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苯甲碳醯-2-去羥-D-陆圜葡萄糖α-甲基甙(Ⅰ)与苯甲醛縮合后形成了結晶的4,6-苯次甲基衍生物(Ⅱ),醯化後分別變為3-乙醯,3-苯甲醯及3-甲磺醯三個衍生物(Ⅲa,b,c)。苯次甲基脫去後未能獲得結晶的4,6-二羟基化合物。 2-苯甲醯氨基-2-去羥-D-陸圜葡萄糖α-甲基甙(Ⅴ)經三苯甲基化後再醯化,分別獲得了3,4-二乙醯-2-苯甲醯氨基2-去羥-6-三苯甲基-D-陸圜葡萄糖甙(Ⅵa)及其相應的3,4-二苯甲酸酯(Ⅵb);前者脫去三苯甲基後轉變為6-羥基化合物(Ⅶ)。C_6上的游離羥基是將這第一羥基氧化后從陽性的醛酸顏色反應證明的。 2-苯甲碳醯-2-去羥-D-陆圜葡萄糖α-甲基甙(Ⅰ)与一分子的甲苯磺醯氯成為相應的6-磺酸酯(Ⅸ),後者的構造從它与碘化鈉變為碘化物(Ⅹ)的反應證明。  相似文献   

2.
1. 2-乙硫基-4-甲基-5-正丙基-6-氯代嘧啶在甲醇溶液与甲醇钠相互作用,和在乙醇溶液与乙醇钠互相作用,分别得到相应的嘧啶-甲醚及嘧啶-乙醚。2. 氯对2-乙硫基-4-甲基-5-正丙基-6-氯代嘧啶,2-乙硫基-4-甲基-5-正丙基-6-甲氧基嘧啶及2-乙硫基-4-甲基-5-正丙基-6-乙氧基嘧啶起作用,得到相应的嘧啶砜,用氯在水溶液中氧化硫醇嘧啶化合物(Ⅰ),此反应是特殊的,对嘧啶环中的双键没有影响,祇有硫醇基团氧化而得到相应的稳定的嘧啶砜(Ⅱ)。3. 将醇氨与2-乙磺醯基-4-甲基-5-正丙基-6-氯代嘧啶作用时,对于2-位上的磺醯基不起反应,取代于6-位的氯被置换为氨基而得到2-乙磺醯基-4-甲基-5-正丙基-6-氨基嘧啶。4. 硷对2-乙磺醯基-4-甲基-5-正丙基-6-乙氧基嘧啶及2-乙磺醯基-4-甲基-5-正丙基-6-甲氧基嘧啶作用,分别得到2-氧代-4-甲基-5-正丙基-6-乙氧基嘧啶及2-氧代-4-甲基-5一正丙基-6-甲氧基嘧啶,因此,嘧啶砜中在2-位的磺醯基与硷反应时被置换为羟基,而取代于6-位的乙氧基和甲氧基则不起反应。5. 叙述了一种合成2-氧代-4-甲基-5-正丙基-6-氨基嘧啶(或1,2-二氢化-2-酮-4-氨基-5-正丙基-6-甲基嘧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1.甲醇鈉對於2-乙硫醇基-4,5-二甲基-6-氯代嘧啶在甲醇溶液中生成相應的乙硫醇基嘧啶甲醚。 2.氯對於2-乙硫醇基-4,5-二甲基嘧啶衍生物(I),在水溶液中的作用是特殊的,嘧啶中的不飽和現象不被氯化反應改變而硫醇基團被氧化,形成穩定相應嘧啶碸的衍生物(II),因此製備了2-乙磺醯基-4,5-二甲基-6-甲氧基嘧啶和2-乙磺醯基-4,5-二甲基-6-氯代嘧啶. 3.2-乙硫醇-4,5-二甲基-6-甲氧基嘧啶在甲醇中進行氯化反應,現象甚複雜,並且嘧啶碸的產量很低,2-乙硫醇-4,5-二甲基-6-甲氧基嘧啶在甲醇中被氯氧化,首先形成嘧啶碸,後者並不穩定,再與氯作用形成乙磺醯氯和2-氯代-4,5-二甲基-6-甲氧基嘧啶。 4.嘧啶碸與鹼作用,乙磺醯基被羥基取代,同時在嘧啶環6位上的乙氧基保留,因此2-乙磺醯基-6-甲氧基-4,5-二甲基嘧啶與鹼作用,形成2-酮-5,6-二甲基-4-甲氧基-1,2-二氫嘧啶。 5.酒精-氨的溶液作用在氯代乙磺醯基嘧啶得到氨基-乙磺醯基嘧啶,在氯代乙磺醯基嘧啶中,嘧啶環上2位的乙磺醯基仍保留,而6位土的氯被氨基取代。 6.本文敘述了合成4,5-二甲基-2-氧代-6-氨基嘧啶(或2-酮-4-氨基-5,6-二甲基-1,2-二氫化嘧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4-硝基苯甲酸和4-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酰肼化、成钾盐、闭环、硫醚化合成7个新化合物5.在乙醇中钼酸铵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合成了10个2-取代磺酰-5-(4-硝基或4-甲氧苯基)-1,3,4-噻二唑砜化合物6.所有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13C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500μg·mL-1浓度下化合物5d对小麦赤霉病菌、辣椒枯萎菌、苹果腐烂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9.0%,100.0%,100.0%;化合物6j在50μg·mL-1的浓度下对小麦赤霉病菌、辣椒枯萎菌、苹果腐烂菌的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47.7%,46.4%和50.6%.  相似文献   

5.
(一)4-溴代-丁腈與苯隣二羧醯-鉀亞胺在乙醇中互相作用卽得4-(苯隣二羧醯-亞氨基)-丁腈。 (二)4-(苯隣二羧醯-亞氨基)-丁腈與硫化氫起作用卽得4-(苯隣二羧醯-亞氨基)-丁硫醯胺。 (三)4-(苯隣二羧醯-亞氨基)-丁硫醯胺與1,3-二氯代丙酮縮合則成2-(γ-苯隣二羧醯-亞氨基)-正丙基-4-氯代-甲基-噻唑。 (四)2-(γ-苯隣二羧醯-亞氨基)-正丙基-4-氯代-甲基-噻唑與二乙胺起作用卽成2-(γ-苯隣二羧醯-亞氨基)-正丙基-4-N-二乙氨基-甲基-噻唑。後者與聯氨水合物起作用形成2-γ-氨基-正丙基-4-N-二乙氨基-甲基-噻唑。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的四氢叶酸辅酶(THF)模型化合物碘化1-甲基-2-异丙基-3-苯磺酰基咪唑啉(5a)和碘化1-甲基-2-丙基-3-苯磺酰基咪唑啉(5b),研究了其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5与双官能团亲核体邻苯二胺或邻氨基苯酚反应,完全转移了4个碳的异丁基和正丁基单元,基于此探索了合成2-取代苯并咪唑及2-取代苯并唑的新方法;化合物5a与单官能团亲核体胺类反应部分转移了4个碳的异丁基单元,生成不同基团取代的N,N,N'-三取代乙二胺盐;化合物5a在Na BH4作用下可发生还原反应,在Na OH水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反应,也可与碳负离子基团(硝基甲基负离子或二腈基甲基负离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了3类不同基团取代的N,N,N'-三取代乙二胺衍生物,探索了此类化合物的简易合成方法.这些反应模拟了四氢叶酸辅酶在生物体内转移一碳单元的功能,并将其扩展到4个碳原子单元,获得了可应用于有机合成的新方法和新试剂.  相似文献   

7.
(1)2-乙硫醇基-4-甲基-5-乙基-6-氯代嘧啶和醇钠在醇溶液中反应,则生成它相应的乙硫醇-嘧啶-醚类。(2)2-乙硫醇-嘧啶类有下列结构:式中 X 为卤素或烷氧基。它很容易和氯互相作用,形成嘧啶一砜。(3)当2-乙磺醯-嘧啶类和醇钠及碱作用时,则嘧啶中的乙磺酰基在所有的情况下都相似于一个易于被烷氧基和羟基所置换的卤原子。然而氨和氯-乙磺酰-嘧啶反应时,则氯原子为氨基取代,而乙磺酰基仍然是不作用的。(4)叙述了两种新的合成4-甲基-5-乙基-6-氨基-2-氧-嘧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绪红  王翔  吴鸣虎 《有机化学》2014,(5):1015-1020
以取代2-氨基苯甲酸(1)为原料,经系列反应合成关键中间体β-乙氧酰基膦亚胺(4),再与芳基异氰酸酯、乙醇胺进行三组份串联的氮杂-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芳氨基-3-羟乙基-4(3H)-喹唑啉酮衍生物6.目标分子的结构通过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进一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烟草青枯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虽然所有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抑制率均低于参照药物噻菌铜,但若喹唑啉酮母环附加有取代基时,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对喹唑啉酮母环进行修饰也不乏是一种改进其生物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发现一种磺酰氯和叔胺反应生成N,N-二取代磺酰胺的反应类型,以1,3-二磺酰氯-4,6-二烷氧基苯和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为原料,二氯甲烷或丙酮作溶剂,合成了4个芳磺酰胺类化合物。通过IR、1H NMR、元素分析和MS谱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它们对Ca2+、Pb2+及部分过渡金属等10种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对Ca2+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建超  崔泽平  贺红武 《有机化学》2012,(10):1925-1929
选择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再与乙醇反应成酯,然后和水合肼反应,最后与芳香醛缩合,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酰腙4.通过IR,1H NMR,EI-MS,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代表化合物4-氯苯亚甲基-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酰腙(4f)经单晶X衍射证实了结构.并初步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杀菌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部分测试化合物在50 mg/L浓度下对水稻纹枯菌和黄瓜灰霉菌具有优良的抑制效果,在100 mg/L浓度下对油菜和稗草的根显示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近 2 0年来开发出的超高效、广谱、低毒和高选择性除草剂 .在已研究的磺酰脲分子中 ,芳环的邻位取代基多为酯基、卤素、取代烷氧基、三氟甲基等 [1,2 ] ,而邻位取代基为酰胺基的甚少 .为寻找高活性的磺酰脲化合物 ,本文将活性基团三氟乙酰氨基引入磺酰脲分子中 ,合成了 1 0种 N - (取代嘧啶 - 2 -基 ) - 2 -三氟乙酰氨基苯磺酰脲 (其中 9种为新化合物 ,4b~ 4j) ,并改进了实验方法 ,使产率明显提高 .同时还测定了它们的除草活性 ,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活性 .合成路线如下 :   X- 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仪 ,温度计未校正…  相似文献   

12.
邓兰青  钟宏  王帅 《有机化学》2014,(2):414-418
以6-氯-5-氰基烟酸、3-氰基-4-氟苯甲酸、4-氰基-3-氟苯甲酸和6-氯-5氰基-2-吡啶甲酸为原料,经过酰胺化和关环两步反应合成了2,4-二氨基喹唑啉和2,4-二氨基吡啶并[2,3-d]嘧啶衍生物,该方法操作简便,除6-氯-5-氰基-2-吡啶甲酸外,其它三种酸的反应收率可达65%以上.采用氢核磁(1H NMR)、碳核磁(13C NMR)和高效液质联用(LC-MS)分析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考察所合成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所选肿瘤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c,4d,4e和4f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5-Fu).  相似文献   

13.
以5-(4-羟基/氨基苄基)-2-硫代-2,4-咪唑啉二酮为原料,在三乙胺作傅酸剂的条件下与取代磺酰氯反应,得到28个新的5-(4-羟基/氨基苄基)-2-硫代-2,4-咪唑啉二酮苯磺酸酯/酰胺类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测结果表明:在100μg/mL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均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和油菜显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如5-(4-氨基苄基)-2-硫代-2,4-咪唑啉二酮对碘苯磺酰胺(4d)对黄瓜灰霉病菌抑制率为80.7%,5-(4-羟基苄基)-2-硫代-2,4-咪唑啉二酮邻甲基苯磺酸酯(3n)和5-(4-氨基苄基)-2-硫代-2,4-咪唑啉二酮-2,4-二氯苯磺酰胺(4m)对油菜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7.4%和81.5%.  相似文献   

14.
彭浩  高玉焦  贺红武 《有机化学》2013,(9):1994-1998
以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氯化亚砜氯化后得中间体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酰氯(1),再与不同取代的苯酚反应,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酸酯(2).通过1H NMR,IR,EI-MS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3-甲基苯基3-(2-氯-4-三氟甲基苯氧)苯甲酸酯(2f)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证结构.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在1.5 kg/ha剂量下对双子叶植物油菜和苋菜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L-谷氨酰胺为原料,经氨基保护、缩合闭环、氨基脱保护得中间体3-氨基-2,6-哌啶二酮盐酸盐(4),另以不同的2-甲基-硝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硝基还原、Balz-Schiemann反应、硝化反应、溴化反应得一系列2-溴甲基苯甲酸甲酯衍生物9a~9d和12a~12b;4与不同的2-溴甲基苯甲酸甲酯衍生物在弱碱下反应得到了一系列新的α-(异吲哚啉酮-2-基)戊二酰亚胺含氟类似物10a~10d,13a~13b和15;13a和13b经硝基还原得两个目标化合物14a和14b.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和HRMS确证.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7个目标化合物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0a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来那度胺相当;化合物15对K562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25?g/m L浓度下抑制率达99%.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2-溴-N-(2-硝基苯)乙酰胺和取代的喹唑啉酮在NaH催化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经过氢化、酸化合成了4个新型常山碱类抗球虫药物-N-(2-氨基苯基)-2-喹唑啉酮乙酰胺盐酸盐(1∶1)。其中,2-溴-N-(2-硝基苯)乙酰胺通过溴乙酰氯与邻硝基苯胺反应制备,取代的喹唑啉酮使用取代的邻氨基苯甲酸与甲酰胺反应合成。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IR和HRMS等方法确证。  相似文献   

17.
冯小明  陈荣  林涛 《有机化学》1994,14(3):293-299
本文报道了制备2-甲磺酰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恶二唑和其进一步与多种亲核试剂反应. 2-巯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恶二唑经过甲基化, 而后用KMnO~4氧化得到2-甲磺酰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恶二唑衍生物. 其结构由元素分析,IR, ^1H NMR 和MS确定.化合物4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2-氨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2)和环酮(环戊酮、环己酮)为原料,在三氯氧磷作用下“一锅法”合成6,7-二甲氧基喹啉中间体(3),再与4-氨基哌啶或4-异丙基-1-氨基环己烷(4)发生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得到含有4-氨基哌啶或4-异丙基-1-氨基环己烷片段的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1a~1f),产物及中间体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MS及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初步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所合成化合物对HepG2、MCF-7、PC3和HeLa均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化合物1b展现出较强的MCF-7抑制活性(IC50 =11.2μmol/L),甚至强于当前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4-羟基他莫昔芬(IC50 =15.1μmol/L);此外,标题化合物对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没有毒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酰化反应得到中间体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再与2-氨基-1,3,4-噻二唑经加成反应合成并表征了10种N-苯甲酰基-N’-1,3,4-噻二唑-2-基硫脲3a-3j。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 mg/L时,3a~3d对小麦生根和发芽有一定的调节活性。当浓度为100 mg/L时,大部分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而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差。目标化合物的取代基会影响其生长调节活性和抑菌活性。结合量化计算结果讨论了化合物结构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合成氯霉素相似化合物3-[隣二氯(或一氯)乙醯氨基-对硝基苯基]-丙醇。此等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及乙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等细菌均不现抑制作用。说明氯霉素分子上的二氯乙醯氨基从脂肪炼上移至芳香环的相邻位置上,以及仲醇羟基以氢代替后则原有的抗生作用即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