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刘爱国 《大学物理》1994,13(12):9-10
本文根据附着层中分子所处的特殊状态,利用稳定平均时势能最小的原理,论述了毛细现象中能量的来源问题,并导出了毛细管中液柱的高度公式。  相似文献   

2.
何海明 《物理通报》2012,(3):101-103
对中学物理范畴的“半能”损失现象作了系统的归类分析,找出了能量耗散的三类形式:内摩擦做功生热、焦耳热、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3.
 利用线性Vlasov-Poisson方程,研究了带电粒子在磁化二份量等离子体中运动时产生的动力学极化效应及能量损失,重点分析了外磁场及等离子体中离子的极化效应对入射粒子能量损失响。数值结果表明:入射粒子的能量损失有两个峰,分别位于高速区和低速区,对应于等离子体中的电子极化效应和离子极化效应。在强磁场情况下,低速粒子的能量损失主要来自离子的极化效应;而在弱磁场情况下,高速粒子的能量损失则主要来自于电子的极化效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格林函数推导出金属纳米结构电子能量损失谱的计算公式,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几种典型的结构进行建模仿真,数值模拟运动电荷和结构的距离、液晶环境材料对电子能量损失谱的调节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当增加电子与纳米结构的距离时,电子能量损失谱谱峰降低;当添加液晶材料或各向同性衬底材料时,电子能量损失谱的峰值发生明显红移,但液晶的光轴倾角改变对峰值的调制作用有限.通过计算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特性,为高度复杂的等离子体激元纳米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核环境中夸克的能量损失可以通过高能核Drell-Yan过程的核依赖进行测量. 利用文献中给出的夸克能量损失公式和从轻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数 据得到的束缚核子中的部分子分布函数, 计算了FNAL E772 800GeV的质子打击不同原子核的Drell-Yan过程截面比, 发现考虑能量损失的计算结果与FNAL E772实验数据符合甚好. 建议在利用核Drell-Yan过程实验数据抽取束缚核子内部分子分布函数时应该考虑能量损失效应.  相似文献   

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形式,在高中物理中所占分量较重,涉及面也较广.学生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下面就模型分类进行探讨. 1单个物体(实际是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问题 对于单个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如物体下落、上升、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如果只受重力的作用或者除重力做功之外其它力不做功或者其它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解决此类问题时,不仅要正确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外,而且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卢礼萍  王琦 《广西物理》2006,27(1):38-39
引入了谐振子模型对毛细现象进行了分析,用该模型不仅能比较方便地分析有关毛细现象的能量,其结果也与其他文献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8.
王桂秋  王友年 《物理学报》2003,52(4):939-946
利用线性化的流体力学方程和泊松方程,描述了在强激光场作用下快速分子离子在固体中产生的电激发过程,并推导出分子离子中两个离子之间的动力学相互作用势和相互作用力的一般表达式.通过数值求解离子的运动方程,研究了激光场的参量对分子离子库仑爆炸过程和能量损失的影响. 关键词: 激光场 分子离子 库仑爆炸 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9.
重离子生物分子作用中的电子能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重离子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中能量损失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对现有电子能量损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指出将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宏民  孙献静  侯召宇 《中国物理 C》2007,31(11):1040-1044
核遮蔽和能量损失效应是p-A碰撞中两种重要的初态核效应. 本文利用从轻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数据中抽取的束缚核子的部分子分布函数, 在色弦模型中研究了Drell-Yan双轻子对产生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效应. 通过对FNAL E772和E866实验数据的χ2分析, 得到夸克在冷核中的能量损失率为-dE/dz=2.06GeV/fm. 这和该模型理论预言的结果(-dE/dz~2GeV/fm)一致. 通过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发现考虑到能量损失后能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1.
“提绳”模型是竞赛力学中应用微元法分析问题的典型模型,学生在分析处理问题时发现应用冲量与动量变化观点和做功与能量转化观点,得到不同的结果.文章从该矛盾出发,深度分析了应用做功与能量转化观点所构建的物理模型的问题所在,并在修正模型后给出了统一自洽的结果.最后从力与运动观点再次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物理学的统一美.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轻夸克辐射能量谱, 考虑夸克质量对部分子辐射能量损失的影响, 利用死区因子把轻部分子辐射能量损失谱推广到重部分子辐射能量损失的情形.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与夸克质量相关的死区因子推广轻夸克辐射能量损失谱得到的重夸克辐射能量损失谱, 与直接利用微扰QCD计算所得到的Djordjevic-Gyulassy(D-G)谱的结果一致, 且极大简化了重夸克辐射能量损失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宋远红  王友年  宫野 《物理学报》1999,48(7):1275-1281
利用介电响应理论和镜像反射模型对氢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和能量损失进行了数值模拟.离子在表面散射时同时受到表面上原子的库仑排斥作用和表面电子气的动力学相互作用,后者是表面电子受运动的正离子扰动所产生,用线性介电响应理论来确定.在高速和低速情况下,分别采用仅与频率有关的局域介电函数和局域场修正介电函数来确定表面电子气产生的动力学相互作用力.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发现入射速度很低时能量损失随入射角度变化不太明显,而当速度很高时能量损失随入射角度的变大而有所增加.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表面等离激元与量子发射体间的强耦合现象通常通过散射、吸收以及荧光等远场光谱探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高度聚焦的电子束,电子能量损失谱能够实现亚纳米尺度的局域探测,可以更加有效地研究强耦合现象.本文在理论上分别模拟了银纳米棒、介质材料以及介质层包裹银纳米棒复合结构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得到了可以与实验结果比拟的银纳米棒表面等离激元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在上述复合结构的电子能量损失谱中观察到了谱峰的拉比劈裂,探究了银纳米棒尺寸对拉比劈裂的影响.分别在红外、可见光波段讨论了介质层的元激发与银纳米棒偶极辐射及高阶非辐射表面等离激元模式间的强耦合现象,从损失谱的空间分布成像角度探讨了强耦合引起的杂化等离激子(plexciton)的形成.本研究对强耦合现象的进一步实验和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弱电离大气等离子体电子碰撞能量损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前红  董志伟 《物理学报》2013,62(20):205201-205201
在前期计算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的基础上, 求出弱电离大气等离子体中各碰撞反应过程的电子能量损失. 由于在弹性碰撞中电子-重粒子能量交换很少, 同时氮气、氧气分子又有很多能量阈值较低的转动、振动能级存在, 因此在大气等离子体中弹性碰撞电子能量损失所占份额很小(直流电场下小于6%). 研究发现, 弱电离大气等离子体中在不同能量区间占主导的能量损失过程不同. 随着有效电子温度(或约化场强)增加, 占主导的电子能量损失过程依次为转动激发、振动激发、电子态激发、碰撞电离、加速电离产生的二次电子. 在约化场强E/N=1350 Td (或有效电子温度为14 eV)附近, 平均电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最小, 约为57 eV. 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电场强度, 从而达到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关键词: 弱电离大气等离子体 碰撞反应过程 电子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16.
陈锋  郑娜  许海波 《物理学报》2018,67(20):206101-206101
提出了一种质子能量在中高能时利用能量损失进行密度重建的方法,并利用Bethe-Bolch公式给出了利用能量损失进行密度重建的方程及条件.针对1.6 GeV的质子能量,通过定量计算常见材料的阻止本领,得出质子能量在1.45–1.6 GeV范围内时,材料的阻止本领的变化率小于1%,可近似为常数.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和Geant 4模拟,得出质子能量在1.6 GeV时,可以对面密度为113 g/cm2的缩比法国实验客体进行密度重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相对论电子束(REB)在磁化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损失。导出了REB能量损失的一般表达式,并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能量损失与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磁场对REB能量损失有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计算拟合了26种块体材料的能量损失函数,包括18种单质材料(Ag、Al、Au、C、Co、Cs、Cu、Er、Fe、Ge、Mg、Mo、Nb、Ni、Pd、Pt、Si、Te)和8种化合物(AgCl、Al2O3、AlAs、CdS、SiO2、ZnS、ZnSe、ZnTe).基于Drude-Lindhard模型,将实验测得的能量损失函数拟合为有限个解析函数,通过求和规则验证了拟合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拟合结果,模拟了反射电子能量损失谱,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所有材料能量损失函数的拟合参数均在线公开,地址为http://micro.ustc.edu.cn/ELF/ELF.html.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单粒子导心运动代码ORBIT,采用测试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内部不同径向位置处局域磁场扰动对高能量离子的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局域磁扰动主要分布在某磁面附近、其环向具有类似纹波场形式下,可造成一些靠近等离子体中心区域的高能量离子损失,但对靠近等离子边界的离子损失影响相对不大。这些损失的高能量离子均为捕获离子,离子的投掷角越大就越容易损失。此外,造成高能量离子最大损失率的局域场径向位置与这些损失离子的初始径向位置通常存在一定的偏移,而且这个偏移与这些离子的能量密切相关。当局域场出现在某些位置时,能量较低的离子会有一定的损失,能量较高的离子反而不会损失。  相似文献   

20.
托卡马克中带电粒子的直接损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欣亮  赵小明  王中天  唐昌建 《物理学报》2012,61(18):185201-185201
首次发现了托卡马克中存在迥异于通行粒子和香蕉粒子的第三种粒子, 这种粒子会由于漂移运动而摆脱磁场的约束. 研究了该类粒子在其速度空间上的类磁镜损失锥, 给出了这一损失锥的数学表达式, 分析了存在这一类粒子的物理成因, 模拟与数学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还发现, 回旋半径在二阶条件下带电粒子的轨道损失高于零阶情况, 且与装置参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