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堂是传递数学知识、启迪数学智慧的主阵地、主渠道.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乃至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都要依赖于教师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笔者认为,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数学课堂设计要关注以下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2.
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分析肖柏荣(江苏教育学院210013)数学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其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一种.由于数学知识中最普遍的形式是概念,概念是数学内容的基本点,是逻辑导出定理、公式、...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志培 《数学通报》2005,44(6):20-21
1提供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 1.1形象的感性材料 有些教师仅仅把数学概念看作一个名词,往往是举个例子,进行“一次性归纳”,或者直接把概念提出来,作出解释,使学生能理解、记住.对于抽象程度很高的数学学习来说,这样的一种教学活动会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畏惧、没有兴趣.究其根源,学生对数学概念难以理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背景知识的欠缺,  相似文献   

4.
钱燕英 《中学数学》2023,(22):90-92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而结构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本文中从结构化教学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结构化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实现通过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浅谈数学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孔庆燧(陕西教育学院710061)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习数学思维活动,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要获取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思维训练,逐步学习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类比...  相似文献   

6.
数学新课程合作性学习中学生相互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定位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即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这样决定了“以传授系统的数学知识”为基本目标的“学科体系为本”的数学课程结构,将让位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程结构;以“机械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改进为结合“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那么,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也必须随着课程结构的改变而改变.本文将探讨数学合作性学习中学生相互评价的意义方法,以及实施相互评价应注意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7.
数学认知结构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一切数学知识学习和形成的基础,是一个完整数学认知结构建构的第一步.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和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否则,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数学观念.传统数学教学的主要缺点之一是不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不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状况,盲目地进行机械式的教学,形成不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概念系统.而看数学概念是否掌握的关键是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的数学概念,即是否在数学认知结构中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清晰的固定点.1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中的数…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是讨论“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和解题方法,更应该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的数学品质.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改变驾轻就熟的“题型个方法”的教学方式,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选择自觉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尤其是通过适合的思维惰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直觉判断,培养他们的直觉洞察力,提高学生的预见能力,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1直觉思维中…  相似文献   

9.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中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的抽象.学习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学习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葛余刚 《数学之友》2014,(12):28-29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更喜欢生动活泼、有趣直观的事物,而单纯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一个有效的情境,可以使数学知识富有趣味性、生活味,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现实教学中教师对情境的选择和使用不当,情境流于形式,不能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使情境失去它应有的价值.鉴于此,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希冀通过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既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又将学习内容融进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11.
探究能力是指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通过观察、试验、联想、类比、演绎、归纳、分析、综合、猜想等手段,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随着数学课程教材和考试评价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2.
趣题在数列教学中的运用吕天赐(湖南零陵师范425000)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数学趣题,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增长数学知识,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中,我选用了...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遵循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实现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数学技能的提高,并以此作为载体,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发展.所以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阎硕 《数学通报》2005,44(8):28-29
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著,数学,2003年)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不少章节里,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应用题,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应用题的编写,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也恳请批评指币.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展示在你们面前的这本书是以华东师范大学版数学实验教材(七年级上)为兰本,按照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新精神和新要求编写的同步学习用书.这本书将致力于突出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新课程学习特色,以崭新的内容和新颖的编排向你们展示出一幅幅精美的数学画面,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一串串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它将陪伴你们去观察、实验、探索、推理、交流和议练,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知识;它将让你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中,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  相似文献   

16.
高圣清 《数学通讯》2013,(11):50-52
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标准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而且概念还是学生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及掌握必要的知识运用技能的保证,可以说它是整个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理解并熟练掌握了必要的数学概念,才能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知识的举一反三的应用.近年来,高中数学教师对于概念教学的忽略,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学弊端呈现出来,将数学教学推入了一种难以突破的窘境.  相似文献   

17.
数学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要想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就必须把所面临的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再求解,这就是数学建模所关心讨论的内容.目前,我国数学教育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学生学了数学而不会用数学.即应用数学的能力太差.实际上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建模训练所造成的,虽说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数学.就在解应用题.然而,书本上的应用题纯粹是人为编造的,所有的数据都是经过加工的,与现实世界有着很大的差别.若想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数学教材中有关应用题的编写必须改革创新,要贴近生活,要接近现实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算结合教学,是把算盘做为学具交给学生,溶珠算、笔算、口算为一体。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运用算盘这一半具体、半抽象的学具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使大脑得到和谐的发展,形成智力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分析数学问题的形式结构、暴露获解思维过程的教学.中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往往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由于教学中缺乏对一题多解思维发散方向的分析及解题策略的左右逢源的内在结构的剖析,当要学生解数学题时仍常束手无策.本文浅析一题多解的思维发散方向,以利于教学过程中促进对数学知识(问题)结构与学生认知(思维)结构的和谐统一.1不同介质形式,形成不同发散点任何数学问题都有相应的问题情境和设问形式.问题题设和题断中提供的研究对象、材料、元素和关系就是…  相似文献   

20.
数学本身是一个整体,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教学是以课时为单位的,为了实施教学,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课时,这样分割后的教学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而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历程也是完整的,在学生整个数学知识系统的学习中,一堂课的层次和结构是“微型”的.每一节课的这种“微型框架”和基于数学知识体系、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宏观视野”,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