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玉琴  王祖浩 《化学教育》2010,31(12):11-15
理解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科学教材是影响学生和教师对科学本质理解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我国现行3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及美国主流化学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科学本质内容水平的比较,发现中美化学教材的科学本质内容水平都较低。建议教材编写以显性方式准确呈现科学本质内容,科学探究活动、化学史的编排需符合科学本质内涵,恰当设计反思性活动栏目,重构教科书文本话语。  相似文献   

2.
吴晗清  陈豆  任丽娟 《化学教育》2020,41(21):97-102
中国化学史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文化自信的培育。当前中国化学史在基础教育中的现状,如课标的较高要求与教材的相对浅显、教师难以下手与学生的懵懂无知,及相关研究不足等情形亟需得到改变。从元素及其化合物、概念原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等内容,时间(先秦至元明清)和化学家等3个维度对中国化学史料进行挖掘,可以为中学化学提供有益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3.
李甜  马宏佳 《化学教育》2007,28(10):17-20
引入诺贝尔奖相关内容是新版化学教材的一大亮点。分析了3套新版化学教科书利用诺贝尔奖相关内容作为教学资源的情况,并着重研究了苏教版教材,尝试发掘此类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邹华 《大学化学》2020,35(3):128-133
调查了国外近20余年来出版的与高分子化学相关的英文教材。介绍了这些英文教材的概况以及我国对这些教材的引进情况,并分析了这些教材的主要特点。这将对我们选取适当的高分子化学英文教材用于课堂教学以及编写高分子化学中文教材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高岚 《化学教育》2005,26(Z1):174-177
本文对大纲化学教材(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了教材分析,同时详细分析了学生已有经验以及在概念掌握不同阶段中学生对原电池概念应该掌握的具体内容,针对大纲化学教材对学生概念掌握的深刻性上存在的缺陷,参考山东科技出版社《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1章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基于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优化现行课堂设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不会违背大纲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反有利于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掌握化学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兴趣,另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思考意识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STSE教育理念。为更深入地了解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STSE教育内容的特点,以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新、旧教材为研究对象,比较2个版本教材栏目STSE内容呈现的特点和异同,以加强对学生进行STSE教育、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为目的,提出教师使用教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王久芬教授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分子化学》一书即将与广大同行见面。该书是“国防科工委重点教材建设计划”教材 ,同时也是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教材。高分子化学作为高分子科学的基础 ,已成为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结构化学之后的又一大化学门类。高分子化学课程是工科高等院校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轻工纺织类和武器类等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聚合物的产量大、品种多、应用广、经济效益高 ,已渗透到每一个科学技术领域和部门 ,以致许多非高分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从…  相似文献   

8.
林振民 《化学教育》2005,26(Z1):80-8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必修) 》和《化学2 (必修) 》中,在实验教学方面体现新课改精神之处甚多,开辟了“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栏目,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教材还针对以往高中教材中某些难以完成的实验作了一些改进。但是在几则实验安排上,仍存在一定问题,为更好的实施新课程,特做分析并提出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9.
宗华 《化学教育》2011,32(4):7-9
概念转变在近年来的科学教育中备受关注,教科书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转变概念进行化学学习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以Roth"科学教科书促进概念转变的原则"为框架,对上海地区通用的化学教材和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进行对比,分析中美化学教科书在"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0.
雷宇  张文华  彭慧 《化学教育》2012,33(4):16-18,22
在分析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和教学功能的基础上,选取人教版《化学(必修)》教材和美国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中的典型实验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分析的形式对2种教材的实验设计进行比较。并结合实例从实验设计的编写体例、内容取材、呈现方式和学习方式4个方面进行比较,为中学教材的实验设计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中新课标必修化学实验教材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05,26(10):17-19,29
本文从教材体系的构建和教材内容的呈现2个方面,对已通过审查的3套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进行了分析,为新教材的开发与实施提供可借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颜璜  李霞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11,32(2):20-22
选取了由宋心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和由B.厄尔LDR.威尔福德主编,英国JOHN MERR出版公司出版的<高中化学英文课本>(中文注释)2本教材中的"化学键"这一知识点来对2版本高中化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1)中英教材"化学键"知识点的内容选择;(2)中英...  相似文献   

13.
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能量转化",在高中必修教材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拓展,分析了化学反应中3种能量转化形式即化学能与光能、热能、电能的转化。内容包括介绍荧光棒的成分和作用原理;学习粗测饼干所含热量的方法,并分析误差原因;了解冷敷创可贴的应用,体会化学原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通过可乐电池的学生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电池。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能量转化"分2课时完成,教学实践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的编写、2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以及实施教学评价等。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3套必修教材中化学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莉  彭蜀晋  樊敏 《化学教育》2009,30(7):17-19
对3种版本高中化学必修实验教材中化学概念的编排体系、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对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等3个版本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相似插图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共有20幅相似插图。从插图的呈现形式、内容设计、素材选取和整体性等4个角度对相似插图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化学教材插图的设计建议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化学反应速率”综合体现了微粒观、实验观及科学本质观等化学基本观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从内容选取、内容编排与内容呈现3个方面对英国索尔特高级化学课程教材与国内化学教材中“化学反应速率”相关内容的编写进行比较,并简要阐述几点对化学教材编写和化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尚榜 《化学教育》2012,33(1):62-66
以“蒸馏烧瓶”这一仪器名称的误答情况展开分析,对必修教材中化学实验仪器的呈现方式进行统计与比较分析,深入调查学生对于化学仪器掌握的情况,从而引发改进中学化学实验仪器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黄刚  许燕红 《化学教育》2022,43(19):13-20
以新人教版、新鲁科版和新苏教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为样本,基于思政教育角度,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教材中涉及的思政元素内容进行界定和编码统计,并从内容维度、呈现位置、运用方式、联结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新版教材中思政元素存在分布的着重点各有差异,运用的联结方式呈多样化和化学知识涵盖多重思政元素的特征。在发挥课程思政教学功能上,提出了依托教材编排特色、应用各项联结方式和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白建娥 《化学教育》2021,42(9):45-45
正1教学背景在2017年版新课标与"一核四层四翼"新高考评价体系大背景下,北京市高中化学"学"与"考"的模式为: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4学分的必修课程(化学必修1和必修2),高一学年末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选择化学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生还需要修习选择性必修(下称"选必")3个模块的内容,高考参加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面对高考选考化学的学生,北京市高二化学教学要完成《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3个选必模块教材,每周4课时。  相似文献   

20.
孙小芳  王世存 《化学教育》2021,42(17):95-95
正通过对2019年正式发行的人教版新教材和美国巴郎教材的电化学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2版教材各有特点和优缺点,目的是取长补短、拓展视野,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1 2版教材的对比分析章节排布方面。人教版采用螺旋式由浅入深的方式,在必修2简单介绍原电池及化学电源,然后在选择性必修1进行系统介绍,更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而美国教材将氧化还原理论与电化学统一在一章,还介绍了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和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等,综合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