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鲁米诺-双氧水-铬(Ⅲ)化学发光体系结合巯基棉对As(Ⅲ)的富集分离,建立了快速的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砷的新方法,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4-1.0*10^1mg/L,检出限为3.4*10^-5mg/L。用于实际化探样吕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5.5^-9.0%。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动注射法研究了巯基化合物-铈(Ⅳ)-氢化可的松(HCRs)体系的化学发光行 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试验和探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谷胱甘 肽(GSH),半胱氨酸(Cys)等含巯基化合物的新方法。检测GSH和Cys和线性范围分别为 2.0×10-6~10.0×10-5mol/L和1.0×10-6mol/L~10.0×10-5mol/L;检测限分别为2.0 ×10-7mol/L和1.4×10-6mol/L(S/N=3);GSH、Cys加入血清中进行回收测定的回收率 为90%~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3.
用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铬的形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方  李艳廷 《分析化学》2000,28(8):989-992
利用Kalman滤波技术和二溴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_2H_5OH分光光度测定体系,同时对Cr(Ⅲ)和Cr(Ⅳ)进行测定。Cr(Ⅲ)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6 × 10~5 L· mol~(-1)·cm~(-1),线性范围为0~ 4.0 x10-6mol/L;Cr(Ⅵ)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16 ×10~5L· mol~(-1)· cm~(-1),线性范围为0~5.2×10~(-1)mol/L。  相似文献   

4.
在pH4.5的 0.015 mol/L HAc-NaAc介质中,In铟(Ⅲ)-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BQ)在滴汞电极上于-0.665-0.70 V(vs.SCE)电位处得到络合物的吸附还原波,其一阶导数峰电流I'p与In(Ⅲ)浓度在4.0× 10~(-8)~3.5 × 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6 × 10~(-8)mol/L In(Ⅲ).应用该法测定了铅粉和氢氧化铝样品中的微量铟,结果令人满意。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于pH10.0~11.0的NH3-NH4Cl缓冲介质中,在TritonX-100存在下,铊(Ⅲ)与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CS-DAA)形成组成比为1∶3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和对比度分别为510nm和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2×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70mg/L,室温下显色反应立即完成,配合物至少稳定2h。方法用于水样、烟叶和煤灰中痕量铊的分析,回收率为90.0%~101.4%,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4.6%。  相似文献   

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同时测定废水中的三价铬和六价铬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张海松  杨秀岑 《分析化学》1995,23(10):1148-1150
首次将镀铜锌粒作成优良的还原柱,在线还原Cr(Ⅵ)成Cr(Ⅲ),以鲁米诺-H2O2(KBr)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同时测定废水中两种价态的铬。分析速率为60试样/h;线性范围为1.0×10^-5-1.0×10^-9mol/L;测Cr(Ⅲ)及Cr(Ⅵ)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37%-4.0%及1.2%-4.4%;测定Cr(Ⅲ)的检出限2.3×10^-11mol/L。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无显差  相似文献   

7.
钍钼杂多酸-丁基罗丹明B测定岩矿中痕量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一个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痕量钍的新光度分析法。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钍钼杂多酸和丁基罗丹明B(BRB)形成离子缔合物,其适宜条件为cHClO4=1.3mol/L,cMoO42-=6.8×10-4mol/L,cBRB=2.7×10-5mol/L,PVA0.08%。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服从比耳定律范围0~0.8mg/25LTh,表观摩尔吸光度ε为3.63×106L·mol-1·cm-1,测定极限1.8μg/L(n=12),对0.02mg/LTh分析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络合物的摩尔组成Th∶Mo∶BRB=1∶12∶7。大多数常见元素、100倍Ce(Ⅲ)、40倍U(Ⅵ)和20倍P(Ⅴ)不干扰钍的测定。本法已用于地质标样中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高锰酸钾-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抗坏血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高锰酸钾-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线性响应的浓度范围为5.0×10 ̄(-7)mol/L~4.0×10 ̄(-5)mol/L检出限为3.0×10 ̄(-7)mol/L对2.5×10 ̄(-6)mol/L抗坏血酸进行10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6%。考察了22种物质的干扰情况。用于维生素C片剂及注射液中抗坏血酸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IO离子选择性电极跟踪钌(Ⅲ)催化IO氧化甲基红反应,实现了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钌(Ⅲ)。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11~2.4×10mol L-,检出限为5.0×10-12mo1L-1。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对载钌的4A分子筛试样中钌含量测定结果满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4%,回收率在96%~104%之间。同时对该反应体系的有关性质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吸附络合物体系的示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n(Ⅲ)在pH457HAcNaAc0.1%VC0.06%HCuP溶液中,用示波计时电位法可获得良好示波图,其切口电位为E=090(Vs.SCE),切口高度与In(Ⅲ)浓度在800×10-7~14×10-5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可达50×10-7mol/L吸附络合物组成为In(Ⅲ):铜铁试剂(HCup)=1∶1,条件稳定常数为59×10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新试剂7-(2,4-二羟基-5-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DHCBAQS)与铝(Ⅲ)形成的络合物的荧光性能。在pH4.62的NaAc-HAc体系中形成1∶1型强荧光配合物,其λex=510nm、λem=572nm,铝(Ⅲ)含量在0~0.08m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04×10-10mol/L。本方法用于茶叶、淀粉及水样中痕量铝(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利用亚硝基R盐螯合形成的树脂,分离富集试液中痕量贵金属元素铱的实验条件。并利用JP-1型示波极谱仪,在1.50mol/L盐酸+5.0×10^-5mol/L硫脲+0.2mol/L盐酸+5.0×10^-5mol/L硫脲+0.2mol/L碘化钾+碲(ρ(B)=0.4mg/L)的混合底液中,对铱进行极谱催化波测定。在示波极谱仪上峰电位约-0.55V(银汞齐为参比电极),可测定试液中5.0×1.0  相似文献   

13.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苯酚对I^-1催化Ce^4+-As(Ⅲ)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用催化动力这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001mol/LCe(SO4)2,0.00125mol/L,As2O3,0.01mg/L,KI,0.0125mol/L,H2SO4和0.13%(w/v)NaCl溶液中测定苯酚,其表面摩尔吸光系数为2.1×10^5L.mol^-1.cm^-1,线性范围  相似文献   

14.
槲皮素-锑(Ⅲ)-Tween-80荧光光度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槲皮素与锑Ⅲ形成二元荧光络合物,Tween-80对体系有强烈的增敏作用,研究并建立了测定槲皮素的荧光光度法。在0.012mol/LHCl介质中,槲皮素浓度在1.2×10-5mol/L~2.88×10-4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10-5mol/L。该法用于地锦草中槲皮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含α-溴代萘(a-BrNp)的水溶液仅以Na2SO3作化学除氧剂,在仪器光源的照射下,即能很快触发α-BrNp强而稳定的室温光(RTP)信号。体系RTP性质和所需光诱导的时间对有机试剂的存在及其种类和用量极为敏感。0.5%(V/V)乙腈或丙酮的存在所需光照时间短,RTP强度高。α-BrNp浓度分别在 1.0 × 10-6~ 2. 4 × 10-5 mol/L和 4. 0 × 10-7~ 2. 0 × 10-5mol/L范围内与 RTP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 3,8 × 10-8 mol/L和 6.5 × 10-8 mol/L。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一个光度法测定纳克量锡的新方法。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锡(Ⅳ)与钨酸盐和耐尔蓝(N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值2.95×107L·mo1-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0~2.0μg/L,检出限(3σ)0.083μg/L(n=10),对2.0μg/L锡测定的RSD为1.42%(n=11),离子缔合物至少稳定72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元素不干扰。测定锡的适宜条件[H2SO4]=1.20mo1/L,[WO2-4]=6.05×10-5mo1/L,[NB]=5.5×10-5mo1/L和PVA0.08%。本法已用于某些合金钢和锌合金中纳克量锡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吻合,回收率满意。  相似文献   

17.
王尊本  王润棠 《分析化学》1999,27(3):312-315
在酸性介质中,铁和钯分别与亚硝基R盐络合形成绿色的Fe-NRS和红色的Pd0NRS,利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在水相中同时测定Fe和Pd。结果证明,两种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94×10^4L.mol^-1.cm^01(对铁)和1.63×10^4L.mol^-1.cm^1(对钯);线性范围分别为0-5.6mg/l(对铁)和0-7.0mg/L(对钯);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回收率为965-1  相似文献   

1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非金属材料中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间接测定非金属材料中氯的方法,采用AgCl沉淀,测定剩余Ag~+间接求出氯含量。方法的特征浓度为0.014mg/L(1%吸收),检出限为0.032mg/L(3),测定下限为0.11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10%,样品加标准回收率在91.4%-105%之间。  相似文献   

19.
吴和舟  郑肇生 《分析化学》1996,24(9):1085-1088
基于存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和增敏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甲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讨论了有关反应机理。本法由于添加了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灵敏度提高2.5倍,测定锰含量线性范围为8.0×10^-4 ̄8.0×10^-3mg/L,检出限为7.0×10^-5mg/L,相对标准偏差为4.7%(n=11),可用于测定茶叶和水样中的锰。  相似文献   

20.
偶合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亚硝酸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Luminol-NO-2-K4[Fe(CN)6]偶合发光体系测定血清NO-2的方法。本法测定NO-2的线性范围为9.0×10-6~1.0×10-3μg/L,检出限3.5×10-6μg/L。对1.0×10-4μg/LNO-2连续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用于血清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