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引 言乌 是近年来以大叶乌为母本,嫁接黄金桂后培育出来的一个新品种,乌 在外观、汤色、滋味及香气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风格。茶叶香气是构成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关于乌 的香气成分未见有研究报道。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乌 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从感官评审和香气成分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乌 与其嫁接源大叶乌和黄金桂之间的相关性。2 实验部分2.1 主要仪器和试验材料 HP5890ⅡGC/5971A MSD仪,HP G1034B质谱化学工作站;色谱柱为HP-20M(Carbowax 20MPh。)50 m x 0 2 …  相似文献   

2.
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茶叶中氨基酸与茶叶嫩度有密切关系,它对茶汤的滋味、色泽也有较明显的影响,是形成茶叶香气和鲜爽度的重要成分.茶叶中有20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茶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3.
茶叶的消费遍及全球。茶叶已成为人们喜爱的饮料,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具有温和与优异的香气。乌龙茶是我国著名的半发酵茶,为市场上紧俏商品,其产品重视品种特征,成茶要有一定火候。红茶和绿茶香气成分在国外有较多研究,乌龙茶香气成分近  相似文献   

4.
1引言 茶叶中的游离糖不仅是构成茶叶滋味的主要成分,给茶汤带来甜醇的味道,而且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可发生非酶促褐变作用,生成相应的醛类和吡咯类、吡嗪类等含氮化合物,因而对于茶叶的色泽和香气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采用吸附丝法对珍媚名茶的微量香气成分进行了测定,用气相色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等方法确定了63个组分。用R型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茶叶中微量香气成分与质量等级间的数理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系统分析了开花期和收获期种植在不同地块(中间地块、南面地块和北面地块)的香紫苏不同部位(根、花、茎、叶)中香气成分的变化。将新鲜的香紫苏全株样品自然晾干,将根、花、茎、叶分离后,各自粉碎后过筛,置于顶空瓶中进行HS-SPME处理,得到的目标物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分离,在配有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质谱仪中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进行定性,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开花期香紫苏根、花、茎、叶中的香气成分分别有8,17,13,12种,收获期的为17,20,16,24种;开花期种植在不同地块的香紫苏根、花、茎、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分别为醇类、酯类、醇类和烃类化合物[64.02%,68.33%,50.20%,37.13%(平均相对含量,下同)],收获期的主要香气成分均为酯类化合物(81.46%,77.80%,84.05%,68.27%),不同生长时期种植在不同地块的香紫苏根、花、茎、叶中共有香气成分分别为芳樟醇、月桂烯和芳樟醇、月桂烯及芳樟醇;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为开花期南部地块所种植香紫苏根、花和茎中的特有物质,相对含量均在50%以上;收获期的香气成分的种类较开花期的高,主要香气成分均为乙酸芳樟酯。  相似文献   

7.
珍媚茶香气组分与质量的数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镜德  朱金炎  冯建跃  刘霞 《色谱》1991,9(4):232-235
 〕本文首次采用吸附丝法对珍媚名茶的微量香气成分进行了测定,用气相色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等方法确定了63个组分。用R型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茶叶中微量香气成分与质量等级间的数理关系。  相似文献   

8.
茶叶作为时尚的绿色饮品,能提神益智、防治油腻、消食化积、滋补营养、增强体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有关茶叶活性成分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茶叶的生物功能,如抗癌~([1])、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清除自由基等.目前,茶的品质鉴定仍是以专家的感官评审为主,即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对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和滋味进行鉴定,而人的感官灵敏度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且鉴定的标准较模糊,鉴定结果的信息量不足.  相似文献   

9.
使用微波辅助烟叶裂解模拟烟叶燃吸时的裂解过程,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微波辅助裂解前后烟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微波裂解前后烟叶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经过微波辅助裂解后,烟叶中的大部分香气成分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与烟叶香气质量密切相关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产物含量提高明显,烟叶裂解产生的致香成分的含量信息能够更科学、更合理的反映烟叶的香气质量,可以以此含量为标准来评价烟叶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10.
1.动物性的天然香料来自某些动物的生殖腺分泌物.例如有麝香、龙涎香、灵猫香和海狸香等数种;植物性的天然香料来自芳香植物的花、叶、果实、种子、根、茎、皮.例如有丁香、玫瑰、樟脑、檀香、留兰香、香草、百里香等等,种类非常之多.请你指出其中三四种香料的主要成分,并用分子式表示. 2.“香”字是由“黍”和“甘”合成的,是指谷类熟后的香气,芬字是指花草的香气;“臭”字是由  相似文献   

11.
大叶金花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叶金花草(Stenoloma chusana(L)Ching)是鳞始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的全草和根茎,主产于长江以南和陕西、四川各地.其单方和复方均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肠  相似文献   

12.
蕨类多糖复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如抗肿瘤、免疫促进、抗凝血、抗补体、抗溃疡、抗炎、抗病毒和降血糖等[1]。目前对蕨类植物多糖的研究较少,主要有紫萁多糖[2,3]、芒萁多糖[4]、半边旗多糖[5]、毛叶蕨多糖[6]、海金沙多糖[7]等。大叶金花草是鳞始蕨科植物乌蕨(Sten  相似文献   

13.
炒青绿茶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晓雄  庞新文  汪琢成 《色谱》1990,8(3):169-172
茶叶香气是构成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方活式的多样化,对其香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自1920年以来,茶叶香气的研究一直比较活跃。几十年来,国内外对红茶与包种茶的香气特征、形成转化机理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系半发酵茶,以香高味醇而著称于世.选取肉桂品种的乌龙茶分析其香气成分和香气前体成分,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并通过XAD-2柱层析将香气前体成分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5.
绍兴加饭酒的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顶空法气相色谱、色-质联用技术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1~4年陈绍兴加饭酒的香气成分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香气成分35种,定量分析其中香气成分11种;测定游离氨基酸28种,总量为4150~5310ppm,蛋白质和肽类水解氨基酸18种,总量为10100~13200ppm。熟陈前三年,各香气成分呈下降形,氨基酸呈上升形,至第四年则相反,香气成分有上升突变,其相应的氨基酸含量均有所下降。因此构成加饭酒独特香气成分系由于氨基酸在熟陈过程中转变为高级酸及酯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兰花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5种兰花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5种兰花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绿苹果(Den.LittleGreen Apples)主要由反-2-己烯醛、己醛、丁羟甲苯、乙酸乙酯和3-己烯-1-醇等化合物构成,其中乙酸乙酯和反-2-己烯醛可能是花朵中苹果香的主要来源。香水文心兰(Onc.Sharry Baby)的主要香气化合物是顺-3,7-二甲基-1,3,6-辛三烯、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和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三者的相对含量总和为84.57%。台北小姐(Cym.Miss Taipei)香气成分的主要特征不明显,除4-甲基苯酚和2-乙基丁醛外,其他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低于5%。夕阳红(Phal.Taida Salu)有香气成分50种,相对含量为87.01%,主要成分为柯巴烯、正己烷、甲酸己酯和3-己烯-1-醇。绿世界(Blc.Sung Ya Green‘green world’)有香气成分37种,主要由丙基环丙烷、2-(4-甲氧基苯基)乙醇、反-2-己烯-1-醇、3-己烯-1-醇、反-2-己烯醛、丁基呋喃和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等组成。  相似文献   

17.
GC-MS联用分析三个品种杨梅树叶的挥发油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木叶、黑炭、东魁3个品种杨梅树叶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比较.3种杨梅树叶挥发油中共检出14种相同成分,这些共有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占木叶梅叶、黑炭梅叶和东魁梅叶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53. 3%、48. 4%、55. 15%.3种杨梅树叶挥发油中均舍有多种萜烯,对杨梅果实具有一定抗菌保鲜作用.东魁杨梅树叶挥发油萜烯含量最高,这可能是东魁杨梅果实保鲜期较长的原因;木叶杨梅叶含的特殊香味成分的含量较高,这可能是木叶梅果实香气最浓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湖北江汉平原的枸桔中香气化合物以及其随枸桔成熟度的变化,以D-柠檬烯、α-蒎烯、芳樟醇、α-松油醇为代表,获得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最佳萃取条件。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果表明:从枸桔果肉中共检测出60种香气成分,其中烃类32种,酯类10种,醇类7种,醛类11种;从果皮中共检测出37种香气成分,其中烃类27种,酯类1种,醇类3种,醛类5种,其它类1种。生长初期、中期和成熟期的枸桔果肉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4种,果皮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3种,其中生长初期枸桔果实中的总香气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羧酸糠醇酯在国内是一类新型的、用途较广的食用香料,最早在天然咖啡的香气中发现,是重要的咖啡香气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猪油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建凯 《分析化学》2002,30(4):512-512
1 引  言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品之一 ,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甘油三酯 ,它参与人体正常生理代谢。油脂香气成分是其微量成分 ,含量一般在油脂总量的 1%以下 ,却构成其各自特征香气。奶油、玉米油、牛油等均有较详细的报道。本文以GC MS分析猪油香气成分 ,70种成分被确定。2 实验部分2 .1 主要仪器 HP5 973气质联用仪 (GC MS) ,HPINNOWAX 30m× 0 .2 5mm× 0 .2 5 μm毛细管柱 ,NIST98谱库。2 .2 GC MS条件 进样口温度 2 5 0℃ ,检测器温度 2 80℃ ,柱温 6 0℃ (2min) 2℃ min12 0℃ (1min)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