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讨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以前,有必要先谈一下化学方程式所包含的意义:(1)它能表示出反应前后的相对分子数和原子数;(2)反应前后各种分子和原子的相对重量关系;(3)如生成物或作用物中有气体物质的,则能表示出容积的关系;(4)若反应中伴随着热效应的,则亦能满足对内能增减的表示要求。总之,化学方程式能够正确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定律——物质不灭定律。写化学方程式,应先知道某化学反应的作用物和生成物以及它们的化学式。平衡化学方程式主要是如何选择它们的系数,使符合反应的结果。化学反应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互换反应,反应中元素的原子价不变,亦即复分解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元素的原子价改变。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研究说明二氧化硫在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部分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铜发生复分解反应,有一部分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3.
发展了一种简单而又温和的铜催化芳基丙烯酸与膦氧类化合物脱羧偶联反应,提供了一种合成烯基膦类化合物的途径;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反应生成β-酮基膦化合物为主的产物.这两类反应的显著特点包括:优秀的化学反应选择性、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以及温和的反应条件(如便宜的氧化剂、无配体参与和室温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张兴贤  李卫东 《有机化学》2003,23(11):1177-1184
结合本研究小组的相关课题工作,综述了苯乙烯内酯类天然产物全合成方法的 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呋喃甲醇类化合物的氧化重排反应、烯烃复分解环化反应( RCM)和酸催化的酯化关环等作为关键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进京  孙立娇  赵岩  史成阳 《有机化学》2023,(12):4168-4187
β-硝基苯乙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同时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化学性质活泼,可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对近年来硝基苯乙烯类化合物参与的反应进行总结,根据其反应作用位点分为脱硝基反应和碳碳双键参与的反应,期望为以β-硝基苯乙烯类化合物为底物的新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Grubbs催化剂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烯烃复分解反应通过催化使两个烯烃碳碳双键断裂,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碳碳双键,是以烯烃作为底物构建碳碳双键的重要方法.从反应类型来分,烯烃复分解反应主要有:关环复分解反应(RCM),开环复分解聚合反应(ROMP),交叉复分解反应(CM)及非环二烯复分解反应(ADMET).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均有广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为原料,经碘代、还原、Wittig缩合、复分解关环、氧化、Michael加成、Mitsunobu反应、氧化及氨解等9步反应合成了一个五碳环腺苷类化合物重要中间体——2',3'-O-异丙叉五碳环腺苷,总产率20%,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8.
富电子苯酚类化合物的位点选择性C—H键碘化是一个挑战性的反应.报道了一类钯催化的、利用4-碘基-3-硝基苯甲醚为温和的碘化试剂,实现无保护2-芳基苯酚和2-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的C—H键碘化反应.该反应适用于一系列富电子的苯酚类衍生物,且能够获得优秀的位点选择性和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结果表明,对于具有挑战性底物的C—H键碘化,经由形式复分解的C—H键碘化反应是一个潜在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金属跟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交换离子的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它们的反应规律,就能在一定范围内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教学大纲指出:“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只要求基本的、典型的化学反应,不要扩展”。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在教学中对这两类反应的讨论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学中常强调,在金属跟盐的反应中,盐应是可溶的;在碱跟盐、盐跟盐的反应中,两种反应物均应是可溶的。  相似文献   

10.
张爱斌  龚华  麻生明 《有机化学》2001,21(7):541-548
综述了过渡金属均相催化的炔烃复分解反应进展,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炔烃复分解反应在炔烃合成中的应用,即从六、七十年代Mortreux催化剂的发现能均相催化炔烃的歧化反应,经过一系列的条件改造,合成了炔醚和二芳基乙炔等化合物,并提出了可能的两种机理:金属卡宾和金属卡拜机理;金属钼和钨的卡拜络合物相继合成,发现此类络合物能够催化官能化的二炔的复分解反应,合成一系列的大环化合物。二是炔烃复分解反应在合成高聚物中的应用,即钙和钨的卡拜络合物被用来催化ROMP和ADIMET反应合成高聚物,改良了的Mortreux催化剂也能催化高聚物的生成,这些高聚物在发光器件、有机"塑料"激光、液晶显示器上都有应用。  相似文献   

11.
Alstonerine属于单萜吲哚生物碱,除其结构很有特征外,还报道对两株人肺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因此,它自然就成为合成化学的重要目标.已经有多种合成策略用于构建这个结构体系:包括Pictet-Spengler反应和Dieckmann缩合反应、烯烃复分解关环反应、膦配体催化的[4+2]关环/Friedel-Craft环化、氮杂-Diels-Alder反应/分子内Heck反应、Pauson-Khand反应等.本工作根据构建环系的不同反应系统总结了Alstonerine的合成方法.大部分合成反应步骤较多,适合工业生产的有效合成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烯炔复分解反应涉及碳-碳双键和叁键的断裂及重组生成1,3-二烯烃化合物.分子内的烯炔复分解反应已成为合成各种环状化合物的有用方法.主要介绍了分子内烯炔复分解反应的机理,催化剂以及Ru卡宾催化的烯炔复分解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及随后化学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二取代对苯二胺(1),四取代对苯二胺(2)和二取代氨基酚(3)三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氧化产物的随后不可逆脱氨反应。 1类化合物在任何pH下的电化学氧化均为一步双电子转移反应,2类化合物为二步单电子转移反应;3类化合物在酸性和中性范围为一步双电子氧化在碱性溶液中为二步单电子转移反应。文中定量求算了不可逆随后化学反应的表观水解速率常数k_f,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有机合成中,碳-碳键的形成和断裂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科学家为此发展了很多形成碳-碳键的方法。在这一领域,诞生了不少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格氏反应和烯烃复分解反应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烯烃复分解反应提供了一种连接sp2-碳和sp2-碳的全新思路,发展出了一些活性分子全合成的高效路径。因而,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烯烃复分解反应有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本有机化学综合实验由三个反应构成,包括改进的格氏反应、DMAP催化的酯化反应和关环烯烃复分解反应。每一个反应都可独立成为一个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三步的连续反应可以作为一个综合多步合成实验。本实验有助于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机理,体验有机合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以酚类化合物和4-溴苯甲醛为原料,通过铜催化的Ullmann类型反应和Corey-Fuchs两步反应,高收率地合成了一组4-(2,2-二溴代乙烯基)二芳基醚(含偕二溴乙烯基的二芳醚)类化合物。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可发生消除反应转化为4-乙炔基二芳基醚,并通过和苄基叠氮之间的铜催化[3+2]环加成反应,进一步制备含三氮唑官能团的二芳基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闫文付  徐如人 《化学进展》2022,34(7):1454-1491
液态水是进行化学反应的最重要介质与溶剂之一,也是研究在凝聚(液)态中进行化学反应的主要对象。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特别是极端条件下),液态水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促使在其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呈现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了温和条件下、水热条件下(Hydrothermal condition)与超临界水热条件下(Supercritical water codition)三大类型反应的凝聚态化学。本文立足凝聚态,讨论了在温和(一般)条件下,液态水与水溶液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对发生于其中的化学反应(包括溶解与结晶反应、盐类复分解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成胶与晶化反应、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配位化学反应)的影响,包括对反应物存在状态与化学活性,化学反应的过程与机理,反应的中间与最后产物的组成、结构等造成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结果与规律等有关的反应化学。通过这些讨论我们提出应从凝聚态的角度看待发生于液态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并希望这种新视角对研究在其他类型液体(诸如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分子熔体等)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时有所帮助,同时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讨论与批判,协力为推动以液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凝聚态化学的研究与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基于钌卡宾催化的形成碳碳双键的重要反应之一,近年来关于立体选择性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钌催化的立体选择性烯烃复分解反应,包括金属钌催化剂的种类、演化、立体选择性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近十年来钌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类型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合成转换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3位科学家:Y ves Chauvin,Richard R.Schrock和Robert H.Grubbs.简要介绍了3位获奖者的主要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分类和催化反应机理,金属卡宾催化剂及烯烃复分解反应的一些应用.另外,介绍了此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含有杂原子(氧、氮)的不饱和中环(8~10)广泛分布于具有良好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分子中.然而,因为分子内张力的存在,合成中环类化合物一直是有机化学领域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目前对这一结构单元的构建主要通过烯烃的复分解关环反应来实现,其它有效的方法相对较少.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厍学功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基于Au催化的1,2-酰氧基重排/分子内[3+2]环加成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不饱和  相似文献   

20.
化学反应中散射共振态是在特定的碰撞能下生成的中间态 ,具有如定域性、光谱等束缚态的性质 .它与势能面强相互作用区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但又与化学反应的过渡态不同 .由于散射共振态对化学反应的分支比、产物的能量分配和产物的角分布等有重要影响 ,因此 ,一直是理论和实验化学家的前沿研究课题 [1] .理论上 ,对散射共振态生成机理的研究多集中在单势能面 (电子基态 )反应 ,如H+ H2 ,F+ H2 ,I+ HI(以及 H的同位素 D)等 [2 ] ,而对两态势能面反应散射共振态的研究则少见报道 .Na+ I2 Na++ I- 2 离子对生成反应的微分截面已用激光 -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