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研究了取代茚基二价稀土配合物(1-C5H9C9H6)2Yb(THF)2催化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乙酯的聚合。结果表明,配合物(1-C5H9C9H6)2Yb(THF)2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对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乙酯的聚合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溶剂性质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和产物分子量有较大影响,在以甲苯为溶剂的催化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极性溶剂THF,聚合活性有明显提高。其他几种取代茚基稀土配合物也显示出高的催化活性,其活性有下列次序:(1-C5H9C9H6)2Sm(THF)≈(1-C2H5C9H6)2Sm(THF)2〉(1-C5H9C9H6)2Yb(THF)2〉(1-PhCH2C9H6)2Sm(THF)2,二价钐配合物较二价镱的相应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表征,立构规整性由1H NMR谱表征,所得聚合物以间同立构为主。  相似文献   

2.
取代茚基稀土配合物/添加剂体系催化丙烯腈聚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取代茚基稀土配合物 /添加剂体系对丙烯腈的聚合 ,发现季胺盐及芳氧钠是取代茚基二价稀土配合物催化丙烯腈聚合的有效添加剂 ,其中Me3NC1 6 H33Br效果最好 ,5种二价稀土配合物 (C5H9C9H6 ) 2 Yb (THF) 2 ,(C5H9C9H6 ) 2 Sm (THF) 2 ,KSm (C5H9C9H6 ) 3(THF) 3,(PhCH2 C9H6 ) 2 Sm(THF) 2 和 (CH3CH2 C9H6 ) 2 Sm (THF) 2 与Me3NC1 6 H33Br构成的催化体系对于丙烯腈聚合都显示出好的催化活性。对(C5H9C9H6 ) 2 Yb(THF) 2 /Me3NC1 6 H33Br体系而言 ,在丙烯腈中当催化剂用量为 2× 10 - 5mol·g - 1时 ,丙烯腈聚合的最大转化率为 61%。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1-环戊烷基茚基二价镱配合物(1-C5H9C9H6)2Yb(THF)2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 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聚合反应时间、聚合反应温度对己内酯聚合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配合物(1-C5H9C9H6)2Yb(THF)2对己内酯聚合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温度升高, 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增加, 但产物的数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无明显变化; 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 其它几种取代茚基稀土配合物也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其活性有下列次序: (1-C2H5C9H6)2Sm(THF)2>(1-C5H9C9H6)2Sm(THF)>KSm(1-C5H9C9H6)3(THF)3>(1-PhCH2C9H6)2Sm(THF)2>(1-C5H9C9H6)2Yb(THF)2, 二价钐配合物较二价镱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聚合产物的数均分子量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4.
以茚基锂与6, 6-二甲基富瓦烯的环外双键加成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取代茂基锂 [(C9H7)Me2C]C5H4Li (1, 其中C5H4代表一取代环戊二烯基), (1)与无水三氯化钐按2∶1摩尔比反应后, 再用与稀土钐的摩尔比为3∶1的钠砂处理, 合成了二价钐的三核双金属配合物[(NaC9H6)Me2CC5H4]2Sm(Ⅱ)(THF)2 (2, 其中C9H6代表茚基). 该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 并发现 (2) 能高活性地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 得到等规含量较高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似文献   

5.
稀土配合物能使极性和非极性单体聚合[1].虽然目前已测定了几乎所有的三(环戊二烯基)稀土配合物及部分三(取代环戊二烯基)稀土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但有关三(茚基)稀土配合物的报道较少. 第一个三(茚基)稀土配合物是无水三氯化稀土与3倍物质的量的茚基钠C9H7Na在四氢呋喃中反应而得, 但未报道其晶体结构 [2]. 后来用同样的反应却分离出以氯为桥的二聚体离子对配合物 [Na(THF)6] [Ln(η5-C9H7)3μ(Cl)Ln(η5-C9H7)3](Ln=Nd, Sm) [3]. 无水三氯化稀土与Mg(C9H7)2或C9H7K等物质的量反应则生成非溶剂化的(C9H7)3Sm[4], 而与茚基钠和环辛四烯钾(C8H8K)以1∶2∶1物质的量比反应时, 则得到(C9H7)3Ln(THF)(Ln=Nd, Gd) [5]. Bottomley [6]曾用(C9Me7)K(七甲基茚基钾)与LnCl3(物质的量比3∶1)反应制备(C9Me7)3Nd(THF)5和(C9Me7)3Er@(THF)3, 但未报道晶体结构. 因为取代茚的空间阻碍比茚的大, 三(取代茚基)稀土配合物较难合成. 迄今未见有关单晶结构报道. 本文首次报道三(环戊基茚基)钐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稀土配合物能使极性和非极性单体聚合[1] .虽然目前已测定了几乎所有的三 (环戊二烯基 )稀土配合物及部分三 (取代环戊二烯基 )稀土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但有关三 (茚基 )稀土配合物的报道较少 .第一个三 (茚基 )稀土配合物是无水三氯化稀土与 3倍物质的量的茚基钠 C9H7Na在四氢呋喃中反应而得 ,但未报道其晶体结构[2 ] .后来用同样的反应却分离出以氯为桥的二聚体离子对配合物[Na( THF) 6][Ln( η5- C9H7) 3μ( Cl) Ln( η5- C9H7) 3]( Ln=Nd,Sm) [3] .无水三氯化稀土与 Mg( C9H7) 2 或C9H7K等物质的量反应则生成非溶剂化的 ( C9H7…  相似文献   

7.
喻龙宝  姚英明  沈琪 《应用化学》2002,19(10):1016-1017
稀土配合物;Schiff碱二价钐配合物[2-OC6H4CH=N(2;6-iPr2C6H3)]2Sm(THF)2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  相似文献   

8.
稀土配合物;环戊烷基茚基氯化钇(1-C5H9C9H6)2-Y(u-Cl)2Li(THF)2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二茂基二价钐配合物(C5H5)2Sm(THF)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催化己内脂开环聚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聚合反应时间、聚合反应温度对己内酯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物(C5H5)2Sm(THF)对己内酯聚合有极高的催化活性且产物的数均分子量较高,当催化剂与单体摩尔比为1:5000时,聚合产率仍可达50.3%,数均分子量可高达32.4万;温度升高,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增加,聚合产物数均分子量降低;催化剂用量增加,聚合转化率增加,聚合产物分子量降低;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通过凝胶色谱法对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利用二苯甲酰甲烷为第一配体,甲基丙烯酸为第二配体与氯化铕在乙醇中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稀土三元配合物Eu(DBM)2MA.2H2O[DBM:C6H5COCHCOC6H5,MA:CH2C(CH3)COO-]。然后将铕三元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共聚反应,制备了一个新的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共聚物。通过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分析测定了配合物及共聚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能;利用差热-热重分析测定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凝胶色谱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和平均分子量。研究结果表明,稀土三元配合物和相应的共聚物在612.94 nm处均能发出强的Eu3+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Sm2 、Eu2 、Tm2 、Yb2 等二价稀土离子的光谱特征 ,特别是在一些含四面体硼酸根的硼酸盐如SrB4 O7、SrB6 O10 和BaB8O13中它们的光谱性质。当以三价稀土离子取代化合物中的二价碱土离子时 ,利用不等价取代而产生的缺陷所带的电荷 ,可在高温的空气下使上述的稀土离子还原成二价 ,不需加入化学还原剂 ,从而提出了一个简便、安全的制备含二价稀土离子发光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三氯化钇与茚基钠以 1∶2摩尔比于THF中 ,在 5 0℃下反应 ,歧化生成了离子型配合物 [(C9H7) 3 Yb] 2 Cl[Na·6THF](I) .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 ,配合物I是由阴离子 {[(C9H7) 3 Yb] 2 Cl}-及阳离子 [Na·6THF] 组成的离子对 ,阴离子由一个氯桥把两个 (C9H7) 3 Yb基团连接在一起 .配合物 [(C9H7) 3 Yb) 2 Cl] [Na·6THF]为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 ,a =1.0 682 (2 )nm ,b =1 2 687(3 )nm ,c=1 2 869(2 )nm ,α =87 2 2 3 (1)° ,β =81 75 5° ,γ =88 2 17° ,V =1 72 73 (1)nm3 ,Z =1.配合物I的结构用重原子法确定 ,用full matrixleast squares法修正 ,一致性因子为R =0 0 62 ,Rw =0 0 72 .配合物 {[(C9H7) 3 Yb] 2 Cl}[Na·6THF]与金属钠反应 ,生成 (C9H7) 2 Yb·2THF (II) .配合物II的分子结构经过了X射线的表证 .  相似文献   

13.
用二(9-芴基)二甲基硅烷(Me2SiFlu2)的双锂盐与三氯稀土在室下反应合成了5个通式为Me2SiFlu2LnCl(Ln=Yb,Sm,La,Pr,Nd)的桥联二芴基稀土氯化物,所有配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MS和^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4.
RE(C7H5O3)2(C9H6NO)配合物抗真菌作用的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微量热法研究了配合物RE(CTH5O3)2(C9H6NO)(RE代表La,Sm和Nd)对真菌的抗菌作用。在TAM Air热导式等温微量量热仪上,分别测定了桔青霉菌和黑曲霉菌在不同浓度不同稀土配合物及空白条件下生长代谢热谱曲线,并计算得到了真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代谢速率常数k和传代时间G等热动力学参数。实验表明:3种稀土水杨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对桔青霉菌和黑曲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依次为:Sm(Hsal)2(hq)〉La(Hsal)2(hq)〉Nd(Hsal)2(hq)。  相似文献   

15.
程林  陶贵德  张年荣 《合成化学》2005,13(3):267-269,i003
用1,2-二茚基乙烷[(CH2)2(C9H7)2]与四配位的三[三甲基硅基胺基]镱的络合物{[(Me3Si)2N]3Yb(Ⅲ)(μ-Cl)Li(THF),}反应,生成桥联二茚基镱的胺基配合物[(CH2)2(C9H6)2YbN(SiMe3)2],其结构经^1HNMR,IR,XFD),GPC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初步研究了其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三氯化钇与茚基钠以1∶2摩尔比于THF中,在50 ℃下反应,歧化生成了离子型配合物[(C9H7)3Yb]2Cl[Na·6THF] (Ⅰ). 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Ⅰ是由阴离子{[(C9H7)3Yb]2Cl}-及阳离子[Na·6THF] 组成的离子对,阴离子由一个氯桥把两个(C9H7)3Yb基团连接在一起.配合物[(C9H7)3Yb)2Cl][Na·6THF]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82(2) nm, b=1.2687(3) nm, c=1.2869(2) nm,α=87.223(1)°, β=81.755°, γ=88.217°, V=1.7273(1) nm3, Z=1.配合物I的结构用重原子法确定,用full-matrix least-squares法修正,一致性因子为 R=0.062, Rw=0.072.配合物{[(C9H7)3Yb]2Cl}[Na·6THF]与金属钠反应,生成(C9H7)2Yb·2THF (Ⅱ).配合物Ⅱ的分子结构经过了X射线的表证.  相似文献   

17.
二茚基稀土胺化物催化丙烯腈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二茚基稀土胺化物Ind2LnN(i-Pr)2(Ln=Y,Yb)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催化丙烯腈聚合,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单体浓度及聚合温度对标题化合物的催化活性和所得聚丙烯腈的分子量的影响。提高聚合发应温度可明显提高催化活性,当聚合温度达50℃,单体浓度为5.1mol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二价配合物(CH3C5H4)2Sm(THF)和SmI2(THF)x与异氰酸苯酯的反应. (CH3C5H4)2Sm(THF)和异氰酸苯酯反应生成配合物[(CH3C5H4)2(THF)Sm]2[μ-η4-(PhN)OCCO(NPh)]*2THF(1), 而SmI2(THF)x则被异氰酸苯酯氧化为[SmI2(THF)5][SmI4(THF)2]. (CH3C5H4)2Sm(THF)和配合物1都能催化异氰酸苯酯的齐聚反应.(CH3C5H4)2Sm(THF)和异氰酸苯酯作用生成配合物1的反应可以认为是 (CH3C5H4)2Sm(THF)催化异氰酸苯酯齐聚的引发反应, 而配合物1是该齐聚反应的活性中间体.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配合物1是一个由草酰胺双负离子桥联的双金属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二价斓系金属有机化学已有较大进展.合成了一系列Yb(Ⅱ),Sm(Ⅱ)及Eu(Ⅱ)的取代茂基π配合物. Evans曾报道用金属Yb与碘苯在四氢吠喃(THF)中反应,生成类格氏试剂[C6H5YbI].  相似文献   

20.
侧链取代基含有氧原子的环戊二烯与双水杨醛邻环己二胺席夫碱混合配体的镧系化合物[(η5:η1-MeOCH2CH2C5H4)Ln][(μ:η-OC20H20N2O)]2[(η5-MeOCH2CH2C5H4)Ln](Ln=Sm(1),Dy(2)),[(MeOCH2CH2C5H4)2Yb]2(OC20H20N2O)(3),[(C4H7OCH2C5H4)2Dy]2(OC20H20N2O)(4)与三乙基铝体系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可以得到高分子量(粘均分子量Mη>100,000),窄分子量分布(Mw/Mn<3)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不同茂环上的取代基及稀土元素使这类化合物形成了不同的分子结构,并且影响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化合物(3)具有较高的活性(转化率∶54.1%,Mη=287.1×103).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助催化剂浓度,聚合温度和时间对化合物(3)/Al(Et)3体系催化聚合反应的影响,最佳聚合条件为:60℃,24h,MMA∶催化剂∶助催化剂(摩尔比)=1000∶1∶10.利用核磁,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等对聚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