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对H2O2-Na2S2O3反应体系的反应物和中间产物进行了分离检测方法,并对此反应体系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pH 4.76时硫代硫酸盐氧化过程中出现的产物有:亚硫酸盐、连三硫酸盐、连四硫酸盐、连五硫酸盐、连六硫酸盐、连七硫酸盐和硫酸根,pH越低越易生成更高的连多硫酸盐;在氧化H2O2过量的情况下反应对硫代硫酸盐来说为一级反应,并测得了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D296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硫代硫酸根络合金阴离子([Au(S_2O_3)_2]~(3-))的吸附及洗脱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考察了吸附溶液的pH值、铜氨浓度、亚硫酸盐浓度、硫代硫酸盐浓度以及树脂用量、搅拌速度等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载金树脂的金洗脱实验表明,直接用硫脲加盐酸洗脱为宜。  相似文献   

3.
“化學命名原則”第三篇 無機化合物原則 §§30及31。原文:S_2O_8″ S_2O_6″ S_2O_4″高硫酸根低硫酸根低亞硫酸根建議命名為:高二硫酸根低二硫酸根低亞二硫酸根理由:名稱內加二字,便於識辨及寫分子式並與“重硫酸”之命名類似。§§41,原文 H_2I_2O_8 H_5IO_6 H_8I_2O_(11) H_3IO_5 H_4I_2O_9 二原過碘酸仲過碘酸二仲過碘酸新過碘酸二新過碘酸建議命名為:碘二氧八高碘酸碘氧六高碘酸碘二氧十一高碘酸碘氧五高碘酸碘二氧九高碘酸理由:碘及氢之原子數標明,則各酸之分子式可立即寫出。(如僅有一碘(一)字可  相似文献   

4.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纸浆排放废液中硫离子、亚硫酸根和硫代硫酸根,是利用在微酸性溶液中上述三种离子与一定过量碘作用,使碘-淀粉蓝色变浅,其吸光度的降低与消耗的碘量成正比。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即可求得剩余硫的量、进而可计算出上述三种离子的含量。本法是先测定S~(2-)、SO_3~(2-)和S_2O_3~(2-)的总量,接着用CdCl_2溶液沉淀S~(2-),取其清液测定SO_3~(2-)和S_2O_3~(2-)的含量;再用甲醛除去上述清液中的SO_3~(2-),测定余下的S_2O_3~(2-)的含量。然后根据其差值计算出各自的含量。测定时用KH_2PO_(4-)Na_2HPO_4缓冲溶液控制pH5.30,EDTA消除铜、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伯胺N_(1923)硝酸盐(RNH_3NO_3)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对Ag(I)的萃取。结果表明,Ag(I)同时以AgS_2O_3~-和Ag(S_2O_3)_2~(3-)两种形式萃入有机相。  相似文献   

6.
阻抑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硫代硫酸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志明  黄淑萍  张素清 《分析化学》2004,32(8):1090-1092
基于加热和pH =5 .0~ 6 .0条件下 ,硫代硫酸根抑制H2 O2 氧化结晶紫 (CV)的褪色反应 ,建立了测定硫代硫酸根的方法。硫代硫酸根在 4 .5× 1 0 -5~ 4 .5× 1 0 -4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检出限为 3.2× 1 0 -6g/L。本法用于定影废液中硫代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硫离子、亚硫酸根和硫代硫酸根的导数脉冲极谱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亚硫酸根和硫代硫酸根在酸性缓冲液中的导数脉冲极谱。含0.5M Na_2B_4O_7和0.02N NaOH的溶液作为底液测定了纸浆废液中硫离子,柠檬酸钠-HCl酸性缓冲液(pH2.5)作为底液同时测定了纸浆废液中硫代硫酸根和亚硫酸根。  相似文献   

8.
阻抑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硫代硫酸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志明  黄淑萍  张素清 《分析化学》2004,32(9):1193-1195
基于加热和pH =5 .0~ 6.0条件下 ,硫代硫酸根抑制H2 O2 氧化结晶紫 (CV)的褪色反应 ,建立了一种测定硫代硫酸根的方法。硫代硫酸根在 4.5× 1 0 -5~ 4.5× 1 0 -4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检出限为 3 .2×1 0 -6g/L。本法用于定影废液中硫代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一、原理本实验以电解KHSO_4饱和溶液来制备K_2~(?)S_2~(?)O_8晶体。电解时在两极上进行的电极反应为: 阴极 2H~+2e→H_2 阳极 2H_2~(?)O→O_2~-+4H~++4e~- 2SO_4~(2-)→S_2~(?)O_8~(2-)+2e 3H_2O→O_3~(?)+6H~++6e 在0℃时,以生成氧及过二硫酸根为主,温度升高,臭氧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镍合金在含硫代硫酸根离子之氯化钠水溶液中的孔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发 《电化学》1999,5(1):18-24
本文研究硫代硫酸根离子对镍基690合金在氯化钠水溶液中之孔蚀行为。发现在单纯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镍基690合金不发生孔蚀。在氯化钠水溶液中,当添加的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低时,会增进孔蚀的敏感性;当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高时,则反面抑制孔蚀。  相似文献   

11.
用国产高效离子交换色谱仪及国产阴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分离SO_3~(2-),S~(2-),S_2O_3~(2-)的色谱条件。以硝酸钠为洗脱液,可在九分钟内完全分离上述离子。进行了一些样品的定量测定,用无换向阀的预柱富集测定了污水中PPm级的S~(2-)及定量回收了ppb级的S_2O_3~(2-)。从色谱动力学的观点试讨论了SO_3~(2-),S~(2-)及S_2O_3~(2-)的色谱行为,得出了用结构参数及实验条件估算分配系数D的经验式: 式中a是与离子性质及交换条件有关的常数,k为硫化物阴离子中硫原子的数目,Z为硫的平均氧化数,B为洗脱液浓度。  相似文献   

12.
使用2,2′-二硫代二苯甲酸和1H-咪唑[4,5-f][1,10]菲咯啉(ip)、硝酸锌在水热条件下发生的原位反应合成了1个锌配合物,即[Zn(C_(14)H_8O_4S)(ip)(H_2O)](1)(C_(14)H_8O_4S=2,2′-二羧苯基硫醚);然后又利用2,2′-二硫代二苯甲酸和咪唑(im)、硝酸钴在水溶液中合成了1个钴配合物,即{[Co(C_(14)H_8O_4S_2)(im)_2]·H_2O}n(2)(C_(14)H_8O_4S_2=2,2′-二硫代二苯甲酸根),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稳定性、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由2,2′-二羧苯基硫醚配体连接形成了一个双核的化合物,且锌原子是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配合物2由二硫代二苯甲酸配体桥联形成了一个一维链状结构,且钴原子是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广州化学》2015,(4):7-12
通过Fe~(2+)活化Na_2S_2O_8产生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利用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以日落黄为降解目标物,通过研究有无Fe~(2+)、Na_2S_2O_8对日落黄降解率的影响,来探讨Fe~(2+)活化Na_2S_2O_8降解日落黄的可行性,并采用叔丁醇和甲醇抑制剂的方法探究了降解日落黄的作用机理。重点考察了Fe~(2+)初始浓度、Na_2S_2O_8初始浓度、柠檬酸浓度以及pH值对Fe~(2+)活化Na_2S_2O_8降解日落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Fe~(2+)-Na_2S_2O_8体系中,日落黄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Fe~(2+)摩尔浓度为1.0 mmol/L、Na_2S_2O_8摩尔浓度为2.0 mmol/L、柠檬酸摩尔浓度为1.0 mmol/L、pH值为3.0的条件下,反应时间为60 min时日落黄降解率可达95.37%。  相似文献   

14.
吴雄伟  吕伟  吴介达 《色谱》1988,6(5):319-320
保险粉有不稳定的特性,常温或受热,隔绝空气或接触空气的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分解。为了抑制保险粉的分解,我们与无锡大众化工厂合作进行了固体保险粉添加剂的研制工作。根据文献报道,经过近二年的试验,找到了一些较满意的添加剂。为了探讨这些添加剂在保险粉中所起稳定作用的机理,需要定量测定保险粉的分解产物:亚硫酸根、硫根酸和硫代硫酸根。测定阴离子,目前较好的方法是离子色谱法。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SO_3~(2-),SO_3~2和S_(?)O_(?)~2,国内外文献报道极  相似文献   

15.
电泳管的改进及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绍权 《大学化学》1990,5(2):49-49
中山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无机化学实验》中,有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速度的测定实验.在水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反应式为: S_2O_8~2+3I~-=2SO_4~(2-)+I_3~-(1)+I_3~(1)反应速度方程可表示为: v=k[S_2O_3~(2-)]~m[I~-]~n(2)式中V是反应的瞬时速度,若[S_2O_8~(2-)]、[I~-]是起始浓度,则V表示起始速度.但实验测定的是在时间Δt内反应的平均速度V,在此时间内S_2O_8~(2-)浓度的改变量为Δ[S_2O_8~(2-)],故有V=-Δ[S_2O_8~(2-))]/(Δt))(3)显然,只在Δt很小时,才能平均速度代替起始  相似文献   

16.
在Fe~(2+)-NO_2~--VC体系中,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有一很灵敏的S_2O_3~(2-)阴极波,峰电位为-0.37伏(vs. SCE)。阴极导数波高与S_2O_3~(2-)浓度在6×10~(-8)mol/L—1×10~(-6)mol/L之间成线性关系,出限为5×10~(-8)mol/L。该法可用于环境水中痕量S_2O_3~(2-)的测定。该波具有吸附性质,系三元络合物Fe·S_2O_3-No催化溶解氧还原所致。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3个侧链含不饱和基团取代的硫代双烯型镍络合物,即双[4,5-二(4'-叔丁基苄基)硫-1,3-二硫杂环戊烯]镍(2a)、双[4,5-二(烯丙基)硫-1,3-二硫杂环戊烯]镍(2b)和双[4,5-二(3'-苯基-烯丙基)硫-1,3-二硫杂环戊烯]镍(2c)以及作为参照品的一个侧链含饱和基团的硫代双烯型镍络合物,即双[4,5-二(癸基)硫-1,3-二硫杂环戊烯]镍(2d).它们的结构经1H NMR和质谱得到了表征.这些化合物在甲苯中有较好的溶解性,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1000 nm左右,而且取代基对它们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移影响很小.它们在固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λmax也在1000 nm左右,且浓度较低时,吸收曲线未见有宽化的迹象.固态循环伏安的测试结果表明,苯基的引入对提高这类化合物的氧化电位有影响.热重分析(TGA)的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失重5%的温度都在200℃以上.氙灯(300 W)照射100 min,它们的吸光度在甲苯中下降不到10%,在固态的PMMA中下降不到2%,苯基的引入有助于提高这类化合物在溶液和固态PMMA中的光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量热滴定法测定了1,4,7,10,13,16-六氧杂环十八烷(以下称18-冠-6)与KCl,KBr,KI, KClO_4,KNO_3,KBrO_3及K_2S_2O_3共八种钾盐在水溶液中, 25 ℃时的配位作用, 直接计算了配合物稳定常数及配位反应热。实验结果表明, 18-冠-6与KNO_3,K_2S_2O_3形成的配位化合物, 其稳定常数最高。讨论了阴离子对配位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负载型钯催化剂硫中毒机理—模型催化剂的评价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肖天存  安立敦 《分子催化》1990,4(4):263-270
以H_2S为毒物,H_2-O_2反应为模型反应,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Pd/Al_2O_3催化剂,用交替-脉冲微反应色谱技术对催化剂活性、耐硫性进行评价,用XPS、红外分析技术对不同反应阶段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虽然催化剂上有S_2~(2-)、S~(2-)和SO_4~(2-)物种存在,其活性也基本相同,但耐硫性差别较大。当催化剂上有S_2~(2-)存在时,其耐硫性较差,含有S~(2-)的催化剂次之,含有SO_4~(2-)的催化剂的耐毒性较好。SO_4~(2-)对催化剂的主要影响是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而对抗硫性影响不大。由此可以认为,H_2-O_2反应中负载型钯催化剂硫中毒时,以S_2~(2-)毒性最大,其次是S~(2-),在一定范围内SO_4~(2-)的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摘要:酸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无机酸,如H_2SO_4,H_3PO_4和对甲苯磺酸等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存在污染大、设备腐蚀严重以及催化剂不能重复使用等问题.固体酸具有酸性强、易分离、环境友好以及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好等特点因而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SO_4~(2-)-M_xO_y固体超强酸(如SO_4~(2-)-Zr O_2,SO_4~(2-)-Ti O_2和SO_4~(2-)-Sn O_2等)因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而备受关注.相比SO_4~(2-)-M_xO_y,S_2O_8~(2-)-M_xO_y具有更强的酸性和稳定性而成为研究的重点.如何克服固体超强酸本体的低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加其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是固体超强酸研究的热点.超声吸附法可保证所制介孔固体酸活性组分均匀分散,以及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酸性位点.因此采用超声吸附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介孔固体酸S_2O_8~(2-)-Fe_2O_3/SBA-15.相比S_2O_8~(2-)-Fe_2O_3本体、B酸和文献报道催化剂,负载30%Fe_2O_3的S_2O_8~(2-)-Fe_2O_3/SBA-15在环氧苯乙烷甲醇醇解的探针反应中显示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收率为100%.S_2O_8~(2-)-Fe_2O_3纳米粒子的纳米效应和SBA-15介孔结构的协同作用使S_2O_8~(2-)-Fe_2O_3/SBA-15具有高催化活性.相比S_2O_8~(2-)-Fe_2O_3本体,采用超声分散技术制备的S_2O_8~(2-)-Fe_2O_3/SBA-15固体超强酸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并且表面富含酸性位点.并且吡啶红外分析S_2O_8~(2-)-Fe_2O_3/SBA-15表面富含L酸和B酸.环氧苯乙烷甲醇醇解探针反应表明,Fe_2O_3负载量为30%时,S_2O_8~(2-)-Fe_2O_3/SBA-15的催化活性最高,优于S_2O_8~(2-)-Fe_2O_3本体和已报道的布朗酸和路易斯酸等催化剂,将醇底物拓展(ROHs,R=C_2H_5-C_4H_9),S_2O_8~(2-)-Fe_2O_3/SBA-15的催化活性也优于S_2O_8~(2-)-Fe_2O_3本体.同时,S_2O_8~(2-)-Fe_2O_3/SBA-15具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能,连续使用七次,反应收率在84.1%以上.总之,具有高催化活性、好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的S_2O_8~(2-)-Fe_2O_3/SBA-15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