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含熙  王连生 《化学学报》1983,41(8):700-708
本文研究了八种2,3,7-三羟基-9-取代荧光酮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锗的胶束增敏显色反应.发现水杨基萤光酮及邻硝基苯基萤光酮在强酸性介质中可以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形成高灵敏的胶束三元配合物.较详细地研究了用邻硝基苯基萤光酮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锗的实验条件.并探讨了有关配合物的组成以及胶束增敏反应的机理.此法可不经分离,直接快速测定铅锌矿中的微量锗,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利用邻苯二酚紫,苯基萤光酮,茜素紫等试剂测定锡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例如,苯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法的摩尔吸光系数可达到1.34×10~5。本文研究用水杨基萤光酮(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锡。本法在灵敏度和选择性方面比上述各法均有较大的提高。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79×10~5(在751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得)。由于显色反应的酸度较高,因此,除钛、钼、钨、锑  相似文献   

3.
萤光酮类试剂对于多价阳离子具有较高的反应灵敏度,在某些表面活性剂或辅助络合配位体存在下可形成灵敏度更高的多元络合物。锗(Ⅳ)和苯基萤光酮的显色反应报导较多,其摩耳吸光系数一般是1.2-1.4×10~5。沈含熙等最近发表的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一锗(Ⅳ)显色反应体系的灵敏度达1.89×10~5。  相似文献   

4.
在盐酸与磷酸的混合酸介质中,铬(Ⅵ)与9-取代-2,3,7-三羟基萤光酮(水杨基萤光酮、邻硝基苯基萤光酮以及邻氯苯基萤光酮)反应产生橙黄色氧化产物。其吸收峰位于492-497nm。反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除氧化性物质以外,其他各种金属元素均不干扰铬(Ⅵ)的测定。拟定了用邻硝基苯基萤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金属材料中铬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2,3,7-三羟基-9-取代萤光酮是一类金属离子的灵敏显色剂。用于测定钽的有水杨基萤光酮,二溴苯基萤光酮。邻硝基苯基萤光酮(O-NPF)只见用于铌的测定,未见用于测定钽。我们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有酒石酸(tar)作辅助配合剂,钽与O-NPF的显色反应。发现在0.1~0.3NHCl介质中,可获得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5nm。测得配合物的组成为Ta:tar:O-NPF=1:2:2,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_(505)=1.73×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对-硝基苯基荧光酮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锡的胶束增敏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对-硝基苯基荧光酮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在0.4—0.75mol/L硫酸介质中,可以与锡形成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14—516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1×10~4。方法的选择性良好。锑(Ⅲ)干扰严重,可用高锰酸钾氧化消除,利用上述显色反应,拟定了黄铜和纯铜中锡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钛(Ⅳ)比色方法较多,但高灵敏度的却少。文献报导了二溴苯基萤光酮(4,5-二溴2,3,7三羟基-9-苯基-6萤光酮)的酸碱性和光度特性。在羰基和三羟基邻位上引入溴原子,可以改善它的分析性质。溴三羟基萤光酮与三羟基萤光酮相比较,前者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更为灵敏。实验部分主要仪器和试剂: 1.72型分光光度计。 2.HSD-2型酸度计。 3.钛(Ⅳ)标准溶液:称取纯二氧化钛0.1667g于瓷坩埚中,加3—4g焦硫酸钾熔融,稍冷用(5+95)硫酸浸取并移入量瓶中,用(5+95)硫酸稀至1升。使用时再稀释10倍,即10μgTi/m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存在下锗与邻硝基苯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HCl介质中,锗与邻硝基苯基荧光酮形成了灵敏度很高的络合物,其ε=1.86×105L·cm-1,组成比Ge(Ⅳ)邻硝基苯基荧光酮=13,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SDG)分离富集,使方法的选择性得到了提高,可用于多种样品中痕量锗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分光光度法测定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强酸性介质中,水杨基萤光酮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能与某些高价金属离子(如钛、钼、钨、锡、锗等)生成稳定的胶束三元络合物。因此,为上述元素提供了分光光度测定的新途径。本文主要研究了以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钨的三元络合体系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钨的各项条件,并研究了络合物的组成。试验结果表明,本法的灵敏度、选择性以及稳定性均较文献上所记载的其它方法有较大的特点,适合于金属合金材料中钨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0.
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直接测定钢铁中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2,3,7-三羟基-9-取代荧光酮作为显色剂的多元络合物及其分析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多。根据文献报道和我们的工作,发现这类试剂中以水杨基荧光酮(SAF)、邻硝基苯基荧光酮(ο-NPF)和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的性能较佳,实际应用比较好。在有表面活性剂存在时,ο-NPF在酸性介质中能与许多高价金属离子如Ti(Ⅳ)、Zr(Ⅳ)、Ge(Ⅳ)和Sn(Ⅳ)产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我们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与几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在1-吡啶-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PYPAPT)的分析功能基(N=N-NH)上引入了强助色杂环吡啶基,当PYPAPT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显色时,表现出它是高灵敏的显色试剂。本文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1-(4-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1-(2-羟基-3,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1-(5-萘酚-7-磺酸)-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NAS-APAPT)及1-(2-6-二氯-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显色反应比较,PY  相似文献   

12.
以苯基萤光酮为代表的2,3,7-三羟基萤光酮是一类应用十分广泛的显色剂。此类显色剂迄今已发展到数十余种。对于微量锆的测定,高灵敏的显色剂与显色体系为数不多。山内曾经报导用间硝基苯基萤光酮测定锆,但是,络合物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因此,必须在环已醇-乙醇溶液  相似文献   

13.
铌(V)和不同类型有机试剂的显色反应在资料中曾作比较系统的介绍,其中以萤光酮类试剂的灵敏度较高。近年来,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显色反应中的应用以及胶束增溶理论的发展,使许多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性也有所改善。但应用于铌的显色反应还不多。4,5-二溴-2,3,7-三羟基-9-苯基-6-萤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钛-氨三乙酸(NTA)-(4,5-二溴苯基萤光酮Br-PF)-CTMAB四元混配胶溶络合物的显色条件。结果表明,在pH2.5-4.0形成了摩尔比为Ti(Ⅳ):NTA:Br-PF:CTMAB=1:1:2:2的四元络合物,ε_(576am)=2.13×10~5。钛在0-4μg/10ml范围遵守比尔定律。本法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通常对钛有干扰的W,Zr、V、Nb、Bi及许多常见阳离子均无干扰。用本法直接测定了若干种合金钢中的钛,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邻氯苯基萤光酮(O—CIPF)与钛、钼、钨和钽的显色反应已有报道,光度测定的灵敏度较高,但对钨的测定却受锡和钛等金属离子的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16.
2,3,7-三羟基-9-(3,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苯基荧光酮类显色试剂2,3,7-三羟基-9-(3,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3,4-DHPF)与锌离子显色反应的条件及应用. 结果表明,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 在pH 8.2的Na2HPO4-KH2PO4缓冲溶液中, 锌与3,4-DHPF形成1∶1的红色络合物, 所形成的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值位于56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3×105 L·mol-1·cm-1;红色络合物至少稳定8 h以上, 锌含量在0~1.40 μg/5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已用于茶叶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4,5-二溴苯基萤光酮比色法测定矿石中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В.П.Антонович研究了4,5-二溴苯基萤光酮(DBPF)的酸碱性质以及与锑(Ⅴ)、锡(Ⅳ)、铋(Ⅲ)的显色反应特性,对于该试剂和其他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尚未见报导。作者在研究应用DBPF法测定锑时,发现钼有严重干扰,表明此试剂有可能作为钼的灵敏显色剂。本文研究了钼和DBPF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络合物的灵敏度及有关光度分析的特性,证实该络合物  相似文献   

18.
2,3,7-三羟基-9取代基萤光酮是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中一类高灵敏的显色剂,已有用水杨基萤光酮,二溴苯基萤光酮测定钽的报导,但直接测定均只是铌钽合量。我们用自行合成的九种不同9取代三羟基萤光酮,对铌和钽的测定性能作了系统的比较,从中筛选出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2,4-二氯萤光酮,推荐作为测钽的优良试剂。因在2~3.6N高酸度下  相似文献   

19.
在伏安分析仪上,锆(Ⅳ)在0.15M盐酸-5.0×10~(-6)M水杨基萤光酮(SAF)-5.0×10~(-7)M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体系中有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锆(Ⅳ)浓度在2.0×10~(-8)M~2.4×10~(-7)M范围内,与导数波高成线性关系。水杨基萤光酮及锆(Ⅳ)与水杨基萤光酮络合物都在悬汞电极上被吸附,络合剂的还原峰电位为—0.74V,络合物的还原峰电位为—0.94V。当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后,峰形变好,峰宽变窄,并且灵敏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使得微量钛的光度法测定得到了较大的进展。据文献报道,在多数方法中,均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久前,王淑仁等曾经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苯基萤光酮分光光变法测定钛。方法灵敏度较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要高。鉴于水杨基萤光酮比苯基萤光酮具有更好的分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