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电子学全息干涉术用于温度场测量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赵建林  谭海蕴 《光学学报》2002,22(12):447-1451
探讨了用电子学全息干涉术(双称数字全息干涉术)测量温度场分布及其变化的可行性,利用所设计的全息干涉实验光路,对一电烙铁头部周围温度场分布进行了实时全息记录,进而利用一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及数字滤波处理再现出了反映温度场分布的全息干涉条纹图样,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光学全息干涉术相比,电子学全息干涉术借助于高分辨率CCD记录及高速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从而可实现光学全息图的数字化记录、存储和重现。同时,利用再现物场相位倍增原理还可实现对干涉条纹数目的倍增,或利用物场相位分布的直接计算精确获取任意两点间的相位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此外,由于能够在不改变光路的前提下以较高的重复频率完成光学全息图的记录,电子学全息干涉术可以用于记录三维物场的变化并接近实时地再现和测量三维物场的变化规律,因此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技术。  相似文献   

2.
计算全息能很好地实现传统光学全息干涉衍射过程的数字化模拟,与传统实验相比,实验参数调整方便,现象直观。将计算全息引入到光学实验教学中,可以突破传统实验的诸多限制,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3.
研究设计了一种多模式现代光学数字全息成像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多光路模式与CcD技术相结合建立并记录数字全息图频率场,采用不同数学算法和程序实现全息图的全数字化重构再现与图像的三维测量,并通过界面设计详细演示数字全息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光学全息存储技术的新进展:向光盘存储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世荃 《物理》1997,26(2):79-85
光全息存储的独特优点,尤其是体全息存储的高容量和高数据传输速率,使光全息存储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代海量存储技术。通过与现有的光盘和磁盘存储技术的对比,介绍了全息存储的原理和材料,以及在这一活跃的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特别是为了提高存储容量和抑制串象噪音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全息复用技术。对全息存储技术取得实用性进展的前景也作了简略讨论。  相似文献   

5.
X射线激光全息的可见光再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X射线激光全息是X射线激光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本文模拟了Gabor全息的记录和再现过程,分析了Gabor全息和无透镜傅立叶变换全息用可见光再现过程中再现象的放大率、象差等对再现象的影响,提出了减小象差和获得高分辨再现象的方法,认为无透镜傅立叶变换全息是当前X射线激光全息的重要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6.
刘娟  皮大普  王涌天 《光学学报》2023,(15):128-141
全息三维显示技术能有效地重建三维物体的波前,并为人眼提供完整的深度线索,已经成为三维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相比于光学全息,计算全息通过计算机模拟全息图的记录过程,并采用可刷新的空间光调制器替代传统的光学记录材料作为全息图的承载媒介,因而成为理想的实现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技术方案。然而,复杂三维场景数据量巨大、空间光调制器调制能力不足以及全息三维显示系统展示度不高等问题仍阻碍了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不足,研究者们在算法和硬件两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工作。本文综述了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进展。首先概述了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简史,接着详细介绍了全息图快速计算方法和针对现有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编码方法,然后讨论了深度学习对实时全息三维显示做出的贡献并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全息显示系统,最后对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原子束计算全息技术的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用计算全息技术来实现原子束全息成像,降低了原子束全息的实现难度.首先论述了原子束的波动性质以及如何形成相干性能良好的准单色原子波包,然后讨论了原子束计算全息片的设计步骤,并给出了制作完成的SiN薄膜计算全息片,最后详细介绍了原子束全息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8.
新型绿光敏感光致聚合物高密度全息存储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合成的绿光敏感光致聚合物的高密度全息存储性质.结果表明该种光致聚合物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大的动态范围和折射率调制度,适合做高密度数字全息存储的记录材料,但材料的灵敏度需要提高,同时读出过程必须考虑曝光过程所导致的布拉格偏移;利用角度复用技术在样品的同一位置记录了20个数字化数据信息页,存储密度达到0.125GBcm3,平均误码率达到5.15×10 关键词: 光致聚合物 高密度数字全息存储 布拉格偏移  相似文献   

9.
在高压加载下材料表面会产生微物质喷射,传统全息技术已应用在微物质喷射的测量中,获得包含粒子形状和位置信息的再现图像。数字全息技术作为传统全息技术的一种替代手段,直接采用CCD相机接收微喷射粒子的全息图像,再用数字方法重建粒子场,由于其避免了传统全息中干板的湿处理,并且不需要物理再现过程,具有实验过程简单方便、噪声小、实验结果直观、实时处理等优点。文中讨论了采用同轴数字全息技术测量微喷射粒子的实验情况,获得了铝飞片在爆轰加载下的微喷射粒子的数字全息图像和再现图像,给出了粒子的尺寸分布和微喷射粒子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吴建宏  陈林森 《光学学报》1996,16(5):62-665
矩形带通反射全息在一定带宽内(约10~20nm)具有极高的衍射效率,在反射全息的应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给出了这一反射全息的制作了工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实测结果表明对于两类矩形通反射全息,衍射效率分别达99%和95%以上,峰值带宽大于10nm。  相似文献   

11.
变频全息光栅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建国  裴文 《光学学报》1996,16(12):762-1766
提出了用变频全光栅实现参物光束夹角可调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它的结构特征,设计了制作全息光栅的三种实验装置,证明了变频全息光栅与透镜结合能产生可变夹角的参物光和大小可变全息光斑。  相似文献   

12.
钱晓凡  董可平  张磊  张永安 《光子学报》2007,36(7):1318-1321
根据全息理论和光的衍射理论,理论分析了数字全息显微术原理,并依据四步相移和最小二乘相位展开技术,研究了重构细胞相位的方法.设计了用球面光波作为参考光的反射式数字全息显微光路,通过反射式数字全息显微术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新鲜洋葱表皮细胞的形貌结构.实验以新鲜洋葱表皮细胞为样本,完成了实验检测和相位重构,得到了细胞的相位和三维信息.分析表明,系统理论分辨率应达到0.8 μm.  相似文献   

13.
三维面形测量数据的计算全息可视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提出利用计算机制全息进行三维面形测量数据立体重现的技术。首先利用三维面形测量技术同时获取三维物体的强度和距离像;然后根据三维面形测量数据,设计和制作菲涅耳计算全息图;最后将计算全息和光学全息相结合,以菲涅耳计算全息图的光学再现像为对象,记录光学像全息。这样既解决了计算机制全息术中真实三维物体立体信息数据捕捉的问题,又为三维面形检测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立体重构技术。给出了这种方法的原理、计算全息的设计、制作方案和实验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4.
吲哚俘精酰胺的偏振全息图像光存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吲哚俘精酰胺/PMMA薄膜上记录了同偏振全息和正交偏振全息图,获得了它们的再现衍射像.实验结果表明:吲哚俘精酰胺具有光致各向异性,可以进行正交偏振全息记录.在偏振全息中,衍射光的偏振方向依赖于物光和再现光的偏振方向,衍射像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再现光照射到样品上引起的散射.正交偏振全息可以得到比同偏振全息更高信噪比的衍射像.存储于样品上的全息图在室温下黑暗处至少可以保存五个月而衍射效率无明显下降.结果表明,吲哚俘精酰胺是一种可用于偏振全息的可擦重写记录介质. 关键词: 偏振全息 光致各向异性 俘精酸酐 光致变色  相似文献   

15.
由于菌紫质样品的饱和吸收特性,在全息记录中,当记录光强大于样品的饱和光强时,全息光栅透过率随记录光相位差的分布远离余弦型,因此衍射效率的稳定值很低.菌紫质样品在红光和紫光共同作用下存在着双光束互补抑制效应,紫光可以抑制红光的透过率,提高红光的饱和光强,使记录区域由非线性区移至线性区,从而使全息光栅透过率随记录光相位差的分布变为余弦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全息衍射效率.实验证明,辅助紫光大大提高了菌紫质样品全息衍射效率的稳定值.根据此原理,建立了三光束全息光存储系统,在红光记录全息图的同时加入辅助紫光,可以使全息图衍射效率及衍射像的像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 菌紫质 全息存储 衍射效率 饱和吸收  相似文献   

16.
光纤全息散斑干涉计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国志 《光子学报》1994,23(5):487-492
脉冲激光经光导纤维传输后,其偏振性变化为随机分布,相干性有所降低,但它用在全息干涉计量中却有突出的优点,对于涉条纹的形成和清晰度没有影响。经常使用的光纤散斑全息干涉系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只用传光束形成物光,参考光,此种系统形成的全息象清晰度有所下降,但做全息干涉计量时对条纹的衬比度和清晰度没有任何影响.另一种类型是物光和参考光都是用光导纤维传输,然后用光纤传象束将物体的象进行传输,再用透镜将其成象在底片上,做双曝光全息干涉时则形成全息散斑干涉计量,用全息方法再现时干涉图类似“杨氏”条纹。本文对上述两种系统,结合实验结果、分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一)引言;(二)散斑全息干涉计量;(三)结论。  相似文献   

17.
自动实时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一种自动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控制自动曝光,并对全息干版进行自动冲洗和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解决了一次曝光激光全息实时检测中全息干版无法精确复位的问题。计算机控制真空加载,缺陷大小及位置由计算机打印输出,一次最大测量面积为05m×12m,最小分辨缺陷尺寸为3mm。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双光束耦合的光折变耗散系统中全息明孤子的温度演化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晶体温度与刚性全息孤子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一定温度下,全息孤子能在晶体中传播足够远的距离;当晶体温度漂移不大时,入射孤子能演化成稳定的全息孤子继续传播;而当晶体温度变化足够大时,孤子波强度随传播距离增加或减小,入射孤子不能以稳定的全息孤子态传播.讨论了将刚性全息孤子的温度特性应用于光学衰减、中继器件的可能性. 关键词: 空间光孤子 光折变非线性光学 耗散系统 全息聚焦  相似文献   

19.
郑德香  张岩  沈京玲  张存林 《物理》2004,33(11):843-847
数字全息是随着现代计算机和CCD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全息成像技术.文章主要介绍数字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数字全息重建中的主要方法以及数字全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全息记录新材料:重铬酸盐—三醋酸纤维素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国平  孙慕渊 《光学学报》1993,13(10):24-928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全息记录材料:重铬酸盐-三醋酸纤维素酯组成的感光介质。这种全息材料具有较强的实时效应,较高的衍射效率,良好的抗潮能力和环境稳定性等特点。文中分析了这种材料的感光成象机理,通过实验研究了其全息记录特性,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