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DCC/DMAP)为催化体系,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常温下1'-(3-羧乙基)-3',3'-二甲基-6-硝基螺[吲哚啉-2,2[2H]吲哚啉苯并吡喃](SPCOOH)与羟丙基纤维素(HPC)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螺吡喃羟丙基纤维素SP-HPC.通过改变SPCOOH与HPC的重量比,可以制备含有不同螺吡喃(SP)取代度(DSsp)的SP-HPC.当SPCOOH/HPC为1.5时,DSsp达到最大值1.08.SP-HPC溶解在THF中,经紫外光照射后,闭环的SP逐渐开环转变为部花菁式(MC)大共轭结构,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深紫色;当溶液又置于完全黑暗环境时,开环的MC又逐渐闭环回复到SP形式,溶液又变为无色.溶液中的SP-HPC显示了快速可逆的紫外光响应特性.由于SP基团的疏水性,使得SP-HPC在水溶液中自组装为球形胶束.SP-HPC胶束显示了光响应性,闭环形式的SP吸收紫外光转变为开环形式MC,MC的大共轭结构导致基团间发生更紧密地堆叠,促使球形胶束收缩.SP-HPC固体膜显示了可逆的紫外光响应性,但是MC转化为SP的光响应速度比由SP吸收能量转化为MC的速度慢得多.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并对1,2,3,4-四(6',7'-二甲基苯并 唑)环丁烷(1)及其模型化合物反-1,2-二(6',7'-二甲基苯并 唑-1',3'-基-2')乙烯(2), 1,2-二(6',7'-二甲基苯并唑-1',3'-基-2')乙烷(3), 2-甲基苯并 唑(4)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进行对比。研究了化合物1由于跨环共轭效应所引起的电子光谱的变化, 并从溶剂效应及晶体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并对1,2,3,4-四(6',7'-二甲基苯并 唑)环丁烷(1)及其模型化合物反-1,2-二(6',7'-二甲基苯并 唑-1',3'-基-2')乙烯(2), 1,2-二(6',7'-二甲基苯并唑-1',3'-基-2')乙烷(3), 2-甲基苯并 唑(4)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进行对比。研究了化合物1由于跨环共轭效应所引起的电子光谱的变化, 并从溶剂效应及晶体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报导了一种吲哚啉螺吡喃(SP)在丙酮溶液中热致变色平衡常数的新测定方法.通过分别检测紫外光照射SP后生成有色体的褪色过程和避光条件下其开环异构体与Cu(Ⅱ)的配合物形成过程,求得闭环无色体的开环速度常数kf和开环有色体的闭环褪色速度常数(kr)分别为4.94×10-4s-1和9.8×10-2s-1.利用Ke=kf/kr,可求得Ke为5.0×10-3.此方法有助于解决Flannery等人方法中对不同溶剂ε估值所带来误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在CH3CN溶剂中,4,4'-二甲基[2,2']联吡啶、4,4'-二己基[2,2']联吡啶、4,4'-二壬基[2,2']联吡啶、[2,2']联吡啶-4,4'-二羧酸甲酯等氮原子对位含不同电性能取代基的联吡啶与Eu(Ⅲ)的络合物稳定常数。在实验条件下,含烷基取代基(-CH3,-C6H13,-C9H19)的配体观察到1∶3和1∶2两种络合物,而含吸电基(-COOCH3)的仅观察到一种1∶3络合物。以1∶3络合物生成反应为模型反应,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络合反应的自由能变化,证实不同电性能对位取代基对络合反应的影响,络合反应自由能变化与取代基的供电性强弱顺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对6个吡咯取代的俘精酸酐和1个俘精酰亚胺的光致变色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取代基的不同对它们的光致变色过程有显著的影响.稳态动力学分析表明,呈色体(7,7a-二氢吲哚衍生物,II)的光消色反应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取代基对光消色反应的速率常数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呈色体(II)而言,2-3-位上有取代基的化合物,其光开环反应的速率常数明显大于2-或3-位无取代基的化合物.对于俘精酸酐的光反应而言,其反应比较复杂,不符合简单的动力学级数.在呈色体(II)的2-或3-位引入给电子基团可以使7,7a-二氢吲哚衍生物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化合物II7的最大吸收波长在乙腈中可达720nm.溶剂极性的增大,可以使是色体的吸收光谱发生显著的红移,而对俘精酸酐本身的吸收光谱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吲哚啉螺萘并噁嗪在异丙醇中的酸致变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异丙醇溶剂中,1,3,3-三甲基螺[吲哚啉-2,3'-[2H]萘并[2,1-b][1,4](口恶)嗪](SP1)和1,3,3-三甲基-9’-甲氧基螺[吲哚啉-2,3'-[2H]萘并[2,1-b][1,4](口恶)嗪](SP2)与盐酸在室温下可以形成复合物,复合物的最大吸收分别为440nm和463nm.酸性介质中,螺(口恶)嗪的开环体以两性离子形式与酸相互作用形成了近似于以离子键相结合的复合物(PMC·HCI),其吸收光谱与中性溶液中螺(口恶)嗪环体相比显著蓝移,稳定性增加. 测定了开环体酸致变色产物的消色动力学.在20℃时,有色体的寿命分别为180s和200s.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反-1,2-双芳杂环取代的环丙烷类化合物─反-1,2-双-2'-[5'-(对乙基苯基-1',3',4'- 二唑基)]环丙烷(Et-BDCP), 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光谱及其荧光激发与发射光谱, 并通过与Et-BPDS, Et-BPDE和Et-PDDDP光谱性质的比较; 以及用MNDO方法对模型化合物(1-8)所进行了模拟量子化学计算, 证明了环丙烷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不饱和体系共轭。  相似文献   

9.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反-1,2-双芳杂环取代的环丙烷类化合物─反-1,2-双-2'-[5'-(对乙基苯基-1',3',4'- 二唑基)]环丙烷(Et-BDCP), 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光谱及其荧光激发与发射光谱, 并通过与Et-BPDS, Et-BPDE和Et-PDDDP光谱性质的比较; 以及用MNDO方法对模型化合物(1-8)所进行了模拟量子化学计算, 证明了环丙烷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不饱和体系共轭。  相似文献   

10.
将前体2,2-二[5'-(2'-甲酰呋喃基)]丙烷(1)与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2)进行缩合作用得到[2+2]Schiff碱大环L,采用1H NMR、MS和FT-IR等手段对大环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采用UV-vis吸收光谱对大环与系列金属离子配位行为考察,表明对所考察的系列金属离子中,该大环仅对铜(Ⅱ)有选择性识别作用。在DMF/H_2O(V/V,5∶1)混合溶剂中,通过UV-vis吸收光谱滴定获得大环L与铜(Ⅱ)配位反应的键合比为1∶2,配合物稳定常数为K_1=5.19×103L·mol~(-1),K_2=1.48×105L·mol~(-1)。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1H NMR和UV VIS光谱技术研究了DPTA与Ca+2、Th4+和抗磁稀土离子Ia3+、Lu3+、Y3+、Sc3+的成络作用,发现配体与抗磁稀土离子为慢交换体系,而与Ca2+为快交换体系。确定了络合物的组成,Th4+与试剂生成1:2络合物,Ca2+、La3+、Lu3+、Y3+、Sc3+主要生成1:1络合物。络合物组成与溶液pH有关。  相似文献   

12.
The negative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of a spiropyran are investigated in various solvents and in solutions of different acid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arity of the solvent has a prominent effect on λmax of the coloured merocyanine form (MC), whereas its effects on λmax of the closed form (SP) and on the coloration rates after visible bleaching are very weak. From the effect of acid concentration on the coloration rates the pKa of the cis intermediate Y in the coloration process is determined to be about 1.1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rotonated merocyanine (MCH+). The structures and configurations of MC, SP, MCH+ and Y are assigned via their 1H NMR spectra.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试了两个三苯二(口恶)嗪化合物在18种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发现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的νmaxF与溶剂的(n2-1)/(2n2+1)和ET(30)以及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的Stokes位移△νs与溶剂的ET(30)均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醇类溶剂与溶质间的氢键作用以及含卤素溶剂的“外部重原子效应”导致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茚磺苯酰胺(Ⅰ),测试了它的1HNMR谱以及合成中间体(Ⅱ-Ⅶ)的1H和13CNMR谱,常温下观测到了化合物(Ⅲ)的旋转异构现象,讨论了ABX自旋系统中,解析质子化学位移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β-Ketosulfoxideshaveattractedmanyorganicchemistsbecauseoftheirwideuseinsynthesisofketones,a-ketols,glyoxals,a-ketoacids,glycols,a-hydroxyacidsandsoculGenerally,6-ketosulfoxidescanbepreparedbythereactionofesterwithsulfoxidel',acylchloridewithsulfoxi...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以4-氯与-醛基-2-氨基噻唑等为重氮组分,苯胺衍生物为偶合组分的二十一个杂环单偶氮染料,其中有十个品种吸收波长大于630nm,另外还有两个品种吸收波长大于760nm.用PPP-MO理论对染料分子的电子光谱进行了计算。发现理论值与观测值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甲醇介质中合成了15种新的磺胺甲氧哒嗪稀土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谱和电导测定,部分配合物还做了X-射线粉末衍射和1HNMR鉴定。  相似文献   

18.
Bis(l,l,3,3-tetramethylbutyl)phosphinic acid (HMBP) as an extractant is of selectivity to many kinds of metal ions.1Bis(1,1,3,3-tetramethylbu1yl)dithiophosphinic acid (HDTP), which has a similar structure to HMBP, is stronger acid than HMBP; moreover, its extractive behavior is very different from HMBP to some metal ions as a result of S atom replacing of O in HMBP.2In order to understand its extraction mechanism and regularity, we selected metal ions such as Zn and Cd for preparing extracted complexes and analyzing their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es, M(DTP)2 (M=Zn, Cd), were suppos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and confirmed by FT-IR and 1HNMR spectra.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首次合成了Eu(DMBM)2(2,2′-bipy)NO3(DMBM=二对甲氧基苯甲酰甲烷,2,2′-bi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热谱、电导率、红外和拉曼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在77K测定了固体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和发光光谱。光谱数据说明配合物含有两种Eu(Ⅲ)格位。配合物中三种配体在Eu(Ⅲ)周围的分布情况略有不同,显示出不同的晶体场效应。光谱数据表明,配合物中Eu(Ⅲ)格位属于非中心对称的点群C1或C3或C2。  相似文献   

20.
山柰酚甲基化衍生物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诱导脂肪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植物含量较少。以资源丰富的山柰酚为原料,经过羟基的苄基保护、O-甲基化和催化氢化三步反应,以79%的总收率合成了5-O-甲基山柰酚。用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二维HMBC谱,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以5-O-甲基山柰酚的图谱为例,讨论并总结了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典型波谱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