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成功建立了冷捕集-气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测定食品调料(酱油和醋)中砷形态的方法。以脱脂棉为分离介质,用液氮对样品中生成的气态砷化合物进行冷捕集,常温下不同砷形态化合物即可以实现基线分离,随后被原子荧光光谱检测。实验考查了酸介质的种类和酸度、KBH4溶液的浓度、反应时间以及载气(He)的流量等实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方法对As(Ⅲ),As(Ⅴ),MMA(Ⅴ)和DMA(Ⅴ)的检出限分别为0.2,0.2,0.3,0.8 ng·mL-1,对酱油和醋As(Ⅲ),As(Ⅴ),MMA(Ⅴ)和DMA(Ⅴ)的回收率为93.07%~103.54%。与传统的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相比,该方法不用对样品进行特殊前处理,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合于对食品调料中砷形态尤其是无机砷形态的准确、快速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2.
离子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含金尾矿中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离子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IC-HG-AFS)联用测定金矿尾矿淋滤液中各种价态砷的方法。以(NH4)2HPO4溶液(pH 6.00)为流动相,阴离子分离柱分离,原子荧光进行检测,As(Ⅲ)加标回收率在97%~107%、As(Ⅴ)在95%~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从测试结果和色谱分离图可以看出,该方法能够使As(Ⅲ),As(Ⅴ),MMA和DMA等四种形态的砷完全分离。检出限可达到As(Ⅲ)1.0 μg·L-1,As(Ⅴ)2.3 μg·L-1。该方法适用于金矿石、尾矿石淋出液及金矿周遍环境水体中不同价态砷和总砷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结合椒目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方法,采用AFS-3100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不同产地椒目中的砷含量及其形态。使用0.45 μm滤膜和混合溶剂提取的方法将椒目中的砷分为悬浮态和可溶态,并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可溶态中的砷分为As(Ⅲ),As(Ⅴ),MMA,DMA,建立了砷的四种形态分离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各产地椒目中均以无机砷为主且As(Ⅴ), 含量较As(Ⅲ)高,甲醇-水(4∶1)对椒目中砷的浸提率高,椒目水可煎出态总砷百分率为53.7%~62.3%。应用本方法对椒目中的砷进行形态分析,回收率在96.0%~101.3%范围内,RSD小于2.66%。表明其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HPLC-ICP-MS研究炮制对中药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机技术(HPLC-ICP-MS)建立了中药中AsⅢ,AsⅤ,MMA和DMA等四种砷形态的同时测定方法,用该方法对黄芪、大黄、黄芩、何首乌、地黄等五种中药炮制前后砷形态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一个总砷超标的冬虫夏草样品进行了砷形态的分析.方法学验证表明:四种砷形态的线性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CE)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分析检测砷胆碱(AsC)、砷甜菜碱(AsB)、As(Ⅲ)、二甲基砷酸(DMA)、甲基砷酸(MMA)和 As(Ⅴ)六种形态砷化合物的方法。结果表明,六种砷化合物在20 min内即可得到有效分离,各砷形态在2.0~5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6,检出限为0.10~1.08 μg·L-1,5次平行测定中,六种砷化合物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7.0%。利用该方法成功对市售蓝点马鲛中砷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3%~98%,发现蓝点马鲛中的砷主要以AsB形式存在。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样品消耗量少、快速、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其他生物样品中不同砷化合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含咔唑取代基喹啉铝(Alq3)衍生物的发光性能。首先,研究了溶剂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溶剂体系中,Alq3衍生物在发光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能量传递;但是,溶剂影响Alq3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而影响能量传递效率,导致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效率和荧光寿命均不相同。其中,甲苯起到能量传递桥梁的作用;而DMF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能量传递。与DMF结构类似的DMA作为电子给体加入到Alq3衍生物溶液中,也起到了类似作用。另外,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Alq3衍生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Fe3+和Cu2+可引起Alq3衍生物的荧光猝灭,表明该Alq3衍生物可以作为多功能荧光传感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ESR和磁化率为手段研究了二钼半胱氨酯系列化合物,Na2Mo2(μ2-X)(μ2-Y)-O2(cyst)2(X=Y=O,(Ⅰ);X=O,Y=S,(Ⅱ);X=Y=S,(Ⅲ)),在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中离解的机制,并讨论了不同桥原子对该系列化合物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首次制备了Fe(Ⅲ)改性修饰的海藻酸钠微球作为固相微萃取材料,用该微球装载的微柱能够在不同形态砷化物共存时选择性富集水样中As(Ⅴ)。结合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可以实现实际水体样中无机As(Ⅲ)和As(Ⅴ)的形态分析。具体过程为:(1)以0.1 mol·L-1柠檬酸为介质,在填充柱后流出液中选择性测定As(Ⅲ);(2)以20 g·L-1硫脲-10 g·L-1抗坏血酸溶液为预还原剂,5%盐酸为介质,测定不经过微萃取柱分离的原始水体样品中无机总砷(As(Ⅲ)和As(Ⅴ)),然后以差减法计算As(Ⅴ)的量。Fe(Ⅲ)改性海藻酸钠微球制备过程简便,成本低廉、 绿色环保,相应基于Fe(Ⅲ) 改性海藻酸钠微球微萃取过程的砷形态分离分析微萃取柱及其光谱联用技术,可以有效、 快速地测定自然水体中As(Ⅲ)和As(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分析,研究了CrCl3·6H2O 浓度为0.1~0.6 mol·L-1的水溶液和[1ChCl∶2EG]/CrCl3·6H2O ILs中,Cr(Ⅲ)配合物的存在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CrCl3·6H2O的溶液中,Cr(Ⅲ)与Cl-和H2O形成[Cr(H2O)nCl6-n]n-3配合物,其配合物的优势物种受CrCl3·6H2O浓度的影响。水溶液中Cr(Ⅲ) 的优势配合物为[Cr(H2O)6]3+与[Cr(H2O)5Cl]2+,并随CrCl3·6H2O浓度增加,水溶液的UV-Vis吸收光谱峰红移,[Cr(H2O)5Cl]2+的相对含量增加。而[1ChCl∶2EG]/CrCl3·6H2O ILs中的优势配合物为[Cr(H2O)2Cl4]-和[Cr(H2O)3Cl3],且随CrCl3·6H2O 浓度增加,溶液的颜色从浅橙红色逐渐变为深绿色,溶液的UV-Vis吸收光谱峰蓝移,[Cr(H2O)3Cl3]的相对量增加。说明CrCl3·6H2O的浓度变化,将影响配体Cl-和H2O与Cr(Ⅲ)配位结合的配位数,从而影响配合物优势物种的相对量。  相似文献   

10.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水样中砷(Ⅲ)和砷(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水样中As(Ⅲ)和As(Ⅴ)的方法。无需任何预分离技术,通过直接调节氢化物发生反应的酸度而实现As(Ⅲ)和As(Ⅴ)的形态分离分析。研究了NaBH4、还原剂KI用量以及其他实验条件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共存元素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砷的检出限为0.026 μg·L-1,相对标准偏差在2%左右,回收率为97.5%~103.0%,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核磁共振(NMR)、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方法,对自主合成的聚阴离子型温敏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磺酸钠)-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SSS50-b-PNIPAM300)在纯水、水/甲醇以及水/丙酮三种溶剂中的温度响应性和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PNIPAM链段在水/丙酮以及水/甲醇二元溶剂中的临界溶解温度(LCST)比在纯水溶液中略低,而在水/丙酮体系中的塌缩程度却明显低于纯水和水/甲醇体系.同时,PSSS50-b-PNIPAM300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聚集形貌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加入有机溶剂小分子可以有效地调控温敏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过程和聚集形貌.  相似文献   

12.
建立高纯钼粉中超痕量杂质测定的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的MS/MS模式,选择H2为反应气,利用H2原位质量法测定Si和Ca;选择O2为反应气,利用O2原位质量法测定Cd,利用O2质量转移法测定P,As,Se,Ta,Sn,Sb,Ba和W;选择NH3/He作为反应气,利用原位质量法测定Na,Mg,Al,K和V,利用质量转移法测定Ti,Cr,Mn,Fe,Co,Ni,Cu,Zn;采用单四极杆(SQ)无气模式测定Pb,Bi,Th和U。与传统的带碰撞/反应池(CR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相比,各元素的背景等效浓度(BEC)和检出限更低,消除质谱干扰更加彻底。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28种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7,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4~50.1 ng·L-1,加标回收率为92.2%~107.4%,相对标准偏差(RSD)≤4.3%,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极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方法可用于纯度为5N(≥99.999%)高纯钼粉中28个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以硝酸锌与3,4’-联苯二甲酸(3,4’-H2dpdc),4,4’-联吡啶(4,4’-bpy)为反应物,以水为溶剂,适当调节pH值,通过水热反应,得到配合物[Zn(3,4’-Hdpdc)2(4,4’-bpy)](Zn-MOF)。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是由4,4’-bpy配体桥联Zn(Ⅱ)离子形成的 “Z”形链结构,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在278 nm激发下,Zn-MOF的荧光发射光谱在341~537 nm范围出现宽发射峰,最强发射峰波长406 nm,属于配体的π*-π跃迁。研究了该配合物对Tb(Ⅲ)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MOF可敏化甲醇和水溶液中的Tb(Ⅲ)离子,使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增强。在荧光光谱490,545,585和624 nm出现强的线状发射峰,对应于Tb(Ⅲ)离子的5D4→7FJ (J=6~3)跃迁。最强发射峰位于545 nm (5D47F5),为绿光。Zn-MOF可用作荧光探针检测甲醇和水溶液中的Tb(Ⅲ)离子。  相似文献   

14.
应用圆二色谱、内源荧光和外源荧光探针研究了丝素蛋白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构象变化及机理。结果显示,在浓度低于30%(V/V)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处于无规卷曲状态的丝素蛋白可以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形成小的疏水区域,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丝素蛋白发生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的构象转变,削弱了疏水侧链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丝素蛋白的构象变化与溶剂体系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其稳定性主要由肽键单元与混合溶剂中的分子簇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低浓度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保持水固有的氢键结构,对丝素蛋白肽键单元的溶剂化和丝素蛋白构象的影响较小,而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溶剂结构出现由四面体结构的水分子簇向链状结构的甲醇分子簇的转变,丝素蛋白通过形成分子内氢键减少肽键单元与溶剂分子的接触,从而引发丝素蛋白的构象转变。  相似文献   

15.
The absorption recovery time of the ground state of pinacyanol (S1 → S0) can be varied through the choice of solvent from 10 ps in methanol to 300 ps in glycerol. We show that mode-locking of Rhodamine 6G and Rhodamine B dye lasers can be achieved using methanol, DMSO or glycerol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6.
Amorphous silicon-germanium alloys (a-Si1-xGex :H,F) have been deposited by glow-discharge decomposition of silicon tetrafluoride (SiF4) and germane (GeH4) in mixture with hydrogen. The effect of total RF power and deposition temperatur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s phase and the grown material has been evaluated. Also, the effect of the dopant addition has been studied by adding PH3 and B2H6 to the feeding mixture. Gas-phase characteriz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with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emitting species,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table species, and Langmuir electrical prob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electron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The deposition rate has been measured in situ by laser interferometry. The deposited films have been analyzed with infrared and visible-rang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with X-ray microanalysi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A kinetic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points to a deposition model in which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of the gaseous reactants (SiF4, GeH4) plays a relevant role. There is also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chemisorption process is of the anionic type for SiF4 and of the cationic type for GeH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