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1]对北师大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以下简称《数学2》)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读后深受启发.但文[1]中的1.3要不要介绍三垂线定理似有不妥,值得商榷,本文提出来与大家讨论.需要介绍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吗?文[1]提出,“《数学2》没有介绍三垂线定理,是否出于淡化论证的考虑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已经做了回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立体几何初步部分,学生将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  相似文献   

2.
近读《中学数学》2014年第5期中许爱珍老师撰写的《用好错误资源,提高教学成效》,[1]联想自己平时教学过程的一种常态做法,让学生整理错题,意在考试前复习,不再重蹈覆辙;意在形成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反思,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而在平时的实践中,笔者越来越感觉到错题集的作用不仅仅限于帮助学生,其实对于老师的教学与专业成长也十分有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文1对比,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愿与同行一起共鸣.  相似文献   

3.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4年第10期刊载了陈金红老师的文章《几何"形",代数"声",三角函数"心"》,该文谈论的是2014年湖南省常德市的一道中考压轴题.题目如图1、2,已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在射线AC上有一动点P,作PE⊥AD(或延长线)于E,作PF⊥DC(或延长线)于F,作射线BP交EF于G.(1)在图1中,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四边形ABFE的面积为y,AP=x,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结论:GB⊥EF对图1、图2都是成立的,请任选一图形给出证明;  相似文献   

4.
周学松先生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上发表了题为"模糊集的取大取小算法的不合理性"一文(2005,35(11):209-212),应用模糊命题逻辑讨论了取大取小算法不合理性的根本所在.从商榷周学松先生文中的某些论述和例证入手,对模糊集的取大取小算法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邵艳 《中学数学》2016,(4):17-18
近读《中学数学》,严冬梅老师在文1中对专家教师李庾南老师"余角与补角"新授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解读和赏析,感受到专家教师辨识学段特征的功夫,同时在初中几何起始教学阶段就重视对学生的推理表达能力的训练,让笔者深受教益.恰好在最近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有机会执教七年级"余角与补角"新课,借鉴了上述课例中的很多观点和立意,研讨课取得较好的反响和好评.本文整理该课的教学设计,并整体阐释教学立  相似文献   

6.
有关周期函数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期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 ,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周期性对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有较大帮助 .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抓好周期函数概念的教学 .贵刊 1995年第 3期发表了蒋世信《浅谈概念教学——对周期函数概念教学的体会》一文 (以下简称文 ( 1) ) ,作者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及纵横联系等方面对周期函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 ,这对我们把握周期函数的教学很有启发意义 .文 ( 1)虽是一篇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 ,但笔者阅后 ,觉得其中有些问题不甚清楚 ,经过认真考虑 ,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后 ,有了些绪论 ,经整理成小文 ,以供参考 .其一是文 ( 1)在“利用概念外…  相似文献   

7.
<正>《中学生数学》2015年6月(上)头篇刊发了康宇老师的《学会辨析》一文,文中分四个方面对一些数列问题的错解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辨析,读后受益匪浅.在学习上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文中例1的解答不够完善,现提出来,与作者商榷.为便于说明问题,现将原文中的例题及其解答照写如下:  相似文献   

8.
读了《中学生数学》2011年4月(上)期《中学生习作》栏中的李中培同学的《我是这样思考的》一文(后称文[1]),深深地为李同学的求新求简的思维、灵活的创新能力感到欣喜,不过,对于文中的解法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还是有尚待斟酌之处,特提出来讨论,并借以向各位老师求教.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如: (1)学生的思维深广度不够,思维过程不流畅,不敏捷,灵活性不强; (2)教师的学习经验、思维品质难以转移到学生,教学效率不高; (3)学生热衷于从老师学习数学知识、数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通报》1998年第 10期“浅谈椭圆、双曲线第二定义的教学”一文 (以下称文〔1〕)对统编高中教材中有关椭圆、双曲线第二定义的处理提出了一些看法及改进的意见 ,这是一个有益的试验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个问题也作了探讨 ,现把个人对该内容的处理方法简述如下 ,仅供同行比较和参考 .以椭圆为例 ,笔者先引导学生从第一定义出发推导出焦半径的不含根号的表达式 ,然后从焦半径的这个表达式入手寻找准线 ,最后讲例题而引出椭圆的第二定义 .1 推导焦半径的表达式设椭圆 x2a2 y2b2 =1( a>b>0 )两个焦点分别为F1 ( -c,0 ) ,F2 ( c,0 ) ( …  相似文献   

11.
《数学通报》2 0 0 1年第 1期刊登了黎友源老师的文章《三面角的棱面角的计算公式》(以下简称文 [1 ]) ,该文给出了三面角中棱与面所成的角与三面角间的关系 ,公式应用广泛 ,读后受益非浅 .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文 [1 ]中的定理可看作《立体几何》课本P1 2 2页 第 3题的推广 ,是进行开放、创新教学的良好素材 ,但在证明过程中辅助线多 ,且用到高二才将学到的正、余弦定理、不能在高一学生中讲授 .现给出一种能让高一学生也能掌握的简捷证明 ,供参考 .文 [1 ]公式如下 :定理 在三面角S-A1 B1 C1 中 ,三个面角∠C1 SB1 =α ,∠A1 SC1 …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数学认知,绝无坦途.课堂上,教师一些不经意的设置,让学生在解答例题或练习题时耗费很多的时间,导致教学进程缓慢,最终无法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接下来,就从近期随堂观摩的一则教学片断入手,谈谈一位老师的教学困扰及笔者的思考,希望能给各位同行带来启示.一、一道练习的讲评1.背景分析笔者所听的这节课是人教版"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的第2课时,教者预设的教学任务为例2和例3,这两道例题是建立在第一课时"学会  相似文献   

13.
马国祥 《数学通报》2007,46(3):19-20
《新课程理念下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王学青《数学通报》2006年第2期)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途径和方法,笔者读后深有启发,特别是在利用教材内容、教材例题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的观点本人和作者有高度的一致,但对其中的有些内容和观点,笔者有不同的见解,在此提出来与其商榷,以求共同提高.1师生双向互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思考》一文在第一点思考中指出,“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的,课堂中学生…  相似文献   

14.
指数函数是高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学生对指数函数知识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对数函数的学习.因此对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百家争鸣,案例颇多.近日笔者拜读了"着眼知识,落点能力--指数函数的教学视点"一文,文[1]中对"指数函数"的教学,从落实知识,提高思维、培养能力方面考虑,提出了6个教学视点.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认真研习李庾南老师的新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对数学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文记录研习心得,与同研者交流分享.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本环节"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一是独立自学,即学生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活动形式有"阅读""倾听""演练""操作""笔记"等,关键是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二是群体议论.议论是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  相似文献   

16.
王小林 《中学数学》2014,(22):33-35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应当把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这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提出的那样: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文结合笔者执教的一节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圆的对称性(1)"一课,阐述如何分析学生已有知识  相似文献   

17.
《几何画板》教学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杰 《数学通报》2002,(11):33-33
利用《几何画板》可以绘制动态直观的立体图形 ,通过图表的动静结合的交互演示 ,可以使枯燥生硬的图形变得生动形象 ,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帮助学生实现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 ,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过渡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本文通过用《几何画板》制作空间图形旋转时的直观图的教学实例 ,说明《几何画板》对优化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1 旋转正棱柱的制作 (以正三棱柱为例) (如图 1 )1 )作一水平线段OX ,并在其上取一点M ,以图 1O为圆心 ,M、X分别为圆周上的点作小圆b和大圆a ,过O作OX的垂线交大圆于点P …  相似文献   

18.
在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动中,基本活动经验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新知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验参与的数学活动是不能深刻持久的,学生的所获是很难融入到已有知识结构中去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他们固有的经验入手,设置基于经验之上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的认知在固有经验上自然延续.本文将结合"角的表示"教学片断,谈谈基于经验自然延续的教学,希望能引发您的思考.一、"角的表示"教学片断及简析1.回顾旧知,用交流唤醒经验教师:(投影一个点)这里有一个点,你能给它起个  相似文献   

19.
读了《中学生数学》2002年12月下期所载周文国老师的《幻圆的填制法》一文,感到很有兴趣.细细品味,觉得若把填制法稍加修改,可以减少一步,具体制作时,也可以少画一个图.下面给出我的修改意见,供大家参考.1.当,n=2k时(k为正整数)(1)将1,2,3,…,2n2从第一圈(最小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学在小学教育中始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但是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并非易事,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既有小学生的自身影响因素也有教师的教学方法、模式等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其中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本文对思维导图如何有效地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深入地探索与研究,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