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代酚中O—H键解离能的脉冲激光光声微量量热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脉冲激光光声微量量热技术测定出二特丁基过氧化物(t-BuO)2)光解量子产率Φ,及(t-BuO)2与5种氯代酚光化夺氢反应过程的热效应,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出5种氯代酚中的O-H键解离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η5-R~1C_5H_4(CO)_3MNa与η~5-R~2C_5H_4(CO)_3MNa(M=Mo,W)以及η~5-R~1C_5H_4(CO)_3MoNa与η~5-R~2C_5H_4(CO)_3WNa在Fe_2(SO_4)_3醋酸水溶液作用下的交叉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7个新的非对称型金属单键化合物η~5-R~1C_5H_4(CO)-3Mo─Mo(CO)_3C_5H_4R~2-η~5(R~1,R~2:C(O)Me,CO2Et),η5-R1C5N4(CO)3W─W(CO)3C5H4R2-η5(R1,R2:C(O)Me,CO2Et;H,CO2Et)和η5-R1C5H4(CO)3Mo─W(CO)3C5H4R2-η5(R1,R2:C(O)Me,H;Et,C(O)Me;C(O)Me,n-Bu;CO2Me,n-Bu).用C/N分析、IR、1HNMR和MS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对该氧化偶联反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6种不同大小的烷基取代的四中位(邻烷基)苯基卟啉T_(O-R)PPH_2及其高铁络合物T_(O-R)PPFeCl(R=CH_3,C_2H_5,n-C_3H_7,i-C_3H_7,n-Bu,t-Bu),除R=CH_3外,其它5种是文献未曾报道过的新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的核磁共振谱、红外及电子光谱,并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光谱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Fe3(CO)12、硫醇(硫酚)和EtMgBr所形成的络盐[(μ-CO)(μ-RS)Fe2(CO6)》-Mg^+Br与氯代芳酰氯的原位反应,合成了通式为(μ-RS)(μ-o-ClC6H4CO)Fe2(CO6)和(μ-RS)(μ-m-ClC6H4CO)Fe2(CO)6(R=n-Bu,t-Bu,Ph)的6个新桥芳酰基铁硫配合物,并用C/H分析、IR和^1H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LaBa_2Cu_2MO_7(M=Ga,Co)新相。X射线衍射分析认为其属四方晶系,La-Ba_2Cu_2GaO_7的;LaBa_2Cu_2CoO_7的。电阻和温度关系曲线测定表明均为半导体。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考察了一系列氯合5,10,15,20-四取代苯基卟吩合铁(Ⅲ)T(R-P)PRe(Ⅲ)Cl(R=o,m,p-Me,MeO,Cl,Br,I,NO2,o-t-Bu,p-t-Bu,o-NH2,Et,i-Pr)作模拟酶单加氧催化剂,以亚碘酰苯作供氧体对环己烷进行羟化反应时的取代基效应,环己醇产率随取代基R的拉电子性增强而提高,对位取代基数σp与环己醇产率间存在Hammett线性相关式:lg(YR/Y  相似文献   

7.
通过组织形貌观察和磁性能测量研究了Y_2BaCuO_5(211相)垫片对YBa_2Cu_3O_(7-δ)(123相)织构生长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11相垫片可以有效地减少熔融生长过程中支撑材料Al_2O_3对123相样品的污染,同时增加123相基体中211沉淀相的量,从而提高样品的磁通钉扎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Fe3(CO)(12)、硫醇(硫酚)和EtMgBr所形成的络盐[(μ-CO)(μ-RS)Fe2(CO)6]-Mg+Br与氯代芳酰氯的原位反应,合成了通式为(μ-RS)(μ-o-ClC6H4CO)Fe2(CO)6和(μ-RS)(μ-m-ClC6H4CO)Fe2(CO)6(R=n-Ru,t-Bu,Ph)的6个新桥芳酰基铁硫配合物,并用C/H分析、IR和1H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由Fe3(CO)12、RSH和Et3N所形成的[(μ-CO)(μ-RS)Fe2(CO)6]Et3NH于室温下分别与对或间苯二甲酰氯的原位反应,首次合成6个结构新颖的苯二甲酰基桥联铁硫配合物[(μ-RS)·Fe2(CO)6]2(μ-p-OCC6H4CO-p-μ)(R=Et,n-Bu,t-Bu)以及[(μ-RS)Fe2(CO)6]2(μ-m-OCC6H4CO-m-μ)(R=n-Pr,n-Bu,t-Bu)。经元素分析、IR光谱及1H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讨论了产物的生成过程。此外,还提出了合成对苯二甲酰氯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考察了一系列氯合5,10,15,20-四取代苯基卟吩合铁(Ⅲ)T(R-P)PFe(Ⅲ)Cl(R=o,m,p-Me,MeO,Cl,Br,I,NO2,o-t-Bu,p-t-Bu,o-NH2,Et,i-pr)作模拟酶单加氧催化剂,以亚碘酰苯作供氧体对环己烷进行羟化反应时的取代基效应。环己醇产率随取代基R的拉电子性增强而提高,对位取代基常数σp与环己醇产率间存在Hammett线性相关式:1g(YR/YH)=3.2σp-0.03。邻位取代基的立体效应也增加环己醇的产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活性测定,XRD、TG-DTA表征,考察了共沉淀法制备的铜锌锆合成甲醇催化剂中ZrO_2对物相结构、催化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rO_2能显著提高CO/H_2合成甲醇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催化剂母体、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物相并未发生变化,仍分别为:Cu_2(OH)_3NO_3,(Cu,Zn)_5(CO_3)_2(OH)_6,(Cu,Zn)_2CO_3(OH)_2,Zn_5(CO_3)_2(OH)_6;CuO、2nO;Cu,ZnO。ZrO_2使催化剂各组分的结晶度变得更差,晶粒更细。实验证明催化剂中ZrO_2主要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也不排除与其它组分形成固溶体。本文还探讨了ZrO_2提高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原因。认为ZrO_2既起了载体的高分散作用,间隔活性组分作用,又起了增加和稳定活性中心的促进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室温或近室温条件下,2-氨基嘧啶(AP)与4种铜(Ⅱ)盐CuCl_2·2H_2O、CuBr_2、CuSO_4·5H_2O、CuAc_2·H_2O发生固-固相化学反应,生成3类不同配位比(Cu/AP分别为2:2、1:1和1:2)的2-氨基嘧啶合铜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碘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ICP)、IR、XRD、UV、ESR等方法表征了固相反应产物。不同阴离子铜盐的结构是影响固相反应的主要原因。讨论了固相反应的过程。反应沿晶格结构变化最小(活化能最低)的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3.
过渡元素三取代钨锗杂多酸盐异构体的氧化还原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过渡元素三取代钨锗杂多酸盐M'_xH_y[GeW_9M_3(H_2O)_3O_(37)]·nH_2O(M'=Bu_4N ̄+,K ̄+;M=Cr ̄3+,Mn ̄2+,Co ̄2+,Ni ̄2+,Cu ̄2+)的α-,β-异构体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质,提出了它们的还原机理,讨论了取代的过渡元素和杂多阴离子的结构对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比较了两种异构体的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乙腈和丙酮介质中合成了6种轻稀土硝酸盐与4'-溴-5'-硝基苯并-15-冠-5(L)的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NO_3)_3·L(RE=-La~Nd),Sm(NO_3)_3·L·H_2O和Eu(NO_3)_3·L·CH_3CN·4H_2O,并进行了IR、UV、TG-DTA、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分析等表征,探讨了冠醚苯基上引入双取代基(-Br,-NO_2)后对稀土离子配位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4-氨基-3,5-二甲基-1,2,4-三唑(TZ)与水杨醛缩合形成4-(邻羟苯基亚甲基)-亚胺-3,5-二甲基-1,2,4-三唑Schiff碱(SATZ),该Schiff碱与Cu(ClO_4)_2·6H_2O形成配合物Cu(satz)_2·6H_2O,分子式为C_(22)H_(22)CuN_8O_2·6H_2O。经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Z=2,α=8.202(1),b=19.569(4),c=8.972(8)A,β=107.72°(2),V=1371.8(5)A3,Dc=1.46g/cm ̄3,μ=0.853mm ̄(-1),F(000)=630,R=0.051,R_w=0.062。分子中2个偶氮甲碱(-C=N-)中   的N原子及2个酚氧原子与中心Cu原子形成规则的菱形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固相反应于1200℃下制备了具有褐钇铌矿结构的Y2O3·Nb2O5·B2O3(Y(0.93)Eu(0.07))2O3·Nb2O5·B2O3和(Y(0.91)Eu(0.07)Bi0.02))2O3·Nb2O5·B2O3等光体,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在268nm紫外光激发下,由于NbO4基团于410nm处发生1T→1A1跃迁,致使Y2O5·Nb2O5·B2O3呈现更亮的紫外发射。体系中的B2O3可降低反应温度,增强NbO4和Eu(3+)的发光强度。(Y(0.091)Eu(0.07)Bi(0.02))2O3·Nb2O5·B2O3燐光体系中所观察到的NbO4→Eu(3+)和Bi(3+)→Eu(3+)的能量传递使红光发射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NO在Cu-ZSM-5分子筛上程序升温脱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等温动态吸附和程序升温脱附技术研究了NO与Cu-ZSM-5的相互作用,并根据还原预处理样品上NO吸、脱附循环的研究探讨了全过程样品所经历的氧化还原循环,在25℃等温吸附时,NO与Cu ̄+和/或Cu ̄0反应产生了N_2、N_2O和Cu ̄(2+)以及超晶格氧,同时在Cu ̄+上有许多可逆吸附的NO.NO吸附在Cu ̄(2+)上是稳定的,升高温度时,NO分为三种状态脱附,分别位于约100,180和400℃.后两种可能以Cu ̄(2+)-NO_2和Cu ̄(2+)-NO_3为中间态.第三种NO脱附同时伴随着O_2脱附,对于还原预处理的样品,吸附和脱附的一个循环总体上会使样品部分氧化。  相似文献   

18.
张永敏  蒋华江 《合成化学》1994,2(2):177-180
在SmI_2-HMPA-THF-t-BuOH体系中,硫代碳酸酯的酰硫键发生还原断裂反应,得到相应的二硫醚产物。  相似文献   

19.
Eu(MBA)2NO3Phen配合物的发光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77K测定了Eu(o-MBA)_2NO_3Phen和Eu(m-MBA)_2NO_3Phen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发光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光谱数据说明由于邻甲基的位阻影响,在Eu(o-MBA)_2NO_3Phen配合物里存在化学环境稍有不同的两种Eu ̄(3+)格位,它们的局部对称性分别为c_2v和c_1,c_2或c_s。在Eu(m-MBA)_2NO_3Phen配合物里,仅存在一种Eu ̄(3+)格位,它类似于前一个配合物的c_2v对称性的Eu ̄(3+)格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由[(μtBuS)(μCO)Fe2(CO)6][Et3NH]和硒粉形成的[(μtBuS)(μSe)Fe2(CO)6][Et3NH],分别与溴化苄,二碘甲烷及邻一、间一、对一双(溴甲基)苯反应,合成了蝶状Fe2SSe单簇物(μtBuS)(μPhCH2Se)Fe2(CO)6(3a)和双簇物[(μtBuS)Fe2(CO)6]2(μSeZSeμ)[Z=CH2,o.m.p双(亚甲基)苯](4ad)。类似地,由[(μPhSe)(μCO)Fe2(CO)6][Et3NH]和硫粉或硒粉所形成的[(μPhSe)(μS)Fe2(CO)6][Et3NH]或[(μPhSe)(μSe)Fe2(CO)6][Et3NH]分别与对一双(溴甲基)苯反应合成了蝶状Fe2SSe和Fe2Se2双簇物[(μPhSe)Fe2(CO)6]2[μS(pCH2C6H4CH2)Sμ](5a)及[(μPhSe)Fe2(CO)6]2[μSe(PCH2C6H4CH2)Seμ](5b)。所有产物均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