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聚氧化丙烯二醇、聚醚接枝聚硅氧烷、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进行聚合,并通过三乙胺直接水乳化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硅氧烷改性的透明且稳定性好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化学分析电子能谱、接触角仪、电子拉力试验机以及乳液稳定性测试对其进行研究,测试表明乳液稳定性好,聚硅氧烷链段已被化学键入聚氨酯分子链中,硅氧烷在乳胶膜表明富集,对聚氨酯材料有明显的表面改性作用.研究结果还表明,经少量硅氧烷改性的聚氨酯材料本体的力学性质变化不大,仍然是一种很好的弹性体.随着硅氧烷含量的增加,抗张强度提高,但断裂伸长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紫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性聚氨酯(PU)分散液为种子,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出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紫外光谱研究发现,PU乳液的,n-π迁紫外吸收峰的λmax随溶液浓度增加明显红移。对于PU分散液,随着亲水性扩链剂用量增加,紫外光谱吸光度值变小;随着NCO/OH摩尔比增大,吸光度增大。对于PUA复合乳液,亲水性扩链剂用量取7.5%时,吸光度值最小;而第二阶段聚合引发剂种类对紫外光谱影响不大。紫外光谱的吸光度值反映了乳液粒子平均粒径的大小;随着NCO/OH摩尔比增大,吸光度增大。对于PUA复合浮液,亲水性扩链剂用量取7.5%时,吸光度值最小;而第二阶段聚合引发剂种类对紫外光谱影响不大。紫外光谱的吸光度值反映了乳液粒子平均粒径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以聚醚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PUP)。采用该预聚体、扩链剂1,4-丁二醇、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环氧树脂体系进行改性,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与红外光谱法分析,探讨了聚氨酯(PU)改性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机理及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固化反应机理研究表明,TDE-85与MeTHPA之间的固化反应形成环氧聚合物网络Ⅰ,1,4-丁二醇及三羟甲基丙烷同PUP进行了扩链、交联反应形成了PU聚合物Ⅱ。异氰酸酯基同环氧基反应,使得聚合物Ⅰ与聚合物Ⅱ形成了接枝化学键。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PU的加入可明显降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活化能由TDE-85/MeTHPA树脂体系时的83.14 kJ/mol降至PU改性后的67.91 kJ/mol。  相似文献   

4.
利用磷酸和双酚A环氧树脂反应得到功能性缓蚀剂羟基环氧磷酸酯(HEP). 将其添加到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中,再与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交联,制备了水性羟基环氧磷酸酯/丙烯酸聚氨酯复合涂层(HEP-APU). 由于磷酸酯基团可以与金属基体发生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极大的提升了金属的抗闪蚀能力.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研究HEP-APU复合涂层对Q235碳钢在3.5wt% NaCl溶液中耐蚀性能. 结果表明,HEP-APU涂料对Q235碳钢具有优越的钝化和耐腐性能,且当HEP在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中质量分数为0.5%时,所得到的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微波辐照下带正电荷的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 (AIBA)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 2 羟乙酯 (HEMA)共聚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差热分析仪等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两种单体发生了共聚反应 ,制得均分散、表面洁净的无皂阳离子胶乳粒子 ;粒子的粒径随着单体HEMA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 .在微波辐照下共聚反应的速率非常快 ,几乎所有的反应在 2 0min之内就能完成 .随着单体HEMA浓度的增加 ,乳液抗电解质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PUP)制备聚氨酯(PU)改性TDE-85/ MeTHPA环氧树脂体系,探讨了聚醚二元醇(PPG)分子量的大小、PUP加入量等因素对PU改性TDE-85/ MeTHPA环氧树脂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U改性TDE-85/ MeTHPA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随着合成的PUP加入量的增加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采用的PPG分子量不同,得到的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差悬殊。当PPG分子量为1 000,PUP质量分数为15%时,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69.39 MPa,冲击强度达到23.56 kJ/m2,力学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m062x的方法在6-31g(d)基组上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进行优化得到了它的稳定结构,并且研究了不同外电场(0-0.013 a.u., 1 a.u.=5.142×10~(11) V/m)作用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分子结构、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偶极矩、极化率、前线轨道的能级和成分,原子之间的键能和红外光谱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从倒V型结构逐渐变成线性结构,总能量降低,偶极矩和极化率都升高,且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稳定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降低;最高占据轨道能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增大,沿逆电场方向分子链端表现出亲核反应活性,最低空轨道能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减小,沿电场方向分子链端表现出亲电反应;位于分子两端环氧基团上的C-C,C-O容易发生断裂,进而破环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稳定性;分子红外光谱在高频区的吸收峰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环氧树脂厚度浸渍的 ReBCO 高温超导带材的最小失超能( MQE) 和失超传播速度(NZPV) ,分析了不同环氧树脂厚度对 ReBCO 高温超导带材的最小失超能和失超传播速度随归一化传输电流的关系. 结果表明,ReBCO 高温超导带材的最小失超能随环氧树脂厚度的增加变化很小;ReBCO 高温超导带材的失超传播速度随着环氧树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m062x的方法在6-31g(d)基组上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进行优化得到了它的稳定结构,并且研究了不同外电场(0-0.013 a.u.,1 a.u.=5.142×10~(11)V/m)作用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分子结构、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偶极矩、极化率、前线轨道的能级和成分,原子之间的键能和红外光谱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从倒V型结构逐渐变成线性结构,总能量降低,偶极矩和极化率都升高,且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稳定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降低;最高占据轨道能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增大,沿逆电场方向分子链端表现出亲核反应活性,最低空轨道能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减小,沿电场方向分子链端表现出亲电反应;位于分子两端环氧基团上的CC,C-O容易发生断裂,进而破环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稳定性;分子红外光谱在高频区的吸收峰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10.
环氧树脂是一类广泛应用的万能胶,其分子中各种官能团的相对热稳定性是实际应用的重要参数。本文用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为测试手段研究了室温与降解条件(300℃、1小时)下的己固化环氧618树脂,用差谱法得到了固化的环氧618中各官能团的热稳定性次序为:甲基>次甲基>对位取代苯环>醚健>同碳二甲基。  相似文献   

11.
光学树脂防护眼镜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光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和损伤的三种类型,对几种光学树脂防护镜片的特性亦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Fluorine atom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molecular chain of a phenolic resin (PR) by a two-step acid synthesis process to improve its thermal and hydrophobic properties. The successful synthesis of a fluorinated phenolic resin/phenolic resin blend (F-PR/PR) was proven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9F (19F-NMR).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F-PR/PR were analy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PR/PR had good thermal stability. The hydrophobic properties of PR were effectively modified as demonstrated by the water drop contact angles. The flexur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F-PR/PR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fluorine atom, by virtue of its electronegativity, size and bond strength with carbon, can be used to create composites from F-PR/PR with remarkable properties. For comparison, two other resin blends were also synthesized.  相似文献   

13.
肖谷清  向练  李依玲  林立 《光谱实验室》2012,29(4):2160-2163
用静态吸附法对比研究D30l树脂、330树脂对环境激素双酚A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D301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量大干330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量;330树脂在pH=4—9时对双酚A的吸附量最大,在pH值为11.31时,D301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量最大,其吸附量大于330树脂对双酚A的最大吸附量;随着盐含量的升高,330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量先迅速降低后平缓升高,而D301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量随盐含量的升高逐渐增大;在80%C2H5OH和2mol/L NaOH的混合解吸剂中,D301、330树脂上双酚A的解吸率分别为99.99%、97.78%。D301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存在离子交换,但以π—π作用为主,330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以离子交换为主。  相似文献   

14.
耐热硅树脂材料的光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遴先出了具有200℃高耐热性的硅树脂,根据185 nm到104 nm波段的透射谱,发现材料在300 nm到3000 nm范围内无吸收峰.用Manificier方法,推算出了600 nm到1600 nm波段上的光学常量,650 nm和1550 nm波长的折射率分别为1.513和1.498(温度为26℃时);对薄膜进行紫外曝光后,相应的折射率减小到1.512和1.489.用激光-V棱镜装置检测出该材料无偏振特性,根据薄膜材料的表面形貌图均方高差和传输损耗分析,波导散射损耗约为0.5 dB/cm.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硅树脂可用于制作光通信系统中的波导器件,特别是塑料光纤通信网络中的波导器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甲苯将3个不同产地的褐煤粗蜡脱去树脂成分,并对所得的脱脂蜡进行氧化精制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第一次氧化时间、第二次氧化时间、氧化剂用量比例、酸用量比例对精制蜡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用量比例对精制蜡颜色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一次氧化时间、二次氧化时间和氧化剂用量比例影响不显著.优化工艺条件为:T1为5h,T2为3h,投料与氧化剂用量比例为1∶2.8(m/m),投料与酸用量比例为1∶5 (m/V),在此条件下所得精制蜡颜色最浅,产率最高达83.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3种脱脂蜡进行氧化对比研究,从蜡色上看,峨山精制蜡较白,接近昭通蜡,而寻甸蜡颜色微带黄色.对结果进行分析,寻甸蜡质相对而言较差,峨山蜡更具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绪锋 《发光学报》2002,23(1):97-100
环氧树脂是封装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制品的可靠性,光输出效果等。因此,LED制造过程,必须根据制品使用场合,合理选用树脂,确保制品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17.
鉴于含硫、氮的鳌合树脂对贵金属Au(Ⅲ)的优良亲和性,以硫代氨基脲为原料,与戊二醛直接交联合成了一种新的螯合树脂,并优化了合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达到最佳吸附效果的合成条件为:物料摩尔配比n(硫代氨基脲)∶n(戊二醛)为5∶4、pH值为3.3、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h,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合成的新型螯合树脂对金的...  相似文献   

18.
用差热分析(DTA)法对环氧树脂固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与乙二胺,二乙胺三胺,三乙醇胺,六次甲基四胺,邻苯二甲酸酐及顺丁烯二酸酐的固化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Zn(NO3)2·6H2O为锌源,Na2S为硫源,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了纳米ZnS,并对形成的ZnS纳米粒子进行了XRD、TEM表征.XRD表征计算结果表明样品约为粒径6-10nm的小颗粒,TEM表征结果可观察到样品为由6-10nm的小颗粒团聚而成的50-80nm的大颗粒组成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载钯树脂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催化剂及H-型树脂上的磺酸基均在90℃左右发生脱落,而Na-对脂磺酸基的脱落温度为145℃,新鲜催化剂中钯为二价,而在反应状态下呈零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