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复合型油品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晓光  董鹏  聂程 《燃料化学学报》2001,29(Z1):208-210
研究了复合型油品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的制备及表征方法.通过在粗孔硅胶的表面担载二氧化钛,利用二氧化硅稳定的骨架结构及二氧化钛金属载体之间强的相互作用制备新型的催化剂载体.采用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法测定催化剂载体的B、L酸,等温氮吸附测定载体的表面积、孔径、孔容物性参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载体表面担载的钛元素含量和载体表面的杂质.采用多次浸渍的方法来达到控制钛担载量.在担载了活性组分Co、Mo之后,;用脉冲微反-色谱装置,评价了催化剂对噻吩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2.
在催化剂的研制过程中,氟元素的加入可以增强载体或催化剂的表面酸性,防止Ni-Al、Al-W、Al-Mo等尖晶石的形成,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研究表明,载氟量对催化剂晶体结构、活性、选择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催化剂中氟含量测定,光度法需要用浓高氯酸蒸馏以绘制标准曲线;间接络合滴定法对酸度、共存元素要求严格,且操作繁琐。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测量准确、重复性好、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分析催化剂中氟含量的极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氢生产用铂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浸渍法制备了过氧化氢生产用蒽醌加氢负载型铂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的预处理温度、不同氧化物载体、铝钛复合载体中TiO2的含量以及La、Ce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BET法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积;采用H2-O2滴定法测定Pt的分散度,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发现,用经1223K焙烧过的载体及在Al2O3载体中引入10%-20%TiO2,并引入一定量La、Ce助剂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因而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研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纤维素中钛含量的最佳条件。本法不用高温燃烧炉灰化样品,而用浓硫酸水解样品,测定结果重复性良好,准确度高,测定误差为±0.03%。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用于化纤和造纸工业中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钛胶是新型有广泛用途的催化剂载体。本实验测定了钛胶的孔容、比表面积、铁含量和晶型结构;研究了钛胶的制备条件和物性关系,得到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改性粘土催化剂中的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无机天然粘土或用金属离子交换处理粘土制备的改性粘土作为固体酸催化剂 ,因其具有选择性好、廉价、易再生及无环境污染等特点 ,正成为目前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 ,特别是经离子交换制备的改性粘土应用于芳烃的选择性硝化反应的研究 ,已取得较大的进展。该改性固体酸催化剂中改性元素的含量常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但对改性粘土催化剂中改性元素的含量的测定却未见报道。微量铜的测定常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 ]。本文对经铜元素改性的粘土催化剂进行处理 ,采用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直接测定了铜元素的含量[3…  相似文献   

7.
负载型钌/铝钛复合载体上的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浸渍法制备了铝钛复合载体担载的钌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高TiO2含量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较高,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金属担载量以及添加第二金属组分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吸光光度法测定催化剂中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在加氢裂化和精制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主要含有铝、硅、钨、钼、镍、磷等元素的氧化物。对其中镍的测定,吸光光度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针对含镍样品的不同组分和镍含量的高、低有不同的吸光光度法。采用在聚四氟乙烯压力溶弹内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钛/硅复合氧化物聚酯催化剂中,二氧化硅含量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缩聚反应的影响.催化剂XRD谱图表示,增加二氧化硅含量会抑制二氧化钛的结晶.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钛/硅催化剂表面Lewis酸的数目和强度都减小.比表面积和Lewis表面酸性都会影响钛/硅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铬铁矿中微量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铁矿中含铬量(wCr)在30%~40%之间,杂质测定只涉及铁、磷、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现行铬铁矿的检测标准未涉及钛的测定方法,但在生产上要求控制钛的含量。据报道二安替比林甲烷(DAPM)光度法测定微量钛具有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