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文章结合《中学物理教学技能与教学设计》的建设,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介绍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MOOCs对当今高等教育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属于我国应对措施之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属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山东大学"物理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主要研讨了如何在目前开放课程背景下实现物理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建设和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3.
《物理与工程》2014,(6):70-70
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会议暨光学教学研讨会于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会议主题:报告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进程和成果;交流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讨论有关课程建设的若干热点问题.本次会议由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研究会主办,中国计量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承办.来自全国35所高校的5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国家精品课程正在被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此项工作是国家中长远教育计划中质量工程的一部分,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原有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实用化、简洁化和共享化.本文从欧美兴起的MOOCs风暴,结合东南大学大学物理精品课程的首批成功申报,介绍大学物理精品课程持续建设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展望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发展之路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暨学术研讨会于11月19日至22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会议主要议题包括:报告精品资源共享课与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进程和成果;交流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讨论有关课程建设的若干热点问题。会议由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研究会主办,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历十几年的精品课程建设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又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旨在强调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提出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式研究型学习,并以电磁学课程为例就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呼吁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以学生为本,强调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理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MOOC(慕课)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实际意义基础上,提出课程建设是MOOC的核心工作,MOOC起步需要从微课程建设开始.文章结合大学物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例,介绍微课程的基本结构和研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Java编程、APP开发、数据库开发等移动互联网服务与技术,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微课程教学服务"组合模式搭建物理实验移动教学管理平台,实现物理实验课程各类公告信息、微课程视频信息、考试模拟信息等文本资源、多媒体资源的及时推送与发布,实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与移动互联网线上教学方式的有效融合和无缝衔接,实现师生之间实时在线互动交流和资源共享。基于物理实验课程移动教学管理平台构建以"课前预习、实验课堂教学、实验课后复习及实验拓展、多重交互"为核心的"互联网+"教学应用场景,并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测试阶段有效激励了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了教师课堂授课效率和学生课前预习质量、课后实验拓展能力,实现教学双赢。  相似文献   

9.
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的教学目标,依托同济大学云课堂(https://courses.tongji.edu.cn/)所用的ZOOM系统和在中国大学MOOC(https://www.icourse163.org/)上所建设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物理(系列)课程",从多个教学环节开展了"大学物理"课程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文主要介绍我们教学团队在"大学物理"课程在线混合式教学方面的改革方案和具体做法,以利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0.
范林 《大学物理》2012,31(8):62
1998年,教育部根据新时期社会和学科发展对中学教育日益提高的要求,加大对中学师资的培养力度,建立了教育硕士学位,为此设立了"现代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作为物理教育硕士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设立以后,作为配套资源的教材建设也一直在进行.但由于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各师范院校缺乏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和研究,所以教材建设迟迟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东北大学的大学物理双语网络课程为例,从"首尾呼应式"教学情境的创设;人机交互功能的突出以及互动性思考题的设计等方面,探讨了网络课程中多媒体课件的创新设计.从细节出发,介绍了利用课件中视频、3D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完成"首尾呼应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Action Script 3自行开发设计演示动画实现课件中的人机交互功能;在课件中精心设计互动性思考题来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在每一部分中列举了多个具体实例.上述方案的运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起到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最后,本文对网络课程中多媒体课件智能性的完善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电动力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培养新时代物理学人才重要的支撑课程.本文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融入信息技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电动力学课程的思考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数字电路实验是大学理工科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核心课程,我们在该课程授课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中,进行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业基础课程质量直接影响专门人才的培养。从"激光原理及应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提出了一些想法,以打造顺应时代发展的光电子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和"自动控制原理"三门课程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若分别采用各自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内容交叉、重复,浪费学时,没有从整个课程体系系统化的角度把握有关内容。因此,提出了适用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以上三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从根本上系统地将这三门课程进行整合、优化为"电路、信号和控制系统"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关内容的教学尝试,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提高了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的改革意识、效率意识与质量意识.但在教学实际中,部分教师教学仍然存在"灌输"、"作秀"、"苦磨"等误区,教学效率低下,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从重视课程地位、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资源建设、注重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特别强调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胡玉才  汪静  杨桂娟 《物理与工程》2011,21(5):53-55,58
本文介绍了我校的物理课程由单一的课程建设过渡到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相并行的过程中,通过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既保证了专业基础课建设,又提升了大学物理课建设.我校物理学基础课教学团队的构建与实施,为同类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简要回顾了在线开放课程及课程群的发展背景,论述了在新形式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平台进行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系统构建物理类在线开放课程群的必要性.在线开放课程群具有服务主体清晰、课程系统、资源优质等精品优势特征.作者进一步探讨了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中应着重突出的教学理念,即在充分理解物理学及其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高质量教学内容的构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习兴趣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最后提出了作者对于课程群建设内容重点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物理"与专业基础课程"光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阐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针对物理基础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大规模基础课程教学从整体引导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着手、专业基础课程则从课堂封闭教学向开放教学的转变着手,以此促进学生的全员发展和个性发展,推进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