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是一类性能优良、环境友好、可自然降解的绿色环保复合材料。众多天然植物纤维中,竹纤维不仅资源丰富、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还具有天然抗菌、除臭、吸湿放湿、抗紫外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本文对竹纤维增强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和基体材料特性、改性预处理方法、成型工艺和生物降解特性等性能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还对竹纤维增强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未来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天然植物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的产出呈现出激增趋势。产量激增为其废弃物的及时处理带来了难题。材料的有效降解不仅能解决这一难题,也能促进该类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植物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的主要降解方法,并从光降解、热降解、化学剂降解、酶降解及微生物降解等方面对其降解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该类复合材料降解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偶联剂在改善天然植物纤维/塑料界面相容性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植物纤维界面特性十分复杂,其表面表现出很强的化学极性,导致天然植物纤维与塑料基材界面间相容性差,粘结力小,从而影响了植物纤维/塑料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因此,天然植物纤维/塑料界面相容性是决定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问题。本文概述了改善天然植物纤维/塑料界面相容性的常用偶联剂的特点和应用,偶联机理以及研究、应用现状,展望了应用于天然植物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的偶联剂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由于聚丙烯(PP)和天然植物纤维的不相容性,木塑复合材料(WPC)的性能不是很理想,研究者对此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对天然植物纤维的预处理、添加无机粒子/纤维及相容剂等.对天然植物纤维进行预处理可以破坏纤维网状结构中的氢键,去除覆盖在纤维表面的蜡状物和油,增加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提高纤维与聚合物之间的物理连接;添加无机粒子/...  相似文献   

5.
以芝麻秸秆粉、水稻秸秆粉、玉米芯秆粉、菠萝叶粉、甘蔗渣粉五种不同植物纤维粉为填充体、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基体制作植物纤维粉/UPR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秸秆种类对复合材料密度、力学性能及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纤维粉粒径为100目、添加量为UPR用量的10%时,芝麻秸秆粉/UPR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41.320 MPa、67.467 MPa和2.815 KJ/m^2,且每一浸泡阶段吸水率均最低。  相似文献   

6.
3D打印技术作为新型成型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巨大的关注,但常见的PLA、ABS等单体打印耗材由于其自身的不同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植物纤维及其提取物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木纤维、竹纤维,秸秆纤维等常见植物纤维用于3D打印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植物纤维提取物增强聚合物用于3D打印的研究情况。同时对植物纤维/聚合物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性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乳酸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易降解、强度高,可塑性强,易加工成型等优点,近年来倍受高分子材料行业的青睐。但是由于存在脆性高、热性能较差、降解速度不易控制等缺陷,限制了使用效果,因此需进行改性研究。植物纤维质轻、价廉、比强度高并可降解,近年来作为增强材料发展迅速,用来增强聚乳酸,不但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而且赋予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
TiO_2/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四丁酯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解法相结合,在室温下制备了两种形态的TiO2/SiO2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方法对所得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TiO2进行表面处理制备的TiO2/SiO2复合材料比以SiO2为载体制备的TiO2/SiO2复合材料在光催化和抗紫外线性能上更优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感耦合射频等离子体(ICP)和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对高性能连续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分别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动态接触角测定仪(DCA)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放电功率、放电气压等对连续碳纤维、聚苯并二噁唑(PBO)纤维改性处理前后,纤维表面状态、表面组成、表面形貌、浸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经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纤维增强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关系及变化规律、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和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表面接枝上了大量的含羧基、羟基等极性官能团,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自由能增加,纤维浸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导致纤维与双马树脂基体界面层间剪切强度(ILSS)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由未处理的界面脱粘破坏转变为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树脂基体破坏.最后,对纤维表面时效性及其对纤维增强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关系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文章展示了植物纤维/热塑性树脂共混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在应用开发中存在和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植物纤维与塑料共混中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