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的方式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病房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各项治疗措施所需时间、治疗4周内病死率、治疗4周后生存患者平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治疗4周后生存患者平均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在人工辅助通气道建立、高热缓解、术前准备等各项治疗措施平均耗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4周内病死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死率10.0%(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生存患者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存患者平均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的方式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更快的完成治疗措施、改善预后、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死率。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给制订术前患者营养干预方案提供依据,运用NRS-2002和24 h回顾膳食调查法对12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进行了营养评价和膳食调查.结果表明,NRS-2002评分结果,有67.5%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且年龄越大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越高;膳食调查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实际营养素摄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颅脑外科术后患者进行镇痛镇静辅助下的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观察其效果。方法将颅脑外科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相应治疗。在治疗后观察两组间生命体征、颅内压变化等方面的区别。结果集束化治疗组在达到目标血压时间早于对照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颅内压的升高趋势小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集束化治疗在颅脑损伤术后应用能快速达到目标血压,并减轻患者躁动,更有效地遏制术后颅高压,达到更佳神经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了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治疗对恢复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将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肠内营养+谷氨酰胺组(Gln组),肠内营养+谷氨酰胺+益生菌制剂组(益生菌组)。治疗第1、7、14、21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并取血测定血清中的谷氨酰胺、内毒素、CRP、D-乳酸水平。结果三组病人APACHE11评分、CRP均逐渐下降,在第7天,Gln组和益生菌组CRP水平下降,并且与EN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益生菌组和Gln组在第14天的APACHEⅡ评分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血清Gln浓度在第7天测定均成不同程度下降,Gln组与益生菌组分别与E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14天,三组Gln水平均上升,益生菌组与EN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天,益生菌组的血清内毒素、D-乳酸水平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14天,Gln组和益生菌组的内毒素水平和D-乳酸水平均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生菌组的DAO水平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生菌制剂和Gln的肠内营养能更好地维护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应用前景广阔。但益生菌制剂和Gln免疫制剂问的协同作用需要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晚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出血次数与停止出血时间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晚间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出血次数,并缩短停止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两种拔尿管方法对膀胱功能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两种不同的拔尿管方法对膀胱功能损伤的差异,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法(40例)和常规法(40例)拔除留置尿管,分析比较了两组患者排尿顺利率、逼尿肌功能恢复率及尿道刺激症、尿失禁、尿潴留。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拔管后上述指标与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改良组膀胱功能损伤明显低于对照组。改良的拔管方法是一种值得护理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早期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对120例行早期功能锻炼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者及66例未行早期功能锻炼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早期功能锻炼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明显降低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48例恶性肿瘤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同时给予科学的临床护理。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后的血红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以及前白蛋白浓度均比接受治疗前好(P0.05);患者微量元素Ca、Mg、P的电解质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后免疫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早期肠内外营养联合治疗,同时开展科学的临床护理,能够促使患者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等临床检验指标得到改善,并优化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等临床免疫指标,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的影响 ,对 1 6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 1 9周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ADL)能力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 ,治疗后 1 6例患者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康复治疗前 (P <0 0 1 )。提示针对脊髓损伤所致功能障碍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不同营养护理的效果观察,研究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诊疗的医学价值。方法选择鹰潭市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饮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肠内营养支持予以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治疗后的实际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等临床资料,计算两组患者的氮平衡,经过对比与分析后得出结果为: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与氮平衡分别为(45.6±4.1)g/L、(1.54±0.30)g,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与氮平衡分别为(32.7±3.9)g/L、(0.92±0.30)g,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对患者的疾病症状起到有效的控制,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状的几率,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广东医学院治疗的65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 PCI治疗,根据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 PCI 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4.4%(34/36)和96.5%(28/29),术后2周,心功能已改善,术后6个月改善明显(均 P <0.05),围术期并发症1.5%,死亡率为0。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缓解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并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四肢创伤骨科手术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其后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88例患者接受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后,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6%,并发症发生率为3.4%,治疗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治疗前,经比较后,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应用外固定支架,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锌在治疗Bell麻痹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急性早期应用补锌和综合疗法治疗Bell麻痹 ,将 1 5 8例Bell麻痹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1 )补锌组 (补锌 +综合疗法 ) ;(2 )对照组 (单纯综合疗法 )。对其进行了观察对比治疗 ,同时检测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发锌值 ,还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定位诊断、面神经电反应测试、并对面肌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表明 ,对定位诊断其病变在D段、面肌功能评分在 1 1分以下、面神经无电反应患者 ,即使给予早期综合治疗 ,效果仍较差 ,而早期给予补锌加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其它段内患者治疗次数和治愈天数也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微量元素锌在发挥免疫应答、免疫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普宁市60例危重住院儿童铁磷镁锌的测定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危重症住院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与健康的关系 ,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对住院的 60例危重症儿童进行了全血铁磷镁锌测定 ,并分性别与正常值和对治疗前后健康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与正常值比较危重儿童的铁锌明显缺乏 (P <0 0 1 ) ,镁磷缺乏不显著 (P >0 0 5 ) ,与性别关系不大 (P >0 0 5 ) ,药物及膳食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与健康有明显关系。提示危重症住院儿童铁锌普通缺乏 ,与健康有明显关系 ,合理营养及药物治疗 ,能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银离子(Ag+)可与DNA中胞嘧啶碱基(C)相互作用的性质, 构建了一种用于检测Ag+的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 以铬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r-MIL-101 NH2)标记的单链DNA作为信号探针(Cr-MOFs-SP), 电解质溶液的二茂铁甲酸作为内部参考探针(Fc-RP), 在Ag+存在的情况下, 可以检测到Cr-MOFs的信号. 同时, 二茂铁甲酸的信号几乎保持稳定, 因此, Ag+浓度可以通过ICr-MOFs-SP/IFc- RP的比率响应进行监测. 所制备的比率型生物传感器可有效消除外界环境影响和避免电化学背景信号, 提高了检测的重现性、 准确性和灵敏度. 具有三维结构的DNA四面体纳米材料(NTH)可有效消除DNA的非特异性吸附. 同时, 所设计的DNA NTH增强了机械刚度, 可以增加Ag+的捕获量和信号物质的负载量, 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该比率型生物传感器对Ag+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较宽的线性范围(0.1~100 nmol/L)和较低的检出限(33 pmol/L). 将此传感器用于滇池水样中Ag+的含量测定, 回收率为96.8%~103.0%, 表明此传感器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孕期营养管理对胎儿体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吉安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2月—2016年7月进行定期产检的146例孕妇,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体检以及注意事项讲述;实验组孕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孕期营养管理。结果研究组2 500~3 500 g新生儿体质量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20.55%、3.27%、2.74%,对照组分别为36.98%、16.44%、19.18%,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蛋白质、钙、铁等指标摄入量以及R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孕期营养管理能够有效地将胎儿体质量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同时还能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