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X射线二极管的灵敏度标定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洪良  孙可煦 《光学学报》1995,15(7):39-943
阐述了X射线二极管铝阴极光电转换量子效率,并在单色亚千X射线光源装置上对铝阴极的灵敏度进行了绝对标定,最后介绍了采用X射线二极管探头来测量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亚千X射线能量。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金刚石光导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呼简化模型以及这种探测器所具有的独特的优点,并在激光-金(Au)平面靶实验中用来测量X射线,根据文献中灵敏度标定值给出激发辐照Au平面靶X光转换率为27%左右,与目前公认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用网格衰减膜相对标定SIOFM─5FW软X光底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聚焦激光等离子体发出的X射线经晶体色散形成均匀的单色X射线源,在此基础上,用单层网格作为衰减膜,得到未经衰减和经过衰减的X射线谱,对无保护膜SIOFM5FW软X光底片作了试验性的相对标定,得到了0.91nm波长的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可产生超短脉冲的新型X射线光源。它由多碱光电阴极、金靶及铍输出窗组成,当该射线管的阴极受到强光照射时,产生光电子发射,并经电场加速后轰击金靶,产生连续谱的X射线轫致辐射,经铍窗输出。用超短的可见光脉冲驱动该光源,并借助X射线扫描相机测量了该管的X射线输出,获得了5ps的X射线脉冲,这种光源可方便地用来标定X射线扫描相机的时间分辨率,此种产生超短电子脉冲的方法可在其他方面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的软X射线二极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斌  孙宗慈 《物理》1994,23(9):561-565
介绍了用于激光等离子体发射的X射线量测量的一种新型的软X射线二极管(即XRD〕的结构、原理、性能、标定及其应用。该探测器具有体积小、响应快、使用方便等优点,1990年和1991年已两次成功地用于“神光”装置上激光等离子体发射X射线测量。  相似文献   

6.
刘亚青  李儒新 《光学学报》1996,16(2):32-235
点降焦激光等离子体发出的X射线经晶体色散形成均匀的单色X射线源,在此基础上,用单层网格作为衰减膜,得到未经衰减和经过衰减的X射线谱,对无保护膜的SIOF-M5FW软X光底片作了试验性的相对标定,得到了0.91nm波长的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掠入射X射线测量薄膜厚度的条件,讨论和分析了掠入射X射线测量多层薄膜厚度的干涉原理和方法。利用双晶X射线衍射仪对多层光学薄膜的周期厚度进行了掠入射小角度测量,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测量值与设计值极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8.
王耀才  石艺尉 《光学学报》1996,16(6):22-826
利用X射线在探针中的康普顿散射以及电子在光纤中的契仑柯夫效应可以构成光纤X射线探针和测量系统,本文对此做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推导了光纤探针的灵敏度公式,给出了计算结果,并做了实验标定,讨论了光纤探针测量系统的构成,测量的动态范围和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9.
项阳  陈波 《光散射学报》1996,8(3):168-173
本文依据软X射线标量散射理论,给出了一种用软X射线全积分散射检测超光滑表面粗糙度RMS值的方法,并设计和建立了测试装置,得到了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用LF-11激光装置的1.06μm脉冲激光加热Cu靶产生的L-壳层线辐射作脉冲X射线源,在曝光量为(0.01~10)-7J·cm-2范围内,标定了KODAKAA-5,KODAKSWR和UFSH-O软X射线胶片的响应曲线,并与用连续光源标定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三种x射线胶片,在强脉冲光源曝光条件下,都存在着胶片响应互易律失效问题,过去用连续光源标定的响应曲线,在激光等离子体诊断实验中,已经不能采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指出大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大学一年级物理实验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制的动量矩守恒演示仪,该仪器具有小巧、美观、灵活、稳定、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国内不确定度概念在物理实验中的简化作法,对用分光计测棱镜折射率实验进行了不确定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力学量算符的本征函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登云 《大学物理》1998,17(1):10-13
给出一种利用升或降算符力学量算符本征函数一般表达形式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其它方法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推导了在液面下的小球何时达到收尾速度公式,并给出一组实验数据,得出小球从液面自由下落时很快能达到收尾速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溶液折射率公式的一种验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籍延坤  郭红 《物理与工程》2001,11(5):37-37,59
给出了通过阿贝折射仪测溶液折射率和百分比浓度来验证其折射率公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晶柱粘连对CsI:Na转换屏分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金川  周彬等 《光子学报》2001,30(10):1214-1217
本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CsI:Na转换屏中晶柱之间的粘连对其空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粘连程度下可见光在转换屏中的点扩展函数及相应的MTF曲线.通过几种不同粘连系数下模拟结果的比较可见,要获得一个高分辨的转换屏应尽可能减小晶柱之间的粘连.对于一个实际的转换屏其粘连系数至少应在40%以下,最好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8.
田玉金  杭寅 《发光学报》1991,12(3):230-237
用基质晶片作参比,测量了Cu+、Er3+等离子激活的钨酸锌晶体的光谱,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激活离子与基质晶格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过程.晶体在可见光区有比较强的荧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固定化光合细菌包埋颗粒内的底物传输特性,得到入射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和培养基pH值等操作参数对包埋颗粒内底物传输Thiele模数、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影响.分析发现Thiele模数随实验参数变化呈先增加后下降变化趋势,内扩散有效因子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了当操作条件越适于光合细菌生长代谢,内扩散速率对包埋颗粒内底物消耗的限制性影响越明显.较低的Thiele模数表明包埋颗粒内底物消耗主要为反应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在杨氏弹性模量测定的实验中,光学系统的速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