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给出测量金属线胀系数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根据夫琅和费衍射原理,利用CCD来测量金属体随温度升高的伸长量,对黄铜的线胀系数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金属线胀系数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以方便数字化测量与微机处理,以PSD光电传感器为核心实现微位移测量,采用光学放大机构提高微位移分辨率,利用BOS-PSD0018芯片实现微位移转换,并用单片机系统实现金属线胀系数的数字化处理与显示.用铜棒进行了标定测试,用铁棒进行检测试验,检测试验表明金属线胀系数最大相对误差为±2.3%,用光学放大机构使微位移分辨率比提高4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金属线胀系数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霍尔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与输出电压的线性关系,对位移量的测量能精确到千分之一毫米,从而实现对微小位移的测量。利用该方法通过对铁的线胀系数测量结果表明:此法操作过程简单,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一种金属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量方法,即采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方法(光纤微位移法)来测量固体的线膨胀系数。测量了黄铜的线胀系数,分别用逐差法和线性回归法处理了实验数据,并与标准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绘出了一种金属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量方法,即采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方法(光纤微位移法)来测量固体的线膨胀系数.测量了黄铜的线胀系数,分别用逐差法和线性回归法处理了实验数据,并与标准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中多采用电加热光杠杆法测量金属的线胀系数对可能影响金属线胀系数测量的三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和新的实验步骤,以达到减少实验误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和传感器的金属线胀系数测定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实时测量由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与温度并对数据自动采集与储存,经线性拟合给出线胀系数。电路设计外部硬件电路少,结构简单。其软件功能还可进行扩展以适应不同需求。在21世纪的今天,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可精确测量微小长度这一特性来测定金属在一定温度变化范围内,热胀冷缩的微小长度变化,从而得到一种更加精确测量金属线胀系数的新方法。并分别进行了升温测量和降温测量。后经对实验结果及实验误差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降温测量相比升温测量,可极大地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相似文献   

9.
金属线胀系数是金属的重要性能参数,精密测定其线胀系数在机械制造方面意义重大.本论文采用4个线性霍尔元件和3个仪表放大器构成双差分微位移传感器,采用该传感器测定金属的线胀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灵敏度高,线性度好,测量误差在±0.4%.  相似文献   

10.
戴玮  刘欣  张连庆  刘伟 《大学物理实验》2012,25(5):23-24,27
利用PID温控技术,对传统的光杠杆法测量固体线胀系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激光衍射来测量金属的线胀系数的原理,实验装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谢宁  李华振  张季 《大学物理》2017,(12):34-36,46
为提高FD-LEA-B型线膨胀系数实验仪测量金属线胀系数的实验精度,实验采用千分表法测得20~50℃区间铜棒伸长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利用Origin软件分析不同控温方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得出:针对FD-LEA-B型线膨胀系数实验仪的课堂教学采用持续升温,温度每隔2℃读取一次伸长量为最佳的测量方式,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结果线性拟合,得出铜的线胀系数为16.0×10~(-6)℃~(-1).  相似文献   

13.
光的衍射法测量金属的线胀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测量金属线胀系数的一种新方法.利用光的衍射法可以较精确地测量长度变化这一特点,对黄铜的线胀系数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测量金属线胀系数的一种新方法,借助迈克耳逊干涉仪可以精密测量长度变化这一条件,对黄铜的线胀系数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5.
线胀系数是表征物质膨胀特性的重要参数,采用YJ-RZ-4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仪,利用千分表方法测定了金属样品的线胀系数。应用最小二乘法和隔项逐差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动力学共振法测量不同管径金属管的共振频率,运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函数拟合,代入管状材料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得到试样的杨氏模量。通过加热控温设备改变金属管温度,研究金属管杨氏模量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管杨氏模量的大小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组合测量方法测金属线胀系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铜-康铜温差电偶代替水银温度计对金属棒(铜棒)进行动态实时温度测量,用尺度望远镜同步读取棒长度示数,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从而得到金属线胀系数.  相似文献   

18.
在干涉法测量微小位移实验中,通常数条纹的读数方式使得位移分辨率不可能小于波长的一半,本文提出了通过测量干涉相位达到连续测量位移的方法.首先测量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p光和s光)通过干涉仪后的光强,然后利用仿射变换将测量结果映射到单位圆上.映射点的辐角与干涉相差只相差一个常量.通过记录辐角的变化可以对位移进行连续测量.通过干涉仪的冲击响应测量与金属线胀系数测量验证了此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光杠杆测定金属线胀系数实验中涉及仪器多、待测物理量多以及实验调节繁琐等问题,利用现有的金属线胀系数测量仪,设计了一种用游标卡尺测定金属线胀系数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金属铜杆受热而发生的微小形变量,再通过计算获得线胀系数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了铁镍金属振动管,采用XRD对振动管的晶体结构及热处理温度等对振动管晶体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用阿基米德密度测量方法对金属管的密度进行了测量,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振动管的维氏硬度;采用共振的方法测量了振动管的振动频率及热处理温度对振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振动管的显微硬度增加、振动管的振动频率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