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CaSb2O6:Mn是卤磷酸钙荧光粉(以下简称卤粉)中的杂质相,它对卤粉的发光性能和老化性能都有不良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论述。有关CaSb2O6:Mn的光谱研究尚不多。1951年曾发现在卤粉中增加Sb量时出现绿色发光。1955年R.Bernara曾描述了在520nm具有辐射的CaSb2O6:Mn的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2.
灯用磷光体     
一、荧光灯用磷光体 1.卤磷酸钙 卤磷酸钙磷光体在紫外线激发下,能发出明亮的光,并能大量生产,所以是一种重要的荧光灯用材料。卤磷酸钙磷光体是一种典型的敏化发光材料,当用sb激活时,发兰白色光,峰值波长为480nm,发光相当亮;用Sb“+和Mn“干激活时  相似文献   

3.
Ca5(PO4)3F:Ce,Mn荧光粉的老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济  唐明道 《发光学报》1990,11(4):306-313
通过对一系列Ca5(PO4)3F:Ce和Ca5(PO4)3F:Ce,Mn(以下简称FAP:Ce和FAP:Ce,Mn)样品在荧光灯中和在强紫外光(185nm+254nm)辐照下,发光效率衰减规律及样品漫反射光谱的变化的研究,并与普通卤粉((F,Cl)AP:Sb,Mn)进行对比,发现了该材料的老化速率与样品组分的关系,即随着材料中Ce浓度的增大和氧空位的增多,老化速率变快。并根据Ryan老化理论,对材料老化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推测。  相似文献   

4.
1.引言 这篇最近进展的评论文章重点放在与灯、阴极射线管和X光屏磷光体的新应用密切有关的研究工作的结果上。 2.灯用磷光体 应用于低压水银荧光灯卤磷酸盐:Sb,Mn磷光体的工作一直进行着,并且似乎已达到了对应用条件的最大适应程度。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系统的发光现象,大部分注意力正集中于磷灰石晶体中的色心性质,不同的类型的位置上Mn~(2 )离子的分布以及Sb  相似文献   

5.
周济  唐明道  罗晞 《发光学报》1988,9(2):152-158
研究了Ce3+,Mn2+激活的氟磷酸钙(FAP:Ce3+,Mn2+)的发光光谱、激发光谱、漫反射光谱、发光衰减以及顺磁共振谱,首次发现了FAP:Ce3+,Mn2+中Ce3+可以形成两种发光中心;同时也发现在该材料中Mn3+的发光中心与普通卤粉相似,即存在MnⅠ和MnⅡ两种中心;研究表明,由Ce3+中心向Mn2+中心的能量传递具有相当高的效率,传递机制属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在Ce3+→Mn2+能量传递过程中,MnⅠ中心优先被Ce3+中心敏化。  相似文献   

6.
锑、锰激活的卤磷酸钙荧光粉(以下简称卤粉)自1942年由麦基格发明作为荧光灯用荧光粉以来,一直沿用迄今,三十多年来人们对卤粉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其制备工艺、成分配比、颗粒控制、后处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制、试验工作,使荧光灯光效由四十年代的40余流明/瓦提高到现在的75-85流明/瓦(冷白色、白色、暖白色荧光灯)、60-67.5流明/瓦(日光色荧光灯)。  相似文献   

7.
Ce3+,Mn2+激活氟磷酸钙的合成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济  罗晞  唐明道 《发光学报》1987,8(4):309-316
合成了发光效率较高、光衰较小的黄色光致发光材料——Ce3+,Mn2+激活的氟磷酸钙(FAP:Ce3+,Mo2+).研究了各种工艺条件对该材料的发光效率、发光光谱及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灼烧温度在900℃左右;弱还原气氛或保护气氛有利于得到性能较好的材料;原料的化学剂量比M a/Mp,对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光谱影响不大,但对老化速率影响较大,原料中F量应高于正常化学剂量比近一倍.通过对材料形成过程的热分析(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发现FAP:Ce3+,Mn2+的形成过程与普通卤粉差异很大,研究表明,FAP:Ce2+,Mn2+的形成主要是由650℃~800℃时发生的气相输运过程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Zn2SiO4(ZnB2O4):Mn2+,Sm3+发光材料的制备与荧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高温固相法首次合成了Zn2SiO4(ZnB2O4):Mn2+,Sm3+发光材料,探讨了烧结温度、Sm2+含量对样品荧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Zn2SiO4(ZnB2O4):Mn2+,Sm3+粉末的结构、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荧光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离子掺杂浓度等.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9.
我们制备了名义成分是La1.4 Ca1.6 Mn2 O7的多晶样品,并且研究了它的结构、磁性和电性.利用Rietveld方法对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精修的结果表明,该La1.4 Ca1.6 Mn2 O7是由钙钛矿锰氧化物La0.66 Ca0.34 MnO3和氧化钙CaO组成的复相混合物.其中,La0.66 Ca0.34 MnO3占相成分的大部分,而CaO占小部分.我们对比了该名义组分样品La1.4 Ca1.6 Mn2 O7和La0.7 Ca0.3 MnO3的铁磁居里转变温度和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结果表明该La1.4 Ca1.6 Mn2 O7的磁输运性质是由其中的钙钛矿相成分决定的.所有的这些结果表明,名义组分样品La1.4 Ca1.6 Mn2 O7实际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Sr3Ti2O7型的双层结构,而实际形成的是以钙钛矿结构作为主相的复相混合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喷雾热解法在铝矽酸盐陶瓷基底上合成了过渡族金属离子锰(Mn2 )掺杂的铝酸锌(ZnAl2O4)发光膜,研究了ZnAl2O4∶Mn膜在中至低电子束电压(<5 kV)激发下的阴极射线发光特性。生成的ZnAl2O4∶Mn膜在退火温度高于550℃时发出峰值位于525 nm的绿光,是由Mn2 的4T1→6A1跃迁引起的。测量了ZnAl2O4∶Mn膜阴极射线发光的色坐标和色纯度,其色坐标为x=0.150,y=0.734,色纯度为82%。ZnAl2O4∶Mn膜的阴极射线发光亮度和效率依赖于激发电压和电流密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观察到了亮度饱和现象。在激发电压为4 kV、电流密度为38μA.cm-2的条件下,ZnAl2O4∶Mn薄膜的亮度可达540 cd.m-2,效率为4.5 lm.W-1。  相似文献   

11.
Despite the wide-ranging applications of binary Rh and Ir oxides, their stability and trends in Rh and Ir oxidation states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Using first-principles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origin of the categorical stability of Ir(4+) is the relativistic contraction of the 6s orbital and, consequently, an expansion of 5d orbitals. Relativistic effects significantly stabilize Ir(4+)-containing metallic rutile IrO(2) over a wide range of O chemical potentials, despite the choice that Ir has of forming semiconducting corundum Ir(2)O(3). In contrast, Rh is found to display a wider stability range for corundum Rh(2)O(3) with Rh(3+) and a greater propensity for multiple oxidation states.  相似文献   

12.
应用密度泛函B3LYP/631+G(d,p)计算方法,对质子化苯基丙酮水团簇这个弱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得到该系列团簇的稳定结构.结果表明,H+C8H8OH2O团簇的形成过程为一无能垒的反应过程,在质子与C8H8O分子中O原子的距离为1.015时达到平衡几何.对H+C8H8O(H2O)n(n=1,2,3)团簇,质子位于C8H8O分子和水分子之间,且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质子与C8H8O分子中O原子之间的距离也增加;C8H8OH+H2O可以视为溶剂壳.而对H+C8H8O(H2O)n(n=4,5,6,7,8)团簇,质子位于两个水分子之间,形成H5O2+结构,即C8H8OH5O2+为该系列团簇的中心结构,新增加的水分子以从不同方向进攻这个中心的方式形成更大尺寸的团簇.  相似文献   

13.
 以反滴共沉定法制备了NiFe2O4纳米微粉,并在不同压力下将其压制成纳成米固体,然后用XRD谱和ESR谱研究了NiFe2O4纳米固体结构和界百状态随压制压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NiFe2O4纳米固体的结构在高压下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其ESR谱的共振线宽和g因子值随着压力升高均表示出先逐渐增大至最大值,然手缓慢下降的规律。这种变化可以归因于纳米固体内部界面离子间的磁相互作用在压力的下所发生和变化。这引起实验结果境示,对于NiFe2O4纳米固体而言,最佳的成型压力是4.5 GPa,在此压力下,NiFe2O4纳米粒子既可以被压制成致密的纳米固体,又能够保留下它们的纳米结构和纳米性质。  相似文献   

14.
掺杂是调制graphene催化特性的有效方法 .掺杂的石墨烯,因其具有对氧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而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材料.采用包含色散力校正的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DFT-D)系统的研究了O_2在CrN_4掺杂的石墨烯上的吸附和氢化特性.结果表明:(1)O_2倾向于以side-on模式吸附在Cr顶位,形成O-Cr-O三元环结构,吸附能为1.75 e V;(2)O_2在Cr N4-Gra上更倾向于直接分解成O+O,并进一步氢化为O+OH,反应的限速步为O_2的分解,相应的反应势垒为0.48 e V.  相似文献   

15.
掺杂是调制graphene催化特性的有效方法. 掺杂的Graphene, 因其具有对氧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 而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采用包含色散力校正的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D)系统的研究了O2在CrN4掺杂的Graphene上的吸附和氢化特性. 结果表明: (1) O2倾向于以side-on模式吸附在Cr顶位, 形成O-Cr-O三元环结构, 吸附能为1.75 eV; (2) O2在CrN4-Gra上更倾向于直接分解成O+O, 并进一步氢化为O+OH, 反应的限速步为O2的分解, 相应的反应势垒为0.48 eV.  相似文献   

16.
Yb3+,Tm3+co-doped Gd6 Mo O12phosphor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re prepar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The dendrites present different morphologies(including hexagonal prisms,spindles,and spheres) after changing the p H value and edetate disodium(EDTA) usage.It is found that each of the two factor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forming different morphologies.The up-conversion(UC) luminescence is studied.Under 980-nm semiconductor laser excitation,relatively strong blue emission and weak red emission are observed.Finally,the effect of pumping power on the UC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and the level diagram mechanism of Gd6 Mo O12:Yb3+/Tm3+phosphor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The Cu x O films grown by plasma oxidation are composed of an insulating CuO layer and a conductive gradient Cu x O layer. We found that the surface CuO layer influenced the switching behaviors greatly. Giant improvement of reliable endurance was achieved after annealing the device in the N2 atmosphere, resulting from the transition of CuO to Cu2O. The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is improvement is attributed to the alleviation of over-programming during forming process. The result shows that for resistance switching Cu2O is much more preferred than CuO. After further reducing the thickness of Cu2O layer, the forming voltage can be totally eliminated.  相似文献   

18.
基于纳米球光刻技术制备了一种花状纳米金结构阵列,经过PS509 nm球旋凃和ICP氧刻蚀,再通过镀金膜与高温退火工艺,纳米球阵列的表面被粗糙化,进而形成了一种鳞状的花状阵列 。FDTD仿真结果表明,制备的这种阵列具备很高的电磁场增强特性,主要的增强集中于纳间隙的边缘处。以罗丹明 6G染料为探针分子测试基底的拉曼效应,与金基底的拉曼信号相比,该纳米结构阵列拉曼增强效应明显,对罗丹明 6G的检测极限达到了10-6 mol/L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用G3B3//B3LYP/6-311G(d,p)方法计算了戊二烯基与氧分子反应的势能面.计算结果显示,反应的第一步为戊二烯基与氧分子结合形成两种过氧化加成物,过氧基分别连结在末端C1位置和中间C3位置.在反应的第二步,两种过氧化加成物分别发生一系列氢转移异构化反应和成环异构化反应.最后,这些氢转移异构体和环化异构体分别经过单分子分解通道,生成不饱和醛酮和羟基.共计算了20个稳定态和14个过渡态的结构和能量,通过比较各反应通道的能垒和反应热,提出以C2H3O和C3H4O为最终产物的通道可能是整个反应的主要通道.此外,计算结果还表明一些过C5H7O2自由基可能作为反应体系的长寿命中间体而存在,这与Zils等人的实验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