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培养综合能力的几种教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岳林 《化学教育》2002,23(5):35-38
理科综合科目的考试 ,不是几门学科知识按一定比例的简单拼盘 ,而是各门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学科方法的借鉴、迁移 ;不是只对事物的局部或某个侧面的分析 ,而是要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 ,以及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的整个过程的分析。因此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习、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近几年 ,广东、上海等省市高考采取了“3+X”模式下的理科综合试卷 ,总观这些理科综合试卷能得出什么结论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如何调整 ?本文结合我们对适应“3+X”的教改实践 ,谈一些看法和做法。1 结合给…  相似文献   

2.
日本理科课程发展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理科课程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它是当日本积极学习西方科技和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必然结果。“生活共存体学说”、“自然学习”和阿姆斯特朗的发现法是导致《二般理科》开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理科》的开设樗着综合理科课程正式进入日本学校。随着“理科学习指导要领”的颁布,日本的理科课程改革走上了系统轨道。从理科课程论思想来划分,“二战”后日本大致经过了“生活单元理科课程”、“系统化理科课程”、“探究理科课程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应对综合理科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宇坤  郭启华 《化学教育》2003,24(10):41-42,53
“课程整合”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阶段“综合理科”即“科学”课的设置,对于长期从事单一理科教学的化学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应对这次挑战,化学教师需要加强合作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改变自身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唐云波 《化学教育》2012,33(8):64-68
在我国初中实施综合理科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就新课程实施情况对深圳市宝安区所有初中学校所有学科进行了调查,通过2个维度(综合理科教师与所有学科教师、不同类型学校科学教师间)的对比分析,剖析出我区实施综合理科课程的5大有利条件和4大不利因素,同时提出了3大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美文 《化学教育》2003,24(3):27-29
以2003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综 )在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中的变化为依据,参照2002年、2003年(春季)高考理科综合试卷评价,分析2003年夏季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及试卷特点。对2003年(3+X)高考理科综合及化学单科的后期复习提出注重基础、加强学科内综合能力;突出能力,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知识透移能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渗透研究性学习意识的复习建议。  相似文献   

6.
德国《综合理科》教材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由德国教育专家编写的一套综合理科教材,并分析该教材的特点,旨在为我国初中综合理科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理科课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理科课程,是当前理科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个急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在论述“科学素质”从“口号”到理科课程目标演进的基础上,结合英、美理科课程的改革,从“全体性”、“全面性”和“持续性”等 3个方面,阐述了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理科课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海洋 《化学教育》2010,31(2):43-45
2010年广东省将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新方案,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开展,这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实行理科综合考试的地方都在思考的问题。从"理科综合考试的认识与理解"、"理科综合考试的变化与影响"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与建议"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全面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贾晓红  李广洲 《化学教育》2003,24(3):30-32,35
本文在研究了多种综合能力测试卷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点组合形式和试题内容结构对综合理科能力测试试题类型作了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10.
理科综合贵在学科思维、方法的综合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华 《化学教育》2002,23(2):29-31,33
理科综合考试是面向21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从2002年起,全 国所有省市高考都将实行“3+综合”考试形式。综合理科试题不是理、化、生等科目按一定 比例的简单“拼盘”,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它要求更加 真实和更加全面的模拟现实。试题要求学生的,不单是对事物的局部或某一侧面进行描述, 而是注重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认识,注重对事物变化发展 过程的分析理解。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应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等形式呈现出来;所强调 的能力,主要是运用多…  相似文献   

11.
陆军 《化学教育》2010,31(9):42
在对2010年新课程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中4个不同化学课程模块选考题难度预测和实测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搭配选考模块”和“综合平衡试题难度”等解决选考题难度等值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英国国家理科课程的提出、设置和框架、及其演变等,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分析了理科课程成为国家核心课程的原因;对“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为哪些人的理科”、“广泛和平衡的理科课程”、“持续和进步”等国家理科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面向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实验课程,经过几代教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建设成为一门教学形式新颖多样、教学内容层次丰富的创新性化学实验课程,有效帮助学生整合实验理论和方法,锻炼和提升化学相关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深度分析和解决化学相关科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习惯的形成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对综合化学实验课程近年来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进行总结,并对课程未来的建设思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4.
将科研课题“ZrO2@TiO2异质结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设计成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使科研课题的创新性和教学的可行性有机结合,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内容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ZrO2@TiO2异质结的制备、结构表征、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等多项内容,并且将新材料的制备与材料的性能、应用关联起来,加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拓展,强调了理科向工科的渗透。通过此实验,学生经历了催化学科科学前沿研究的全过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着眼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介《综合化学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文保 《大学化学》2004,19(1):63-63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王尊本教授主编的《综合化学实验》一书 ,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实验教材是厦门大学化学系多年来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早在1 986年 ,该系就参加了由全国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 ,开始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到了 1 995年 ,原国家教委实施“高等教育面向 2 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该系又参与了有关项目的研究 ,继续开展化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改革。在全国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在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方面 ,各高等学…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理科课程兴起于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由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而得以大规模发展起来,历经“传统理科课程”(19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理科课程”(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国家理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现在)等3个主要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初三化学与生物、物理综合的试题归类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英 《化学教育》2005,26(2):43-44
理科综合类试题中化学与生物、物理知识的综合,是考察学生化学与生物、物理知识的综合能力和联系实际、创新思维的能力。近年来,不少省市中考题围绕化学与生物(物理)的综合设置了新颖的试题,即交叉命题最为典型。笔者从中选择几例,归类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吴中英 《化学教育》2002,23(10):34-36
探究“3 X”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思路,寻求高三备考最优化策略是摆在中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透析”了2002年“3 X”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阐明了试题特征,并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探讨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须重视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门与化学有关的双语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中学双语课程内容经过理论上的充分思考、研究和借鉴国外多种成功的综合理科教材之后,利用双语教学的语言优势,笔者们将综合理科定为现阶段中学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该内容围绕着一个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地、人的统一,它具有双语性、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和集中性。该课程经过在南师大附中和南京八中的多轮实践证明,它适用于相当于南京市级重点及以上层次的学校。  相似文献   

20.
科学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认识论信念水平。要引领学生具备比较精致的认识论信念,理科教师必须具有精致的认识论理解,而理科教师的认识论信念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现行理科教科书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基于认识论信念发展的现行理科教科书的设计理论,提出了从认识主题、探究活动、显性和反思性话语、作业设计4个方面来提高基于认识论信念的教科书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