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自洽场理论方法计算了星形高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 并与标度理论的推测以及基于粒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自洽场理论计算得到的星形高分子之间的二体相互作用势与标度理论推测的结果基本一致: 当两个星形高分子核心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对应的等效软球的半径R时, 二体相互作用势U与星形高分子核心之间的距离d及官能度f之间的关系为U(d)∝-f 3/2 ln(d/R). 当星形高分子核心间距离较小, 相互作用势与星形高分子核心间距离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时, 三体相互作用为吸引作用, 但其强度约等于二体作用的10%. 因此, 以二体作用为基础的基于粒子的模拟方法是基本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一类细胞外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乳汁中,可用作疾病诊断标志物,药物载体等,是目前化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化学专业本科教学尚未开设相关实验内容,极大限制了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对科研前沿的认识和了解,不利于本科生的培养和未来发展。为缓解上述教学现状,我们以牛奶为原料,设计开发出“牛奶中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这一科研创新实验,包含:盐析及等电点法分离蛋白质、聚合物沉淀法提取外泌体、BCA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纳米金颗粒的合成、目测比色法特异性检测外泌体等五部分内容。本实验立足《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建议内容》和《化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本科阶段教学内容,涉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等多个二级学科,在巩固学生基础实验技能,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科研探索及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本实验模块化强,既可组合在一起作为科研创新实验,亦可拆分作为相应二级学科教学实验,十分契合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在新型晶体结构中出现的不符合八隅体规则的现象,讨论了结构化学教学中VSEPR理论与八隅体规则的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客观准确地理解相关理论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无外给电子体的Ziegler-Natta丙烯聚合复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新型给电子体、催化剂性能、活性中心模型、催化和聚合机理研究及理论模拟这了无外给电子体的Ziegler-Natta丙烯聚合复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富含鸟嘌呤的DNA或RNA序列可以折叠成非典型G-四链体二级结构. G-四链体结构丰富多样,在生物体内动态存在,参与了转录、复制、基因组稳定性和表观遗传调控等关键的基因组功能,与癌症生物学密切相关. G-四链体的结构与功能机制研究促进了以G-四链体为靶点的肿瘤治疗干预.本文综合评述了核酸G-四链体的特异性识别、细胞内探测及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总结了识别靶向G-四链体的小分子及复合物结构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以G-四链体为靶点的靶向干预及疾病治疗的可能性,最后展望了G-四链体未来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6.
黄柯  郑积敏 《化学教育》2022,43(16):110-119
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体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转运蛋白,具有选择和传导钙离子的功能,参与多种细胞的生理过程。目前已经确定了该单向转运体的组成成员,其中包括离子转运蛋白MCU、MCU的负调控亚基MCUb、2个Ca2+结合蛋白MICU1、MICU2以及MCU的调控亚基EMRE蛋白。近十多年来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提出并构建了多种线粒体通过该单向转运体调节Ca2+摄取的模型。最近对其研究的重点转向单向转运体单个组分的结构以及对它们复合体的结构表征。这些问题的解决得益于结构生物学中核磁共振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冷冻电镜技术的突破。回顾了结构生物学技术在有关单向转运体结构问题过程中的综合运用。这一内容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核磁共振、X射线晶体学以及冷冻电镜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同时深入探究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体各部分的结构及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微  李晓蕾  王长生 《物理化学学报》2015,31(12):2285-2293
使用高精度从头算方法(含基组重叠误差校正)计算了水团簇(H2O)n (n = 8, 10, 16, 20, 22, 24)中的所有二体、三体和四体作用能,分析了水团簇中的多体效应.研究表明,二体作用对体系总作用能的贡献高达70%以上,三体作用对总作用能的贡献可高达25%,四体作用在总作用能中所占比例不超过3%,五体及以上多体作用能在总作用能中所占比例更小,不超过0.5%.本文研究还表明,两个水分子间距小于0.68 nm的二体作用、三个和四个水分子中最近的两个水分子间距小于0.31 nm的三体和四体作用对体系总作用能的贡献高达99.4%.因此,以生物体系为对象的分子模拟方法应该具备准确地模拟两个水分子间距小于0.68 nm的二体作用、三个和四个水分子中最近的两个分子间距小于0.31 nm的三体和四体作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甲基苯基硅氧烷混合环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GC-MS对甲基苯基硅氧烷混合环体(Me2n-iPhiSinOn)样品进行分析,鉴定出了25个组分,其中包括甲基硅氧烷环体、含1个苯基的甲基硅氧烷环体以及含2个苯基的甲基硅氧烷环体。四甲基二苯基环三硅氧烷环体(Me4Ph2Si3O3)的2个异构体、六甲基二苯基环四硅氧烷环体(Me6Ph2Si4O4)的4个异构体都得到有效分离和归属,并且发现其各异构体的含量比例符合随机环化的理论值。同时对该混合环体的苯基/甲基比例以及苯基含量进行了计算,并得到氢谱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王立志  刘路宽  刘晶 《化学通报》2021,84(10):1023-1030
外泌体是所有真核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直径介于30~150 nm的一种膜性纳米囊泡,参与细胞间生物信号的传递。大量实验证据表明,外泌体参与多种生物功能并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蛋白质、RNA和脂质等生物分子的转移及多种疾病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节,被认为是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载体,因此发展简单、高效、经济的外泌体分离与纯化技术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目前,利用外泌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特性已开发出多种分离外泌体的技术,但仍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临床级外泌体的分离方法,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另外,对分离出的外泌体的特征、纯度和数量的鉴定是判断外泌体分离纯化方法优劣的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分离与纯化技术以及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分离技术的机制、性能、挑战和前景以及外泌体的鉴定方法,以期为外泌体的分离纯化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篇反映现代化学内容的高中化学教学材料.通过用氧化石墨烯修饰毛细管柱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研究实例,介绍毛细管电泳技术分离手性对映体的基本原理,内容涉及分子的手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高中化学知识,供一线高中化学教师用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对YDS浆材固砂体进行了自然曝晒、中温浸泡水、人工加速热老化及耐化学介质腐蚀的试验,各项测试结果表明:YDS灌浆材料耐老化性能优良。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应用环氧浆材的一些水工工程耐久性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甜味剂呈味机理的研究历程,着重介绍了AH-B-X理论和多点结合理论及其在三氯蔗糖研究中的应用,并指出了研究甜味机理的意义,为寻找和合成新型的人工甜味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于聚合物中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技术是一种新型聚合物结构探测与表征技术,针对此技术在聚合物自由体积研究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理论,接着针对寿命谱数据的处理手段和计算方法,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和总结,最后展示了该技术在聚合物材料研究中用于基本理论,实际运用和结构理论等三个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电流变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水珠  沈家瑞 《高分子通报》1995,(3):170-173,151
本文概述了电流变体的发展概况,电流变机理、电流变效应的影响因素及聚合物电流变体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电流变化的组成春在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遗传算法及其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险峰  周家驹 《化学进展》1998,10(3):312-318
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步骤, 综述了它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苯胺和乙二醇生成吲哚反应机理的DFT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统过渡态理论研究了苯胺和乙二醇生成吲哚反应的机理,设计了四种可能的反应通道.优化计算了反应物、产物和每个通道中可能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找出并确认了每个反应通道中各基元反应的可能过渡态和活化能.经分析对比给出该反应可能的主反应通道.同时初步探讨了在经过渡态TS1的基元反应中加入催化剂Ag后的反应机理.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陈虹  张承红 《化学进展》1999,11(3):227-22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研究应用概况, 着重介绍了我国这一新技术在基础理论、应用及工艺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聚氨酯灌浆材料在渗漏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靠堵水环氧灌浆材料和高渗透环氧灌浆材料进行渗漏水治理的新思路。环氧类灌浆材料既能够对混凝土裂缝等缺陷进行修复,也能够封堵渗漏水,希望修复后的缺陷能够保持和恢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四川大岗山水电站特殊的地质条件,采用YDS高渗透环氧化学灌浆材料,对Ⅴ1类辉绿岩脉开展水泥/化学复合灌浆的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分析灌浆参数、施工工艺、浆液扩散范围等有关技术问题,考察了化学灌浆的可行性,提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YDS高渗透环氧化学灌浆材料灌浆与水泥灌浆组成的复合灌浆方式完全能够满足大岗山水电站防渗帷幕工程的要求,其化灌设计经济、合理,工艺操作可行,符合化学灌浆施工规范,现场试验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气体的吸收光谱与区域有害气体光谱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提出了区域远程毒气快速探测的实现方法,介绍了宽光谱光束探测痕量气体入侵、多组光谱仪测试,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法研究出毒气报警系统,并对仪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