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考题的教学探究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一道2020年山东德州中考题的教学探究为例,从试题结构分析,到解题思路形成,解法自然生成,思维悄然生长.  相似文献   

2.
汪燕铭  曹絮 《数学通报》2023,(1):36-39+58
<正>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用“一核”“四层”“四翼”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关键问题,强调了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转化.从2020年开始,根据教育部对高考改革的总体要求,北京高考对数学不分文理科的试题命制进行了诸多探索,高考数学北京卷在试卷结构及题型设置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结构不良问题的试题设置就是其中一个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3.
顾燕声 《数学之友》2022,(15):85-88
新高考方案已经实施3年,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基于新课程改革,更基于新高考方向.新高考数学更重视对学生素养的考查,出现了较多的应用问题、开放性试题和结构不良等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题目相关知识点,在高考中获得相应分数的同时提升数学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素养.笔者从分析新高考数列问题出发,探讨了学习兴趣的培养、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丁益民 《数学通讯》2021,(4):11-13,16
2020年是山东、海南两省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后的首次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这对高考数学命题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试题必须在试卷结构和题型上有所创新,以增强测试的选拔功能,达到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目的.从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供山东、海南两省使用)来看,除了增设多选题之外,还在解答题中设置了结构不良试题,这两类题型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本文拟以新高考卷中的结构不良问题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北京高考首次引入结构不良试题,解题时先选择适当的条件,将题目条件完善后,然后再进行求解运算.设计结构不良试题,对于命题的创新、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从命题角度出发,这是一种命题模式的探索创新,通过命制结构不良试题,可以将不同的知识和方法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郑锋 《数学通报》2023,(11):46-49
<正>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数学学科素养包含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索、数学文化四个方面,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示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1].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高考命题“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为了贯彻这一要求,高考数学命题加大了开放题的创新力度,强调利用开放题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7.
条件选择型结构不良数学试题是一类普遍呈现的结构不良试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判断决策能力和数学选择能力.数学选择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数学选择能力的培育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益于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对结构不良数学试题表征形式的发展趋向进行探析,可以加大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数学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中考试题以课本例习题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的"四基",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考试题的探究帮助学生明确探索数学问题的方向、路径和方法.本文以2020年安徽省中考数学压轴题为例,立足通性通法,找准关键条件,突破解法障碍,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2020年开始,新高考数学试卷关注数学本质,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试题既有创新,又秉承传统.2021年高考数学新高考Ⅰ卷第22题将一道传统的极值点偏移问题重新搬上舞台,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本质上巧妙地运用同构思想将数学问题进行化归.高中教学中,教师在处理极值点偏移问题时,会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用常规套路解法.本研究旨在结合这道高考题帮助学生在解题时另辟蹊径,利用图象形成针对该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从高考试题看类比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相同或不同属性 ,联想到另一类事物也可能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方法 .类比联想可发现新的数学知识 ,类比可寻求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及合情推理能力 ;因而 ,近年来高考出现了类比思维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以类比思维为轴心 ,与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形成开放性的试题 ,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造能力 ,合情推理能力 .其试题新颖 ,背景独特 .1 特殊向一般类比由特殊向一般类比 ,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 ,理性思维 ,判断、猜想及探索的能力 ,以及合…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自2020年广州市数学中考取消考试大纲,回归《标准》后,市教育部门进一步出台了新中考方案.据新方案显示,从2021年起,广州市中考实行全面改革,对考试科目、试卷结构与试卷分值都作了一定调整.中考试题将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新旧数学中考方案下的试题分值、难易度及解答题考点分布变化作对比分析,并由此提出新方案背景下的数学中考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是源于生活和实践的科学,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2018年高考试题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考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性思维方法.2018年试题通过设问的开放  相似文献   

13.
陈国梁 《数学通讯》2002,(13):34-35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 ,高考已不再是单纯考知识 ,相反更注重考能力、考素质 ,考题还反映出了学生如何运用数学视角去观察科学、技术、社会中相关的数学问题 .这意味着高考试题将加强数学与STS的联系 ,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特点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STS试题一般具有综合性强、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 ,由于试题设置了新的情境 ,其中涉及到学生不熟悉的实验方法及数学思维 ,使有些学生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考命题的进一步深化与改革,各地中考命题都不同程度地利用题目的不同结构形式和呈现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各种潜能,成为当前中考命题的主流.在201 1年各地中考试题中,不少地市通过不同的操作形式创设试题情境,使试题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所谓“操作型试题”就是命题者通过让学生读题、动手操作进行体验试题的内涵,进而观察、分析、思考、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此类问题往往是把学生放置于手、脑皆动的环境中,让学生亲临其境,凸显试题的存在性、应用性,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中基于2020年义乌市部分学校最后一份中考模拟试卷中的压轴题24(3)②,用三种不同解法进行剖析,深入挖掘试题的价值,让学生深度体验数学思维,并在解数学习题中慢慢地绽放智慧火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数学高考以能力立意来命题 ,改变了以知识测量立意命题的传统模式 ,适当减少了题量 ,但增加了思维量 ,重点考查思维和推理能力 .并且每年都出现一批立意独特、情景新颖脱俗的创新试题 .这些创新试题背景公平 ,突出了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潜能的考查 ,是不可多得的好试题 .但是 ,学生解答的并不理想 ,症结在那里呢 ?( 1 )对问题的背景不熟悉 .创新试题情景新颖 ,虽然源于生产实践及社会生活 ,因学生较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接触面较窄 ,往往对问题的背景并不熟悉 .( 2 )不能正确理解创新试题中涉及的新概念、数式及图表的含义 .( 3)…  相似文献   

17.
中考命题需注重对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要求命题组在试题命制中既关注能力立意,突出数学思维的考查,也要注重试题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体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本文介绍一道中考试题的命制过程及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学创新思维的灵魂是灵活性,如何发现或检测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呢?关键看数学命题是否能通过设置新颖问题情境来体现这种灵活,而这种新颖问题情境将数学本质隐藏其中,要求学生充分挖掘其中的信息,发现其中的数学本质.2006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就出现了许多具有此类闪光点的题目.  相似文献   

19.
对试题的研究是教师在教学和复习中经常做的一件事,通过研究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揭示出来,挖掘出隐含的问题的本质属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技能,优化数学的思维品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在2014年10月初中数学"90学时"培训中,笔者领略了台州市椒江区举办的为期2天的特级教师初中教学观摩活动,受益匪浅,其中一道试题给笔者留下深  相似文献   

20.
宋波 《数学之友》2022,(16):74-77
结构不良试题是高考改革的新题型,也是新的教学发展趋向,本文将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结构不良问题的常见形式和特点,提出结构不良问题的常见类型和解题策略,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