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及土壤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玲珑  陈九星  马铭  陈力华  杨辉  张贵群 《色谱》2010,28(8):817-820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茶叶及土壤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茶叶和土壤样品用正己烷提取,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结果表明: 在高效氯氟氰菊酯添加量为0.02~2.00 mg/kg范围内,高效氯氟氰菊酯在鲜茶叶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9.0%~94.1%和89.8%~94.7%,相对标准偏差(RSD, n=5)分别为3.0%~4.9%和2.5%~4.2%,方法的最低检出限(S/N=3)为0.002 mg/kg。采用该方法测定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在湖南长沙茶叶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其符合一级动力学消解模式,消解方程分别为y=3.1996e-0.3394x和y=0.1224e-0.1036x,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6和0.9247。在茶叶中的半衰期为2.0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69 d。该方法为湖南长沙地区茶叶种植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QuEChERS方法净化,建立了GC/ECD法同时检测茶叶和土壤中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浸润后,乙腈提取,适量PSA、GCB和Florisil混合填料净化提取液,GC/ECD检测。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响应分别在0.50~400、0.20~100、0.40~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检出限分别为0.25、0.05、0.10μg/L。茶叶和土壤样品中,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2%~10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不大于15.8%,方法的定量下限(LOQs)均不大于10μg/kg。方法简便、快速,能够满足茶叶和土壤中上述3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需要。采用该方法测定了3种农药在茶园茶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通过优化提取溶剂和提取方式,确定土壤中的福美胂残留采用苯振荡离心一体提取,苹果用甲苯均质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苹果和土壤中福美胂残留的直接检测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在0.1~5.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当土壤中添加量为0.2~1.0 mg/kg时,回收率在86.0%~103.5%之间,RSD在2.9%~5.0%之间,定量限为0.1 mg/kg;当苹果中的添加量在0.3~2.0 mg/kg时,回收率在91.0%~95.2%范围内,RSD在1.4%~4.7%之间,定量限为0.3 mg/kg。方法应用于实际土壤和苹果样品的福美胂残留量检测,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邓武剑  吴卫东  赵旭  梁宏  梁淑雯  靳保辉  王申 《色谱》2018,36(6):547-551
建立了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分析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由乙腈提取,然后经150 mg MgSO4脱水和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50 mg C18净化,采用农药残留专用柱(TR-Pesticide Ⅱ)进行气相色谱分离,以定时反应监测(timed-SRM)模式进行检测,基质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1.0~2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定量限为0.5~1.0 μg/kg;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3个添加水平(2、5和10 μg/kg)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7.8%~111.5%,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2.0%~9.2%,该方法能满足欧盟规定的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检测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伟  黄显会  王辉  严常燕  孔祥凯 《色谱》2013,31(10):1028-103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硝碘酚腈、氯羟柳胺、氯氰碘柳胺、碘醚柳胺在液态奶中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取5 g样品,用含1%(v/v)三乙胺的乙腈提取,经MAX柱净化。以乙腈和0.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pH 4.0)作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空白加标奶样中4种药物在5~500 μg/kg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空白加标奶样品的检出限(LOD)为3 μg/kg,定量限(LOQ)为5 μg/kg。硝碘酚腈、氯羟柳胺、氯氰碘柳胺、碘醚柳胺在1/2最高残留限量(MRL)、1倍MRL、2倍MRL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92.20%~96.13%和5.55%~16.30%; 87.40%~94.74%和5.40%~12.21%; 86.97%~91.09%和2.67%~8.17%; 77.86%~95.36%和5.02%~13.15%。表明该检测方法简单,灵敏,适用于液态奶中水杨酸苯胺类多残留的定量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6.
高艺羡  陈萍虹  聂丹丹 《色谱》2018,36(6):531-540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动态多反应离子监测(dMRM)模式,结合串联双色谱柱检测茶叶中53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QuEChERS缓冲盐,用乙腈提取,采用石墨化炭黑/氨基柱(ENVI-Carb/NH2)净化。为减少农药在GC-MS/MS分析中基质效应的影响,在标准溶液中加入古洛糖酸内酯和山梨醇作为保护剂,用蒽醌-D8和磷酸三苯酯作双内标定量。结果表明,除了氯氰菊酯的线性范围是40~1000 μg/L外,其他52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均为20~500 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有28种农药的定量限(LOQ)小于10 μg/kg,其余25种农药的定量限为10~20 μg/kg;加标回收率为72.5%~13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9.4%。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茶叶在GC-MS/MS上的基质效应,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和选择性高,适用于农药残留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7.
丁立平  郭菁  郑铃  陈春添  陈志涛 《色谱》2013,31(8):747-752
建立了干性样品中丁烯氟虫腈残留量的多重吸附同步净化(MASP)-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前处理以1%乙酸-乙腈提取样品,应用MASP法对样品同时进行提取、盐析和净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在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下进行检测,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丁烯氟虫腈在2~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9;在2~10 μg/kg添加水平范围内,丁烯氟虫腈的平均回收率为92.2%~97.5%,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2.69%~5.21%;方法检出限(S/N=3)为2 μg/kg;定量限(S/N=10)为6 μg/kg。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干性样品中丁烯氟虫腈的日常检测。同时,对丁烯氟虫腈的裂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郑香平  丁立平  陈志涛  郭菁  张睿  吴文凡 《色谱》2015,33(6):652-656
建立了同时测定浓缩果汁中噻菌灵和多菌灵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以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 1.7 μm)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噻菌灵和多菌灵在0.5~1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不同基质中的检出限(S/N=3)范围为0.12~0.23 μg/kg。在0.5、1.0和5.0 μg/kg 3个水平下噻菌灵和多菌灵的加标回收率为76.98%~108.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5%~9.99%。同时,本研究对浓缩果汁中噻菌灵和多菌灵残留检测的基质效应进行了考察。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浓缩果汁中噻菌灵和多菌灵残留量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9.
赵娜  梁嘉诚  时丽艳  吕运开  于丽青 《色谱》2019,37(3):313-318
分析检测有机肥料中的兽药残留对于评价土壤微生物群落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至关重要。该文建立了一种QuEChERS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有机肥料中1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pH=4.0)和乙腈提取,采用Atlantis T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0.2%(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梯度洗脱的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ESI)源,在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下进行检测。1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10~5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0。方法检出限为0.5~2.5 μg/kg,定量限为1.7~8.3 μg/kg。该分析方法成功应用于9个有机肥样品的兽药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5%~117.1%,相对标准偏差为3.4%~10.2%。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多种兽药残留的同时检测,该方法有望为有机肥料兽药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田间环境中的消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了我国从吉林到海南5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对常用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玉米、大豆、甘蓝、土豆、苹果等农作物上的降解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这几种作物上的使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包括: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方法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检测方法;在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在施药后的前五天,消解速率比较快,并且农药在土壤中的消解行为在统计意义上是没有显著差别.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五地土壤中的半衰期在1.56到5.30天的范围内;在对作物上农药残留的消解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其在苹果上的降解速率明显低于其他作物,其半衰期在北京为10.3天,安徽为17.7天.北京的其他作物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半衰期在1.32至2.74天之间,安徽的其他作物中在2.07到3.80天之间.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作物中的传递性比较差,在直接接触农药的甘蓝和苹果中能够检测到农药残留,而在不直接接触喷施农药的玉米、大豆和土豆上检测不到残留.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土壤和柑橘中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多菌灵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或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后,用液相色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质谱测定,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进行外标法定量。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5.8~7.0μg/kg、9.3~14.1μg/kg和2.1~2.6μ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5.48%~109.1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0%~5.11%(n=5)。该法快速简便,定量准确,用基质配制标准溶液能够有效、准确地校正LC-MS/MS测定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的基质效应,满足土壤、橘皮、橘肉和柑橘全果实际样品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水果、蔬菜、茶叶、蜂蜜、粮谷和动物源性食品中抗倒胺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混合使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基质分散净化后,用HPLC-MS/MS检测和确证,外标法定量。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该方法通过建立基质标准曲线消除基质效应,抗倒胺在1~100 μ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8~0.999之间;样品中添加5、10、50 μg/kg的标准品,其添加回收率在85.2%~11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5%;检出限(LOD)在0.08~1.64 μg/kg之间,定量限(LOQ)在0.30~5.48 μg/kg之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蔬菜和水果中双三氟虫脲、四氯虫酰胺和氰虫酰胺3种新型杀虫剂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混合使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和C18基质分散净化剂进行净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LC-MS/MS)同时进行检测.双三氟虫脲和四氯虫酰胺采用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氰虫酰胺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双三氟虫脲在苹果、洋葱和经微波处理的洋葱样品中均不存在基质效应,可采用纯溶剂标准外标法或者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定量检测; 四氯虫酰胺和氰虫酰胺存在程度不同的基质减弱效应,采用空白基质匹配的校正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3种杀虫剂均在0.2~100 μg/L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在0.005~2.000 mg/kg范围内,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1.6%~99.9%,相对标准偏差为3.6%~9.8%.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和双三氟虫脲的检出限分别为0.064,0.048和0.001 μg/kg,定量限分别为0.210, 0.160和0.004 μg/kg.  相似文献   

14.
蔡理胜  沈伟健  王正萍  张睿  丁涛  余可垚  王红  张文俊  龚玉霞 《色谱》2017,35(11):1177-1183
分别采用电子轰击电离(EI)源和正化学电离(PCI)源两种离子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测定白菜和苹果中苯丁锡、三苯锡和三环锡含量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样品经氢溴酸消解、丙酮-正己烷(1∶2,v/v)提取,四乙基硼化钠衍生后用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分别在EI源和PCI源下以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1~0.05 mg/kg(EI源)和0.01~0.02 mg/kg(PCI源),定量限(S/N=10)分别为0.03~0.16 mg/kg(EI源)和0.02~0.06 mg/kg(PCI源)。三苯锡、三环锡和苯丁锡分别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7。在50、100、20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采用GC-EI/MS和GC-PCI/MS时,阴性样品中3种有机锡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59.24%~97.36%(苹果)、50.54%~94.54%(白菜)和65.38%~95.86%(苹果)、62.56%~90.44%(白菜),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超过6.9%(n=6)。该方法简单、灵敏,PCI源的选择性优于EI源,两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刘永涛  余琳雪  王桢月  杨秋红  董靖  杨移斌  艾晓辉 《色谱》2017,35(12):1276-1285
建立了改良的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水产品中7种阿维菌素类药物(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塞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莫西菌素和埃玛菌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2%(v/v)氨化乙腈提取,3 g无水硫酸镁和2 g无水硫酸钠除水剂和沉淀蛋白质,100 mg十八烷基硅烷(C18)和500 mg无水硫酸镁净化。以0.1%(v/v)甲酸乙腈(含5 mmol/L乙酸铵)-0.1%(v/v)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采用Varian Pursuit ULTRA C8色谱柱(100 mm×2.0 mm,2.8μm)进行分离。在加热电喷雾离子(HESI)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塞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和莫西菌素在2~200μg/L范围内、埃玛菌素在0.2~20μ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均≥0.997 2,水产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1.6%~112.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7%~13.1%,不同水产品的基质效应均小于15%。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塞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和莫西菌素的定量限均为5μg/kg,埃玛菌素的定量限为0.25μg/kg。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水产品中7种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王璐芳  李春梅  许佳彬  李慧  苏杭  王静  金芬  张宇 《色谱》2018,36(8):730-737
建立了同时检测6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11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丁香菌酯、氯啶菌酯、啶氧菌酯、氟嘧菌酯、肟菌酯、E-苯氧菌胺、醚菌酯、醚菌胺、肟醚菌胺、唑菌酯和烯肟菌胺)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经0.1%(体积分数)醋酸乙腈提取,用10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100 mg C18净化。采用C18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1种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在0.1~1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805~0.9999。空白样品在5、10和50 μ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5.1%~103.9%,相对标准偏差为0.082%~14%(n=3),定量限为0.005~2.0 μg/kg。该方法能够满足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黑土、红壤土、砂土、潮土、灰漠土、高山土)中11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痕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胡青  孙健  冯睿  张甦  于泓  张静娴  毛秀红  季申 《色谱》2017,35(6):594-60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食品(含保健食品)中34种减肥类非法添加化合物的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0.1%(v/v)甲酸水溶液-含0.1%(v/v)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或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西布曲明等29种化合物在0.5~10μg/L范围内、氯噻嗪等5种化合物在2.5~5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西布曲明等29种化合物在5、10和20μ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49.2%~136.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15.0%(n=6),氯噻嗪等5种化合物在25、50和100μ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51.5%~130.9%,RSD为0.8%~14.0%(n=6);西布曲明等29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10μg/kg,氯噻嗪等5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25μg/kg,定量限为50μg/kg。本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共检出了12种化合物,有效打击了非法添加行为。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粉剂、片剂和胶囊剂等保健食品中12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样品中双酚类化合物经1%(v/v)乙酸乙腈溶液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12种化合物经Thermo Aqua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3.0 μm)分离后,分别在串联质谱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0.5~50.0 μg/kg内,12种双酚类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1~0.5 μg/kg,定量限(S/N>10)为0.4~1.7 μg/kg,不同基质的保健食品在3个添加水平(2.0、5.0和10.0 μg/kg)下的回收率为60.5%~116.3%(n=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8%~11.2%(n=6)。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灵敏度高,满足现行法规要求,可实现保健食品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王东  侯传金  赵尔成  贾春虹 《色谱》2015,33(1):40-45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快速检测蜂蜜中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使用三氯甲烷为萃取剂,通过涡旋、离心使分析物富集到微量三氯甲烷中,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实验对影响DLLME萃取效率的因素,如萃取剂种类和体积、分散剂种类和体积、萃取时间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方法的基质效应和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由于基质效应,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都出现信号增强现象.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在2~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1~0.998,方法富集倍数为74~96;当试样的加标水平为20、50和100 μg/kg时,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的回收率为61.0%~100.1%,相对标准偏差(RSD, n=5)为2.2%~19.5%.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20 μg/kg,最小检出量皆为1.0 ng.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适用于蜂蜜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