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2013,(11)
在李同保院士带领下,研究组主要从事纳米计量标准方面的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影响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利用激光驻波场汇聚原子方法研制纳米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目前已得到品质与美国NIST相当的1/2波长(213nm)一维纳米长度标准样品。该成果突破了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原子光栅沉积技术的国家之一。现面向全球招聘在冷原子研究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若干名。  相似文献   

2.
《物理》2013,(7)
在李同保院士带领下,研究组主要从事纳米计量标准方面的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影响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利用激光驻波场汇聚原子方法研制纳米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目前已得到品质与美国NIST相当的1/2波长(213nm)一维纳米长度标准样品。该成果突破了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原子光栅沉积技术的国家之一。现面向全球招聘在冷原子研究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若干名。  相似文献   

3.
《物理》2014,(3)
<正>在李同保院士带领下,研究组主要从事纳米计量标准方面的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影响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利用激光驻波场汇聚原子方法研制纳米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目前已得到品质与美国NIST相当的1/2波长(213nm)一维纳米长度标准样品。该成果突破了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原子光栅沉积技术的国家之一。现面向全球招聘在冷原子研究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若干名。  相似文献   

4.
《物理》2014,(5):357
<正>在李同保院士带领下,研究组主要从事纳米计量标准方面的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影响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利用激光驻波场汇聚原子方法研制纳米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目前已得到品质与美国NIST相当的1/2波长(213nm)一维纳米长度标准样品。该成果突破了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  相似文献   

5.
《物理》2014,(1)
<正>在李同保院士带领下,研究组主要从事纳米计量标准方面的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影响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利用激光驻波场汇聚原子方法研制纳米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目前已得到品质与美国NIST相当的1/2波长(213nm)一维纳米长度标准样品。该成果突破了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  相似文献   

6.
《物理》2014,(4)
<正>在李同保院士带领下,研究组主要从事纳米计量标准方面的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影响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利用激光驻波场汇聚原子方法研制纳米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目前已得到品质与美国NIST相当的1/2波长(213nm)一维纳米长度标准样品。该成果突破了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  相似文献   

7.
《物理》2014,(2)
<正>在李同保院士带领下,研究组主要从事纳米计量标准方面的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影响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利用激光驻波场汇聚原子方法研制纳米计量标准的实验室,目前已得到品质与美NIST1/2(213nm)  相似文献   

8.
纳米计量与原子光刻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涛  李同保 《应用光学》2006,27(3):242-245
为了说明原子光刻(Atom Lithography)在纳米计量及传递作用中的特殊地位,首先对纳米计量标准及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纳米计量中原子光刻的基本概念和优势,结合原子光刻实验装置对原子光刻技术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原子光刻技术得到纳米量级刻印条纹,为纳米计量及标准传递提供更加精确的手段。最后对常见的2种原子光刻技术——沉积型原子光刻和虚狭缝型原子光刻进行了阐述,指出2者的不同之处,为不同条件下原子光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钟虓䶮  李卓 《物理学报》2021,(6):199-216
原子表征与操控是实现原子制造必须突破的物理瓶颈之一.像差校正电子显微学方法因其优异的空间分辨率,为实现原子精细制造提供了有力的表征手段.因此,利用电子显微学手段,在原子尺度对原子制造的材料及器件进行三维结构和性能的协同表征,对于深入理解原子水平材料操控的物理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纳米团簇及纳米颗粒是原子制造材料与器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具有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较高的可操纵性.本文探讨纳米团簇/颗粒结构三维定量表征、使役条件下纳米团簇/颗粒结构演变定量表征、纳米颗粒/晶粒结构-成分-磁性协同定量表征等诸多方法与实例,阐明了电子显微学表征手段的突破和发展为实现精细控制的原子制造材料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激光驻波场会聚原子沉积纳米结构的技术可以用来研制纳米结构长度传递标准.当激光驻波场的频率大于原子的共振频率时,原子由于受到偶极力的作用将被会聚到驻波的波节处.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减小了实验对大的激光功率的要求.利用激光驻波场会聚准直性较好的Cr原子,并使其沉积在硅基片上形成纳米光栅结构.经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明纳米光栅的周期为215 nm. 关键词: 激光偶极力 纳米计量 原子沉积 蓝失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未来信息器件朝着更小尺寸、更低功耗和更高性能方向的发展,构建器件的材料尺寸将进一步缩小.传统的"自上而下"技术在信息器件发展到纳米量级时遇到瓶颈,而气相沉积技术由于其能在原子尺度构筑纳米结构引起极大关注,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突破现有制造极限进而在原子尺度构造、搭建物质形态的"自下而上"方法.本文重点讨论适用于低维材料的原子尺度制造的分子束外延技术和原子层沉积/刻蚀技术.简要介绍相关技术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及其在纳米信息器件加工和制造领域的应用,并探讨如何在原子尺度实现对低维功能材料厚度和微观形貌的精密控制.  相似文献   

12.
激光会聚铬原子光栅三维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近共振激光驻波场会聚铬原子沉积技术制作的原子光栅可以作为纳米级长度计量标准.基于粒子光学模型,综合考虑横向发散角、纵向速度分布以及同位素等影响因素,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确定原子运动的初始条件,对激光驻波会聚原子的三维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激光功率下沉积条纹的三维结构,分析了纵向高斯激光分布和椭圆高斯激光截面对沉积...  相似文献   

13.
双成象单元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尺纳米计量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章海军  吴兰 《光子学报》1998,27(10):886-889
研制了双成象单元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同时对参考样品的原子晶格和被测样品扫描成象.计数原子晶格的数目,即可精确测定被测样品图象的尺度,以原子尺方式实现严格的纳米计量.本文介绍双成象单元的STM的原理和仪器系统,讨论原子尺纳米计量的可行性,给出被测样品图象的纳米计量结果.  相似文献   

14.
崔建军  高思田 《物理学报》2014,63(6):60601-060601
为了实现纳米薄膜厚度的高精度计量,研制了可供台阶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接触测量的纳米薄膜样片,研究了X射线掠射法测量该纳米薄膜样片厚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导出了基于Kiessig厚度干涉条纹计算膜层厚度的线性拟合公式,并提出了一种可溯源至单晶硅原子晶格间距和角度计量标准的纳米膜厚量值溯源方法,同时给出了相应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实验证明:该纳米薄膜厚度H测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达到U=0.3 nm+1.5%H,包含因子k=2.从而建立了一套纳米薄膜厚度计量方法和溯源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文涛  朱保华  熊显名  黄静 《物理学报》2011,60(6):63202-063202
利用近共振激光驻波场操纵中性原子实现纳米光栅的沉积是一种新型的研制纳米结构方法,处于激光驻波场中的原子运动速度特性对最终纳米光栅的沉积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半经典理论,基于4阶Runge-Kutta算法进行了不同铬原子纵向和横向运动速度条件下纳米光栅结构沉积的仿真研究.研究表明,铬原子纵向速度为最大概率速度960 m/s时,所形成的纳米光栅的半高宽为1.49 nm,对比度为62.1 ∶1,当铬原子的纵向速度为半最大概率速度480 m/s时,纳米光栅的半高宽为5.35 nm,对比度下降为25.6 ∶1.同 关键词: 原子光刻 纳米计量 激光驻波场 纳米光栅结构  相似文献   

16.
激光冷却和捕陷中性原子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6 激光冷却和捕陷中性原子技术的应用 前面已经提到,激光冷却和捕获中性原子技术最主要的应用是在精密计量和超冷原子物理两个方面.在精密计量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可用于原子频标的"原子喷泉"(atomic fountain)技术;而在超冷原子物理方面最为典型的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和原子波激射器(atom laser)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基于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微纳加工技术和薄膜制造技术的发展,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技术产生,为构建多种纳米级分辨率尺度下的微实验平台,发展新型纳米表征技术和众多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应用于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的液体腔设计要求,然后介绍了液体腔的发展和典型的制备工艺,最后综述了近年来液体腔透射电子显微镜在纳米粒子成核和生长方面的应用研究,并探讨了该技术前沿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为提高我国先进纳米表征技术和原子精准构筑技术提供相关讨论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高分辨电镜图像中原子峰位置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精确定量化原子峰位置可以分析物质在微观尺度上的结构形变、电极化矢量分布等重要信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目标检测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这一技术可用在高分辨电镜图像处理上,因为原子位置的检测可以看作是一个目标检测问题.本文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制作高质量原子图像样本集,使用YOLOv3目标识别框架对原子图像进行自动检测,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了深度学习技术在高分辨电镜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该方法的运用有望突破自动处理动态、大量电镜图片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宇  钟志萍  李家明 《物理》1999,28(9):541-547
文章着重报道了近20年来在原子分子物理基础研究方面的新进展,首先围绕我国重大科研项目,介绍了我国原子物理基础研究的新进展,时一步介绍了与其有关的高新技术研究,然后,围绕着化学反应机理介绍了分子物理基础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并报道了利用“限制化学反应机制”制备各种一维纳米新材料(包括氮化镓一维纳米晶体)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冯啸天  袁春华  陈丽清  陈洁菲  张可烨  张卫平 《物理学报》2018,67(16):164204-164204
物理量的测量与单位标准的统一推动了计量学的发展.量子力学的建立,激光技术的发明以及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的发展,在原理与技术上进一步刷新了计量学的研究内涵,特别是激光干涉与原子频标技术的发展,引起了计量学革命性的飞跃.基于激光干涉的引力波测量、激光陀螺仪,基于原子干涉的原子钟、原子陀螺仪等精密测量技术相继诞生,一个以量子物理为基础,探索与开拓物理量精密测量方法与技术的新的科学分支——量子计量学(Quantum Metrology)已然兴起.干涉是计量学中最常用的相位测量方法.量子干涉技术,其相位测量精度能够突破标准量子极限的限制,是量子计量学与量子测量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本文重点介绍近几年我们在量子干涉方面所取得的新开拓与新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基于原子系综中四波混频过程的SU(1,1)型光量子关联干涉仪和基于原子系综中拉曼散射过程的光-原子混合干涉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