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金属的生物吸附机理及吸附平衡模式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各种生物吸附剂包括海洋微生物、发酵工业的菌丝体废渣及活性污泥的提取物等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已被广泛研究,本文就生物体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及吸附平衡模式研究进行了综述,阐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酶在食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纤维素酶在食品与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及其木质纤维类废物利用等最新动态、同时阐明了纤维素与纤维素酶在食品及发酵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騊声,福州人,1899年生,北京国立工业大学毕业,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理学士。历任山东溥益酒精厂工程师、上海中国酒精厂总化学师,北京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校教授,上海微生物工业研究所顾问,中国化学会理事,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年过九旬,仍为本刊撰稿,介绍了他对酒精发酵的贡献及其治学精神。编辑在发稿时得知他不幸去世,在此表示对他的敬意和悼念。  相似文献   

4.
自从Zo Bell发表了微生物与石油烃关系的综述后,烃的微生物代谢逐渐受到国际上的重视。石油发酵脱蜡生产蛋白质的工作,更展示了以烃为基质的发酵工业的前景,大大促进了烃微生物发酵工业与氧化机理的研究。十五年前作者之一曾就此写过一文并作了预测,以后实际的发展更为迅速。到七十年代初,正烷烃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工艺已趋完备,通过动物饲养及遗传试验可证明其营养良好,安全可靠。几家年产十万吨正烷烃单细胞蛋白的工厂相继建成,原已准备投产,可是1973年后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石油发酵产品与农产品比较反处于不利地位,使得缺乏石油资源的工业化国家,实现石油发酵工业化遭到严重挫折。但在“石油危机”叫声甚嚣尘上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石油作为燃料终将为其它能源所取代,节省下的大量石油仍是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更多的橡胶资源以满足其经济的快速发展。橡胶材料可以通过两个来源得到,一个是源自巴西橡胶树的天然橡胶,一个是源自化石资源的合成橡胶。我国的天然橡胶资源非常短缺,而合成橡胶又不可持续发展。因此,利用太阳能发展生物橡胶是中国橡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生物橡胶包含两大类材料,一类是生物基工程弹性(Bio-based engineering elastomer,BEE),它将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发酵得到衣康酸等生物基单体,再经化学合成得到的一类新的弹性体,或者将生物质发酵得到的生物基单体如异丁醇等进一步转化为传统单体如异丁烯等,再经过化学合成得到传统的弹性体;第二类是天然橡胶,包括三叶橡胶和第二天然橡胶(Second natural rubber,SNR),例如蒲公英橡胶、银菊橡胶以及我国特有的杜仲橡胶。本文将对生物基工程弹性体和第二天然橡胶进行综述,由于三叶橡胶的研究历史悠久、文献众多,在此不再综述。  相似文献   

6.
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功利  陈海宝 《有机化学》2000,20(5):634-640
介绍了近几年代谢工程在降解氟氯烃等环境污染物、生产古龙酸、抗生素、丙二醇、聚羟基链烷酸及紫杉醇等重要化合物和中间体、木糖等生物质再生资源的利用、工业发酵及植物改良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基本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酶是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分泌物,具有生物催化功能。酶催化与一般的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好和反应条件缓和三大特点。因此,它在发酵、食品和医学等工业技术部门已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但是,酶以溶解于水的形式使用只能和反应物作用一次,用后无法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分离重复使用,造成酶污染产物和生产成本高的缺点。进入50年代以来,人们为了克服液相酶应用时的这些缺点,不断有人研究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将酶固定在不溶性的载体上。直至1969年日本的千畑一郎首次研究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胜利地超额完成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广大的科学队伍中中国化学工作者响应祖国的号召在不同的化学园地里为祖国的需要而工作,在中国化学事业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配合祖国自然资源的调查工作中,广大的化学分析工作者对工业建设亟需的各种金属矿物、煤炭石油、建筑材料、化工原料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许多以往只靠进口的原料和成品,开始以国产品供应人民的需要。分析化学家研究了和解决了一些分析方法上的问题。这些工作已使我国一些丰产元素,例如钨、钼等,已由以往主要为出口矿砂的地位转为祖国建设的物资。在化学工业领域,石油化学家以不断的努力研究祖国天然石油资源及合成方法,配合石油勘探工作,逐年逐月在扩大石油产量。由于这一期间的发展,在中国组成了第一个石油研究所。硅酸盐化学工作者为土木建筑解决了众多的建筑材料的生产技术。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工作者为中国塑料工业开辟了道路。抗生素的研究促进了人民保健急需的抗生素的生产。农业化学工作者协助了农药生产,  相似文献   

9.
龚炳永  周亦昌 《色谱》1992,10(5):269-277
抗生素是一类微生物次级代谢活性产物。目前工业上大都采用发酵法进行生产,或将发酵产物经化学修饰后形成产品。至今从土壤微生物中发现的抗生素已超过7000种,其中成为临床药品的约90余种,年产值达160亿美元,是临床上一类重要药物。 在考虑与选择抗生素药物的测定方法时,需考虑它们的以下几个特点: 1.抗生素产生菌的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合成过程。有众多的酶参与各级反应。抗生素的多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腈水解酶转化3-氰基吡啶制备烟酸的工艺经济性并为其工业应用奠定基础,对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NIT进行了pH-stat高密度发酵以及催化性质研究.结果显示,高密度发酵实验中获得最高菌体OD600为136.8,细胞干重61.97 g/L,最高酶活为558.6 U/mL;进一步考察了重组菌在不同温度、pH、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溶剂等条件下的催化特性.最后,将高密度发酵获得的菌体制备成静息细胞,在30℃、pH 7.2条件下,280 min内共转化200 mmol/L底物总计24批次,烟酸累积浓度590 g/L,是目前文献所报道生物法合成烟酸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稀土元素在中国资源非常丰富,占世界总储量的80%。它们是现代文明三大支柱-能源,信息和材料所必需的原料之一,了解、研究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并合成新的功能材料,开发其应用已成为迫不及待的任务。本文做为科普知识介绍什么是稀土元素,它们的基本特性,为什么吸引了各方面众多的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生产实践活动,它们已在工业、农业、轻工、医疗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希望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中有所体现,使更多的人为应用推广稀土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微生物技术在资源、医药和手性合成等领域已经成为热点技术,并开拓了电子和纳米技术等新的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几项最新的工业微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环氧化水解酶催化合成手性二醇、微生物甲酸脱氢酶用于再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辅因子、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得到纳米级金属丝、代谢网络改造和重建用于传统发酵生产以及有机溶剂耐受菌和宏基因组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可持续性发展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推动下,食品香料工业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在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香原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通过生物技术开发了许多重要的香料化合物。本文对食品香料工业利用酶和发酵技术开发氨基酸衍生的风味增强剂谷氨酸钠和γ-谷氨酰-缬氨酰-甘氨酸、广藿香醇、香兰素、香紫苏、β-檀香醇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原理:用新鲜的牛尿(成尿、羊尿均可,凡是食草动物的尿)可以制得马尿酸,如果让尿自行发酵,则尿中的马尿酸就水解,有苯甲酸生成,所以采用发酵的尿,就可制得苯甲酸。苯甲酸构造式为:-COOH,白色片状或针状结晶熔点为121—122℃,能溶于醇、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中。苯甲酸最初由安息香胶升华而得,故又名安息香酸。现今工业上制造苯甲酸,多以甲苯为原料,  相似文献   

15.
利用植物自身酶对苷类化合物的酶解转化能力,采用发酵技术研究了连翘叶中连翘苷酶解转化为连翘脂素的较适宜发酵条件。首先考察了连翘叶含水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单因素对连翘脂素转化生成量的影响,然后利用响应面优化法进一步优化了发酵转化条件。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50%,发酵时间100 min,发酵温度30℃条件下,连翘叶中连翘苷可有效转化生成连翘脂素,且连翘脂素含量从1.67 mg·g^-1提高到46.40 mg·g^-1。本研究确定的方法可为利用连翘叶资源制备连翘脂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发酵废渣黑根霉菌对Pb^2+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研究了发酵废渣黑根霉菌对Pb^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发酵废渣黑根霉菌对Pb^2+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在pH3~6.5范围内,吸附能力最强。用海藻酸钠将粉末状黑根霉菌包埋成形后,机械性能较好,流速对动态吸附有很大影响,当流速为0.275BV/min时,吸附率达83.6%,饱和吸附量可达49mg/g。用20%CaCl2溶液可以洗脱和再生。本文研究结果为发酵废渣黑根霉菌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微生物技术在资源、医药和手性合成等领域已经成为热点技术,并开拓了电子和纳米技术等新的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几项最新的工业微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环氧化水解酶催化合成手性二醇、微生物甲酸脱氢酶用于再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辅因子、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得到纳米级金属丝、代谢网络改造和重建用于传统发酵生产以及有机溶剂耐受菌和宏基因组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贾会坤  张奕南  冯进辉  许平 《化学进展》2007,19(7):1223-1228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微生物技术在资源、医药和手性合成等领域已经成为热点技术,并开拓了电子和纳米技术等新的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几项最新的工业微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环氧化水解酶催化合成手性二醇、微生物甲酸脱氢酶用于再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辅因子、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得到纳米级金属丝、代谢网络改造和重建用于传统发酵生产以及有机溶剂耐受菌和宏基因组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化学分析计量》2004,13(6):10-10
中国日益发展的医药、生化、环保等产业,为现代化的分析仪器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作为中国仪器仪表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分析仪器,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发展。中国用于分析仪器的投资将从1998年的6.8亿美元猛增至2005年的13亿美元。中国科学器材产销联合会理事长赵春山说,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目前拥有超过3000家分析仪器生产厂商,分析仪器工业也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稀土生物功能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对生物具有某些特殊的生理功能和生物效应,使其在农业,林业,牧草,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微生物和发酵工业,医药和临床方面的研究日前深入广泛,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应用研究的进展作了概括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