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态性检验     
本文阐述了国家标准GB 4882-85“正态性检验”中给出的几种定量的检验方法及其原理,介绍研究这些方法的功效时所作的工作和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初学者来说,在乘算过程中,最常见的差错就是带珠与错档,如何检验乘算是否正确的方法,可用“除九检验法”、“首位检验法”、和尾数法。 一、除九检验法 除九检验法就是将被乘数各位数相加,并以它的和数除以9,求出余数,然后再依法求乘数的余数,再把这两个余数相乘求积  相似文献   

3.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4):642-646
本文给出了在两个泊松总体都以相同概率缺失时,检验两个总体的分布是否一致的似然比统计量,并给出了参数的估计值及其渐近正态性;进一步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多个泊松总体的检验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阐明了“检验规则”的实质 ;根据小概率原理 ,完善了对单总体参数单侧检验拒绝域的理论证明 ;根据假设检验中的参数是一个未知的常数而不是一个变量的观点 ,揭示了单侧检验的概率实质 .同时 ,还提出了单侧检验中的两个易被忽视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最后 ,对假设检验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给出了几点简要的评注 .  相似文献   

5.
<正> 连续抽样检验是:在开始检验时,逐个地检验每个单位产品。如果接连i个单位产品都合格,就转向抽样检验。在相邻的每j个单位产品中任意抽取k个进行检验,如果没有不合格品,则继续抽检;如果出现不合格品,则恢复逐个检验。在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以合格品替换。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制订"正态性检验"的新标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正在制订关于“正态性检验”的新的国家标准,它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5479:1997的。本文分析了新标准与原国家标准GB/T4882-85《正态性检验》的差别,介绍了新标准中的图方法、Epps-Pulley检验和利用几个独立样本的联合检验,并阐述了它们的原理。  相似文献   

7.
数对检验与绝对关联度门艳春,吴文祥,贾敬(黑龙江矿业学院,鸡西158105)在数理统计中,检验两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在两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时,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两个总体的方差都已知,用正态分布检验。第二种是两个总体的方差未知,但容量都很大,也用正...  相似文献   

8.
考虑多元分布的正态性检验问题,用投影寻踪方法,给出了两个检验统计量,模拟计算也表明所提出的检验统计量具有良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检验评价学生成绩与考试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力.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检验评价学生成绩与考试制度.本文综合运用多元HotelingT2检验方法和一元t检验方法,对某校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实例分析表明,“取消补考,完善重修制度”这一考试制度的改革方案是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同时也是切实可行的。本文也初步尝试了处理病态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Granger因果检验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金融学分析的重要工具,近年来Granger因果检验在非线性检验方向有了较大进展。本文在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的基础上,阐述了Granger因果检验的非线性进展,重点总结了针对一阶矩的基于回归模型、非参函数和信息理论的三大类非线性方法以及针对二阶矩的基于残差交叉相关系数和多元条件方差模型下的两大类非线性方法,讨论了不同非线性Granger方法中数据要求、核心模型、建模关键以及模型优缺点,提出了Granger因果检验"线性-非线性"的整体框架和研究范式.通过模型分析和比较,本文可为因果检验的非线性理论和模型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因果检验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更广泛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教学中,学生解题容易犯重复或遗漏的错误,而且由于情况复杂数字又大,所以不易检查错在哪里。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验算和纠错的方法。 1 写出所有的排列或组合来检验,当元素较多时可适当缩小元素的个数来检验。例1 从1,2,3,4,7,9这六个数中,任取出两个  相似文献   

12.
为检验定量位点和单个标记位点的等位基因之间的关联性,Schork等[2000]提出了一个odds ratio检验,这个检验是基于抽取不相干“病例”和“对照”个体.但是该检验会因人群混合或分层的影响而失效.受Risch.Zhang[1995]和Schork等[2000]的启发,我们考虑采用非一致同胞数据,并提出一个简单的检验方法.由于该检验是基于家庭的,对人群混合或分层不敏感.该检验很容易推广到多个标记位点的情形,并可以利用所有的含有至少一个“病例”个体和一个“对照”个体的同胞数据.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检验的统计性质,特别研究了高分位点和低分位点(用来定义非一致同胞)的选取对检验功效的影响,讨论的结果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作用.进一步的随机模拟表明,利用多个标记位点数据能够明显地提高功效.此外,通过随机模拟比较了文中提出的检验和Allison等[1999]的检验的功效.结果显示,如果适当地选取两个分位点,我们的检验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模糊Bayes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中参数是模糊子集的假设检验问题,引入了模糊Bayes检验的概念,对简单模糊假设,给出了求模糊Bayes检验的方法,讨论了它的性质,并针对一类特殊的隶属函数,得出了检验的具体公式。最后,通过几个数值实例,表明了模糊Bayes检验的优良性。  相似文献   

14.
张婷  徐章韬 《数学通讯》2023,(4):7-9+63
英国数学教育家斯根普提出“数学理解”的两种模式——“工具性理解”和“关系性理解”,这“两种理解”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独立性检验是一类特殊的假设检验,高中独立性检验教学的难点在于没有假设检验的知识背景之下介绍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本文基于“两种理解”,对独立性检验中的知识点进行不同教学程度的分类,并给出高中独立性检验教学的可执行性步骤.  相似文献   

15.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4):617-626
单位根检验在实证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很多应用只关注检验水平而忽略检验功效的影响,没有注意到样本数过小时根本得不到可靠的检验结果。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单位根检验功效的估算公式,研究了检验功效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单位根检验中样本长度最低要求的估算公式。并利用仿真数据,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推出了实证分析中估算最小样本长度的公式。从而对单位根检验实证分析中的样本选择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同时表明,因为样本总是有限的,实证分析中是没法判断ρ是否严格为1的,而只能将ρ大于接近于1的某个值时都看作单位根过程,并提供检验功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感官检验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人的感觉官能(眼、耳、鼻、舌、身)去分辨、判别产品质量优劣的检验方法,叫做感官检验.感官检验在生产中,在新品种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 检验工作本身,一方面是质量把关工作,另一方面要向生产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提供质量信息,是生产的耳目,质量信息反馈的龙头.这就要求检验部门提供的信息要有足够的精度,但是感官检验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发生检验偏差.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怎样衡量这种偏差,对于检验人员进行考核,管理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提高感官检验精度等问题.这就是本文所述的对于感官检验的质量管理问题.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感官检验能力进行了分析,强调提出了检验能力三要素—复现性、相容性和标准性,并借助数学方法对检验能力的评判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评判检验人员能力的秩相关系数、相容系数,评判请检验人员目光一致性的一致系数,以及对检验误差进行综合分析的信噪比(S N比)等方法,及其在纺织行业感官检验中的具体应用.在本文的最后部分,作者对如何加强和提高感官检验的管理,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在本文的附录中,笔者为便于应用,还提供了上述统计方法的电子计算机的上机程序。  相似文献   

17.
机械工业部部颁标准“高压绝缘子抽样方案”(JB3384-3)中的计量抽样方案,是基于样本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规律,采用未知标准差的缺陷率计量检查原理而设计的.因此,判断样本值服从正态分布,是制订此类方案的前提.我厂从全国电瓷行业中5家不同规模的电瓷厂生产的、而又为电力系统最为广泛使用的高压悬式绝缘于机电破坏负荷抽查试验结果共 6组样本为对象,使用 Shapiro-Wilk的W检验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又分别用 Grubbs检验法和Dixon检验法进行了正态样本异常值的检验,从而有效地得到了分析结论.一、样本数据结构 数据共6组:A组:19批,B组:33批;C…  相似文献   

18.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6):991-1000
本文推导了加性平稳测量误差下单位根检验中有截距和无截距情形下T(p-1)与τ两种统计量的极限分布。理论分析和蒙特卡罗实验均表明,单位根检验结果易受到测量误差的影响。测量误差将导致统计量分布向左偏移,从而导致检验水平的扭曲和检验功效的增加。左偏程度受测量误差方差及其一阶协方差的相对大小控制,而与测量误差的均值大小和概率分布无关。测量误差方差增大,左偏更严重;正的一阶协方差可以减少和抵消统计量分布的向左偏离,而负的一阶协方差将加剧左偏的程度;一阶协方差接近于方差时,左偏程度很小。测量误差的方差相对较小时,其对单位根检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9.
崔亚萍、于君写的《谈乘算差错的检验方法》一文,刊载《黑龙江珠算》2000年第二期,笔者粗略阅览,曾写《添一例》刊载《黑龙江珠算》2000年第五期“争鸣园地”栏。接着本人将前后两文复印寄去浙江省珠算协会蔡蓬老师,请求指教。承复,蔡老师认为:崔于的文章,主要是全文连贯性如何检验乘积的差错不够。单从一个一个问题来说,有可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代数上册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本书)第二分册(1957年1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第四章第一课学习新教材第(5)项里有一段话:“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进行检验:1)用乘法;2)用数目代替字母。”……(A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