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任红  曹雪玲  芦菲  金华  娄大伟 《化学教育》2015,36(14):74-76
以一元弱酸碱溶液、多元弱酸碱溶液以及酸式盐溶液pH的计算为例,详细探讨分析了酸碱平衡理论中的近似计算及其具体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CurTiPot软件的pH计算器功能。CurTiPot是近年来使用最为广泛的溶液酸度计算方面的软件。使用者既不需要掌握专门的计算机语言,也不需要在使用中掌握和录入很长的计算公式。CurTiPot软件的pH计算器功能可实现各种溶液体系pH的准确、快速计算,为溶液酸度计算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辅助工具。该软件可免费下载,不经安装就可在MS Excel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3.
徐景华  金阳 《大学化学》2006,21(2):65-69
提出了两性物质可按酸碱组分之间是否发生反应进行分类,并分别给出了这二类两性物质溶液pH计算的近似式。  相似文献   

4.
周梅华  李亚 《化学教育》2020,41(3):102-104
盐酸、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当碳酸钙沉淀出现后,混合溶液pH是否基本不变?此时的pH是否为7?为此用数字化实验对盐酸、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pH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对平台段的出现及平台段溶液pH进行了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伍强  金立新  唐瑜  蔡益 《化学教育》2020,41(19):111-113
绘制了溶液pH与碳酸氢钠分解率的标准曲线。分别测定了室温放置和沸水浴2种情况下溶液中碳酸氢钠的分解率,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了溶液中碳酸氢钠的最大分解率。指出保存碳酸氢钠溶液时容器必须密封且尽可能盛满溶液;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不宜采用加热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前文提出的高聚物溶液中大分子链尺寸的浓度依赖关系式,结合Zimm用于计算稀溶液第二维里系数的统计力学硬球模型,利用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及其Mark-Houwink方程,计算了16种聚合物-溶剂体系在不同溶液浓度范围内的比浓渗透压。结果表明,计算值与稀溶液、亚浓溶液浓度范围内的实验值相当一致,甚至与浓溶液浓度范围内的实验值也十分接近。这显示了本法用于计算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徐俊龙  吴文中  申燕 《化学教育》2016,37(23):64-67
介绍以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电离平衡等定量关系为基础,采用同种的分析方法得到关于pH的数学函数关系式,并使用Wolfram Mathematica 8数学软件辅助计算数学函数而求pH的方法和技巧,摒弃了常规计算pH过程中的溶液酸碱性判断、公式取用以及公式适用条件计算等繁杂步骤。  相似文献   

8.
应用手持技术pH传感器,测定了NaOH溶液滴定FeSO4溶液的t-pH曲线,应用origin 9.0分析实验数据,探讨了空气对Fe2+沉淀pH的影响;通过测定并分析FeSO4溶液滴定NaOH溶液的pH曲线,发现了溶液最终pH受金属离子水解程度的影响;通过测定并分析NaOH溶液滴定FeCl3和FeSO4混合溶液的pH曲线,探讨了Fe2+和Fe3+的互相影响,使其沉淀pH范围发生变化;通过测定并分析FeCl3和FeSO4混合溶液滴定NaOH溶液的pH曲线,验证了Fe2+和Fe3+的水解程度不同,Fe (OH)3和Fe (OH)2的存在条件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Langmuir方程在稀溶液吸附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振国 《大学化学》1999,14(5):7-11
介绍了自交换吸附模型导出的自稀溶液中吸附的Langmuir 方程;分析了利用三种Langmuir 方程直线型式求算nsm 、b 值的利弊。讨论了nsm 和b 的意义和应用,指出nsm 与气体吸附的单层饱和吸附量不同,用其计算比表面只有相对意义; nsm 与表面活性位数目有一定关系;由b 值求算吸附热的表观意义,以及它们在计算稀溶液吸附热力学函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多棒刚杆分子模型,用Galerkin法计算了聚合物稀溶液在定常剪切流、平面拉伸流、单轴拉伸流、单轴拉伸与剪切流相组合的复杂流动的流变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多棒刚杆分子模型有希望成为描述聚合物稀溶液流变性质的较为完善的分子模型。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使人们用分子模型来代替连续介质本构方程进行粘弹性流体复杂流动的数值模拟,而且也为探讨描述聚合物浓溶液的分子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溶液pH值对聚邻甲本胺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合成的聚邻甲苯胺的循环伏安曲线、氧化电位、膜的颜色、充放电容量、紫外可见光谱以及氧化还原活性都受到溶液pH的影响。在低pH值的溶液中,随着扫描电位的变化,聚邻甲苯胺膜的颜色可逆地变化,而在pH4.13的溶液中进行扫描时,膜的颜色不变化,电化学活性也消失。  相似文献   

12.
NaHCO3水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为:[H2CO3]+[H+]=[OH-]+[CO■]。随溶液浓度c的变化,H2CO3,H+,OH-和CO■的相对含量也会发生变化。提出并绘制了质子平衡方程中各组分浓度随溶液浓度c变化的动态图。从动态图上,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哪些组分是主要组分,哪些组分是次要组分,哪些组分相对含量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得到不同浓度区间溶液的不同pH近似式。对动态图的研究,不仅可以发现新的pH近似式,还可以帮助正确解读pH近似式的物理意义。值得强调的是,动态图对溶液中存在的各类质子转移平衡也能提供全新的认识。较浓溶液中,质子转移平衡■占据支配地位。9.1×10-6 mol·L-1稀溶液中,反应■-占据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13.
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2的减排和有效利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为对象,采用鼓泡吸收装置考察了醇胺的种类及浓度对CO2吸收速率和吸收容量的影响,研究了吸收前后溶液pH的变化,以及醇胺溶液再生后的情况.实验表明,醇胺溶液浓度增大有利于CO2的吸收,相同条件下DEA和TEA的吸收效果好于MDEA,醇胺溶液吸收CO2后pH由接近于11降至7左右,TEA的再生效果好于DEA.  相似文献   

14.
n元酸溶液pH精确计算的无量纲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其英 《分析化学》1992,20(5):564-567
本文提出一个n元酸溶液H~+离子浓度无量纲方程及其变形迭代公式。利用该公式可以较为方便地进行任何一种多元酸(或碱)溶液的pH精确计算。  相似文献   

15.
以硝酸镧和硝酸铁为氧化剂,柠檬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FeO3.通过XRD和SEM表征,分别研究了以乙二胺和NaOH溶液为pH调节剂,前驱物溶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制备的纳米LaFeO3粉体的晶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物溶液pH值对燃烧产物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和微观相貌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将半理想溶液理论和Butler方程相结合建立了预测多元电解质溶液表面张力的新型线性预测方程.新方程可由二元系数据预测多元系的表面张力数据,而不涉及任何多元交互作用参数.利用不同温度下24个混合电解质溶液的表面张力数据对新方程进行了系统检验.结果表明新方程可利用298.15K时二元系的渗透压系数和不同温度下二元系的表面张力数据预测不同温度下高浓度的多元系的表面张力数据,且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并且预测结果普遍优于基于Pitzer方程的表面张力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IR、粘度测量及Huggins方程和McAllister方程表征和研究了醋酸纤维素、氰乙基醋酸纤维素、钛醋酸纤维素、羟丙基醋酸纤维素等反渗透膜材料的铸膜溶液。结果表明,铸膜溶液中的添加剂磷酸、甲酰胺等与溶剂丙酮有一定的相容性或部分相容性,与纤维素衍生物有一定的氢键、亲核相互作用。添加剂可影响纤维素衍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在Ca(NO3)2溶液中,氧化铝的水悬浮液的电位滴定数据,根据实测表面电荷密度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认为在界面上生成了络合物(S-O)2Ca。电位滴定是在Ca(NO3)2浓度0.0033、0.033、0.33mol/L下进行的,并由此测定了在氧化铝/水界面上三层模型的参数。利用所得参数,计算了表面电荷、电势及各表面组分的浓度随Ca(NO3)2浓度和pH的变化,并将此结果与在NaNO3溶液中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Ca(NO3)2溶液中比在NaNO3溶液中,PZNPC向低pH值移动,从7.4降到6.8。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以两支铝丝电极作为安培滴定法测定镀铬溶液中氟硅酸的指示电极系统,在pH3~5以硝酸钍溶液作为滴定剂,终点电流有明显的锯齿形转折。对溶液pH值的影响,外加电压的影响,有机溶剂的作用,干扰及其掩蔽等方面均作了详细的研究。所述条许下的滴定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不经分离直接滴定镀铬溶液中的氟硅酸,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0.
陈飞武  卢天  武钊 《物理化学学报》2015,31(8):1499-1503
溶液的表面吸附仍是表面热力学当中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热力学态函数,表面吸附的平衡条件是这个态函数的微分为零.基于这个条件,我们推导了描述平衡时表面吸附的新方程.在推导过程中没有采用假想分界面.新的表面吸附方程和Gibbs表面吸附方程完全不一样.还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氯化钠溶液,模拟结果和我们的理论预测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