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业园区配售电公司分时电价双层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增量配电网业务的放开,配售电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通过峰谷分时电价套餐吸引电力用户成为其运营的重要方式,而电价套餐各参与方利益的合理分配是配售电公司顺利推进此项服务的关键.考虑增量配电工业园区内配售电公司拥有配电业务的特殊性以及大工业用户调整生产的不适应成本,首先构建了工业用户与配售电公司的成本收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园区配售电公司峰谷分时电价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优化模型以配售电公司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下层优化模型以大工业用户用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最后对某一试点园区数据进行仿真测算,结果表明,由该模型得到的分时电价套餐在起到削峰填谷效果的同时,能够保证配售电公司和工业用户的利益,有利于引导双方参与峰谷分时电价套餐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合理评估零售电价套餐适应性,对控制电网经营风险和推进售电侧改革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电力市场以及一般工商业的特点,首先从竞争、用户以及市场环境角度出发建立了一般工商业零售电价套餐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将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的灰色白化权函数相结合,对电价套餐进行适应性评估;最后针对该评估方法建立了基于蚁群算法的优化模型,以最小成本得到提高电价套餐适应性等级的优化方案,并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需求侧电价是促进和引导用户实施需求响应的关键因素.借助机制设计中激励相容理论,基于地域分散、数量庞大的可控负荷参与市场交易时的报价信息,提出了以系统供电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用户类型离散的可控负荷菜单定价方法.该定价方法仅需通过用户上报的信息数据得到用户类型划分,有效反映不同类型可控负荷对价格响应的差异性,促进用户自愿参与市场交易,降低系统供电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同时也为需求侧电价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魏红燕 《经济数学》2018,(1):105-110
设计合理的需求侧电价是引导和促进用户实施需求响应的重要因素.基于可控负荷参与市场交易时的报价信息,借助机制设计中的激励相容理论,提出了一种可控负荷菜单定价模型,该模型以系统供电成本最小为目标,且用户类型是离散的.通过节点系统IEEE-30仿真实验,设计出适用于5种不同用户类型的菜单电价,并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菜单定价模型节约了系统供电成本,也为需求侧电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电侧厂商的行为是影响电力市场竞价交易的重要因素,发电商的行为策略是造成市场出清价的不稳定性的关键原因,而其行为主要是通过操控市场力来提升价格.本文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电力市场99年电价一容量数据的分析对象,企图对数据去噪、聚类建立模型,特别是针对由于发电商的容量持留造成市场出清价格的振荡这种情况,依托数据挖掘中混合聚类思想建立混合模型,以从中反映发电厂商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电力市场中,日前市场购电电价的随机波动,给供电公司的投资带来了一定的收益风险,因而供电公司需要在不同的市场中合理分配购电电量分散投资,以实现自身收益率尽可能大的同时承受的风险最小.供电公司在多市场中购电电价呈随机波动的特性,本文用均值-下半偏差作为购电风险测度,并用鲁棒优化处理电价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供电公司鲁棒均值-下半偏差(Robust Mean Semi-Deviation)购电策略优化模型.最后利用广西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表明此模型对供电公司的投资组合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将同时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与碳排放权交易,并以售电商为配额制的考核主体。本文建立两级供应链模型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将导致火电价格上涨与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下降,有利于实现两者在同一价格水平竞争。然而,碳排放权交易亦将造成零售电价上涨,电力需求减少,且变化幅度与碳排放权价格和减排成本成正比。若配额比例与售电商差异性提高,在不影响环境成本内化于火电批发价格的同时,可降低售电商的转嫁成本。从而减小了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降幅与零售电价涨幅,并平抑碳排放权价格与减排成本上涨造成的电价与需求波动。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能源消耗,电力工业在发电侧推行节能发电调度,而在用电侧则施行需求侧管理。事实上,发电侧与用电侧可以通过联合优化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峰谷分时电价将改变原有系统负荷的分布,发电侧机组发电调度的安排将随之改变,发电煤耗水平也将相应地变动。有鉴于此,首先分别构建了需求侧峰谷分时电价响应分析模型以及发电侧节能发电调度的机组组合模型;其次,为了实现分时电价响应向机组煤耗效益的传递,以机组发电煤耗与启停煤耗最少为目标构建了需求侧与发电侧的联合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发掘模型的节能效益,借助GAMS求解上述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分时电价的优化将有助于改进发电侧的节能调度效果,同时将实现一定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开放式电力市场环境下,供电商的购电风险管理问题,结合金融输电权拍卖市场和电能交易市场,构造了一个考虑阻塞风险的供电商最优购电组合模型.由于此模型的非可微性和非凸性,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智能计算方法——标杆管理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计算.仿真实例表明,提出求解计算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子产品易逝性和潜在利用价值,采用博弈优化理论对零售商负责回收的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进行定价与收益分析.通过以电子产品双渠道销售与废旧品再加工再销售的无差异定价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采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着重探讨在合作决策与非合作决策条件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最优定价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效率的比较发现: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决策条件下的总利益优于非合作决策条件下的总利益.最后,通过算例和参数敏感度仿真分析,设计了一种在非合作决策条件下的利益协调机制,即实施制造商、零售商之间的联合定价策略,使得闭环供应链总利益增加,实现各节点企业合作共赢,为推动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Power suppliers with market power intend to bid high-price to obtain excessive profit when intensions in the balance of electricity supply and demand emerge. New index is thus necessary to be defined to assess the economic withholding behavior associated with both bidding prices and corresponding bidding capacity. Stages of low price section, economic withholding section and reasonable adventure section were classifi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bidding prices and capacity, absolute index and relative index were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economic withholding degree, with the former used for estimation of the total power system while the latter for comparisons amongst different units. A case study on Zhejiang electricity market indicated that these two proposed indices can accurately assess the economic withholding behavior in the electricity market. Finally, upper limit was suggested to be set for the relative index to suppress the behavior of excessive bidding prices in short of capacity.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多层博弈模型刻画智能电网系统中电力公司、家庭电力管理中心和家庭内各个电器设备间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过程。在此模型中,每个时段电力公司将电价通知各个家庭,每个家庭的电力管理中心接收到实时电价信息后为家庭内各个电器设备分配虚拟电价,各个设备则确定各自最优用电量并将其反馈给家庭电力管理中心,由其确定该家庭总用电量并发送至电力公司,电力公司再计算得到最优电价。证明了所建多层博弈模型的均衡存在唯一性,并得到均衡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给出其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制造商为了激励零售商订购更多数量的产品,会在产品零售价下调时提供给零售商一定的补偿,如何制定最优补偿机制是提高供应链收益的关键问题。为此,建立了两阶段销售差价补偿机制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纳什均衡解和Stackelberg均衡解下制造商对零售商的差价补偿机制的决策行为,导出了在最优让步均衡策略下差价补偿机制定量关系,并提出了求解给定差价补偿系数下的近似最优让步均衡策略的算法。通过智能产品算例的分析,表明差价补偿机制能提高供应链的期望收益,增加零售商的订购量,进一步,说明差价补偿机制可以有效地改善零供关系。  相似文献   

14.
普遍认为零售企业压榨供应商、但实际上供应商利润率远高于零售商是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商业悖论问题。通过构建无退货、一般退货、全额退货、线性回扣等体现零售商不同强势地位的供应链渠道管理模型,研究并比较了退货和回扣等强势契约机制以及销售努力对零售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供应商通过批发价定价可以有效转移强势契约带来的风险和成本支付,零售商不能通过强势契约显著提升零售供应链效益。零售商应该利用渠道优势首先强化对批发价定价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合理采用强势契约机制。本文研究很好地解释了零供双方渠道地位与利润水平矛盾的商业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供应商、零售商和银行组成的供应链金融系统,研究了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下的供应链协调。零售商作为中小企业,资金有限,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然而零售商信用较低难以获得融资。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采用含有回购价格和回购比例的回购契约为零售商提供担保,使得零售商融资得以实现。分析了不确定需求下供应链金融系统,供应链以及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给出了融资情况下供应链协调的条件,指出了在供应链协调情况下批发价格和回购策略对供应链收益分配的影响,说明了回购的作用:一方面使零售商易于获得银行融资,另一方面使供应链协调得以实现,指出了质押率、贷款利率和零售商自有资金等参数对最优决策的影响。数值算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供给需求理论构建了能源——经济联立方程模型,定量研究各类能源价格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能源价格上涨可以降低能源消耗,通过供给渠道对潜在生产能力和GDP产生紧缩作用,对通货膨胀产生向上压力.石油价格上涨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略小,煤炭价格与电力价格上涨对经济的影响较大,煤、电价格联合上涨对经济的影响最大.这与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吻合.各种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冲击对潜在产出、能源消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负向影响有继续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决策者不同风险态度下的由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三层供应链集成优化问题。考虑供应链中价格、质量、交货、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风险因素为模糊变量,应用可信性理论建立了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可信性测度的置信水平代表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程度。使用模糊变量的乐观值和悲观值将机会约束转化为清晰的等价形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决策者的风险态度的变化对集成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