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袁景和  陈波 《光学学报》2000,20(7):73-978
对微正方形角锥棱镜阵列定向反射器的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模拟。证明耻其定向反射特性,并利用几何光学方法解决了全反射条件对入射孔径角的限制,以及单元有效反射面积对定向反射率的影响问题,同时也给出了阵列器件表面反射对定向反射率的影响。为了便于比较,也给出了微三角形角锥棱镜阵列宇向反射器的单元反射面积。所得结果为微正方形角锥棱镜阵列定向反射器的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立方角锥棱镜的有效反射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燕民  陈刚  陈高庭  方祖捷 《光学技术》2000,26(3):253-254,257
定义了立方角锥棱镜的有效反射区 ,证明了立方角锥棱镜底面角部区域 (即非有效反射区 )入射光与出射光不平行 ,并且在入射光垂直棱镜底面入射情况下计算得有效反射区的面积为底面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3.
微正方形角锥棱镜定向反射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微正方形角锥棱镜阵列定向反射器的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模拟。证明了其定向反射特性 ,并利用几何光学方法解决了全反射条件对入射孔径角的限制 ,以及单元有效反射面积对定向反射率的影响问题 ,同时也给出了阵列器件表面反射对定向反射率的影响。为了便于比较 ,也给出了微三角形角锥棱镜阵列定向反射器的单元反射面积。所得结果为微正方形角锥棱镜阵列定向反射器的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角锥后向反射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鉴于实际应用的需要,考虑角锥反射器的二面角加工误差,采用矩阵光学和矢量运算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数值模拟的角锥反射器的后向反射数学模型,给出了角锥后向反射器光束变换及衍射传输的公式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别针对理想角锥后向反射器和有二面角加工误差的角锥反射器,研究了反射光束的传输特性,分桥了入射角和传输距离对近场和远场能量分布的影响。根据卫星搭载角锥反射器的特殊要求,讨论了速差补偿方法和设计等问题,并针对卫星姿态控制的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速差补偿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角锥阵列改善固体热容激光器光束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改善光束远场质量,探索研究了角锥反射器的应用,利用角锥棱镜的准相位共轭特性,将角锥棱镜阵列作为热容激光器的后腔镜,抑制腔内波前畸变,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角锥阵列的单元边长进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角锥阵列对光束远场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当角锥阵列的单元边长为4 mm时,实现光束远场7倍衍射极限输出。  相似文献   

6.
卫星角反射器精度对远场衍射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角反射器作为激光测距系统中的合作目标,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地面接收机范围内反射光束的能量密度.经卫星角反射器返回的光束能量分布与角反射器加工参数有很大关联.基于角反射器的几何结构模型,采用矢量形式的折反射定律,建立了在不同光束入射条件下,具有二面角和面形误差的角反射器的出射光场的相位分布和远场衍射模式的数学模型.针对圆形切割的角反射器,仿真计算了不同光束入射角及方位角、角反射器二面角和面形误差所对应的远场衍射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它们对远场衍射模式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二面角误差、面形误差和光束入射角的增加,远场衍射强度的发散程度增加.根据远场衍射模式和速差补偿理论,提出了一种在较大观测范围内二面角速差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光束远场质量,探索研究了角锥反射器的应用,利用角锥棱镜的准相位共轭特性,将角锥棱镜阵列作为热容激光器的后腔镜,抑制腔内波前畸变,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角锥阵列的单元边长进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角锥阵列对光束远场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当角锥阵列的单元边长为4 mm时,实现光束远场7倍衍射极限输出。  相似文献   

8.
用矢量方法分析角锥棱镜的反射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现代光学角度出发,利用反射、折射定律的矢量表达式,详细分析了理想角锥棱镜对光的反射特性以及角锥棱镜存在直角误差时对其光路的影响,并用大量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和论证.同时指出要在高精度测量过程中提高检测精度,任何一个角度误差都不能忽略.该分析结果对实际工作中应用角锥棱镜作为逆向反射器所造成的误差的修正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斌  方祖捷 《光学学报》1995,15(5):520-524
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设计、制备了一种角反射器耦合的10单元InGaAs应变层单量子阱镇相列阵激光器。在高达4×Ith的工作电流范围内,获得了主单瓣远场输出,单瓣束宽最低达0.64°,接近衍射极限。考虑了角反射器引入的纵模与侧模之间的耦合,及载流子注入引起的反折射率导引,用微扰理论作了模拟计算,表明角反射器耦合是锁相列阵的一种新的耦合机制;主瓣对应于同相锁定,支瓣是由周期性微扰引入的高阶本征模。  相似文献   

10.
角锥棱镜常应用于光电跟踪、卫星通信、干涉仪等领域.在一些特殊应用场合中,要求经角锥棱镜反射的光束具有一定的发散角,以实现对距离激光器较远位置处探测器的覆盖.由于标准角锥棱镜不具备对光束发散的功能,本文利用含二面角误差的角锥棱镜对反射光束的不均匀发散特性,提出利用角锥棱镜阵列实现对反射光束均匀发散的方法和设计原则.采用衍射光学理论分析了所提方法及其设计原则的可行性,并依此设计了一个发散半角为0.5 mrad的角锥棱镜阵列.分析了光束参数、结构参数对反射光束远场衍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光斑强度分布对反射光束发散半角没有影响,当角锥阵列满足点光源条件时,传输距离对反射光斑的角向均匀性没有影响;当阵元数超过一定值时,均匀性不再显著变化,但反射光斑的强度将进一步增加.在工程应用中,角锥棱镜阵列安装方位角误差对反射特性影响不显著,但角锥棱镜二面角的加工精度对反射特性影响较大,可通过进一步增加阵元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运行于空间轨道的角反射器由于受相对速度的影响,必须进行速差补偿。针对轨道高度为20000km的角反射器,确定了能够接受的直角面平面度;针对几何光学方法速差补偿的不准确,运用衍射原理,对速差补偿的效果按角差的不同进行搜索,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确定了角反射器的参数。  相似文献   

12.
理论分析并数值模拟了腔内光强随角锥棱镜旋转的变化,实验证明在角锥棱镜腔Nd:YAG/Cr4 :YAG被动锁模激光器中,偏振耦合输出得到了锁模深度和锁模几率近乎100%的线偏振被动锁模脉冲输出.通过旋转角锥棱镜改变偏振耦合输出、调节腔内光强,可以得到被动锁模和被动调Q两种状态的脉冲输出,脉冲能量166.5 mJ/pulse,脉冲动静比高达59.7%.  相似文献   

13.
角锥棱镜的直角面面形问题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从一个侧面论述了角锥棱镜直角面面形误差所导致的出射波面像差及两面直角误差之间的定量关系 ,因而可以分别从后两者的精度要求提出对面形误差的要求。对于高精度的角锥棱镜 ,直角面面形问题应如同两面直角误差一样受到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徐律  杨雁南 《光子学报》2020,49(1):187-196
为了探究角锥棱镜谐振腔激光模式,以角锥-平面镜腔为例,将角锥棱镜等效为衍射光栅,考虑角锥镜棱宽在谐振腔中的衍射效应以及二面角误差引起的附加相位分布对谐振腔激光模式的影响,在光学谐振腔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求解本征模式的理论分析模型.采用快速傅里叶法数值模拟不同腔长、角锥镜棱宽和二面角误差情况下该无源谐振腔激光输出模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腔长30 cm、角锥镜棱宽小于75μm、二面角误差在-10′~5′之间时,可实现光斑完整的圆形分布输出模式,且有较好的光束质量;棱宽不小于0.4 mm,二面角误差在-40′~10′之间时,光斑为TEM 03阶横模,光场呈六瓣分布;当角锥镜棱宽为0.4 mm、二面角误差为3′,腔长从30~90 cm范围内增加时,该谐振腔输出的激光模式从TEM 03转换成TEM 10.  相似文献   

15.
Effective Reflection Area of a Cube Corner Retroreflecto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  Acubecornerretroreflector (CCR)isanimportantopticalelement,whichhavetwostructures.OneisnamedafterasolidCCRthatisatetrahedronmadeofglass ,andtheatherisdescribedasahollowCCRmadeupofthreemirrorsthatareperpendiculartoeachother.Inthesetwostruc…  相似文献   

16.
蒋式弘  陈明仪 《光学学报》1990,10(4):374-377
组合逆向反射镜系统在二维精密工作台激光定干涉仪中起着立方角棱镜的作用.但它在晃动中易于引起附加光程.本文导出了附加光程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锥体棱镜的加工与检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耿素杰  王文成  梁荣 《光学技术》2000,26(6):538-540
锥体棱镜是一种重要的逆向反射器 ,它广泛应用于远距离测距等方面。同时也是一种精度高、加工难度大的光学元件。介绍了锥体棱镜的两种加工工艺及其特点 ;着重叙述了立方体切角的方法 ,即借助于 T型抛光定位夹具和切角定位夹具加工锥体棱镜的工艺过程。同时给出了当用干涉法测量锥体棱镜时 ,干涉图的判别原则和棱镜合格时干涉图的特点。该方法对综合角度误差≤ 3″的锥体棱镜来说可获得很高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角隅全反镜谐振腔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功率脉冲气体激光器中,用角隅反射镜作为全反镜,平行平面镜作为输出镜构成角隅全反镜谐振腔。对角隅腔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和抗失调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平凹腔和平平腔激光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角隅全反镜失调角为16 mrad时,角隅腔激光器的单脉冲输出能量下降9.2%,且近场输出光斑没有明显变化;而凹面全反镜失调角仅为0.4 mrad时,平凹腔激光器输出能量下降了9%,近场输出光斑严重变形。在输出镜正前方3.12 m处测量,当角隅镜偏转16.3 mrad时,激光器输出光斑与标准状态时的输出光斑重合;凹面全反镜失调角为0.4 mrad时,激光器输出光斑位移14 mm。经模式仪分析表明,角隅腔激光器近场光强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9.
球面角锥棱镜非稳腔钕玻璃激光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将虚共焦非稳腔输出光束质量高和角锥棱镜谐振腔具有免调试的优点结合到一起,提出了用球面角锥棱镜构成虚共焦非稳腔的方案。利用已有虚共焦非稳腔钕玻璃激光器,设计加工了一球面角锥棱镜非稳腔钕玻璃激光器。模拟计算了两谐振腔输出光束的模式分布,然后对两钕玻璃激光器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得到的模式分布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球面角锥棱镜非稳腔钕玻璃激光器与虚共焦非稳腔钕玻璃激光器分别获得了最大2176.9J和2340.6J的能量输出,二者的电光效率与束散基本相同,分别为4.3%,0.30mrad和4.6%,0.26mrad。  相似文献   

20.
To solve out of operation induced by the disarrangement of cavity mirrors in half intra-cavity He–Ne lasers, a new structure of alignment-free He–Ne laser with folded cavity is invented. A corner cube prism (CCP) is used to structure a folded cavity. This novel laser can work conveniently without any adjustment. Both intensity curves of solid and hollow CCPs are studied, which indicate that it is a finely robust and stabile, and has a large changeable range (approximately, 60 mm) of cavity length. Bright prospect in applications improving the nanometer laser ruler invented by our group before is also sh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