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中分离出的八肽VVRGCTWW(V8), 制备了不同间隔臂长含苯环的吸附剂Phenc. 吸附实验结果显示, 吸附剂Phe3c具有非常好的吸附能力. 采用NMR和分子模拟技术对吸附剂的模型体系的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配体中的苯环可与八肽形成π-π堆积, 而且间隔臂的增长可以克服空间位阻效应, 有效增加配体与V8的作用几率, 进而增强吸附剂与八肽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合理的分子模型及分子对接方法, 不仅可以合理解释吸附剂的吸附机理, 而且可用于吸附剂的虚拟筛选.  相似文献   

2.
用甲醛、乙二醛和戊二醛作为交联剂,以反向悬浮的方法制备了3种不同的交联壳聚糖树脂吸附剂,并对其中的后两种用NaBH4进行了还原处理.经红外光谱表征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氢化还原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吸附剂的化学稳定性;而交联剂的不同则对吸附剂的表面形态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对尿毒症中分子毒物的模拟物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研究发现,3种壳聚糖树脂吸附剂都在符合临床血液灌流要求的时间里达到了吸附平衡,在对牛血清白蛋白几乎不发生吸附作用的同时,其对模拟的中分子毒物则都产生了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吸附量有所不同;随着交联剂脂肪链的增长,吸附剂对模拟的中分子毒物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以戊二醛为交联剂时,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损伤,使某些代谢物质积蓄在体内而引起中毒,最终导致死亡,由于其分离纯化过程复杂,至今人们对尿毒症中分子积累物的认识仍很有限。目前,已确定的中分子毒物以蛋白质和多肽为主,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从尿毒症患者血清中分离出分子量为1007的中分子物质,实验证明该物质可加速肾衰兔的死亡。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中分子毒物的分离清除及其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毒症综述病症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本文综述了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这些症状被认为是由于代谢废物在患者体内滞留而造成的。由于这些代谢废物成分和生理作用的复杂性,使得分离或寻找导致某一症状的毒物极为困难。本文对见诸报道的尿毒症可能性毒物以及某些中分子物的生理或生化功能进行了综述。并且通过比较不同疗法对尿毒症中分子物的清除效果,我们认为研制选择性吸附剂,对尿毒症中分子物进行吸附清除的方法或许是一个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尿毒症和烧伤毒血症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的体外吸附,用Sephadex G15柱层析法对血浆中分子物质进行吸附前、后的组分分析,并进行了血浆模拟灌流实验,观察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初步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孔结构对中分子物质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血液净化疗法一直是临床上处理各种血液中毒的基本手段[1~ 3] .对尿毒症患者 ,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措施是对其进行定期的血液或腹膜透析 [1] 缓解病情 ;然而单纯血液透析疗法难以清除患者体内的中分子毒物 ,以致血液透析的患者体内 ,中分子毒物的积累会达到很高的程度 .因此 ,通过研制高效的中分子吸附剂 ,以血液灌流的方式清除中分子毒物 ,对于控制和治疗尿毒症具有重要意义 .据文献报道 ,体内蓄积的中分子毒物中肽类物质占了一定的比例[4~ 9] ,患者的许多顽固临床症状与这些毒物的体内蓄积密切相关 [1,10 ] .本课题组的研究结…  相似文献   

7.
大孔树脂对中分子物质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芳香族氨基酸模拟中分子物质进行体外吸附实验,从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合成的大孔树脂中筛选出具有较好去除中分子物质性能的树脂,对尿毒症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的初步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凝胶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将尿毒症患者的尿样和血样以及正常人的尿样和血样进行了多级分离和比较. 通过凝胶色谱法, 从正常人的尿液以及尿毒症血清和尿液中分离出相对于正常人血清具有异常高浓度的A, B 2个中分子组分. 不同试样来源的A峰中分子物的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结果证明, A-3亚峰中分子物, 是尿毒症患者因肾衰难以通过尿液将其排除故而滞留在血清内的重要成分, 正常人却可以通过尿液将其排于体外. 将来自尿毒症血清及正常人尿液的A-3亚峰中分子物经脱盐处理后, 进行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证明A-3组分由分子量分别为839, 873, 1007, 1106, 1680, 2015的6种化合物组成. 最后, 采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对A-3亚峰中分子组分进行了进一步分离, 得到了6个只含单一中分子化合物成分的组分. 至此, A-3组分内的中分子物得到了彻底的分离和纯化, 为进一步确定其结构以及病理生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醋酸乙烯酯/二乙烯苯共聚物(VD)及其醇解物(SVD)为亲水性吸附剂,考察了它们对水溶液及血清中芳香氨基酸(AAA)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VD比VD吸附AAA的功效高,该吸附剂不仅在水溶液及在血清中选择性吸附AAA较高,血液相容性亦良好。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含有吡啶衍生物功能侧基的共聚物, 考察了共聚物-锌与目标多肽DFLAE(尿毒症多肽毒素片段)的配位作用和疏水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共聚物-锌与目标多肽可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 为进一步的作用机理研究和高效能肽吸附剂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交联壳聚糖树脂对部分尿毒症毒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反向悬浮的方法制备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树脂吸附剂,并对制得的球形吸附剂用NaBH4进行了氢化还原处理,以提高其在使用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吸附剂的表面形态构成了吸附的微观基础。通过对部分尿毒症毒性物质的吸附研究发现,本文研制的壳聚糖吸附剂对这些目标物均产生了一定的吸附作用,吸附平衡时间符合临床要求,其对3种小分子尿毒症毒性物质的吸附能力依肌酐、尿酸、尿素的次序递增,而对促皮质素(ACTH)的吸附量则达到了13.04mg/g,显示了该类吸附剂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免疫吸附剂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法活化琼脂糖载体,既起到了活化载体的作用,同时又由于该活化剂分子是长链结构而给载体提供了一定长度的手臂,有利于人免疫球蛋白G(IgG)大分子配基与载体的连接,用该方法制成的免疫吸附剂对高IgA肾病病人血清中IgA进行了吸附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条件的优化发现,最高可吸附60%的IgA,同CDI法比较(吸附率可达35%左右),该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红外光谱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以噻吩为汽油馏分中含硫有机分子的模型化合物,首次给出了噻吩分子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方式和吸附位,以及芳烃对噻吩吸附的影响等红外光谱信息.为避免吸附剂的强酸性可能引起的干扰,采用NaY分子筛为原料进行液相离子交换制备吸附剂.  相似文献   

14.
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内毒素吸附剂的吸附机理. 模拟结果显示, 以二甲胺为配体的吸附剂, 当β位存在羟基时, 此羟基可与内毒素分子间形成氢键, 并形成一个八元环的稳定结构. 此时吸附剂与内毒素之间存在静电、 氢键、 疏水相互作用和八元环的协同作用. 同时模拟了羟基位于配体不同位置的吸附剂与内毒素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静电作用为主要的相互作用力, 羟基的位置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巨正则系综Monte Carlo模拟方法确定活性炭的微孔尺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99K下甲烷在活性炭中的吸附实验数据,通过调节狭缝微孔的孔宽参数,利用巨正则系综MonteCarlo(GCEMC)方法得到不同孔宽下流体的微观结构以及吸附等温线.比较并拟合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确定了活性炭微孔的平均孔宽,为下一步求解微孔尺寸分布以及为预测吸附剂在不同温度下吸附不同吸附质分子时的吸附性能提供了基础与指导.模拟中,甲烷分子采用单点Lennard-Jones球型分子模型,活性炭用狭缝孔来近似表征,流体分子与单个狭缝墙的相互作用采用著名的Steele的10-4-3势能模型.模拟表明,此方法为考察介孔材料的微孔分布以及微孔平均孔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醋酸乙烯酯/二乙烯苯共聚物(VD)及其醇解物(SVD)为亲水性吸附剂,考察了它们笃水溶液及血清中芳香氨基酸(AAA)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VD比VD吸附AAA的功效高,该吸附剂不权在水溶液及在血清中选择性吸附AAA较高,血清相容性亦良好。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甘油三酯吸附剂-磺化羟乙基化交联壳聚糖,用其对血浆中甘油三酯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最高可使血清中的甘油三酯降低76.9%(每克树脂吸附量为6.25mg),而对血清中总蛋白(TP)的吸附较少.  相似文献   

18.
分子采用环氧氯丙烷和1,4-二羟基正丁烷双缩水甘油醚活化交联壳聚糖树脂,经偶联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单克隆抗体,制备树脂/抗体免疫吸附剂。含HBsAg的患者阳性血清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HBsAg的吸附率可达44%,能使阳性血清转为阴性,通过对不同活化试剂制备的免疫吸附剂的活化过程和吸附性能的研究发现,活化试剂中的“手臂”结构有利于保持偶联抗的天然构象,使之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IgA肾病研究制备用于IgA吸附的免疫吸附剂.采用不同活化方法、不同配基制备吸附剂,测定吸附效率并进行比较.体外吸附实验表明吸附剂对IgA肾病病人血清中的IgA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对正常人血液进行血液相容性实验及对健康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且安全、无毒.该吸附剂可作为IgA肾病的免疫吸附剂.  相似文献   

20.
以嫁接法制备的Al-SBA-15为载体,醋酸锰为活性组分前驱体,通过浸渍法制备Mn/Al-SBA-15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Py-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剂进行分析,以模拟汽油中噻吩的脱除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确定了吸附剂的最佳Al/Si物质的量比,并结合表征结果对吸附剂脱硫过程进行机理探讨,最后研究了吸附剂的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Al/Si(mol ratio)为1:45时,吸附剂脱硫性能最高;吸附剂主要通过酸碱作用吸附噻吩分子;Al的引入提高了吸附剂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