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是多巴胺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准确测定人尿中高香草酸的含量,对了解神经系统的活动机能与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有重要意义,对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也有积极作用.目前,测定高香草酸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法~([1]),毛细管电泳法~([2]),质谱法~([3])和化学发光法~([4]).本研究基于高香草酸能明显抑制鲁米诺-H_2O_2-纳米金的催化化学发光,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了金纳米粒子催化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高香草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溶剂键合法制作聚碳酸酯微流控分析芯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塑性聚合物微流控分析芯片具有光学透明度高,生物适应性强,制作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廉价批量生产等特点,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热塑性聚合物芯片制作主要有热压封合~([1]),胶黏剂粘合~([2]),溶剂键合~([3])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微流控芯片中形成液滴备受关注.由于在微流控芯片中形成的液滴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传质传热时间,扩散距离,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产生的液滴体积小,大大降低了样品的消耗量,节约了实验成本,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大量液滴,为进行高通量的平行实验提供了可能~([1,2]).  相似文献   

4.
运用自行设计组装的微流控芯片电泳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和单细胞分析专用玻璃微流控芯片,建立了一种测定人单个血红细胞中血红蛋白(Hb)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双T型的窄进样通道,宽反应通道及适中分离通道的玻璃微流控芯片,集成单个细胞的进样、固定、溶胞、分离和检测等操作于一块微流控芯片上。以p H 10.5的硼砂缓冲液为电泳介质,选用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对人单个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血红蛋白的质量在2.0~90 pg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8 pg。通过对19个血红细胞进行检测,得到人单个血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在14~68 pg范围内,该结果与无氰HGB测量法测得的总体细胞血红蛋白的平均值(34.5 pg)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该文综述了微流控芯片电泳的制备、结构和应用,比较了不同材料微流控芯片电泳的制备机理、表面改性和性能特点,归纳和总结了不同结构微流控芯片电泳的进样、分离和检测系统以及不同类型微流控芯片电泳在荧光物质、金属离子、糖、药物、核酸、DNA、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微流控芯片电泳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将各种生化分析功能集中到一块厘米见方的芯片上.在微流控芯片上结合磁珠技术的优势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在只有几十到数百微米的微流体通道内对磁珠的进行控制一直都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常见方法有制作微型电磁铁~([1]),在芯片流体通道中制作镍柱,在外磁场作用下镍柱被磁化,其附近会产生一个较强的磁场梯度,从而对磁珠~([2])或细胞~([3])进行捕获,这些属于静态捕获.  相似文献   

7.
微流控芯片已被用于进行各种细胞分析的研究.最近,方肇伦等[1]用十字型微流控芯片压力进样,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进行了人单个血红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测定.用双T型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检测方法对小麦愈伤组织中抗坏血酸(AA)的单细胞分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癌胚抗原CEA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临床已将CEA作为结肠、乳腺癌、胰腺癌、肺癌等肿瘤普查筛选的指标之一.目前,检测CEA的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1])、酶免疫分析法~([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3])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4])等.本研究以荧光标记二抗为示踪剂,建立了测定了人血清中肿瘤标记物CEA的微流控芯片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均相非竞争免疫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可卡因(cocaine,COC)在体内迅速吸收代谢,经自发水解或者酶催化水解生成主要代谢产物苯甲酰爱岗宁和爱冈宁甲基酯,以原体形式从尿液中排出仅约10%~20%.目前,尿液中可卡因及其代谢物爱冈宁甲基酯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3]),毛细管电泳(CE)~([4]).本研究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尿液中的可卡因及其代谢物爱岗宁甲基酯,并利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预定量检测.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为检测可卡因滥用和法医学毒物分析提供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微流控芯片又称芯片实验室,具有检测高效、消耗试剂少、高通量、微型化和集成化等特点,许多检测方式(如光学检测、电化学检测)已经集成于微流控芯片上,而荧光检测是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的常见手段之一。为此,在介绍了荧光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光路结构的基础上,从激发光源、光传辅助手段和检测器等方面综述了微流控芯片荧光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11.
吴永杰  徐溢  彭金兰  曹强  曾萍 《分析化学》2011,(10):1589-1594
基于微流控芯片介电电泳( Dielectrophoresis,DEP)原理和技术,在自行设计制作的抛物线电极结构的微流控介电电泳芯片上,采用芯片介电泳临界频率测定法,选择缓冲液电导率为200~1000 μS/cm,激发电压为5V,分别对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死活HepG2肝癌细胞的临界频率进行了测试,检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光化学传感器来识别和检测金属离子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1]),因为被测物引起的体系颜色变化直观可见且灵敏,这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的报道~([1-5]).邻氯酚红(CPR)是一种氯取代的三苯甲烷类酸性染料,除了纤维染色之外已被用于蛋白质和药物测定~([6]).  相似文献   

13.
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微流控芯片应用的3种主要检测手段:质谱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光学检测器。微流控芯片是微全分析系统(μ-TAS)中最活跃的领域和发展前沿。人们在微流控芯片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制出了多种微型化、集成化的芯片,而与微流控芯片配套的高灵敏度微型检测系统更是研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电化学发光(ECL)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CE)分析检测方法,已经在生命科学、临床检验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传统的CE-ECL检测技术均是以Ru(bpy)3~(2+)的共反应物为检测对象,但由于能强烈增强Ru(bpy)3~(2+)电化学发光的共反应试剂有限,使该方法在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行构建的微流控芯片电泳集成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分析系统,建立了一种集进样、分离与检测为一体的微流控芯片电泳电导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并用于人白蛋白(HSA)和人转铁蛋白(TRF)两种尿蛋白的分离分析以及肾病综合症病人尿液中白蛋白的定量检测.考察并优化了缓冲液、分离电压、进样方式、进样时间等电泳分离的影响因素,在缓冲液为p...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多孔硅碳糊电极(PSCPE)因其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利用,而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1]).碳糊电极(CPE)通常是用多孔硅(PS)和石墨制作而成的~([2]),石墨材料在该复合电极中主要是一种良好的导电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环境或生物样品中汞形态的测定备受关注,有效的分离手段结合高灵敏度的元素检测成为首选的分析方法~([1]),若辅以合适的富集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2]).  相似文献   

18.
PDMS芯片表面具有强疏水性,不仅使水溶液很难充满其管道,电渗流不易控制~([1~3]),而且由于生物分子在其表面的强烈吸附还会导致芯片受污染,这些问题影响了PDMS在微流控中的应用.因此,PDMS芯片表面修饰已成为微全分析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汪维鹏  倪坤仪  周国华 《分析化学》2006,34(10):1389-1394
以微流控芯片电泳为检测平台,建立了多重PCR扩增法同时测定多个单碱基多态性(SNP)位点的方法。先通过PCR扩增得一段含所有待测SNP位点的长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成短片段,再将酶切反应产物与脱氧核糖核酸适配器(DNAadapter)相连;以连接产物为模板,分成两管,分别用n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和一条通用引物进行n重PCR扩增;最后用微流控芯片电泳法分离PCR扩增产物,根据两管扩增产物的芯片电泳图谱中扩增片段的大小判断SNP的类型。以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基因中的5个SNP位点(100C>T、1661G>C、1758G>T、2470T>C和2850C>T)为检测对象,考察了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扩增反应的特异性,采用微流控芯片电泳法成功测定了20名健康中国人的CYP2D6基因中5个SNP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测定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姜萍  屈锋  谭信  李勤  耿利娜  邓玉林 《化学进展》2009,21(9):1895-1904
用合适的手段表征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刻理解生命过程的本质以及进行医药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将微流控芯片和毛细管电泳相结合的微流控芯片电泳技术具有快速、高效、高通量、样品用量少和易于整合等诸多优势。本文对近年来进行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常数测定以及结合动力学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电泳分离模式、分析方法和芯片检测方法分别做了介绍;简单对比了微流控芯片技术和微阵列生物芯片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最后分析了微流控芯片技术目前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