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在许多不对称合成中,手性试剂能催化反应,因此手性试剂可称之为手性催化剂,不过许多手性催化剂往往用其化学计算量。近年来已发现有许多手性试剂可用催化量级,并已有效地用于许多不对称合成之中,产物的对映选择性很高。Corey及其合作者认为催化量的手性试剂可称之为化学酶(Chemical Enzyme,Chemzyme)。化学酶是可溶性有机小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负载的手性催化剂和手性试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用聚合物负载的手性催化剂和手性试剂完成的不对称合成反应主要集中在潜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和饱和碳原子上的不对称取代反应.就近十年来聚合物负载手性催化剂和手性试剂的合成及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用聚合物负载的手性催化剂和手性试剂完成的不对称合成反应主要集中在潜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和饱和碳原子上的不对称取代反应。就近十年来聚合物负载手性催化剂和手性试剂的合成及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李翼  徐明华 《化学学报》2021,79(11):1345-1359
手性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多功能材料中, 而且作为重要中间体、催化剂和手性辅剂在有机合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 发展高效的方法合成各种手性胺化合物及相应的骨架结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有机硼试剂、胺和羰基化合物参与的不对称Petasis三组分反应是构建手性胺及其衍生物最简洁、高效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 利用该策略来构建手性胺类化合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文章综述了不对称Petasis反应合成手性胺类化合物的近期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手性胺源、手性羰基化合物和手性硼试剂参与的底物诱导的不对称Petasis反应, 以及手性催化剂促进的不对称Petasis反应, 并对该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简要综述了手性1-芳基-2,2-二甲基-1,3-丙二醇及其衍生物在不对称合成中应用和反应,包括作为手性化学位移试剂、拆分试剂、辅助剂、配体和不对称合成中间体。  相似文献   

6.
简要综述了手性1-芳基-2,2-二甲基-1,3-丙二醇及其衍生物在不对称合成中应用和反应,包括作为手性化学位移试剂、拆分试剂、辅助剂、配体和不对称合成中间体。  相似文献   

7.
张占辉 《有机化学》2005,25(4):355-363
手性螺环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是不对称合成和催化研究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一些手性螺环配体被合成出来并成功地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中. 综述了近十年来手性螺环配体的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匡鑫  丁昌华  吴奕晨  王鹏 《有机化学》2023,(10):3367-3387
手性烯丙基硅烷作为多功能试剂被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合成中,因而,发展高效的方法构建该类化合物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伴随着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快速发展,催化不对称合成手性烯丙基硅烷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详细总结了手性烯丙基硅烷催化不对称合成的进展,并展示了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固态"绝对"不对称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学活性生物分子的形成是世界进化历史中一个重要过程。"绝对"不对称合成, 即在没有任何外界手性诱导试剂作用下或在圆偏振光影响下的封闭体系中的不对称合成, 为前生物时期天然手性的成因提供了解释。本文将综述通过非手性分子形成的手性晶体的固相反应进行的"绝对"不对称合成。  相似文献   

10.
有机磷化学是有机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具有磷手性中心的有机磷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材料和不对称合成等研究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手性化合物作为手性诱导试剂,通过相应的化学转化可以高效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磷手性有机磷功能化合物.综述了近年来利用薄荷醇、金雀花碱、麻黄碱和碳水化合物等天然产物作为手性诱导试剂,不对称合成磷手性有机磷功能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固相不对称合成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鸣  王彦广  陈耀祖 《有机化学》2001,21(6):436-444
近年来,随着液相不对称合成方法在固相条件下的成功实现,固相不对称合成将成为构建手性小分子库和天然产物全合成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通过底物手性诱导、手性辅助物诱导、手性试剂诱导和手性催化诱导的固相不对称合成的研究及应用,并探讨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赵秋堂 《广州化学》2012,37(2):64-68
近年来手性沙美特罗的合成方法有微生物催化、不对称氢化、CBS(Corey-Bakshi-Shibata)还原反应及不对称Henry反应、手性(Salen)Co试剂催化的HKR(末端环氧不对称水解动力学)拆分反应等。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对称催化合成由于其反应收率高、反应产物光学纯度高、操作容易控制,在目前手性药物的合成中处于主导地位。此外酶催化不对称合成、手性辅基诱导的对映选择性合成等方法也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手性1,2-二氢吡啶化合物是重要的手性砌块, 可通过还原或环加成反应来方便构建药物分子中十分重要的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哌啶等, 因此其高效合成对于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利用手性源和手性辅基诱导的策略需要使用化学计量的手性试剂, 发展不对称催化的方法来合成结构多样性的手性1,2-二氢吡啶化合物无疑十分重要. 自2004年报道首例对活化吡啶的不对称C2位亲核加成反应以来, 该策略被成功用于发展合成C2位芳基、烷基、炔基等取代的手性1,2-二氢吡啶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新方法. 最近, 一种新的基于亚胺不对称转化的串联反应策略也被设计开发用于多样性合成这类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 本综述概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并介绍了相关研究难点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不对称合成反应,反应体系中要有手性因素存在。如手性反应物、手性试剂、手性催化剂或手性溶剂等。使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诱导不对称合成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段。虽然目前采用这种方法结果还不能令人满意,但由于简易可行,类似于酶催化作用,故被应用于不对称合成反应。  相似文献   

15.
应用手性高分子试剂和催化剂的不对称有机合成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对称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应用手性高分子试剂和催化剂对潜手性化合物通过不对称氧化、还原、烷基化、加成反应进行不对称合成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重要的手性有机硼试剂的合成,反应,机理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手性芳基醇是一类重要的合成砌块,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活性分子以及天然产物中,因此,高效高选择性地构建该类化合物是有机化学家们一直关注的研究热点.金属试剂对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加成是构建手性芳基醇的一个简单高效的方法,其中,有机硼试剂由于其方便易得、稳定、低毒、官能团耐受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醛、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本文综述了过去二十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硼试剂对醛、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一些方法在生物活性手性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酒石酸衍生物促进的醛酮不对称烷基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石酸分子具有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对称结构, 且价廉易得. 因此, 酒石酸及其衍生物在不对称合成领域被广泛应用, 其中α,α,α’,α’-四苯基-2,2-二甲基-1,3-二氧环戊烷-4,5-二甲醇(简称TADDOL)及其类似物、手性酰氧硼烷(简称CAB)等促进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得更为深入和细致. 综述了近年来TADDOL和CAB等作为手性配体在二乙基锌试剂与醛酮、烯丙基有机金属试剂以及烷基铈试剂与醛的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同时简要地介绍了各手性配体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手性1,2-环己二胺Salen配体在不对称合成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其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手性配合物催化许多不对称反应,取得了好的结果.因此此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一直是不对称合成中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0.
《合成化学》2007,15(1):54-54
由Leo A.Paquette任主编和200多位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Noyori等在内的世界知名有机合成化学家合作编写,Wiley公司2003年出版的“Chiral Reagents for Asymmertric Synthesis”于2006年9月出版发行简体中文译本《不对称合成中的手性试剂》(ISBN:7-5628-1876-2;侯雪龙、吴劫译,荣国斌校)。全书汇集了到2003年为止所用到的绝大部分得到过研究或应用的340类母体手性试剂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每类手性试剂中由于基团的不同和替换又衍生出多种性能和应用不同的手性试剂。为方便读者对此领域的了解,本书还给出了近期有关不对称合成方面的综述、专著目录和14000多条重要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