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癌症是导致世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导原因之一,利用抗癌药物,采用化学疗法治疗癌症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提高抗癌药物在体内的溶解性,增大药物在癌细胞内的累积量,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性,减小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的毒害作用,抗癌药物载体从简单的抗癌药物-聚合物复合物、聚合物胶束、纳米粒子等简单结构逐渐向具有靶向性、环境刺激响应性、表面电荷反转性等特性的新型结构发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抗癌药物载体的发展历程以及最新进展,着重对新型载体的制备和研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基于环糊精的靶向药物传递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彬  廖霞俐  杨波 《化学进展》2014,26(6):1039-1049
癌症等恶性增殖疾病的靶向治疗有赖于靶向药物传递系统(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的开发。环糊精具有低毒、易修饰等优良性质,并可通过与药物分子形成包合物而提高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生物利用度等,因而具有成为优秀药物载体的潜力。环糊精不仅可以以其本身或修饰环糊精的形式充当载体,还可通过聚轮烷、阳离子聚合物或纳米粒等形式构建有效的药物载体。肿瘤或人体某些病变部位的细胞表面存在过度表达的生物受体如叶酸受体、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透明质酸受体、转铁蛋白受体和整合素受体等,可以与其相应的配体产生特异性识别。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配体分子如叶酸、单糖或寡糖、透明质酸、转铁蛋白及RGD肽等键接在基于环糊精的载体上,可形成具有靶向性质的药物载体,进而与药物分子一起构筑靶向药物传递系统。这种药物传递系统不仅针对于化学治疗药物,在核酸传递中也得到了丰富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基于环糊精的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的靶向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偶氮聚合物作为结肠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体消化道中,偶氮键仅能被结肠厌氧菌代谢的偶氮还原酶还原在耐断裂,偶氮聚合物可作为潜在的高定位性的结肠靶向药物缓释载体,根据合成方法和最终的释药方式,偶氮聚合物药物释放体系可分为水凝胶体系,胞衣体系和聚合物前药体系。  相似文献   

4.
胆汁酸为载体的肝靶向一氧化氮释放药物的设计与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美英  何新华  陶林  刘河  李宏武  仲伯华 《有机化学》2008,28(12):2170-2174
新型肝靶向一氧化氮释放药物对许多肝脏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以胆酸和熊去氧胆酸作为药物的载体, 以氨基酸作为联接子, 以氨基酸的α羧基模拟胆酸或熊去氧胆酸分子24位羧基的负电性, 最大限度地保持胆酸或熊去氧胆酸的结构特征, 通过酰胺键将载体与一氧化氮供体硝酸酯偶联,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肝靶向一氧化氮释放偶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和MS光谱分析确证. 利用四氯化碳及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化合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技术可显著提高传统药物的疾病治疗效果, 并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迄今, 多种聚合物纳米体系已被研发并用于药物的靶向递送.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类生物微环境响应的功能基团也被应用于构筑新型药物载体, 以提高患病部位的药物富集及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 代谢类疾病治疗及抗菌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本文系统评述了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酸(PAA)接枝聚乙二醇(PEG)和叶酸(FA)形成含有羧基的聚合物PAA-PEG-FA,与氨基修饰的ZnO量子点(ZnO QDs)表面的氨基通过静电作用过,形成具有肿瘤靶向pH响应的ZnO@(PAA-PEGFA)核/壳纳米粒子(量子点为核,聚合物为壳),抗癌药物阿霉素(DOX)通过配位形成肿瘤靶智能释药/显像体系:ZnO@(PAA-PEG-FA)-DOX(量子点的荧光可示踪/显像药物递送过程)。核磁共振(1 H-NMR)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AA-PEG-FA聚合物和氨基ZnO QDs通过静电引力组合为核/壳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测得该体系呈规整球形且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10nm;体外模拟释放结果表明,载药体系在癌细胞的溶酶体/内涵体(pH 5)内能很好地释放出阿霉素,而在药物输送过程(pH 7.4)中只有很少的阿霉素释放出来。因此,该肿瘤靶向pH响应型ZnO纳米颗粒作为抗癌药物载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转染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有效的基因载体是实现基因治疗的必要条件,由于阳离子聚合物易于合成和改性,无免疫原性,可以方便地与DNA形成紧密的超分子复合物,保护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并促进其进入细胞,从而成为非病毒基因载体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但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对细胞具有电荷相关的毒性,转染效率低于病毒载体,这成为限制其进入临床使用的瓶颈.本文从提高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载体时的转染效率及降低其毒性方面综述了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改善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转染特性的八种方法,预测了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透明质酸构筑的药物递送载体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坤  白阳  杨靖  步怀天 《化学通报》2021,84(3):225-231
传统纳米药物控释载体主要通过细胞胞吞作用实现药物递送,其主要过程为被动靶向机制,因此会影响纳米载体在肿瘤组织的富集和治疗效果。近年来生物大分子透明质酸因其优异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肿瘤靶向性备受科研工作者青睐,已被广泛用于药物控释载体的构筑中,并成为靶向肿瘤治疗纳米载体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透明质酸基纳米载体治疗机制的不同,从透明质酸基纳米载体在化疗、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的应用方面对其性能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透明质酸基纳米治疗载体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具有丰富接枝侧链的阴离子型共轭聚合物分子刷PFPANa为材料,通过简单的一步修饰法在聚合物的部分接枝侧链上引入靶向配体分子c(RGDyK),并利用分子刷侧链上未修饰配体分子的羧基负离子与抗癌药物DOX静电结合,制备了基于分子刷型共轭聚合物的靶向细胞成像和载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载药系统对DOX药物的载药量可达13.3 wt%,体外细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载药系统可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选择性成像,并显著促进了肿瘤细胞对DOX药物的摄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细胞生长效果,显著提高了药物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0.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利用 HA 构建的纳米载体自身就具有肿瘤靶向功能,可以作为抗癌药物载体将药物传递到肿瘤细胞内从而实现精准到达病患处。近年来透明质酸在应用于肿瘤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关注越来越多,成为了靶向治疗肿瘤的一大研究热点。基于透明质酸的基本特性和肿瘤靶向的生理学基础,在不同的刺激响应下,透明质酸型纳米给药系统能将药物集中释放于肿瘤的微环境内,更好地杀死肿瘤细胞,同时避免其他正常的组织受到药物损害。本文主要综述了透明质酸型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在各种刺激响应下释放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