽。但由于它们与铁生成的黄色络合物在镍与丁二肟所形成的络合物最大吸收470毫微米处有较大的光吸收,因此不分离铁及其他干扰元素测定镍时,一般都是选择灵敏度较低的530毫微米处进行比色测定。根据兄弟单位的经验,我们采用焦磷酸钠掩蔽铁。通过实验表明,50毫克铁存在时,焦磷酸钠的合适  相似文献   

19.
本法以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作吸收液,用冰醋酸-乙醇标准溶液作返滴定液测定碳酸盐。其优点是:避免了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时,由于滴定慢而引起二氧化碳的损失;采用两个吸收杯串联,可使二氧化碳吸收更趋完全;吸收液中配入百里酚酞作指示剂,便于密闭连续操作,且能随时判别吸收液是否足量。试剂配制碳酸钠标准溶液—配制成2毫克碳酸钠/毫升的碱性溶液;吸收液—2~3克氢氧化钾溶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手持技术改进测定乙醇分子结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压强传感器代替排水集气法,改进测定乙醇分子结构实验的仪器装置,并探索最佳反应条件。另外,设计两个空白实验,结合压强变化曲线对实验误差进行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