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砷钼杂多酸薄膜化学修饰电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多酸和杂多酸化学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研究及应用正在不断地深入发展,杂多酸化学修饰电极不仅可用于中心原子的定量分析,还以其优良的电催化性质,应用于液相色谱的电化学检测,因此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首次报道以玻碳为基体的砷钼杂多酸薄膜化学修饰电极(简称AsMo12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AsMo12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电极寿命长,可应用于砷(V)的伏安法测定和IO3-的电催化检测。  相似文献   

2.
碳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电学及化学性能等特点,被人们广泛研究,特别是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更是研究的热点,在电化学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采用碳纳米材料修饰的电极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及优良的媒介作用.主要阐述了碳纳米材料在修饰电极领域中的应用,从功能及应用上重点探讨了近年来碳纳米管、石墨烯、富勒烯、纳米金刚石等碳纳米材料在修饰电极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杂多酸修饰的电极对于甲醇电氧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杂多酸修饰光滑铂电极,研究其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作用,发现与未修饰光滑铂电极相比,分别经磷钨酸和硅钨酸修饰的电极上甲醇电催化氧化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自组装超分子膜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自组装超分子膜修饰电极的发展概况及超分子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并对自组装超分子膜修饰电极的特点、电化学行为、功能膜的制备和表征方法以及它在电催化、生物传感器、离子选择性电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PVC膜修饰粉末微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聚合物具有催化、导电和选择分离等功能,将其与电极合为一体作为新的电极材料,可为改善固体电极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重现性提供一种新的手段[1,2].我们用流延法[3]制得PVC选择性渗透膜,覆盖于粉末微电极表面,制成了PVC膜修饰粉末微电极.该电极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化学修饰电极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分析测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6],因此对于新的修饰剂的研究,以及用修饰电极探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2[2,3,5-三氮唑偶氮]-5-乙酰基氨基苯酚(2-(2,3,5-triazolylazo)-5-acetam idophenol,简称TZAAP)是一种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为:由于TZAAP可以和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光谱法中可以作为显色剂用于环境及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7,8]。Nafion是一种优良的阳离子交换剂,用作电极修饰材料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特性[9]。本文作者制备了TZAAP-Nafion修饰…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磷钼类杂多酸,采用电化学方法首次在导电基体玻碳电极上研制了磷钼钒类杂多酸-聚吡咯薄膜修饰电极,该电极性能稳定,经久耐用,对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膜修饰电极酸性水溶液中的氯酸根、溴酸根,、磺酸根,亚硝酸根,三阶铁离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Nafion-甲基紫精修饰电极为基底,以牛血清白蛋白和戊二醛为交联剂,将抗坏血酸氧化酶固定在电极上,制成修饰电极抗坏血酸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用这种生物传感器测定人体血清中抗坏血酸,线性范围在7.5×10~(-4)~7.5×10~(-7)mol/L之间,响应时间为5s,检测下限为2.5×10~(-7)mol/L。该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和响应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碳电极表面的修饰在电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很重要 .最近 ,通过层与层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来自组装修饰玻碳电极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1] .运用这种方法可将一些功能团修饰到电极表面 ,赋予电极一些新的功能 [2 ] .过渡金属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不仅在配位环境 ,而且在催化活性方面都类似于金属卟啉和其它大环配体金属配合物 [3] .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已有文献报道 [4 ] .由于修饰电极的厚度可控、成分可调及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在生物传感器和电子器件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取代型夹心型多金属氧酸盐具有大摩尔质量和高电荷密度 ,表现出优秀…  相似文献   

10.
磷钼酸掺杂的聚吡咯薄膜电极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离子在导电聚合物修饰电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止匕自从导电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的研究开始以来,A们尝试了在导电聚合物膜中掺杂各种各样的离子[‘一句,以使导电聚合物膜向功能化方向发展.在这些众多的掺杂离子中,人们无感兴趣的是将那些电活性阴离子作对离子掺杂人导电聚合物膜中,如时C叫6【‘,司、杂多酸根离子”河等·将电活性阴离子作为对离子掺杂人导电聚合物膜修饰电极中,有助于人们对这种修饰电极的研究,因为这些对离子可以作为一种探针来检测对离子在腰中的传输情况.杂多酸掺杂的导电聚合物电极还具有电催化性能,对…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一氧化氮电化学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种自合成的水溶性聚对苯撑乙烯(PPV)衍生物电聚合到玻碳电极表面, 制得一种新型NO电化学传感器. 实验结果表明, 该传感器对NO具有灵敏的伏安响应, 相对裸玻碳电极两个氧化峰电位均负移达180 mV. 安培实验结果表明, NO的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在 1.8×10-7~1.0×10-4 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 检出限达到2.3×10-8 mol/L. 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NO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 并计算出NO在0.1 mol/L的磷酸盐生理缓冲溶液(PBS)中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2.
聚对氨基苯磺酸/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伏安法测定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对氨基苯磺酸/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电极,研究了汞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在0.1 mol/L、pH=4.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在-1.2 V搅拌富集5 min,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0.31 V处的溶出峰电流。 结果表明,该电极显著提高了汞离子的电化学响应信号。 在优化条件下,峰电流与Hg2+的浓度在1.0×10-6~5.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 方法的检出限为5.0×10-7 mol/L。 将该法用于水样中痕量汞的测定,回收率为92.2%~105.2%。  相似文献   

13.
张亚  杜芳艳  郑建斌 《应用化学》2014,31(7):860-864
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N/GCE)。 在0.05 mol/L H2SO4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贝斯在GN/GCE上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GN/GCE对多贝斯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 建立了测定多贝斯的新方法,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多贝斯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9~1.2×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 mol/L(S/N=3)。 该法可用于胶囊中多贝斯的测定,修饰电极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新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板法在氧化铟锡电极上制备了三维有序多孔结构的石墨烯掺杂纳米二氧化钛修饰电极,并在此修饰电极上成功固定了过氧化氢酶,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H2O2生物传感器。 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及计时电流等方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H2O2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对H2O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3.0×10-6~3.6×10-3 mol/L,检测限为4.2×10-7 mol/L(S/N=3);且传感器响应迅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的高灵敏纳米碳纤维电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碳纳米管已被应用于电极材料,但未得到良好的电化学伏安行为;且由于碳纳米管的直径很小(几到数十纳米),制作单根的碳纳米管电极非常困难,难以实际应用.碳纳米管用于修饰电极已得到更多重视,但都在常规尺寸(毫米级)的电极上进行,这样的电极不适于在生物微环境和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历洋  李锦州  庞筱喆 《应用化学》2013,30(5):578-583
制备了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聚2,2-联吡啶(Pbpy)/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α-FP)/玻碳(GC)复合膜修饰电极。 运用循环伏安法和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药物分子黄嘌呤(XN)的电化学行为及反应机理。 与裸GCE和Pbpy/GCE电极相比,复合修饰电极Pbpy/HPM-α-FP/GCE测定XN的氧化峰电流和检测灵敏度均有显著提高,表明聚2,2-联吡啶与酰基吡唑啉酮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 当pH=8,扫速为100 mV/s的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黄嘌呤浓度在6×10-7~1×10-5 mol/L和1×10-5~1×10-4 mol/L之间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8 mol/L。 该修饰电极可用于共存尿酸(UA)、抗坏血酸(AA)体系及实际样品的黄嘌呤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修饰玻碳电极,在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4.0~8.0)中,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示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研究了木犀草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木犀草素含量的新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上木犀草素氧化、还原峰电位均负移,峰电流增大。 在-0.2~0.7 V电位区间,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体系中,木犀草素在修饰电极表面发生的是受吸附控制的准可逆等电子等质子电极反应,电子转移系数α=0.5,吸附量为4.6×10-10 mol/cm2;木犀草素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10~1.6×10-8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3.2×10-11 mol/L,回收率为98.7%~102.0%;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野菊花中类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赵永昕  李莉  王坤  陆天虹  杨小弟  李卉卉 《应用化学》2012,29(10):1206-1211
制备了石墨烯(CRG)-壳聚糖(CS)修饰玻碳(CRG-CS/GC)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五氯酚(PCP)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其氧化电流信号与GC电极相比明显增强,表明修饰电极对PCP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并能够加速电子传递。 建立了一种灵敏简便、重现性好、稳定性好的测定PCP的新修饰电极方法,线性响应范围为1.00×10-7~1.00×10-5 mol/L(R=0.9975),检测限为2.3×10-8 mol/L(S/N=3)。 将该修饰电极应用于实际水样分析,回收率为97%~103%。  相似文献   

19.
基于SiO2纳米粒子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制备了尺寸均一的SiO2纳米粒子(60nm),并将其用于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以儿茶酚为电子媒介体制得的H2O2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7×10-7~1.9×10-5mol/L,检出限为8.3×10-8mol/L.达到95%稳态电流所用时间少于10s.该传感器的米氏常数为7.8μmol/L,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于浩  郑笑晨  刘冉彤  金君  简选 《应用化学》2014,31(11):1336-1344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铁氰化铜-铁修饰复合陶瓷碳电极(CuFeHCF/MWCNT/C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对NO-2的电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NO-2的电氧化具有强的催化活性,安培法检测NO-2的线性范围为2.0×10-7~1.4×10-3 mol/L,灵敏度为104.1 μA/(mmol·L-1),检出限(3sb)为5.0×10-8 mol/L。 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土壤中NO-2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