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β-环糊精的2,3位引入甲氧乙基,6位引入苄基,合成新的环糊精衍生物2,3-二-O-甲氧乙基-6-O-苄基-β-环糊精,并采用静态法涂渍5g·L~(-1)新环糊精制备石英毛细管色谱柱,考察了毛细管柱的柱性能和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对Grob试剂、苯的二取代位置异构体二氯苯、硝基甲苯和溴甲苯以及手性化合物α-乙基-2-甲氧基苯甲醇、α-乙基-3-甲氧基苯甲醇、α-甲基-对氯苯乙腈、α-苄基-对氯苯乙腈、1-(2′,4′-二氯苯氧基)-2-丙醇和2-溴丙酸甲酯都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快麟  李润荪 《有机化学》1989,9(2):166-170
自发现一些头孢菌素引入7α甲氧基后能增加抗菌作用和耐酶后,各种引入7 α甲氧基的方法应运而生。常用的系直接法,先使头  相似文献   

3.
13-甲氧基-6-羟基钩勿烷-5,8,11,13-四烯-7-酮的首次全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α-环柠檬醛(2)为A环合成子,以间甲氧基苄基氯(3)为C环合成子,经缩合及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关键中间体6.经1H NMR测试发现化合物6为全顺式结构.化合物6经氧化得双羰基化合物7.将7用t-BuOK/t-BuOH处理后得到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8.最后将异丙基通过Fride1-Crafts反应一步引入得到目标产物1.  相似文献   

4.
以3β-乙酰氧基-7α-甲氧基亚甲氧基-5α-胆烷酸甲酯(1)为原料,经二异丁基氢化铝还原得3β-羟基-7α-甲氧基亚甲氧基-24-醛基-5α-胆甾烷(2);2依次经二氢吡喃保护、格氏试剂对24-位醛基的不对称加成,合成了角鲨多胺的重要中间体——3β-四氢吡喃氧基-7α-甲氧基亚甲氧基-24(R)-羟基-5α-胆甾烷,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5.
徐广宇  周伊  左高磊  蒋勇军 《有机化学》2009,29(10):1593-1597
以1-甲氧羰基-7-甲氧基-β-咔啉为原料经肼解、重氮化反应得1-叠氮酰基-7-甲氧基-β-咔啉(6), 再经Curtius重排、碱解反应得1-氨基-7-甲氧基-β-咔啉(2). 化合物6的Curtius重排产物与各种醇反应得1-烷氧羰基氨基-7-甲氧基-β-咔啉(3). 所得到的10个化合物结构经1H NMR, 13C NM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采用MTT法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 结果表明, 在10-5 mol/L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其中化合物3e, 3g和3h对HepG2和SGC-7901抑制率均高于阳性对照物骆驼蓬碱(1).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一种合成奈拉滨C-1位α-异构体——2-氨基-6-甲氧基-9-α-D-阿拉伯糖呋喃糖基-9H-嘌呤(7α)的新方法。以D-阿拉伯糖为原料,经醚化,乙酰化和取代3步反应制得中间体1,2,3,5-O-四乙酰基-D-阿拉伯呋喃糖苷(4);4与甲氧基修饰的嘌呤经Vorbrüggen偶联反应后脱保护基合成了7α,其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7.
单2-O-和单6-O-(2-羟丙基)-β-环糊精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民  王轶伟  张志飞  周琴  李平 《分析化学》2007,35(10):1464-1468
以β-环糊精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分别在1.5%、30%(m/m)NaOH水溶液和β-环糊精与环氧丙烷的摩尔比为1∶7的条件下合成了2-O-(2-羟丙基)-β-环糊精和6-O-(2-羟丙基)-β-环糊精,以异丙醇-水-氨水(6∶3∶1,V/V)为洗脱液,分别经柱色谱分离得到单2-O-(2-羟丙基)-β-环糊精和单6-O-(2-羟丙基)-β-环糊精,并利用DSC,ESI-MS,1HNMR,13C NMR对单2-O-(2-羟丙基)-β-环糊精、单6-O-(2-羟丙基)-β-环糊精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2-O-(2-羟丙基)-β-环糊精的热稳定性要高于6-O-(2-羟丙基)-β-环糊精。13C NMR结果表明,当β-环糊精2-位上引入取代基后,会影响2-位、1-位、3-位碳化学位移的变化,当β-环糊精6-位上引入取代基后,会影响6-位、5-位碳化学位移的变化,因此,可以用13C NMR方法有效地识别2-HP-β-CD取代基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在采用区域选择性硝化方法合成β-硝基-5,10,15,20-四芳基卟啉铜、镍配合物的过程中,发现并通过核磁等方法分析了5,10,15,20-四(2-甲氧基苯基)卟啉及其相应β-硝基取代物的阻旋异构现象.图谱分析表明,与其结构类似的5,10,15,20-四(2-羟基苯基)卟啉及5,10,15,20-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系列化合物没有该阻旋异构现象,说明邻位甲氧基阻碍了苯环与芳环之间C-C单键的旋转.进一步通过Chemdraw 3D Ultra软件能量最小化计算,讨论了阻转异构体可能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L-异亮氨酸为手征性助剂,以甘氨酸为原料,通过(3S)-2,5-二甲氧基-3-另丁基-3,6-二氢吡嗪(5)为杂环中间体,研究了(R)-α-氨基酸的对映选择合成.在丁基锂作用下,化合物5的烷基化反应按负碳离子反应机理提供了锂衍生物(6),然后与卤代烷RX(7)作用得到具有很高立体选择性的烷基化产物(8).在反应中,7的R基因以反式于C-3位的另丁基而进入化合物8的C-6位,即在C-6位引入了(R)-构型.水解后得到了(R)-α-氨基酸甲酯(9)。  相似文献   

10.
青霉素酰化酶 ( penicillin amidase E.C.3.5 .1 .1 1 ,简称 PA)能催化水解青霉素产生 6-氨基青霉烷酸 ( 6- aminopenicillanic acid,简称 6- APA)、水解扩环酸产生 7-氨基 - 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 ( 7-aminodesacetoxycephalosporanic acid,简称 7- AD-CA) .该酶还能以 6- APA或 7- ADCA为母核 ,催化合成各种不同的半合成青霉素 (如氨基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 )或头孢菌素 .由于半合成青霉素在效力与临床价值上优于青霉素 ,而青霉素又很容易通过发酵而大量生产 ,因此近几十年来 ,有关青霉素 G水解生产 6- APA的研究一直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九种头孢菌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钱小平  赵远征 《色谱》1993,11(1):40-41
头孢菌素(Cephamycin)是继青霉素之后自然界发现的第二类β-内酰胺抗生素,它除具有青霉素的优点外,还对青霉素酶稳定,临床反应较少。迄今在数以千计的半合成头孢菌素化合物中,已有数十种用于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第一代有头孢氨苄(Cephalexin),头孢唑啉(Cefazolin),头孢拉定(Cephradine);第二代有头孢呋肟(Cefuroxime),头孢噻乙胺唑(Cefotiam);第三代有头孢塔齐定(Ceftazidime),先锋美他醇(Cefmetazole),头孢氨噻肟唑(Cefmenoxime)和头孢磺吡苄(Cefsulodin)等。 头孢菌素的含量(或效价)测定方法主要有生物法、碘量法、羟胺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在上述方法中,除HPLC法能达到分离和定量的目的外,大都受同类物的干扰,专属性较差,而  相似文献   

12.
以α-环柠檬醛(1)为A环合成子,以季盐(2)为C环合成子,经缩合及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5).为引入乙基,进行了Friedel-Crafts反应和脱氧反应等,共经7步反应得到了(±)-12-乙基-13-甲氧基-8,11,13-罗汉松三烯-7-酮[(±)-nimbonone](9)及(±)-12-乙基-13-甲氧基-8,11,13-罗汉松三烯(10).  相似文献   

13.
从猪去氧胆酸立体选择性合成新的23-羧基油菜甾体6和7。关键步骤是11和14的α,β-不饱和酯侧链经OsO_4催化不对称双羟化而高立体选择性地引入天然(22R,23S)-22,23-双羟基。  相似文献   

14.
甾体分子中引入7位甲基往往可以增强或改变其生理活性,例如7α,17α-甲基-19-失碳睾丸酮1具有比母体更强的抗生育活性而无雌激素活性。有关光学活性的7-甲基甾体化合物的合成,至今似只见到以光学活性的化合物2合成了7α(β)-甲基雌酮-3-甲醚的衍生物3a,b。本文报道利用我们新近合成的光学活性合成原4来合成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1.本文叙述自邻位取代-对硝基甲苯(Ⅴ)开始经过六步反应合成了邻位取代-对-[双-(2-氯乙基)-氨基]苯丙氨酸(Ⅳ);取代基是:甲氧基,氟,氯,溴和碘. 2.合成了二肽衍生物:α-甲酰氨基-β-{邻甲氧基-对-[双-(2-氯乙基)-氨基]-苯}丙酰-苯丙氨酸乙酯(Ⅻ)和α-甲酰氨基-β-{邻甲氧基-对-[双-(2-氯乙基)氨基]苯}丙酰-缬氨酸乙酸(Ⅷ). 3.邻甲氧基-对-[双-(2-氯乙基)-氨基]苯丙氨酸(Ⅳa)对肉瘤180、梭形细胞肉瘤、艾氏腹水瘤、Yoshida腹水瘤、Guerin癌和Walker瘤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战国  王丹  李亚男  王英杰  胡均利  夏伟 《化学学报》2012,70(21):2236-2245
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功能化烯胺的新方法.在有机小分子硫脲的催化下(50 mol%),在混合溶剂中[CH2Cl2/DMF=1∶1(V/V)],室温下各种α,β-邻位氨基溴的酮和α,β-邻位氨基溴的酯均能几乎定量的转变成相应的α,β-脱氢氨类化合物(收率90%~99%).硫脲催化邻位氨基溴转变成α,β-脱氢氨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催化剂廉价易得等特点.全文共考察了32种不同结构α,β-邻位氨基溴的酮和α,β-邻位氨基溴的酯反应情况,证明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实验中发现,α,β-邻位氨基溴的酮和α,β-邻位氨基溴的酯在发生消除反应时,要经过一个形成氮丙啶的中间过程,再由氮丙啶的开环反应形成最终产物(α,β-脱氢氨类化合物).因此不论反应底物为α-氨基-β-溴结构还是α-溴-β-氨基结构,通过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所形成的氮丙啶结构单元具有相似的立体结构,而氮丙啶的开环具有区域专一性,因此所得到的最终产物也具有区域专一性(烯键上的氨基均处在羰基的α-位).所提出的硫脲催化邻位氨基溴转变成α,β-脱氢氨的可能机理,很好地解释了该反应的区域专一性.所有的产物结构均经过了1H NMR,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的确证.  相似文献   

17.
1,5-苯并硫氮杂卓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及抗焦虑等症状。在化工方面,可用作抗氧剂,在农药方面.可用作杀虫剂,引起了有机化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考虑到已应用于临床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具有β-内酰胺结构,为了开发具有新的生理活性的杂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M062X/6-31++G(d,p)方法,对27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甲基、羟甲基和甲氧基)的木质素三聚体模型化合物的Cα-O和Cβ-O键均裂解离能进行了理论计算,探究了不同位置取代基对醚键解离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R2或R3位氢原子仅有一个被甲氧基取代时,Cβ-O键解离能变化很小;当R2、R3位氢原子均被甲氧基取代时,Cβ-O键解离能明显降低;且R4、R5位甲氧基能强化R2、R3位甲氧基对Cβ-O键解离能的降低程度,而不受R1位取代基的影响。当R4、R5位氢原子相继被甲氧基取代时,Cα-O键解离能逐渐降低,且R2、R3位甲氧基也能强化R4、R5位甲氧基对Cα-O键解离能的降低程度。当R1位氢原子相继被甲基、羟甲基取代时,Cα-O键解离能逐渐升高,然而R2、R3位甲氧基会弱化R1位甲基、羟甲基对Cα-O键解离能的升高程度;R1位甲基不会影响Cβ-O键解离能,羟甲基却能明显提高Cβ-O键解离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在水相介质中,在碳酸钾/硫脲联合促进下,具有邻位氨基溴的酯和邻位氨基溴的酮在室温下发生溴化氢消除反应,高收率地制备α,β-脱氢氨(功能化烯胺)的新方法.共考察了23种不同结构α,β-邻位氨基溴的酯和α,β-邻位氨基溴的酮的反应情况,证明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实验发现,无论底物为α-氨基-β-溴结构还是α-溴-β-氨基结构,反应过程中都要经过一个氮丙啶过程,而氮丙啶的开环是区域专一的,因此产物具有区域专一性(烯键上的氨基均处在羰基的α-位).所有产物的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波谱及高分辩率质谱确证.克量级放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钏永明  王超  彭云贵 《合成化学》2007,15(6):798-800
以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杀菌剂嘧菌酯的重要中间体——(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4),总收率61%。4的结构经NMR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