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5-环辛二烯(简称COD)是丁二烯环化二聚产物。l,3-环辛二烯是新型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高分子单体。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报道用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均相催化剂,使非共轭的1,5-COD异构化为共轭的1,3-COD,并先后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反应机理。我们也曾用含Ti、Ni、Fe、Cr、Mo、Pd、Zr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20多种催化体系对1,5-COD的催化异构化进行了研究,发现用Cp_2TiCl_2(C_p=η~5-C_5H_5)/i-  相似文献   

2.
用20多种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体系进行了1,5-环辛二烯的催化异构化研究,发现CP_2TiCl_2/i-C_3H_7MgBr催化体系的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例如,当Cp_2TiCl_2与 1,5-环辛二烯克分子比为1:200时,25℃下反应1小时,1,5-环辛二烯即可定量转化为1,3-环辛二烯。深入研究了这个催化体系,并提出了[Cp_2TiH]对双键加成,然后发生 Ti—βH消除的异构化机理。  相似文献   

3.
郭方  孟蕊  史正海  谭睿 《高分子学报》2014,(9):1219-1227
以(C5Me4SiMe3)Sc(CH2C6H4NMe2-o)2和[Ph3C][B(C6F5)4]组成的单茂钪催化体系催化非共轭双烯均聚合及与乙烯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条件及非共轭双烯结构对聚合活性、产物分子量和微结构的影响.单茂钪催化体系中,单体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溶剂以及烷基铝试剂对1,5-己二烯的聚合活性和选择性以及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均有较大影响.室温甲苯溶剂中,单茂钪可以催化1,5-己二烯,1,6-庚二烯,1,7-辛二烯,1,9-癸二烯四种非共轭双烯聚合获得相应的聚合物;除1,9-癸二烯聚合获得不溶的交联聚合物外,其它非共轭双烯聚合均获得可溶的环烯烃聚合物.1,5-己二烯聚合形成亚甲基-1,3-环戊基(MCPN)五元环和四元环开环形成的3-乙烯基四亚甲基(VTM)结构单元.1,6-庚二烯聚合完全环化形成亚甲基-1,3-环己基(MCHX)六元环和乙烯基-1,2-环戊基(ECPN)五元环结构单元,1,7-辛二烯聚合形成亚甲基-1,3-环庚基(MCHP)七元环结构单元和未环化的悬挂己烯(HEB)结构单元.室温1.01×105Pa乙烯压力下,单茂钪催化体系还可以快速催化非共轭双烯1,5-己二烯,1,6-庚二烯,1,7-辛二烯,1,9-癸二烯与乙烯共聚合,获得含有环状结构单元、悬挂双键结构单元和聚乙烯嵌段的无规共聚物.在单茂钪催化非共轭双烯均聚合及与乙烯共聚合中,非共轭双烯的链长直接影响了其聚合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用 Cp_2 TiCl_2/i-C_3 H_7 MgBr(Cp=η~5-C_5 H_5)催化体系对非共轭双烯烃的异构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1,5-环辛二烯和1,5-已二烯为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这一催化体系无论是对非共轭的环双烯还是链双烯都具有催化剂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选择性好的特点.本文用同一体系,以4-乙烯基环已烯(1)为代表,研究了  相似文献   

5.
6-取代-1,4-环辛二烯与单重态氧立体有选择地氧化成顺式5,8-和反式5,6-二取代-1,3-环辛二烯的含氧衍生物。依据产物的分子结构推知,6-取代-1,4-环辛二烯发生“ene”反应时的优势构象不同于环辛烷,而是具有角张力的扭曲构象(Ⅰ),这为研究环烯的分子构象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用Monroe法测定了6-取代-1,4-环辛二烯对单重态氧反应的β值。其反应活性顺序为:3>1>4>1,5-环辛二烯>2>5。表明推电子取代基增加了同单重态氧反应的能力,而吸电子取代基则降低了同单重态氧的反应能力。但是不论取代基性质如何,都不能改变“ene”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六氟代戊二酮合镍/乙氧基二乙基铝催化丙烯的线性齐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二聚和齐聚生成高碳直链烯烃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Keim使用单组份催化剂六氟代戊二酮、1,5-环辛二烯镍络合物、Jones使用双组份催化剂β-戊二酮合镍/乙氧基二乙基铝、作者使用六氟代戊二酮合镍/三异丁基铝催化丙烯齐聚反应,都得到了直链烯烃含量较高的丙烯齐聚物.但是,上述各体系的催化剂活性相差很大.本文简要报道以甲苯为溶剂,六氟代戊二酮合镍/乙氧基二乙基铝〔简称(Hfacac)_2Ni/Et_2AlOEt〕为催化剂的丙烯齐聚反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用竹红菌甲素作光敏剂匹配高压钠灯光源, 对1,5-环辛二烯(1)进行单重态氧氧化反应, 高产率和立体选择性地得到顺-5,8-二(氢过氧基)-1,3-环辛二烯(7). 证明了7还原产物顺-5,8-二烃基-1,3-环辛二烯(8)热重排的产物是6-羟基-4-环辛烯酮(3). 而不是6-羟基-3-环辛烯酮(6). 并讨论了热重排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氨基酸和1,5-环辛二烯(cod)为配体的铑催化剂催化苯乙炔和2,4-二羟基苯甲醛的氧化偶联反应,并合成了2-苯基-7-羟基-1H-色酮-4-酮.研究了以不同氨基酸为配体的铑催化剂对相同底物的催化效果,结果发现,在相同反应条件下,Rh(cod)(L-Phe)的催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1,5-环辛二烯(COD)在BF3.OEt2和AlCl3催化下的阳离子型跨环聚合. 考察了引发剂、助催化剂以及溶剂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得到的齐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000左右, 软化温度为140-160℃. 采用裂解色谱-质谱证明产物具有1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钯催化碳硼烷基-3,6-二硼酸频哪醇酯与芳基溴化物反应,以中等的收率得到一系列硼顶点取代的3,6-双芳基-邻-碳硼烷.反应中使用(1,5-环辛二烯)二氯化钯/三环己基膦作为催化体系,可以避免钯催化芳基-芳基交换及直接硼氢键芳基化的副产物生成.反应路径包括氧化加成、离子交换、转金属以及还原消除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在异丙基澳化镁存在下1,5-环辛二烯低价过渡金属氯化物的反应例如,三氯化铑与双烯烃反应可得到双烯烃氯化铑配合物,乙醇既是溶剂,又是还原剂。此外,等双烯烃也都可以与RhCl_3反应生成相应的配合物。1.1,5-环辛二烯氯化铑1与环多烯烃反应1可与环多烯烃反应,生成1,5-环辛二烯铑烯丙基型配合物。由于苯的共振能较高,故1不能与它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2.
以竹红菌甲素作敏化剂匹配高压钠灯产生单重态氧,在甲醇溶液中,氧化6-取代-1,4-环辛二烯(1),(2),并经亚硫酸钠还原,得到顺-5,8-二取代-1,3-环辛二烯和反-5,6-二取代-1,3-环辛二烯发。化合物(3)是在三氯乙烷溶液中,未经还原得到过氧化氢基取代-1,3-环辛二烯。基态分子的稳定构象决定了反应产物的立体选择性。这类反应为用光氧化方法合成顺-5,8-二取代和反-5,6-二取代-1,3-环辛二烯含氧衍生物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丁烯醛在π-烯丙基氯化铁三吡啶配合物作用下,会生成自缩合产物,经色谱-质谱、红外光谱、核磁等手段表征,确认产物为6-甲基-1,3环已二烯基甲醛。推测反应机理是丁烯醛与π-烯丙基氯化铁三吡啶配合物进行配位体交换,然后与另一丁烯醛分子加成环化而成。由于配合物中配位体的定位作用,大大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而未见其它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所第三研究室和上海石化总厂研究院合作研究的从丁二烯络合催化合成辛二酸的实验室工作已经结束,并于1980年1月29日~31日由上海市科委(委托我所及上海石化总厂)组织鉴定。鉴定会在金山卫上海石化总厂金山宾馆举行。到会的有来自38个单位的62位代表,到会代表审查了从丁二烯经零价镍络合催化环化二聚为环辛二烯,经骨架镍氢化为环辛烷,空气氧化为环辛醇、酮,最后用硝酸氧化为辛二酸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1,3-二烯烃的齐聚本章将讨论过渡会属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并以1,3-二烯烃的镍和钯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为例,如丁二烯的环化三聚、丁二烯的环化二聚和丁二烯与甲醇的调聚。机理研究至少要依据三个方面的信息: 1.产物分析不仅要根据其组成,而且要考虑产物的立体化学。 2,动力学数据由此可提供催化循环中反应速度控制步骤的信息。但是,在均相催化中,反应物(如烯烃)往往与金属有轻度的络合。 3.模型络合物的研究模型络合物应该要和有关的催化反应具有同样的  相似文献   

16.
6-取代-1,4-环辛二烯与单重态氧立体有选择地氧化成顺式5,8-和反式5,6-二取代-1,3-环辛二烯的含氧衍生物. 依据产物的分子结构推知, 6-取代-1,4-环辛二烯发生“ene"反应时的优势构象不同于环辛烷, 而是具有角张力的扭曲构象(1), 这为研究环烯的分子构象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用Monroe法测定了6-取代-1,4-环辛二烯对单重态氧反应的β值. 其反应活性顺序为:3>1>4>1, 5-环辛二烯>2>5. 表明推电子取代基增加了同单重态氧反应的能力, 而吸电子取代基则降低了同单重态氧的反应能力, 但是不论取代基性质如何, 都不能改变“ene"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6-取代-1,4-环辛二烯与单重态氧立体有选择地氧化成顺式5,8-和反式5,6-二取代-1,3-环辛二烯的含氧衍生物. 依据产物的分子结构推知, 6-取代-1,4-环辛二烯发生“ene"反应时的优势构象不同于环辛烷, 而是具有角张力的扭曲构象(1), 这为研究环烯的分子构象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用Monroe法测定了6-取代-1,4-环辛二烯对单重态氧反应的β值. 其反应活性顺序为:3>1>4>1, 5-环辛二烯>2>5. 表明推电子取代基增加了同单重态氧反应的能力, 而吸电子取代基则降低了同单重态氧的反应能力, 但是不论取代基性质如何, 都不能改变“ene"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茂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齐聚与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玉梅  何仁 《化学进展》2000,12(3):325-331
本文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茂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齐聚与环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主要侧重于茂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齐聚, α, ω-二烯的环化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发现离子液体[CH3(OCH2CH2)nN+Et3][CH3SO3-](ILPEG,n=12,16,22)具有临界溶解温度特性,据此确证了以ILPEG为稳定剂制得的Rh纳米催化剂具有温控相分离催化功能,并将其用于1,5-环辛二烯(1,5-COD)选择性加氢制环辛烯(COE)的反应中.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1,5-COD转化率和COE选择性分别为99%和90%;Rh纳米催化剂经简单分相即可与产物分离,催化剂循环使用10次,其活性和选择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丁二烯二羰基[乙氧基(芳基)卡宾]铁配合物的异构化产物,C4H6(CO)2FeC(OC2H5)Ar(1,Ar=苯基, 2, Ar=对甲苯基),在己烷溶液中于-60到-40℃与三苯膦或亚磷酸三苯酯反应生产产物3-6。当1与三苯膦在己烷中于60-70℃反应时, 除了生成3外, 还获得双膦配位的产物7。而异戊二烯二羰基[乙氧基(芳基)卡宾]铁配合物的异构化产物与亚磷酸三苯酯反应则生成橙黄色结晶产物9,9的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 二烯配体的键型发生了有趣的变化, 即原铁配合物的π-烯丙基部分变为更有趣的含芳环的三烯体系和生成一个η^4配体以满足18电子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