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7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尿毒症患者血清及正常人尿液内中分子物质的分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凝胶色谱法,以206nm处的紫外吸收为检测手段,分别从尿毒症患者血 清及正常人尿液内分离出A,B两个中分子峰,而从正常人血清中分离出来的A峰远低 于尿毒症患者血清的A峰;在B峰的位置正常人血清未出现明显的吸收.运用该方法 不仅提高了凝胶色谱的分离效果,且能方便地得到中分子级分的纯品.对清除了淋洗 液组分的中分子级分进行紫外和红外扫描,结果发现来源于尿毒症患者血清及正常人 尿液的A峰物质具有相同的紫外吸收且红外吸收光谱极其相似,而不同来源的B峰物 质虽然紫外吸收相同,但它们的红外吸收却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B 峰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分离,以230nm处的紫外吸收为检测手段,正常人尿液的B峰物 质被分离成17个亚峰,尿毒症血清的B峰物质被分离成13个亚峰.其中绝大部分亚峰 的出峰位置(洗脱体积)相同.  相似文献   
2.
蚕丝辐射接枝丙烯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氯化锌水溶液为溶剂 ,用钴 60γ射线引发蚕丝均相溶液接枝丙烯腈 .研究了辐射吸收剂量、剂量率、铜离子浓度、蚕丝浓度和单体浓度及“后效应”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接枝链分子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初始接枝效率主要取决于 [S]丝/ ( [S]丝 +[M]单) ,接枝效率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 ;铜离子的存在使接枝链分子量下降 ,而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影响不大 ;用IR、TGA、DTA等多种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 ,表明蚕丝接枝上聚丙烯腈后 ,其热学性能有较大提高 .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被认为是因为患者肾衰而毒素在体内滞留所致^[1]。1972年Babb等^[2]提出“中分子假说”,认为分子量在300-2000范围内的中等分子量的物质是尿毒症的主要毒性物质。从此,人们作了大量的努力去分离和鉴定尿毒症中分子毒物。然而尿毒症中分子毒物的成分极其复杂^[3],从设定的中分子组分中分离得到的大都是些分子量小于800的小分子物质^[4]。因而对中分子假说一直存在争议^[5].我们对尿毒症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和尿液进行凝胶色谱分离,从尿毒症血清和尿液及正常人尿液中得到两个中分子峰A,B。将不同来源的A峰中的分子毒物进行离子交换色谱的分离和比较,得到了仅存在于尿毒症血清和正常人尿液的A-3亚峰,经脱盐和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确定了该组分内含有分子分别为839.69,1007.94,2015.16,16,873.69,1106.67和1680.28的6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中分子毒物的分离清除及其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毒症综述病症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本文综述了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这些症状被认为是由于代谢废物在患者体内滞留而造成的。由于这些代谢废物成分和生理作用的复杂性,使得分离或寻找导致某一症状的毒物极为困难。本文对见诸报道的尿毒症可能性毒物以及某些中分子物的生理或生化功能进行了综述。并且通过比较不同疗法对尿毒症中分子物的清除效果,我们认为研制选择性吸附剂,对尿毒症中分子物进行吸附清除的方法或许是一个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凝胶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将尿毒症患者的尿样和血样以及正常人的尿样和血样进行了多级分离和比较. 通过凝胶色谱法, 从正常人的尿液以及尿毒症血清和尿液中分离出相对于正常人血清具有异常高浓度的A, B 2个中分子组分. 不同试样来源的A峰中分子物的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结果证明, A-3亚峰中分子物, 是尿毒症患者因肾衰难以通过尿液将其排除故而滞留在血清内的重要成分, 正常人却可以通过尿液将其排于体外. 将来自尿毒症血清及正常人尿液的A-3亚峰中分子物经脱盐处理后, 进行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证明A-3组分由分子量分别为839, 873, 1007, 1106, 1680, 2015的6种化合物组成. 最后, 采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对A-3亚峰中分子组分进行了进一步分离, 得到了6个只含单一中分子化合物成分的组分. 至此, A-3组分内的中分子物得到了彻底的分离和纯化, 为进一步确定其结构以及病理生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Iso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uremic sera and urine and normal sera and urine were perform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wo uremic middle molecular fractions (A and B) were obtained from uremic sera and urine and normal urine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but not from normal sera. The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ic results of fraction A from different origins demonstrate that subfraction A-3 could be excreted in urine by healthy subject, but accumulated in uremic serum for renal failure of patient with uremia. After desalinization subfraction A-3 was analyzed by MALDI-TOF-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bfraction A-3 consists of six compounds with molecular weight 839, 873, 1007.94, 1106, 1680 and 2015 respectively. Finally, by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ubfraction A-3 was further resolved into six independent fractions. Thus, th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ix middle molecular c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不可逆转的肾衰竭综合症由于患者肾功能衰竭,使得一些正常人本可以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滞留在体内,导致肌体的一系列病变,涉及到人体的肠胃、免疫、心血管、内分泌、皮肤和骨骼等各个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分子物质在患者体内的毒性作用开始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由于这类物质成分复杂,对其分离鉴定工作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它们与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及致病机理仍不甚明确.在前期研究中,我们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尿毒症患者血清,得到两个中分子物质峰A和B,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