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锑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锌、镉、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采用锑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同时测定痕量重金属锌、镉、铅的电位溶出法。探讨了同时测定锌、镉、铅的最佳条件。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Zn2+、Cd2+、Pb2+分别在-1.07、-0.70、-0.52 V得到灵敏的电位溶出峰。沉积时间为60 s时,锌、镉、铅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6.0、0~1.6、0~0.08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微分电位溶出峰高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4.0、0.3、0.03 μg/L。测定了水样中痕量锌、镉、铅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pH=4.88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用螯合离子交换树脂富集铅和镉,以1.50mol/L HNO3作洗脱液,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洗脱液中痕量铅和镉。该方法对铅和镉的线性范围分别是4.0~80.0μg/L和2.0~30.0μg/L,检出限分别为1.3μg/L和0.7μg/L。该方法用于地表水中痕量铅和镉的测定,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和中药中超痕量铅与镉的方法.以双硫腙为络合剂,在pH 7.0时,用Triton X-11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富集样品溶液中痕量铅和镉.用硝酸镁和磷酸二氢铵的混合液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铅和镉,铅和镉的检出限(3s/k)分别为0.138,0.007μg·L-1,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1.90%,2.08%.对于10 mL样品溶液的富集倍数分别为18.3,17.7.应用所提出的方法测定了杨树叶(GBW 07604)和小麦粉(GBW08503)国家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铅和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8%,94.0%(水样);98.0%,94.0%(中药样).  相似文献   

4.
以铋膜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直接测定食品样品中痕量铅、镉和锌。在富集电位-1.4V,富集时间180s,铋膜质量浓度150μg·L-1的条件下,铋膜电极对铅、镉和锌的氧化溶出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铅(Ⅱ)、镉(Ⅱ)和锌(Ⅱ)的质量浓度在5.0~40μg·L-1的范围内与其阳极溶出峰电流呈线性关系,铅(Ⅱ)、镉(Ⅱ)和锌(Ⅱ)的检出限(3S/N)分别为0.80,0.65,0.58μg·L-1。对25μg·L-1铅(Ⅱ)、镉(Ⅱ)和锌(Ⅱ)溶液用铋膜电极连续测定15次,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2%,5.1%,7.1%。方法应用于食品中痕量重金属的测定,测定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5.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虫草中的痕量铅和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器,以碱性铁氰化钾为氧化剂,在柠檬酸介质中使铅和汞分别产生铅烷和汞蒸气。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痕量铅和汞。考察了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在选定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得铅和汞的检出限分别为3.00×10-4μg/mL和3.00×10-5μg/m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和1.0%(n=11)。将该法应用于虫草中痕量铅和汞的同时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5%和95.3%。  相似文献   

6.
作者发现,在pH3.2的盐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铅和镉与邻菲啰啉、溴化钾形成的多元配合物分别于-0.50V和-0.71V(VS.SCE)处产生灵敏的吸附波。铅和镉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02μg/ml和0.0005μg/ml。研究表明,该波具有吸附性质。本法可用于连续测定天然水和废水中的痕量铅、镉。  相似文献   

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纯铜中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丽  邹爱美  王建华 《分析化学》2007,35(9):1339-1342
用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柱选择性吸附CdCl42-阴离子,以实现其与大量铜基体的分离。在标准溶液中匹配适当基体浓度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实现了铜/镉质量比为2000~50000的纯铜中痕量镉的测定。在基体铜的浓度为50mg/L的样品消化液中,镉的检出限为0.2μg/L;精密度为3.0%(n=7,3.0μg/L),镉浓度在1.0~25.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本法适用于纯铜中痕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散剂乙醇(0.5mL)和萃取剂四氯化碳(30μL)的协同作用,可使水样(5.0mL)中痕量铅(Ⅱ)与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0.012g·L-1)所形成的螯合物,在pH 7.0及55℃的条件下迅速借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进入四氯化碳的液滴中,从而达到样品中痕量铅的分离与富集。其含量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予以测定。铅的线性范围在1.00~40.00μg·L-1之间,其检出限(3s/k)为0.15μg·L-1。应用本法测定了自来水和河水中痕量铅,加标回收率在96.8%~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5%。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散剂乙醇(0.5mL)和萃取剂四氯化碳(30μL)的协同作用,可使水样(5.0mL)中痕量铅(Ⅱ)与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0.012g·L-1)所形成的螯合物,在pH 7.0及55℃的条件下迅速借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进入四氯化碳的液滴中,从而达到样品中痕量铅的分离与富集。其含量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予以测定。铅的线性范围在1.00~40.00μg·L-1之间,其检出限(3s/k)为0.15μg·L-1。应用本法测定了自来水和河水中痕量铅,加标回收率在96.8%~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微波消解人发的最佳条件,同时研究了在HNO3介质中,痕量铁(Ⅲ)催化H2O2氧化甲基紫和亚甲基蓝褪色的指反应,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0.05μg/mL,检出限为1.02×10-4μg/mL。该方法可用于人发中痕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高纯铟样品经盐酸溶解、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出痕量铜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研究了溶样方法、离子交换分离和测定铜的条件:用8mL浓盐酸将1g样品溶解;以0.6mol/L盐酸作为淋洗液进行离子交换,可把绝大部分铟基体及样品中痕量的银、砷、镉、硅分离除去,随后用2.0mol/L盐酸把铜洗出并收集之。铝、铁、镁、镍、铅、锡、铊、锌与小于10μg的铟不能与铜分离,但对测定无影响。当称样量为1g,进样量为50μL时,方法线性范围为1~4ng/mL,检出限为0.1ng/mL,测定下限为0.001μg/g,比行业标准方法 YS/T 230.1—2011的0.1μg/g低两个数量级。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1.7%~18.5%,加标回收率为94.8%~115.0%。  相似文献   

12.
为拓宽固相萃取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应用范围,建立了树脂固相萃取前处理ICP-AES法测定地下水中铅、铬、镉含量的方法。经前处理条件优化,硝酸洗脱液浓度5%、缓冲溶液pH 7、洗脱速率10 mL/min及进样体积为500mL条件下,铅、铬、镉等三种重金属回收率均可以达到95%以上。该方法中各目标元素在0.02~2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铅、铬、镉方法测定下限分别0.56μg/L,0.04μg/L,0.24μg/L满足评价要求;方法精密度RSD值在0.44%~5.49%;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在98.55%~101.84%、98.5%~104%、95.5%~105%。经监测井实样测试,铅、铬、镉结果处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类限值范围内。该方法干扰小,易操作,为相关国家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酸性铬兰K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罐头中的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H2SO4介质中,以2,2'联吡啶为活化剂,铅能灵敏地催化KIO4氧化酸性铬兰K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铅的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6 nm,线性范围为0.002~0.006 μg/mL,检出限为2.0×10-4μg/mL.且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可用于罐头中痕量Pb(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锑烟尘中的银、铅、镉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王水、高氯酸溶解后,利用四价锑的溴化物沸点较低的性质,将锑挥发除去,以消除基体锑对测定的干扰,在盐酸-高氯酸-硫脲介质中实现了银、铅、镉的连续测定。方法检出限:Ag为0.003 7μg/mL,Pb为0.019 8μg/mL,Cd为0.001 6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n=11):Ag为0.92%~1.04%,Pb为1.29%~2.21%,Cd为1.99%~2.22%。加标回收率:Ag为99.30%~101.8%,Pb为98.60%~102.5%,Cd为98.40%~104.0%。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完全适用于高锑烟尘中银、铅、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鉴于目前常用的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测定的消解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交叉污染、人员危险性高等问题,通过比对和参考现行规范、标准和文献资料中海洋沉积物重金属的不同消解方法,提出了全自动石墨消解海洋沉积物的方法,并以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和砷的含量,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铜、铅、锌、镉、铬的含量。以6 mL盐酸、2 mL硝酸和8 mL水为消解酸,于100℃消解0.2 g样品1.5 h;消解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水定容至50 mL,按照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工作条件测定汞和砷的含量。以5 mL盐酸、5mL硝酸为消解酸,先于120℃消解0.2 g样品1 h;然后加入2 mL硝酸、5 mL氢氟酸和2 mL高氯酸,于180℃继续消解4 h;消解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水定容至50 mL,按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工作条件测定铜、铅、锌、镉、铬的含量。结果表明:汞、砷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在1.00μg·L-1以内和10.0μg·L-1以内,铜、铅、锌、镉、铬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在100μg·L-1以内,汞、砷、铜、铅、锌、镉、铬的检...  相似文献   

16.
以大孔聚苯乙烯树脂为母体,通过-N=N-,与双硫腙键合,合成了双硫腙螯合型树脂,并将其应用于痕量铅和镉的同时分离富集,实验了酸度、流速、共存离子干扰等因素对双硫腙螯合型树脂吸附和洗脱Pb和Cd的影响,建立了双硫腙螯合型树脂同时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食品及环境样品中痕量Pb和Cd的方法.对Pb和Cd,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15和0.0013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优于3.0%.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电化学微流池与电热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技术对(超)痕量镉进行测定的方法。利用自制电化学微流池对(超)痕量镉富集,后经反向电压和酸液洗脱,洗脱液由电热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优化了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0.05~0.80μg/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2,检出限(3σ)达到0.004μg/L,富集倍率为11。将该方法应用到海水中(超)痕量镉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2.2%~3.4%(n=3),回收率在86.0%~95.5%。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测定痕量铅的催化光度法。在pH 11.0的NH3-NH4C l缓冲溶液中,铅(Ⅱ)催化H2O2对氧化还原型酚酞褪色的反应。测定铅的线性范围为0.014~0.64 ng/mL,检出限为1.23×10-11g/mL。用于茶叶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中性硼硅玻璃包材加速试验后布洛芬注射液中铅、镉、砷、锑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微波消解仪以硝酸分解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铅、镉含量,测定波长铅为283.3 nm,镉为228.8 nm,铅、镉分别在5.0~50.0,0.5~5.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6 2,检出限分别为0.26,0.01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6%,2.40%(n=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1.9%,97.1%~105.1%。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砷、锑含量,测定波长砷为193.7 nm,锑为217.6 nm,砷、锑在1~10μg/L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0.999 5,检出限分别为0.03,0.01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4%,2.65%(n=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2%~96.5%,92.6%~96.5%。该测定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内包装材料加速试验后药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便携式钨丝电热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天麻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消解-小型钨丝电热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优化条件下测定了天麻中的铅。进样10μL时,检出限为10.1μg/L。对600μg/L铅标准溶液进行5次连续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2%。铅的线性范围为100~1500μg/L,回归方程为A=0.0002c-0.0103,线性相关系数r=0.995 8。该法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结果接近,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天麻样品中痕量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